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笔者出版的是“心理师备忘录”一书。不是说做不到这些,就不够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谁也无法为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规定一个统一的样板标准。而是说,如果掌握或做到这些,那肯定就是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 “备忘录”洋洋二十万字,仅为参考型的一家之言,愿与同行商榷,愿与听众和读者分享;如果能实现导言中所说的“初衷”,则是笔者的一大“精神收获”。

 

   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些资质?

 

心病还须心药医

——社会派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六)“团体疗法”10人物及15种)

团体心理疗法的定义——

在这里,“团体”、“集体”、“群体”、“小组”是一个意思,通用。

人们在寻找自己内心世界的体验,同时,又想同有类似目标的他人分享这样的体验,如对生与死、自由、责任、选择、孤独、爱慕等的体验。集体是人们互相表达情感的方式,集体是个体认识自己责任、展示自己光彩的载体,这往往又是通过集体成员和领导者的反馈来得知或实现的。成员不仅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存在、情绪和行为负责,而且必须对集体负责。

人是群体的人,常常是成也群体败也群体。人们有没有心理问题都离不开群体。一些问题是因为群体而形成的,又有一些问题需要以群体的形式来解决。这就引出“群体心理治疗”的话题。

“团体心理疗法”是相对于“个别心理疗法”而言,简称“集体治疗”或“团体疗法”,又称“小组心理治疗”,指的是由1~2位心理治疗师主持的、以群体求治者为对象的心理治疗方法,即治疗师同时对许多患者一起进行治疗。治疗师运用各种方法、技术、技巧,利用集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的力量,通过互动,产生积极效应,以达到消除求治者们的困惑或症状并改善他们的人格与行为的目的。

团体心理治疗的由来及发展——

美国的内科医师普拉特是人们公认的集体心理治疗之父。在20世纪初,患了肺结核的病人仍没有特效药可治,终身带病且会传染别人,被人们所惧怕与回避。因此患者长年住院,心情抑郁,意志消沉。普拉特眼见此情况,乃召集住院的肺病患者,每周给他们讲解有关肺病的常识、诊治与疗养的方法,激发大家的信心,并且组织大家讨论,还把取得明显进步的患者选作“明星”。普拉特的做法在患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报告受益匪浅。

到了1919年,有个叫马什的精神科医师兼传教牧师模仿普拉特的做法,召集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定期给他们上课讲解,讨论他们所关心的病情。马什还召集医院的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及助理人员,以群体的方式共同讨论对患者的护理问题,改良精神医院的治疗环境。

“二战”后,面对一大批饱受战争创伤的士兵,数量有限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显然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更何况一对一的个别治疗所需的费用也非一般士兵所能支付。因此,集体心理疗法作为一种经济、简捷和高效率的治疗手段,被用于对战后士兵中精神病患者或心理障碍者的治疗。

20世纪60~70年代,对集体心理治疗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罗杰斯,他倡导的以“交友集体”(即“会心团体”)为标志的人类潜能运动,迅速在美国的大专院校、政府机关、工厂等部门或地方发展起来。集体治疗是由于工业技术文化中“无人性”因素的增加同个体关注自己心理需要的大量增加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70年代以来,“认知一行为疗法”在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0年代末以来,霍姆斯、赫克尔和戈登等人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就“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在对门诊或住院青少年进行集体治疗的基础上,还发展了一套包括对正常青少年进行辅导与咨询的方法。青春期集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向青少年提供了一种社会能力的模式,这个模式不仅适用于行为或心理方面有问题的青少年,也适用于心理正常的青少年,对于后者,集体辅导与咨询可以促进他们的良性适应和健康成长。

团体治疗的原理和人性观——

一是集体的情感支持。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如果不被家人、朋友或他人所接受与容纳,就会感到孤苦伶仃、无所依托;假如自己因有身心上的缺陷而被人拒绝或排斥,更是难受。团体治疗的基本功能就是让参与者感到自己被团体里的成员接纳,大家同病相怜,互相安慰、鼓励,感到自己是团体里的一分子进而感到心安有所归属。如昆明地区的一些癌症患者自动组织的自慰、互慰小组。

在参加集体治疗以前,许多患者往往把自己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才不幸患了病,或只有自己一个人才遭遇到不可告人的丢人事,并且孤立无援,因而更加重了心灵上的负担与痛苦。但是在集体治疗时,通过成员之间的彼此分享,尤其是在听到别人的问题竟与自己相同或相似时,往往可以改变自己,因为这时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跟别人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困难或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二是群体的相互学习交流。

在群体中,通过角色变换,可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并可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成员间通过行为模仿,不仅可以交换认知上的经验,还可直接观察并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如何向别人讲话,如何劝导别人,如何帮助别人。这种观察与学习也包括跟治疗师模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成员间可爽直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取及体验别人的感知与见解,并跟自己的看法相比较。这有利于丰富大家的生活经验,特别是有利于帮助年轻人成长。

团体治疗的一个功能是能让各个成员以团体治疗的形式,探索、了解自己在群体里的行为表现。使团体治疗的场所成为社会行为的小舞台,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去观察与分析经由这种实验场所所表现的事实,联想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里与人发生摩擦的案例,并就地练习,模拟改变摩擦,模仿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是团体的正性体验。

有些人自小没有经历过温暖的家庭生活或没有亲近的朋友关系,对于人际关系多持有负性的看法与态度。这样的人,很需要去尝试正性的群体经验。假如参加团体治疗的成员能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建立群体团聚性,能相互关心、帮助,能团结一致,有共同的利害感,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有健康的态度,这有利于对社会的适应。

四是在群体里领悟互助的人生乐趣。

集体心理治疗的功效之一就是帮助成员去体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哲理。肯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以便利人利己,求得共同快乐、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很多彼此帮助的机会,有些患者也就有机会付出自己,延伸、外展自我的功能,会突然发现自己对其他人的重要性,原来自己也是一个有用的人!这是一种新的体验,它可以促使患者提高自信,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被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感觉是很重要的。

五是重复正性并矫正负性的“原本群体经验”。

“原本家庭群体”,是指每个人在自己小时候所体验的家庭关系,因为家庭是个体最早期体验的群体,所以其体验称为“原本群体经验”。由于人的投生机缘和所经历的家庭各有不同,因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本群体经验”。有些人饱受父母的温暖与照顾,经历充满情感与快乐的家庭关系,这是正性的“原本家庭经验”;有些人却被瞧不起、虐待甚至遗弃,存留下来的是令人怨恨的过去,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或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有着不堪回首的“原本家庭经验”。

集体心理治疗支持成员体验“情感矫正经验”。精神分析家亚历山大认为单靠认知上的领悟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还得对不堪回首的过去进行纠正、更换。在治疗师的保护下,在较优越的情况下,让成员面对过去曾遭遇的心理创伤情况或重复问题的困境,矫正原本家庭经验,抛弃过去遗留下来的负性情感,学会面对、处理或适应新的社会人际关系。

团体治疗注重的问题——

集体心理治疗以聚会的方式出现,可每周一次,每次时间约两个小时左右,治疗次数可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6~10次。在治疗期间,患者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得以改善。集休心理治疗随着时间的进展,成员间逐渐形成一种相互亲近、合作、帮助、支持的集体关系和气氛。这种关系为每一位患者都提供了一种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机会,使他们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面对生活,通过观察别人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刻、客观的认识,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在个别心理治疗中是无法做到的。

一是注重对集体成员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是集体心理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际上,这一工作在正式治疗之前就进行了。对集体成员的选择,一方面是根据治疗师所持的理论和将要组成的团体的性质来进行;另方面也有集体治疗所共有的原则,如参加者具有谋求得到别人帮助的愿望,愿意向他人倾诉自己的问题,并具有基本的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同时在身体状况上也适合加入集体等,可选择这些原则来进行。

据多年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以下的人不宜参加集体治疗。主要是:脑损伤患者、妄想狂、极端自恋的人、具有严重社会道德问题或违法行为的人、支配性强或一定要垄断集体讨论的人及有病态的防御行为的人。

二是注重集体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业内争论的问题。

主张同质性集体的心理治疗师所依据的是“团体凝聚理论”,认为,选择各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特点的人参加接受治疗,会有集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主张异质性集体的心理治疗师所依据的是“社会缩影理论”,认为,治疗集体作为现实生活和社会的缩影,其问题的复杂性越高、差别性越大,集体也就越能反映成员的实际生活情境,患者才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改变。实践中,在确定集体是同质性还是异质性时,对集体组合的各种因素可以有不同的处理。例如在年龄、社会成熟度、主要问题等方面,较易选择同质性的成员;而在性别、生活环境、职业背景等方面,选择异质性的成员则较合适。——这也是对争论的调和、折中。

团体治疗的方式——

包括“封闭式”和“连续式”治疗两种:在封闭式集体治疗中,成员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再更换,除非有特殊情况。而连续性集体治疗,成员则可以是随时变动的,每一位成员离开后,可以再补一位新的成员进来。封闭式的优点在于因整个集体流动量小积累的资料显得稳定可靠;而连续性的优点则在于一位新成员往往会重新激起集体内的竞争意识,使整个集体显得较有活力,而且由于原来的成员已经获得了许多积极的经验,新成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往往会迅速地成长和发展。

团体治疗的过程,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虽然各种集体治疗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差异很大,对具体的治疗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也难以有一致性的描述,但从总体上看,多数集体治疗都必须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治疗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治疗前的准备。治疗师根据自己所持的理论确定集体治疗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合参加集体治疗的对象。对于个别成员可以先进行几次个体咨询,对其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关系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从集体成员的第一次聚会开始。主要任务是让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情况,努力促使大家形成一种适合开展集体活动的关系和氛围,同时使大家对集体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认识。

三是治疗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集体治疗的重心。在此阶段,各个成员通过集体来获取其他成员所提供的接纳、支持和希望,搜集各种有关信息和资料,发现和体验自己与他人的相同点,在互助的气氛中去帮助别人,通过与其他成员的相互反馈来进行彼此的仿效与学习,同时更可以获得情感上的净化,能够有机会彻底处理自己人生的一些创伤,加上获得实际经验和享受集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大家就会在这种助人自助的过程中取得治疗效果。

四是结束阶段:在集体治疗即将结束时,治疗师和成员们一起组织讨论,总结工作。通过集体治疗,每位患者都有哪些收获?原来不适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有哪些改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还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改进?等等。这种讨论式的总结,往往能强化患者在治疗中所获得的积极的集体经验,并帮助他们在治疗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团体疗法的适应范围——

一是轻度的人格障碍,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或有交往缺陷。

二是神经症或神经症反应,特别是各种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怖。

三是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障碍。

四是心身疾病,包括各种慢性躯体疾病。

五是患者处于重性精神疾病缓解期,特别是在社区中的康复期。

六是其它各种应激性及适应性问题或障碍。

七是问题婚姻或病态家庭。

八是职场压力。

团体疗法包括的亚种——

1.“家庭疗法”

家庭治疗属于集体心理治疗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不大注意各个成员的内在心理结构,其出发点在于:家庭会经历各种发展阶段(如结婚、生育、子女离家等),若在某阶段其家庭组织、成员交流、情感表露、角色扮演、联盟关系及家庭认同等方面出现不适应现象,影响到家庭的健康心理状态,又难由家庭成员自行改善或纠正时,宜寻求集体心理治疗的帮助,于是家庭治疗产生或出现。

2.“性感集中训练法”

性感集中训练,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当代性学权威、妇产科学家玛斯特斯(又译作马斯特)和心理学家约翰逊(又译作约翰巡,男)夫妇创立的,是治疗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心理疗法。该疗法的指导是“性反应三相”理论和“近远因”现象,其操作是采用“新性治疗模式”。他们认为,虽然性功能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焦虑引起的,尤其是性生活失败而导致的操作性焦虑。在性生活中,由于害怕失败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压抑了性功能的自然性,性功能的压抑又使性交失败。“焦虑—失败—焦虑”,长久下去,这种恶性循环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性行为模式,即出现性功能障碍。采用性感集中训练,可使夫妻在性生活中很快消除焦虑,在循序渐进地运用正确的性行为模式的过程中,性功能障碍会逐渐消除,性功能的自然性会逐渐恢复。这个“集中”或“群体”,一般是夫妻两个人,是群体疗法中的特殊亚种。

3.“游戏疗法”

是一群人的娱乐,如集体的文体活动等。

4.“心理剧疗法”又称“角色扮演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1889~1974被公认是心理剧疗法的创始人、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

这是一个活跃的系统、动态的体系,用演戏的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所困惑的问题。心理剧疗法的目标是诱导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症状,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情结。在心理剧疗法中,治疗师负责编导工作,借助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表演,帮助患者摆脱导致困惑的环境、关系或改善情绪、认知。“主角”(来访者)在“舞台”上表达出在生活中引起问题的事件,随着对事件的表演和问题的解决,增添了了解和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策略。其他“演员”(如家庭的其他成员、邻居、同学、同事等知情人),一起扮演与问题相关的“角色”,配合或协助“主角”一起表达出一种意境,彼此支持,相互鼓励,重建人格。在治疗中,特别是对潜意识和认知的东西,当主角不理解、未感知或困惑时,可叫他反串“对方”的角色(角色反转),甚至咨询师扮演来访者即这位当事人,接着表演过去的使他困惑的故事或进行对话。演着演着,对着对着,扮演“对方”的来访者顿悟,达到了辅导、咨询或治疗的目的。

心理剧中有四个基本角色——

指导者:一般是心理师,编导思路;鼓励患者大胆表演,同其他角色互动;及时引导剧情向目标方向进展。

核心人物:由当事人担任主角,他提出或主诉问题。

辅助者:其他人如家人等,扮演活动在核心人物周围的其他人物。

观众:他们或做辅助或评论或提问题或鼓励主角。

角色扮演有三个基本过程——

热身。

演出。剧情可以是一般或共性的内容如婚姻危机、母子冲突、家庭纠纷、人格扭曲等,也可以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近似的内容。心理剧可以演出当事人的过去、现在或未来。

讨论并分享。

有两个技巧——

镜子技术:由辅助者模仿核心人物的姿势、表情等,让核心人物观看。

角色反转:让辅助者扮演核心人物,“主角”扮演“对方”。

有三个功能——

用真实或非真实甚至可以是“过分真实”的情境,用幻想、假设、投射的手段,来帮助来访者。

评估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指导来访者采用新的认知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训练来访者实践治疗师的辅导、治疗技术、技巧。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来访者消除被动感,变得主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表达其感受,如发泄、宣泄、领悟、转变等。特别是让来访者自己充当另外某种社会角色,或同其他角色一起进行体验,或当观众看别人表演过去的自己,或进行换位思维体验旁观感受,从而引起领悟。

除了当场心理剧的表演,还要辅助以课外作业,使来访者回去后进一步消化、巩固其领悟,特别是对偏执者,也不排除短时间的习惯性反复,从而使其总体形成如下的趋势和达到如下的效果:认知改变—告别过去—适应环境—迎接明天。

角色扮演疗法的适应范围——

心理剧特别适合于情感婚姻危机者、亲子关系紧张者、吸毒者、轻生者;可以用于有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老人;可用于弱智者、精神病患者;也可用于违法者以至犯罪嫌疑人;有的企业为了达到训练、教育员工的目的,也常采用这种方法。

注意——

心理剧虽然可以当场得到释放,但旧日的创伤也又一次被撕开,所以要注意它的风险性。

5.“社会影响疗法”

让自己做出“利他”的事情,这既有利于社会,自己也有“精神收获”。“他”,主要指某个社会群体,如孤儿院中的孤儿群体。

6.“演讲并答释疗法”

让对同一话题表示关注的一群人听专题讲座,并围绕该话题提出问题,演讲者给以答释,期间,还可进行游戏或角色扮演以及问卷或量表测试。这是笔者惯用的方式。

7.其它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团体疗法”

妇联、工会、共青团、部队、学校等集体。

敏感性训练小组。

任务定向小组。

创造力工作坊。

机能发展小组。

团队建设小组。

感知小组。

交友小组。

单身俱乐部。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