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2、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四、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的疾病,大前天和前天是病从口入,昨天和今天是病从体入,今天和明天是病从心生。

大部分心理疾病的具体、准确病因至今不明 。此处是说基本的、主要的、一般的、已被验证了的原因。主要是如下九个方面。

(一)来自父母的病态遗传因素或有家族史

如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很大的可能,与孕妇生病吃药、怀胎期间母体受到强烈的恶性刺激、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先天因素形成的心理疾病较难治疗,可见“婚检”和在何种情况下怀胎是何等重要。

因此,受精期当注意:选择风和月皎的时刻、悦目爽心的环境、温欣浪漫的氛围,男女双方具有良好的情绪、理智的情感、充足的精力,这种情况下耕耘播种的效果最佳。切忌在狂风暴雨、荒郊野外、烟酒过量、喜怒无常等情况下运作。

如果说这些是后天和外部环境因素;那末,男女自身的特征和条件,便是先天因素。但对孩子来说,在他出生前的一切都是先天因素,都有遗传的可能;并且是好是坏,对孩子都是无法选择的,对于“坏”还是不可抗力、无可奈何的。

再如在中国的“三年生产救灾时期”,因为缺乏物质营养的原因,许多妇女不能怀孕生孩子,出生了的有些孩子羸弱甚至低能;“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生的一些孩子,一落地就带着一种先天的情绪障碍,特别到了“青春期”,情绪化严重,这与父母在怀孕期经受了“灵魂深处闹革命”有关;到了21世纪初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年代,人们容易焦虑、抑郁,如果这些人当上了夫妻,这有可能把焦虑和抑郁遗传给下一代。

总之,病症在孩子身上;但病因,无论先天、后天,责任都在父母亲身上。

所以,笔者把来自父母的病态遗传因素及隔代遗传因素,归为“第一原因”或“最早病因”。

(二)特别是胎儿发育不全、婴儿大脑受损

如果胎儿发育不全,个体则有可能发生“先天性痴呆症”。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有些主持人结婚不敢生孩子,据说,摄像机镜头等的辐射,是有可能使胎儿受损的刺激源。

如果后天大脑受损,特别是围产期,就有可能发生“后天性痴呆症”。

这是因为脑器质受损所引起的“精神病”,对这样的个体来说是一种无奈。它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他们是最值得同情、最应该关爱的弱者。

(三)来自社会恶性“应激源”的打击

是指社会文化诸因素,对个体实施了紧张的刺激,使得个体的心身处于紧张状态,并伴有躯体机能的改变(如身体颤抖,心悸,冒汗,头昏,呼吸困难,肠胃不适,浑身无力,内分泌和肌肉紧张程度都发生明显变化等)及心理活动的改变(见下面要介绍的诸多心理防御方法)。这种实施紧张刺激的因素叫“应激源”(通俗的叫法为“刺激源”)。

社会文化诸因素可概括为社会环境的变迁、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生活方式的演变等三大方面,包括对政治动荡、制度更迭、经济变革等的适应,对职业压力、家庭危机、贫穷折磨、突发灾难等恶劣刺激的应激,对家庭的温暖与约束、求学的艰辛与快乐、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的接纳,以及对个人不良生活方式和内容的改变

应该说,“阶级斗争”和“腐败现象”是我国当代社会文化恶性因素的两大表现。

1.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27年来,“阶级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破四旧”、“斗批改”,在“阶级斗争”的时候,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及其个体,都被触及灵魂,心理创伤累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由于“应激”的情况不同,被整的人中,有的被逼疯,有的自杀,有的得了“情感性抑郁精神症”;整人的人有的也得了“情感性躁狂精神症”;两类人中都有得“精神分裂症”的;而人们普遍得了各种类型的“神经症”或“人格障碍”。这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所中尤为严重,就连人民公社里的农民也不能幸免。那些年,人们只全神贯注于阶级斗争,不知道这种斗争正是导致心理疾病的“应激源”;不敢去宣泄,也没有谁敢来安慰你,得了心理疾病还不能进行心理治疗。

2.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人们的心理之弦,并没有松弛下来。只是由阶级斗争的紧张,转变为经济竞争的焦虑。

人们,有的在“下海”,有的在投机倒把,有的在赌,有的在思考。许多人被金钱弄得晕头转向,就连思考者思考的也是“社会分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都在想不通。有人似乎想通了:“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于是去偷,去抢,去坑蒙拐骗,去贪污受贿。可偷抢坑骗的被抓,贪污受贿的被捕。再想不通,就产生心理障碍。尚未东窗事发的一些贪污受贿者,一听到警笛响,就吓得心惊肉跳,他已患了“恐怖症”。

有的民工没发着财,夜里把街上的行道树折断一片,暴露出他“反社会型”的病态人格。

昨天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今天两口子又双双“下岗”。过去依赖集体惯了,现在又一时不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停留在怨天尤人的觉悟水平。他们轻者有了“强迫型”人格障碍,较严重者患有“强迫症”,再严重了就会是“抑郁型”或“偏执型”精神病。

45~55岁的一些干部,按过去说是处于“黄金时代”,经验丰富,可今天就不提拔了,要实行分流、内退,于是有的同时患上“更年期综合征”和“离退休综合征”。这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是冠心病、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癌症等心身疾病。

改革开放大潮中浮在上面的一些弄潮儿,他们可是一时的风云人物!但社会节奏加快、游戏规则不成熟,无序竞争加剧,人心浮躁,也产生很大的不平衡,感到心理压力过大。他们中有的形成“高涨型”、“低落型”、“偏执型”、“分裂型”的病态人格;有的患有“神经衰弱症”、“焦虑症”等神经症。有人在无序竞争中不是真正按市场规则而取得成功,他因取胜而成为强者,成为座上客,成为王,成王便发狂,发病,这是“躁狂症”;至于落马者,败者为寇,有的甚至成为阶下囚,心里更不服、想不通,积郁成疾,也不做心理咨询治疗,发展成为“抑郁症”。

还有一些人,不是凭“德才勤绩”而爬上了领导或管理者的宝座,高处不胜寒。内部经营管理千疮百孔,他的水平不见长,脾气倒见长得快。像个暴君秦始皇。他得的可能是偏执狂”或“躁狂症”。

不妨再看看自己。假定自己都不是以上所描述的类型,没有那些人的病因和所得的症状。作为撑不死也饿不着工薪层的一员,回顾一下,从1983~2006年,改革开放一晃23年了!相当于两个“文化大革命”还多的时间,比“解放十七年”还多6年。在这漫长而短暂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为了拿文凭、评职称、提干、长工资、分房、医药费报销、子女升学就业等等问题,无时不担忧、焦虑、烦恼、不安和奔波。到头来,动机实现了,目的达到了,需求满足了,可人的心力也衰竭了。有些东西,直线、正路、前门本可以、本应该得到,因种种社会不良风气,有人就去攀捷径、走后门,对领导又跑又送,“曲线救国”……所以,“气”能顺么?你对领导“气”不顺,可别人又对你不顺眼。——这一不顺气、不顺眼,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就亮出了“黄牌”。

总之,现在的人们是不愁吃喝不愁穿戴,就是心累,烦着呢!这就是“心病”——“心理疾病”。

西方有位社会心理学家说: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激烈竞争,造成了许多人的神经症。

笔者说:我们正处改革时期,新旧交替,一时,旧的未全死,新的未成熟,观念多元,或尚未定论,或泥沙俱下,人们一时找不到方向或支柱,于是产生心理困惑以至心理疾病。

3.近些年来,一些尚未理顺的分工不合理、分配不公平的机制和一边是下岗失业、一边是贪污腐败的现象,对各群体中的个体来说,都是恶性“应激源”。日前有关于“中国大陆56项热点焦点问题排序”的一组问卷,其中老百姓最关注、担心、不满意的问题,排序在前8项的是——

⑴贪污腐败,有3:一是政治方面的买官和任人唯亲,二是经济上的贪污受贿,三是司法界的吃了原告吃被告。这种应激源就像瘟疫在发散,在伤害着老百姓的心灵。

⑵社会治安:有顺口溜说“联防渣滓不作案,社会治安好一半”。话有些偏激,但“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黑猫”。

⑶下岗与就业近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包括毕业的大、中学生)约有1000万人;同步下岗、失业的人大约是1400万人;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全国9亿农民中进城打工的大约保持在1亿2千万人,昆明地区就有“百万川军”之提法;也许,还应该预测到“复关”以后,中国的农业将受到重大冲击,种粮不如买粮,一些青年农民又要涌进城市;而城市里的一些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其它经济性质的企业,特别是重工业,将在与国际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那时将又有一大批在岗的员工加入下岗的行列。这样,就业和再就业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⑷子女入学:有顺口溜——“想上好学校,先得点钞票。”这是应试教育以及教育资源缺乏或配置不平等的原因所致。一些学校被列为“七匹狼”之一,与黑社会齐名。其原因主要是滥收费(还不是“乱”),滥收的钱其中一部分用于给老师发奖金。一些老师于良心不安,感到对不起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终于对媒体暴光。这是可贵、可敬的。也是“一颗老鼠屎”与“一锅粥”的关系。“人类灵魂工程师”——“眼镜蛇”。

提起应试教育,它是社会诸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试教育并发症”是20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副产品”。

⑸医疗改革:医院实行企业化经营或企业化管理,一些医院或一些医生把“救死扶伤”、“人道主义”抛至脑后,打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横标;而“潜台词”则是“一切以患者兜里的钱为中心”,从实报实销的离退休老干部,到公费医疗的在职公务员、在岗职工,“稳、准、狠”地“宰病人”没商量。“医院学校黑社会”。“白衣天使”——“白皮狼”。

社会上有个说法:当大官的不看病,中小官员没有工夫看病,老百姓有病不看病。——一些老百姓为什么有病不看病?有老百姓无奈地、并不幽默地总结经验教训说:“最好是别有病!”

笔者说:医疗和心理健康机构都是慈善机构。不管怎么改革,“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旗子,当是永恒的!

⑹社会保障:我们因“不平等”而革命,革命成功却又忘记了初衷。其中在对待退休老人的社会保障方面,就表现得“不平等——人在青壮年时期或者说成人在工作时期,劳动力的具体付出及其收益肯定不是一样、不能平等的;但是,政府对于孤残儿童和退休老人这两头人群的保护性的政策、保障性的法规规定,应该是平等的甚至是平均的(包括平均的经济福利分成),其践行,应该是公平的,即使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不能两极分化。这里不说孤残儿童,只说退休老人。老人的社会保障至少有三点令人想不通或者是寒心

一是,老人到社保局去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似乎你社保局是“救世主”,是在施舍于老人,一百个不情愿,一千个不放心,对其万般审查,包括对其行将就木的老人,甚至还要他亲自到社保局接受“验明真身”。

二是,企业职工是为国家缴纳税金、给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群,退休后,其退休金较之于搞上层建筑的国家干部,反而低得很多很多,悬殊很大

三是,说到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干部身份同工商企业的工人身份退休这两类人的退休金的悬殊之大,人都告退经济、政治舞台了,休息了,还要人为分成等级!恐怕先进发达国家的首脑人物退休了也会与庶民是同级别的。你说我们这么搞,累不累?

⑺体制改革: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一晃20多年了,一些职工感到自己在改革中的“既得利益”就是“下岗”。

⑻环境污染:如在城镇的大气、水和噪声污染甚至还有光污染等。

关于噪声污染。噪声能促发或恶化神经症,对那些非常厌烦噪声的人,精神病发病率大大增多。某些突然发生的噪声,特别是高强度噪声,可引起人体产生惊恐反射。物体摩擦发出高音调的尖叫声,住宅区内建筑工地的打桩声、歌舞厅的“迪高”声,汽车的鸣笛声等,可使人立刻发生全身寒战、毛骨悚然及牙齿酸痛等无法忍受的反应。噪声刺激的另一重要心理效应是可使人产生烦恼,这是由于噪声能干扰谈话或工作、学习,妨碍注意力的集中,破坏休息、睡眠或某些活动所需的宁静环境。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55分贝作为一般居民区合理噪声限度的指标。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也要同“国际接轨”——树立关于制止噪音的意识,加强对噪音的立法管理。建议在居住区,建筑施工时间不得超过晚上1000,噪声不准超过65分贝,违反者要受到处罚。

大气污染。有人声讨和控诉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其实比吸烟更有害健康的是汽车的尾气!

污染。昆明的滇池已不是什么“翡翠”,而是“一泡脓”。“一泡脓”不能使人悦目爽心。某省有个县的老百姓深受水污染之害。怎见得?他们勾画出这样的画面:(20世纪)50年代饮水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拉稀生癌。这是当地政府有些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有些企业老总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所致。老百姓很无奈:生灵能有几多愁?载不下的一河污臭向东流……

污染。追求时髦的、五颜六色的、过度的光或色彩,这时已经不能令人悦目爽心,反倒成为刺激人的眼睛很不舒服进而心里也很不舒服的一种污染。比如,一些戏剧舞台、节日灯会、迪高舞厅其过分照射刺激的“灯光效果”,现在实际就是、不久将来就会被认为或认定是“光污染”。

应用心理学中有个疗法叫“环境疗法”,说的是如何净化环境。可如今社会有这样的怪现状:

生活环境是,小宽敞(小家庭),大拥挤(房子挨着房子,一线天);小清洁(家里),大污染(公共场所)。

社会环境是,小紧张(越是单位特别是直接领导越不能说,人际关系紧张),大宽松(敢说,乱说,胡说,甚至敢骂娘,骂骂上面有何妨,反正他们离我们很远)。

心态环境是,小满足(有吃有喝),大困惑(为什么大贪官能作反腐倡廉的报告,复杂、多元的认识论和价值观)。

——这样的环境如何净化?

(四)来自一些自然的社会的不可抗力的伤害

主要指地震、水灾、火灾、车祸、空难、战争、饥荒和冤假错案等。当事人非正常死亡,能给亲人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人祸改变人生。纽约上空的黑烟早已散去,但它给世界留下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许多灾民造成“应激性人格障碍”,创伤后的“闪回”也在伴随灾后重建时不时出现。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一个人只要摊上其中一种,心灵上的创伤,一辈子也抹不掉。

(五)“潜意识”里的“本我”时不时私欲太过

在前面的“自我意识系统”部分,已较详细地介绍了心理活动三层次、人格组织三结构和“里比多”发展三驱力,对“潜意识”和本我”已有交代。

当本我私欲太过,就会使个体产生人格障碍;当冲突发生在自我与本我之间,就有可能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当潜意识决堤、本我飞出“魔瓶”、超我的命令失效时,精神病的症状会表现出来。

另外,还有个“心理能量消长”的提法:

“心理能量”由个体的欲望、动机、观察、思考和竞争等心理现象及过程产生,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新的心理能量,就会感到无聊、焦虑;心理能量积蓄太多,使人混乱和令人困惑。这就需要不断地积蓄同时又要不断地释放这种能量,从而不断地促进心理的相对平衡。

本我喜欢在黑夜、独自一人、酒醉时、睡梦中、惊恐状态下、诱惑力强大情况下及无秩序状态下出现,它极力地冒出来要满足各种欲望;作为“监督员”的自我则努力地控制着它,让社会不完全满足它;它想不通,就在体内作怪,制造紧张,发病。

一些紧张、焦虑、发病,俗叫“上火”。走两条道:一条是从生理上出现诸如眼睑生疖子、嘴唇起疱、鼻出血等,一条是心态不好诸如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在这时候,少部分人是“升华”或违法犯罪;而大多数个体是通过积极、成熟或中性、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方法进行排解、发泄或宣泄,在行为上,这往往会有一些违德、犯错,于是就出现了“人无完人”的现象。换句话说,世上之所以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本我”。

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心理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取决于他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果大部分心理能量被超我所控制,那他的行为就很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为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心理能量的根源处,则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就可能作出违背情、德、理、法的事来。

(六)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来自体内“应激源”的刺激

人生可分为8个阶段。人生走到每个阶段,都会有“体内应激源”发生。对事先能够预测得到的体内应激源如果处理得妥当,就能较顺利地度过,人格得到良好发展。若处理得不好,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以及产生心理障碍以至疾病,干扰自己正常的工作、学习与和谐的生活。

8个阶段是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因素特征来划分的(此为分法之一):

1.婴幼期(0~1~3岁),易产生不安的情绪,无所适从,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

2.学前期(3~6岁),易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

3.学龄期(6~13岁),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无所作为。

4.青春期(13~18岁),又称逆反期,易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患神经衰弱症。

5.青年期(18~35岁),包括大龄青年,易患神经衰弱症和抑郁症。

6.壮年期(35~45岁),是抵抗力、免疫功能最强的时期。

7.中年期(45~65岁),又称更年期,易患焦虑症和更年期综合征。

8.老年期(65岁以上),又分老年初期、中期、后期,易患离退休综合征,易产生失望、恐惧、孤独等情绪。

有些人来自体内的一些刺激其实就是“自寻烦恼”,如果抵抗不住、免疫不了,就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七)近期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或诱发

个体有产生某种心理疾病的遗传因素,或曾经产生的某种心理疾病已痊愈,但最近又突发这种心理疾病,如果可以找到在此之前有重大的生活事件(又叫应激性生活事件),那末,这个重大生活事件很可能就是突发这种心理疾病的诱因或叫导火索。

(八)从医学角度看心理疾病发生机理的一种说法

包括——

一是心理功能受到损害。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性心理的紊乱,属于心因性的问题。其中情绪是心理通向生理的桥梁。

二是生理功能的减退或紊乱。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减退以及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属于体因性的问题。

(九)笔者专门把原因分为

笔者在前面“何谓心理疾病”部分说,对心理疾病的分类,依据的主要是社会学背景而兼顾医学背景,是以症状表现的不同特征和程度为标准而相对界定的。但在咨询过程中特别强调寻找患病的原因,找准原因,就等于病治好了一半。正因为它太重要了,所以把它分为——

1.第一原因和根本原因。遗传因素是、最早的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第一和根本原因。

2.主要原因和一般原因。如重复和共性发生的重大生活事,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3.表面原因和内在原因。前者是患者意识层面承认的或避重就轻的原因,它往往是假象;后者是患者压抑或“潜抑”了的原因,它往往是真正或根本的原因。

4.最近诱因和导火索。指最近、最后或立竿见影的原因。

另外,对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还有其他的提法和分类,如——

一是生物方面,如遗传、大脑外伤、病毒感染、化学中毒等。

二是物理方面,如噪声等环境污染等。

三是心理方面,如人际关系紧张、认知障碍等。

四是社会方面,如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职业的改变、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等。

五是文化方面,如东西方文化、民间风俗、民族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等。

提法和分类不同,实际上大同小异。

应当说明的是:不要把所有的应激源都过于放在心上,也不是所有的应激都是坏事。不同心理状态的个体,对同一的应激源,却有着不同的对待或反应。对同一外部环境,有人认为是应激源,有人认为不是;有人感到刺激很轻,有人感到很重;有人感到是恶性刺激,于是采取的心理防御多是消极的方法和同社会环境做“逆反”的斗争;而有的却把它当作一种培养、磨练自己意志的良性方法和形式,把积极的应激当作展现自己才能的“实战演习”。事物都是辩证的,从另一方面说,适度的或较大的一些刺激,的确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们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另外,一定程度的或某种心理障碍乃至疾病对某类人还是“好事”,如“愤怒出诗人”,轻度“妄想型”、“抑郁型”和“躁狂型”等患者往往就是发明家、作家或革新者。

这就引出“应激”、“心理防御”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话题。

五、“应激”中会采取哪些“心理防御机制”?4147种)

除了“应激源”,这里还要涉及心理健康的几个专业名词:“应激”、“心理防御”和“心理防御机制”。

“应激”——

面对应激源的刺激(又叫“精神刺激”)或压力,个体的生理、心理都要发生一些变化,生理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肠胃痉挛等,心理如感知觉过敏、惊恐、焦虑、易“激惹”等,也包括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生明显改变。这些反应表明机体内部呈现“备战”状态,是在唤起和调动全身的机制同有害刺激作斗争。这个过程叫“应激”,或叫“应对”、“应付”、“对付”、“防御”,通常为消极刺激,所以又叫“消极情绪状态”,又叫“全身性适应综合征”即严重的“适应不良”。

可见个体会有中介系统出来应对。中介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自身生物调节系统。其中,认知系统发生认知评估、调节控制和人格影响作用;社会支持又包括对当事人的具体支持及给当事人以精神上的鼓励,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能稳定情绪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从而走出困境;生物调节系统又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表现。而换个角度说,中介系统的认知、支持和免疫,也就是“心理防御”

“心理防御”——

指个体受挫与冲突,处于紧张情境,心理活动中具有的或产生的要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协调外在环境、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样的一种应付或适应性倾向、现象、过程。又叫“减压”。

“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受挫与冲突,在“应激”和“心理防御”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习惯性、潜在意识和有部分意识的表现手段、反应方式及应对策略,以此自我保护,就叫“心理防御机制”,又叫“自我防御方法”、“心理防卫术”。

保护自己,防御或进攻别人。每个人都设置着“心理防线”,每个人都在采用着“心理防御机制”进行心理防御,预防心理防线被人击垮。有观点认为,在无意识层面支配下的应激是“心理防御”,在意识层面支配下的应激是“应对策略”。但在实际中极其复杂,并且大都有“两重性”,很难区分个体到底是在进行“心理防御”还是在运用“应对策略”。所以笔者综合、统一为“心理防御机制”。

很多时候,本我与现实之间、超我与本我之间,会有矛盾和冲突,个体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主要在不知不觉中,或在有意无意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满足,从而减轻焦虑,消除痛苦,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

在应激和心理防御过程中,当心理防御方法不足以战胜实施特别强烈、持续时间长久的应激源时,个体有机体的这种力量就衰竭了,肌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精神防线崩溃了,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也就产生了。

应激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警觉期。唤起机体的反应,让人紧张,提高积极性,准备战斗。

二是阻抗期。机体动员全身机制应付、抵抗。

三是耗竭期。如果反应机制不足以战胜外来刺激而失败,调节系统崩溃,免疫系统衰竭,则心理障碍或疾病产生。

应激有四种类型的压力:

一是预期压力。事先知道的,如2003年的秋冬可能再次发生“非典”。

二是情境压力。微观、现实的。

三是慢性压力。长期出现、存在的。

四是残留压力。过去的创伤,一直消逝不掉。

应激有三种性质:

一是积极应激。

二是中性应激。

三是消极应激。

应激的结果有两种:

一是适应。

二是适应不良。

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也有两种:

一是积极影响。适度的应激是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人应该有耐受挫折的能力;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若没有一定的刺激,环境单调,那生活便也不丰富多彩了。

二是消极影响。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症状或体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应激会使已有的精神、躯体疾病复发或加重;应激会导致新的精神或躯体疾病发生。

这全凭个体自我心理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而论。

可见心理防御方法对个体的健康作用非常重大。

因此,应当掌握面对恶性应激源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一是最好能消除应激源。如消灭了“非典”,下岗的人重新找到了工作,制止了住宅区的迪高噪声。

二是回避(发生之前有准备或提前避开下一次的发生)或逃避(中途离开)斗争的场面。

三是改变恶劣环境。

对恶劣环境,能消除就消除,能回避或逃避就回避或逃避,能改变就改变,这才是“适应”环境;否则,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好好先生、坐以待毙,这不但没有适应环境,更没有适应自己,常此下去,必会产生心理疾病。

四是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评价,有积极的人生目的,对生活充满信心。如做事情不要过于求全,不要把所有的应激源都放在心上等。

五是培养健康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完善人格品质,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即如果你不能消除、逃避和改变它,那你就去适应它。

六是提高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积累应对经验,增加对事物的可控性和预测性。

七是适当运动、娱乐,转移或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八是采用一些自我防御机制。如中性的“精神胜利法”和“酸葡萄效应”等。

九是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比如,求助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辅导、治疗。

十是如需要,可适当采取药物的辅助治疗。如选用镇静或抗抑郁的药物。

同样产生了心理问题,由于各人的情感、认知、意志、个性和问题程度的不同,所采取的心理防御方法也不尽一样。

大概可分如下四类。

(一)属于积极、健康、成熟的方法33种)

利己,也利他。“超我”—“自我”。

1.吾日三省吾身”

一省也可。既可以防患于未然,也可以检点自己每天生理、心理同社会环境是否和谐;若不和谐,可及时调适。

2.积极自我暗示

如早上起来照镜子,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漂亮、精神,我的心情很好,我一定会成功!

3.积极定向应付(又叫问题定向应付)

沉着冷静,提出问题,周密分析,客观行动,解决问题。

4.分解—化解—排解心理负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祸不单行”是说许多人不能同时解决两个以上的矛盾或压力,结果防御或应对失败。根据这种现象,可以把两个以上的矛盾或压力先作分解,分个轻重缓急,然后再集中力量解决急的,再解决重的,再解决轻缓的。

5.积极转移(或叫转置、置换、转向)

如心情烦躁时,去逛逛商店(女同胞在郁闷、焦躁、失去自信时去购物,但不要成为“购物狂”),听音乐,操丝竹,练练书法,做做体育活动等,往“好里”去想,淡化、排遣或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6.积极隔离

把意识同一些不愉快的感觉、情绪或无法接受的事实分隔开来,只留下可以理解的观念,使冲动的个体变得理智。如人“死了”叫“走了”或是“升天”、“长眠”,战士受伤叫“挂花”、“挂彩”,“厕所”叫“卫生间”或叫“1号”(“上厕所”叫“唱歌”)。现在党内反腐败“双规”和“双开”的提法、“软着陆”的提法也可以归在“隔离”里。

7.换位思维

假定自己是对方,来理解、体验对方的具体难处,将心比心;从自己的圈子跳出来,站在第三角度看自己,旁观者清。

8.沉默

暂时沉默,“沉默是金”,有它一定的道理。

9.幽默

运用智慧因势利导,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表达意念,处理问题,使尴尬的环境、局面、关系、气氛缓和或度过难关。幽默,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庸俗,不伤害对方,不至于引起别人的反感。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轻松、豁达、开朗。

10.宽容

纳、善待、礼让甚至饶恕别人,包括同自己关系紧张的人。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度地把握宽容与接纳。一般说来,对待患者和关系正常的人,可以是无条件宽容与接纳。而对待同自己关系紧张的人,如果你连他对你的伤害也宽容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其结果他还是变本加厉地伤害你,这样,过度的宽容就成了纵容。因此,当到了视宽容、饶恕为软弱可欺的地步,你就应该想到:宽容、饶恕≠放松警惕,接纳、礼让≠过密交往,宽容也罢,接纳也罢,你得心中有数、保持距离,甚至意识这时应该考虑“急流勇退”与之“分道扬镳”,否则你的潜意识会在下面闹情绪了

11.恻隐

对罹难蒙冤厄运的人表示同情(主要是潜意识),也指个体良心的发现或唤醒(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12.宣泄(又叫疏泄)

积极的倾诉、疏泄,如同疏烟囱、通水道。宣泄是心理调节的安全阀,宣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非常广泛,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还有,“男儿有泪也要弹”。

再如,在网上贴博客(名词)。当今,很多人通过博客(动词),发泄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不满,倾诉心中的委屈,发表自己的观点,鸣出不快、不平,甚至与人辩论,以此互动于相识和不相识的人。这既是发泄—宣泄疗法,又是文字排郁疗法。虽然未必知道这就是心理学的某些原理,却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并且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治标;如果博客的积极成分较多,则为宣泄,宣泄可以治本。

13.补偿(代偿)

用一些方法来弥补生理或心理缺陷,解除因这些缺陷带来的不适感以至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如有个人小时候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盲人成为歌手,有人功课不行但体育得冠军,“堤内损失堤外补”。

补偿的另一层意思是,欠人家的情或物不还,事后感到对不起,还原来的情或物感到下不来台,就用别的事情或另外形式、内容的情或物来补救,以取得双方的心理平衡。

补偿还有一层意思是,一个人在年轻或原始积累的时候,做错了这样或那样的事,对不起这个或那个人,当时认识不到,或即使认识但无能或不想致欠、赔偿;事隔多年,或在完成原始积累、或在人到中老年后,产生内疚之心或良心发现,就想办法,以物质或精神对另外的或后来的人或事,进行没有附加条件的帮助或施舍,即做社会公益、行善积德的事。

一些人的回报社会行为就是一种补偿。

一个人要补偿一般会超补偿,如母亲欠孩子的。

人的大多数的梦,是具有补偿性的。

不完善感的补偿是追求十全十美,即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补偿失调。所以补偿不要太过。

14.“理智化”

让理智战胜情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用大道理说服小道理。如化悲痛为力量。

15.认同

取得亲友的同情、安慰和鼓励。或通过采纳与己无关的人的长处、优点、成功,以减轻自己的负性情感或焦虑,达到自我满足。

16.自慰

让自己的“自我”去哄劝、安慰自己的“本我”,“本我”心服口服,情绪平稳下来,“自我”继续去干该干的事情。

自我调适。这非常重要。因为别人再怎么“认同”,归根结底还得“自我认同”。人生本来就很累,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卸“心理包袱”,甚至还要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又何苦、何必?

自慰的另一个含义是个体对性欲的自我调节

17.笑颜效应(说笑话、开玩笑)

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腹肌及腹腔内的脏腑得到锻炼。

如果把说笑话、开玩笑归在“中性”一类,则作如下的描述:许多笑话是从潜意识中发出来的。中国现在是“政治笑话”和“黄段子”偏多。这与中国人长期受政治压抑以至迫害以及性压抑以至禁欲主义有关。现在环境宽松了,有矫枉过正之嫌。虽不能正式登大雅之堂,可往往在酒席上、甚至在办公室里讲。一方面,它确实是一种排解心中郁闷的有效方法之一;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开玩笑,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是想调节气氛,另一方面带有相当强的攻击性,何况黄段子有世风日下之嫌。

可见,说笑话、开玩笑也要掌握分寸,得有一定的品格才行。

18.“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坚信自己的父母、配偶特别是孩子,是最好的。因为是你接受了父母的哺育,是你(如女方)愿意嫁给他作为自己的丈夫,是夫妻共同培育出自己的孩子——“艺术品”。

19.“滚雪球效应”

指对健康、幸福、快乐生活事件的积累和储存。

20.音乐冥想

使个体进入美妙的意境。

21.喊山

在空旷的田野,原始般地狂叫,把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22.心态归零

上班进入角色,下班心态归零。下班后抹去不愉快事件的闪回和中性事物形成的记忆,使其心灵回到平静的状态,回家。

23.随时清理“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

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垃圾”,就像脸、地天天会有灰尘一样。问题不在于有,而在于像天天洗脸、扫地一样地对“心理垃圾”进行清除。

24.防患未然

这是注重人的心理健康的上策,也就是未雨绸缪,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它既包括宏观的认知,又包括微观的操作;既包括体制的制定,又包括措施的到位;既包括政府的重视,又包括百姓的觉醒。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做到家喻户晓。

25.“安全岛效应”

于安全、僻静的地方独处,作全心身的放松。

26.宗教活动体验

从宗教学中汲取养分,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体的形式,利用“祈祷”、“静观”、“暗示”、“催眠”和“无为”等态度或方法,特别是通过静坐敛心,专注一境,息止杂念,久之可达心身轻松的状态,解除人们的痛苦。

27.急流勇退

典型的是范蠡,苏轼也算一个,陶渊明好像在方式上有点不成熟

28.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观天地之无垠,看人生之渺小、脆弱,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就会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29.宁静淡泊

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还要成熟的一种境界。

30.中庸

是一种高远深广的境界,往往在人的后半生才有可能实现。

31.利他

一种行动,不仅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冲动,同时又可以帮助、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有三类情况:一是社会道德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感恩者对“滴水之恩的涌泉相报”);二是社会责任要求“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全民无偿救助灾区人民);三是社会生物学发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本能(如某种群过剩部分成员的集体自杀)。利他,不期待回报,没有附加条件,也不是出自功利的动机。利他,半是出于潜意识半是出于意识和道德,帮助别人,亲善社会,快乐自己,自我实现。利他,体现了“双赢”。

32.升华

把原始冲动、欲望,用符合社会情、德、理、法要求的方式积极表现出来,导向为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在悲痛或欲望未遂中,把情感、需求或理想,提升到更高境界;在失败中,把原来未实现的目标,转换到新的、更高的目标上来。继续奋斗,作出更大奉献。如残疾人的“身残志不残”;有的劳模拼命地工作,从心理学角度说,可能是受到重大心理创伤,以此自我抚慰,进而得到升华;仁人志士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遭受政治迫害,愤、困而练书法,终成一体“舒同体”;司马迁说,西伯周文王被囚拘而演《周易》,孔仲尼游说受到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乃著《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而司马迁他自己在受到宫刑之后没有自杀,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史记》一书。

升华很大的成分是有意识的行为,成为道德乃至更高的境界。

最后的一种或一次升华:一些仁人志士遇害前高喊“共产主义万岁”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等信仰或信奉,从心理学角度说,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抑或能有一知己,与之共赴刑场,则死可瞑目矣,如《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和陈铁军、《红灯记》李玉和与李奶奶一起就义。

33.“以直报怨”

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当以正直之道、坦率之态对待,不作相应的报复(不以牙还牙),但也不应曲意隐忍。这样,它成为较高层道德,正人君子之行,但常人也能做到。

积极、健康、成熟的方法,还可以找出一些。这些方法可以解除现实的困难、满足本能的欲望与实现自我的理想,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我们提倡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在应激和防御的时候,多使用这些方法。如果说像“升华”等做起来有些难,但像“沉默”、“幽默”和“积极转移”等是不难作到的,它们的效果很好。

积极、健康、成熟的方法,多见于健康的成人。这些防御不小的成分是有意识的防御。实际上它们也是“心药”。

(二)属于中性、不成熟的方法57种)

利己,也无害于他人。“自我”—“本我”。

1.呼天抢地喊爹妈

这是人在突然遇到惊险大难和极端悲痛时,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

2.祈祷

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在心中的佛祖或其他崇拜者、被求助者面前喃喃自语、念念有词。如说“天哪,可怜可怜我”、“主啊,保佑我”、“观音菩萨,保佑我平安”、“父母大人,祝福我呀”。

3.自言自语(包括自问)

如阿庆嫂自己对自己说:“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党啊,你给我智慧,给我勇敢,帮助我战胜顽敌度难关!”

人在困惑的时候会自问:“我是谁?”

4.保持距离

实际距离是心理距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讨厌、防范对方,就同对方形成一定的距离;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既喜欢又讨厌,于是不即不离。喜欢可以理解是不用防御,所以是近距离;情人关系是零距离。昆明翠湖的红嘴鸥,既要吃你手中的面包,又不敢飞到你的手上。这是本能的防御和进攻,在防御的前提下进攻。人和动物一样——保护自己,消灭敌人(找到对方、抓住对象)。

5.善意的谎言

有时可以缓解外界或对方的刺激,或平衡自己不安的心理。这里所说的谎言,仅指善意的。撒谎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善意谎言的前提是不伤害别人。人一般在4~5岁的时候开始会说谎,说谎是人格开始发展的标志。说一两次谎是可以的,一个人连善意的谎言都不会撒,还怎么保护自己?

说到“谎言”的话题,笔者说:“一个人说出一句谎言,就得再编出十句谎言来解释或掩饰这句谎言。”又说,“只要说出一句谎言,就会降低十分的人格价值,就会失去十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得再说一百句真言、做一百件实事,才有可能挽回失信的局面。”有识之士说:“有些人官做得越大,真理越少。其中是因为谎言太多。认为官场不说谎便无法立足、难保乌纱。”亚里士多德说:“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两人充满哲理的名言如出一辙。一方面因为“有理由”和“美言”,人们容易上谎言的当;一方面,真实和信言因为无缘无故和不美,而容易被人们丢弃。因此,人们憎恨的东西,偏偏就相信它;人们向往的东西,却每每怀疑或不信任它。这是人的特别是修养不够的人的弱点或悲哀。遇上善意的谎言尚且罢了;如果遇上恶意、阴谋的谎言,恐怕会成为恶性的应激源。所以,恶意的谎言是个体品质败坏的表现。

6.“失去—舍弃效应”

认为不是失去了心爱的东西,而是我不要那没有用的东西了。

7.“塞翁失马效应”

失去了心爱的东西,未必不是好事。

8.自卑—回避

面对沉重打击或挫败,过低估计自己,自信心和耐受性降低,变得消极、悲观进而自卑。有生理缺陷,或因性别、出身、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工作单位等因素,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以自卑掩盖无法得以实现的自尊。长时间自卑,则会使人失去主动性,进而回避往常的人和事。

9.自欺

闭眼客观便不存在,把坏事想象成好事,打肿脸充胖子。自欺而不欺人。

10.忏悔(包括内疚感、自责)

心中老感到对不起自己或别人、别事,表示悔过,请求宽恕。忏悔有自我封闭和在教堂、寺庙里等种方式。但像“文化大革命”时的“早请示,晚汇报”,《牛虻》里的亚瑟在教堂牧师面前忏悔(结果被牧师出卖给了政府),则是忏悔的闹剧和悲剧。

11.过分刻苦

也是一种被动攻击或自我惩罚。但它被道德和获益以及意志、毅力掩盖了。如“悬梁刺股”、“卧薪尝胆”,是为了赢得更大的读书效益,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12.依赖

缺乏自信心、主动精神和独立能力,以弱者的姿态,通过套近乎获得“依赖源”。依赖者似乎没长大,其实往往是要达到支配别人的目的。

13.撒娇

青春期及以前的行为,没长大。

14.“期待效应”

如在急切等待一个人的电话时,一听这人的来电便立即辨认出是他的声音,或一响电话铃就判定是急切盼望的这个人的来电。如果不是正在急切等待的电话,往往会问来电人是谁。同一个声音,在有无等待的两种情况下,在分辨能力上是如此明显,这便是期待。一个电话、一个来人,若都不是自己所急切期待的,于是事后会自言自语:“真是的,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有谁每天不是在期待中度过?人们期待着正在办理的事情的成功,甚至是在焦虑地期待着。

15.自恋—自怜

没人关注或不被人重视,只好自己恋怜自己,自我专注,形成情结。自怜是在企求人怜。

16.自我陶醉

遇到不愉快的事,找个安静的环境,回味往日一些甜美好事并沉醉在其中,淡忘或暂时忘记那不愉快的事。

17.幻想(又叫白日梦)

做白日梦,想好事,打破时空,随意组合,以求自我安慰。白日梦,指注意从外在的刺激转向内在的思维或想像的情境,是意识流中的一个主要成分,人人都会做白日梦。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就是在做白日梦。

18.赎罪(又叫解除、消除)

用惩罚的办法,把发生的罪恶除掉或赎掉。如祥林嫂捐门槛。

19.抵消

用某种象征性的话语、活动或事情,来抵偿已发生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解除其罪恶感或内疚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说声“对不起”,说“碎(岁)碎(岁)平安”。

20.替代

用眼前的、最近的或积极的事件、情景或行为,代替、覆盖昨天的、久远的或消极的事件、情景或行为,以象征者代替、覆盖具体者,以达到心理的平衡或缓解心中的焦虑。比如借摔碎玻璃杯子来发泄对吵架对象的不满,把某东西扔出窗外以表示撵客人走。

21.发泄

允许发牢骚,不发泄出来在心里会憋得难受,但要注意场合、对象和程度等。阶级斗争年代不允许公开发牢骚,有人就暗地写日记(结果被搜出成了反党的“黑材料”)。过度发泄会把人变成“祥林嫂”,整天向人唠叨和诉苦,倒惹人烦;过度发泄还会使个体发生人格退化对别人产生负性移情。

22.“躯体化”(又叫转换、转化)

把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失宠、沮丧等转化为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关节疼痛、四肢无力、尿床、大便失禁等躯体症状,但又检查不出内科性质的躯体毛病即生理原因——心病跑到躯体上了,以此摆脱自我困境。又称“体化症”或“躯体症”。如“歇斯底里”的躯体症状就是这样。

23.“但是、不是效应”

如,要部分地否定一个人,又担心这个人不肯接受,就说:“你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一“但是”,就说明不是各个方面都不错,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有错的。又如,要批评一个人或要批评这个人的一部分,但又怕他接受不了,就说:“我不是批评你……”这“不是”,实际上就成了“是”。这样,不管对方肯不肯、能不能接受,批评者都给自己事先留下后路。

24.“有效无效责任尽到”

是一种程序化或过场式的言动。把尽到责任当作目的,以平稳自己的心态。至于有没有效果,则并不重要。

25.“不说坏的就都是好的效应”

父母或老师等长辈总是批评孩子或学生,但这并不等于孩子自己或学生本人一无是处,长辈他们没有批评到的东西或批评剩下的东西,就都是优点、长处和成绩。

26.“不在于有没有,在于信不信”

好事宁信其有,坏事宁信其无。至于“好事”、“坏事”本身实际存不存在,就已经不重要了。

27.抑制(又叫压制、压抑)

个体的欲望、冲动无法得到表现或满足时,有意识地压制自己,即自我压制本我。人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被压抑了的欲望和冲动并没有消失,压抑是暂时的,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行动或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则可能形成“心结”。

28.“潜抑”

把困扰或痛苦,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压抑到无意识状态中,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从而保持心境的安宁。但这不等于念头等不存在了,有时会不知不觉影响到个体的日常行为,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比如2~3岁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暗恋母亲不能成功,就会成为神经症或其它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许多孩子在5~6岁的时候会对父亲认同,潜抑反父亲的欲望;人们往往记不起4岁之前的事件包括痛苦事件,笔者认为这也是潜抑现象。

29.同化

如男孩子对父亲又恨又怕,又羡慕又痛苦,于是以父亲为榜样,学习父亲的男子汉作风。这是深层次的模仿,似乎自己就是父亲或男子汉了,这就淡化了恨和怕。因痛苦而同化,因同化而排解痛苦。

30.内化

是个体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是个体接受群体或社会的规范并使其成为人格的一部分的过程。

如孩子通过吃奶等与母亲互动的行为,有意无意形成对“客体关系”的看法,这是一种内化;如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使孩子幼小的自我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他对父母的良心、权威的榜样和社会的准则的接纳;内化也包括人对社会的一些潜规则或禁忌的无形接纳。

31.“内射”(又叫“内向投射”、“心力内投”、“仿同”)

将外界的因素、他人的态度或行为,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表现出来。如“反感性仿同”——又讨厌却又仿学之;“向强暴者仿同”——弱者或受害者模仿恐吓者;“向失去者仿同”——如失去恋人又学恋人的言行,有的失恋女人再找一个男人一定要是原来那个男人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子的,或再找一个男人要与原所恋男人的相貌基本相似。

32.否认(又叫否定)

事先无心理准备,事到临头,特别是对不幸的消息,下意识或有意识地不相信、不承认,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眼不见,心不烦”,似乎引起焦虑和痛苦的事件根本就没有发生。这是简单、幼稚而原始的方法。从否认到承认的心理过程是:什么,什么?不可能是我!→真的是我么?→能不能不是我?→就算是我吧。→原来真的就是我!

33.后怕—闪回

事后想起来感到害怕。在遇到害怕事情的时候,来不及害怕,把害怕一时“抑制”或“潜抑”起来,全力以赴地去应对可怕的应激源。但在排除或躲避过应激源后,“抑制”或“潜抑”的情节又浮出“水面”,在脑海里重新“放电影”,并令人害怕,现在也有的是时间害怕了。如阿庆嫂救胡司令所说的“后怕”。

34.与权威认同

如马克思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也是这么说的。言下之意,我没错。

35.趋众(又叫从众)

不管是非对错,也不去动脑认真思考,跟着感觉走,跟着大家走。认为大家是不会错的,即使错了,也是大家都错了,也不只我一个人。如“文化大革命”时“站队划线”,机灵的人和几次“站错队”有了教训变得聪明了的人,在以后的站队中,既不站在前面也不站在后面,而是随大流,站中间。中间的人最多,这样,无论前面错了或是后面错了,他都没大错,或叫“大方向基本正确”。

36.无事忙

没事找事干,把东海里的水挑到西海里,做无用的、无意义的功。

37.“原始理想化”

崇拜祖先,认为今不如远古。

38.美化过去

抱怨今不如昔,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如鲁迅小说《风波》里的九斤老太。

39.怀旧

怀旧伤感,美化、向往过去,特别是自己少小时候的美好经历。美化、向往过去或少小时,不是对现实不满,而是证明他开始老了。其实,过去也不是就那么好,今天也不是就那么不好。社会总是在进步,心情而已。

40.倒退(又叫退化、退行)

受挫时,心理活动及行为同他的年龄不相称,退到儿童时的言行,使用幼稚方法应付窘态。如成人在求助于人而未得实现时哭泣(当然也有有意识的“鳄鱼的眼泪”),在极度疼痛时会失声喊叫“妈呀”,精神病患者的“童样痴呆”,性心理偏移的“同性恋”和“露阴癖”。

41.选择性忽略与选择性觉知

有意无意回避自己不愿接受或不懂的某些部分。有意无意趋向自己喜欢的某些部分。

42.失误

如说话的口误,写信的笔误。弗洛伊德不承认“偶然失误”,他认为口误和笔误是“潜意识”的真实反应,是“意识”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修正。如开大会,主持人把“大会现在开始”宣布成“大会现在闭幕”,这说明很可能主持人不喜欢这次大会。

43.眼不见心不烦

在现实中,在意念里,不主动兜些烦心的事,甚至主动拒绝一些“精神垃圾”。闭上眼——清净!包括“眼不见为净”。

44.无奈—认命

无可奈何,听天由命,自我麻醉。

45.缄默

故意不说话,叫你不知道我心理的深浅。

46.“移情”

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所使用的一个术语。指心理疾病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同他有关系的人(如父母)的情感关系,转移到心理治疗师的身上去,形成了患者与医生普通医患关系之外的另一种情感关系。包括“积极性移情”和“消极性移情”。这是一种情感的迁移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并且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发表现出来。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严重心理创伤一生难以愈合,其“阴影”会显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随时都有可能迁怒在他人或别的事情上来。许多人往往通过辨认别的人和事,从而产生共鸣或通感,并借此调节自己的行为体验。如“兔死狐悲”;有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已故的父亲;有学生高考落榜后自杀,究其因是儿童少年时期多次受到心理创伤一直没有愈合,高考落榜只是导火索。这些,都是“移情”的表现。

47.四面讨好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说话、做事,不可能事事、处处都领情、说好。东、西、南、北,要么东、西满意了;但南、北未必满意;甚至还要牺牲自己亲人的利益;最终,使自己过于疲劳,也不预期,没有实现四面。

四面讨好虽然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但它似乎有一道道德的光环。所以,它够不上是积极的防御方法,但也不好归在病态的方法之中。

48.难得糊涂

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一种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或不愉快事件。

49.改译(又叫改变)

反着或侧着看问题,如把妻子的“打”,理解成“亲”,把妻子的“骂”,理解成“爱”,看成是一种情感需要。

50.叹气

是一个人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或环境下的一种放松方式。但尽量不要唉声,注意且不要形成习惯。

51.遗嘱

人生最后一次的任务交代或身后情况说明。遗嘱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书面的一般是在神志清楚或在理智的情况下写的;口头的往往是在临终“回光返照”时说的。

52.临终忏悔

最后的一种或一次忏悔。一个人在弥留之际“其言也善”,为的是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息。

遗嘱、临终忏悔以及个体在生前为自己撰写墓志铭,都是人一生最后的心理防御。

53.“第二原因效应”

当一个人被“第一原因”折磨得不能自拔、无助于问题解决的情况下,避开这个刺激源,寻找别的原因即“第二原因”。找到第二原因了(是当事人能做得到的事),心理问题竟然也解决了。注意,第一原因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但第二原因也不一定绝对是真正的原因,甚至是该当事人不肯相信的原因。但如果问题解决了,事情成功了,久而久之,当事人就不去相信那第一原因了。这就是第二原因的效应。

54.“美人像效应”

男人看美女像,生理会起化学变化,增加荷尔蒙,会雄心勃勃,自信。而女人看美女像,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增加焦虑,因为美女像太完美了。

55.“合理化效应”(即“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

把得不到的好东西加以贬低,把得到的一般东西加以夸大,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所以又叫“文饰作用”),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解脱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另外,失去的都是高、大、全、好、美的,即“兔子跑了都是大的”,也是“合理化效应”;再比如亲人在一起有怨有乐,一旦分离,回首过去无怨全乐,也属于“合理化效应”的表现。

56.“祥林嫂效应”

刻板、重复的言动——“我真傻”。开始(!)还“颇有效”,可以得到一些“认同”。

57.“阿Q精神”

即“精神胜利法”,以此自我解嘲。

在你因工作、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而烦恼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受到不公正评价而气愤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之所以把它们归为或定为中性、不成熟的方法,是说使用这些方法,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他人也没有坏处。这些方法虽不大好听,但适当、偶尔一用,也无伤大雅,而且有些也确实可以缓解以至平衡心理的紧张或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特别像“阿Q精神”,有人把它比做是国人中“弱势群体”的第二“精神支柱”,所以使用频率恐怕还要多一些,效果还要好一些。

这是人们一般习惯使用的防御机制,也见于人格障碍、神经症患者的身上,但一般不能构成症状。

所以,笔者把它们作为“心药”推介出来。

(三)属于消极、错误、病态的方法51种)

损人,也不利己。“本我”。

1.“光晕效应”(又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就像月亮那圈“月晕”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的品质或特点。以偏概全、一见钟情、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如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

2.“标签效应”(又叫“名牌效应”)

名人(不等于是明人)效应,远来的和尚好念经。一个平常人一旦出了名,放个屁也是香的;说错了、唱错了,那是特色,要形成学派或流派的;拿根鸡毛也成了令箭。只要是名牌,即使是假冒的,也并不重要。

3.“定势效应”(又叫“刻板效应”、“刻板印象”)

如山东人豪爽、上海人精明,乡下人如何、城里人如何,不要相信河南人。

4.“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

如嫉妒、固执、挑剔、勤奋、聪明——他是爱嫉妒的人;聪明、勤奋、挑剔、固执、嫉妒——他是个聪明人。

5.“近因效应”(又叫“最后印象”)

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往往是负面影响。如妻子指责丈夫:“我今天才把你看透,可见你以前就骗我!”再如“最后一片豆饼”(猪肥了)、“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牛或骆驼)。

6.“最后一根稻草效应”

阿拉伯人赶着骆驼上路,让骆驼负重,越走越增加重量,一根稻草一根稻草地累加,最后那一根稻草终于把骆驼压死。——其实,最后那一根稻草是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前面的超负荷。骆驼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人的心理负担也不能累加,否则,“祸不单行”。

7.“情绪遮蔽记忆”

如父亲对孩子做了5件亲密的事,但也打骂了孩子5次。孩子因有情绪,所以只记得或承认那5次坏处,甚至把那5次好处也理解成坏处。

8.逆反(又叫反转)

无论别人说得对或错,他都对着干,甚至别人尚未开口或刚说出一个字,他马上就否定。民间有俗语:“叫你向东,你偏向西;叫你打狗,你偏去撵鸡!”偏执型、情绪化的人往往如此,青春期的逆反是正常的,但逆反过度,则是病态。

逆反在婚恋方面的表现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们父母要是棒打鸳鸯,我们二人就私奔以至殉情。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所以一些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大都从西方文化典故中提炼或整合出来。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篇中介绍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是世仇,他们相爱,遭到了双方父母的极力阻碍。父母阻碍的结果,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私奔、殉情。中国的“梁祝”也是这样。这是因为,当干扰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出现时,恋爱双方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这种心态会促使两人做出与干扰相反的选择,这反而增加了他们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关系因此也更加牢固。从这个角度继续往下延伸说,当爱情的外在阻力消失时,曾经历苦恋的两个人反而有可能失去了相爱的某股力量,抑或抵挡不住平凡生活的考验,反倒有可能分开。

9.违拗(ao,去声)、执拗(niu,去声)

故意违背,固执任性,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建议。是一种较深层的逆反。

10.“禁果好吃效应”

不在于具体是什么果,而在于“禁”。越是“禁书”,越容易惹人看。如今开禁了,还开放了,有那么多的新潮“艳情小说”,那些诸如《金瓶梅》、《十日谈》之类的“禁书”恐怕也就没有几个人看了。没有神秘感了,禁果也就不那么好吃了。

11.“送上门的没好货效应”

认为好货需要拿乔;认为主动助人,要么没价值,要么会有附加条件,要么主体有病。

12.外化

如一个有男人性格、想控制男人的女性,她选择的面具是佐罗戴的。这个面具就是一种象征,代表她的内心,就是外化。

13.泛化

人的欲望在受到触动或诱惑后就想从心里冒出来,如果能量做了欲望想做的事情,就完了,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如果害怕决堤,就采取堵住或拒绝的手段,这样水库里的水积得太多了,就会往四边漫,行为主义叫泛化。如一个女生喜欢刚分配来的一位大学刚毕业的特别帅的男教师,但马上又感到这是流氓的想法,于是低头不敢看他;进而不敢看所有的男教师;乃至男同学。

14.掩饰→阻抗

掩饰和阻抗是说,在接触、沟通特别是进入深层的咨询、治疗时,求助者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掩饰或隐藏隐秘的“心声”,即真实的问题被埋在心理防御机制和外表症状的深层下面,拒绝你的挖掘。阻抗往往会使治疗重心偏移或治疗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掩饰和阻抗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常发生,如“无可奉告”。

15.歪曲—诋毁

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并坚信不移,以此符合或满足内心的需要,保护其受挫的自尊心。诋毁,则由保护其受挫的自尊心,发展到对他人的攻击。

16.自罚(又叫被动攻击)

如有的老人自罚于子女等亲人面前,打自己的脸,自骂“老不死的”,以惩罚自己的方式来要挟别人。

17.消极转移(或叫转置、置换、转向)

把对某事物强烈的感情特别是负面情绪不自觉地转移于别处、别人。个体在发生焦虑时,把自己的情绪投放到可能很安全的客体身上,而不是投放到有危险的客体身上。如一个小孩子受到大孩子的攻击,他不是对那个大孩子进行还击,而是向比自己小的孩子挑战。即找“替罪羊”。

18.消极定向应付(又叫反向作用、反向形成)

内心有一种欲望或冲动,承认了会引起内心不安,于是表现出相反的欲望或冲动,即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表现相反,以此排解焦虑,维护安宁。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青春期的男生喜欢女生但表面上表现出“恨”的表情和言动。

19.“投射”(多为“外射”即“外投射”)

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把自己意识中不喜欢、不能容忍的观念、欲望等东西,指向别人,断言或认为别人也如此,企图以此掩饰自己,免除自我责备的痛苦。如“贼喊捉贼”;自私小气的人说别人自私小气;一个男人自己的婚姻不幸,这时,他认为、相信所有男人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与他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样,他就不必处理自己因婚姻不幸而产生的不适感或焦虑

“外投射”中还有个“反向投射”,如一个人说“我自己能干,不用你”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干。

20.“投射性认同”

主体(或叫自体)把自己不能承受的内在精神体验投射到客体,但又和他自己所投射出去的那些成份或因素保持着“共情”,并且企图要控制这个客体及客体身上被投射的那自体部分,以产生可以持续防御但又不可忍受的体验的效果,进而,主体在潜意识中和客体保持现实的互动,体验这些成份在客体那里的反应,这就又导致客体能够体验到主体在把那些因素投射出去后的“内化”,进而感受到有某种压力并需要对其进行回应。

这好比一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寄存在别人那里,寄存的这些东西仍然属于这一个人的,这个人通过不断去查看或控制自己的这些寄存物,从而建立起或保持着他与别人即存放人的联系或沟通。

投射性认同有三个基本成分或环节:第一,投射,即自体部分的分裂;第二,把投射出去的自体同外在客体创造成一个联系体,双方互动;第三,自体“内化”,客体表示认同或不认同,双方都要达到各自防御的效果。

投射性认同的功能在于: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方法,个体企图远离自己不想要的或是有危险的部分,同时通过幻想让这些东西存活在别人那里。作为一种交流模式,投射者通过这种交流模式,是想让接受者体验到风险或压力,从而接受者认同、理解并接受投射者的内心情感;后来,接受者感受到自己有一部分变得像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也知道这是在投射者的压力下被诱导出的,但毕竟接受者自己是这些感受的主人,因此,接受者用自己的防御机制及心理过程来处理、排泄或接纳这些精神体验、心理压力,并回应对其认同或不认同;最后,投射者对接受者的回应进行“内化”,再表示满意或不满意,考虑再投射还是不投射。

如面对王五“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信息传递、转移、寄存,(阿二)表达“隔壁阿二不曾偷”的认同态度。

又如,亲子关系,当母亲认为孩子身体不好或者孩子的体质本来就比较弱时,就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身体不好和体质弱的话并且不让他参加重体力劳动和激烈体育活动;后来,孩子慢慢地也认为、感到自己身体真的不好或者羸弱,就不去参加某些劳动和活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就是投射性认同。

再如,患者对治疗师表达“不满意”、“阻抗”的投射刺激;治疗师或者表示“不认同”甚至表达“气愤”的回应,抑或认同了患者投射出来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的这种可能,从而被患者牵着鼻子走了。

笔者在《关于“心理测验”》篇中的“投射性测验法”部分,提到“投射”的定义及原理;在《心病还须心药医》篇中的“心理咨询的几种测试手段”部分,整合出若干种投射的方法、技术在本篇《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中,从心理防御方法角度总结了“内射”、“外射”及“投射性认同”这三个术语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使用“投射”的频率比较大,尽管是广义的,但“投射”的定义还是好归纳;相比之下,“内射”、“外射”的意思也还好理解;可“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却非常难表述准确,对其使用也是五花八门的,因此有人曾建议放弃这个出炉不久的术语,或者至少应该严格限制这个术语的使用范围,——可能它需要在今后心理咨询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和规范

21.“鸵鸟效应”与掩耳盗铃

把头埋入沙中自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捂着耳朵自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听不到铃响。闭眼客观便不存在。小孩子行为。风险系数较大。

22.妄想

比幻想还要深层的狂妄、痴心以及能给别人造成威胁和在现实中行不通的打算。

23.“攀高枝效应”

如有些女人在择偶和婚姻方面不考虑门当户对或优势互补,而倚仗男方的名利或势力,还认为自己比男方高大,像藤缠树。

24.抱怨

怨天尤人,就是不检点自己。重复地、一味地停留在对已过去的事情的埋怨上,以此作为达到防御或平衡心理的目的。如人穷怪政府,人丑赖父母,实在不行叹命苦。

25.攀比嫉妒

攀比是消极性的攀比。条件可比的、不可比的都要比,且是往“高”里比。甚至用自己的长项比别人的短项,然后证明自己应该晋级或提拔之类,进而指责为什么别人却晋级或提拔了等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气死人,也没人偿命。人不能和人相比,就是要比,也是在相同的圈子里比。不管比个什么结果,都得有个良好的承受心态。嫉妒是指窝里斗的封建式嫉妒。比不了别人就嫉妒别人,害“红眼病”,恨不得把别人拿下,方显得自己能。

26.过敏性推卸

面对一件错误或失误的事,自己不管参与没参与,或者参与了有没有责任,首先、一概声明或表白:“这不是我干的!”

27.过敏性防御

面对从正面、积极而来的宣传、指导、教育和祝愿,从反面的角度、消极的态度去“应激”或“应对”。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位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给一贫农家送来一张张贴式的《毛主席语录》,语录的内容是:“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位贫农急了,说:“这么说,我不相信群众不相信党?我家是贫农,怎么能不相信群众不相信党?”时代变了,现在,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了。包括见面打招呼的内涵都变了。过去一见面说:“你吃了么?”后来是:“你好!”现如今,常常可以听到:“祝你有个好心情!”——就有人过敏,说:“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好心情?告诉你,我的心情好得很!”

28.敏感性猜疑

猜忌是非常消极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其效果往往特别糟糕,特别是猜忌自己的亲人。所以一定要避免、克服。最好的克服办法是不要一听到“风声”(往往是谣言)就断定必然有“雨”,或一定要去捕个“影”;不妨,首先宁信其无,然后再策略地去了解是否真的有这一事实。

29.回避逃避

逃离现实,有意不同人或事接触,故意躲开不愿或不敢接触的人或事,而不考虑后果。

30.退缩自闭

封闭自己,躲在家里不出来,不愿见人特别是不愿与人进行语言交流。

31.冷漠

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但并不愤怒或等于无奈。

32.迁怒

把怨气、愤怒转向无关、无辜的他人、它事,包括具体或泛指的他人、它事,包括专指或“无宾语”地骂人、说脏话,以此发泄迁怒的对象或目标大致有5种人:迁怒者最亲近的人,有求于你的人,受恩于你或欠你的人,“软柿子”,一不小心撞你枪口上的人。

33.去个性化”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导致他做通常在单独时候不会去做的一些事情。如有人习惯合伙起哄,有人喜欢聚众闹事。这些人为什么会在群体中出现这种降低理智、听凭冲动的行为?一是匿名效应。二是责任扩散效应,——行为出格,众人分担,法不责众嘛!

34.“借刀杀人”

如说:“群众对你反映不强。是大家都这么说的!”一些官僚主义者往往习惯根据“群众反映”来决策或下指示,特别是整人,“挑动群众斗群众”,结果是“工作失误”,结果还能找到客观理由如这是“四人帮的流毒”。

35.“先斩后奏”

如丈夫要干一件事情,估计商量妻子是不会同意的,于是先去偷偷地做了,然后回过头来再汇报。“先斩后奏”的后果往往使妻子无奈或愤怒。愤怒的结果导致吵架,吵架的结果导致丈夫以后做事是“斩而不奏”。

36.“疾病性获益”

如一位有能力工作的人,在工作中因意外受伤而成残废。他不能继续做工了,但因此可按期领取工伤补贴。——残废竟可领取补贴,成了谋生的手段或代替了工作。一个人病了,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家属细心照料,本来病好了。但是病人想到患病期间,受到那么好的待遇,于是,又不想好了,又继续地“病”下去。注意,这后面的病是装病。有句俗话:官还不差病人!所以用神经症来解决冲突,似乎是一种无害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方法。

37.不思茶饭→绝食

不思茶饭是自己在折磨自己;绝食就是对别人抗议;久之,有可能形成进食性障碍,严重了,则会形成厌食症。

厌食症的反面是贪食症。

38.借烟酒消愁

可形成生理和心理的依赖。一些人抽烟,是在排解焦虑或愤怒,抑或是在与烟对话、接吻。而酒逢知己,则酒就是知己,特别是一个人比如说是丈夫在独自喝闷酒以酒浇愁的时候,那是他在跟它倾诉心声,而粗心的妻子却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骂他是“酒鬼”,并责问:“不知道喝酒伤身吗?!”;而丈夫辩答:“可不喝酒伤心哪!!

39.禁欲作用

指青春期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点。青春初期有的青少年常常对出现的性冲动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不做出越轨行为,便通过放弃一切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都正常的成人禁欲,更为不正常。

40.控制(又叫支配)

谈“控制”,用“关爱”来做对比,好理解些。

如关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控制”。对孩子的情感呵护包括通过物质表达的情感呵护,孩子能体验到并接受,进而产生快乐并把快乐的感受反馈给父母,这就是“母爱”的心理现象和过程。“母爱”与“控制”两者有什么区别或怎样鉴别?简单地说:施爱者无条件地施爱(给孩子钱、抚养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的责任)并体验对方的感受,就是“母爱”或“关爱”;有附加条件地施爱(一边给孩子钱,一边说:要听话,要好好读书,必须考上大学,要感恩、报恩),并只顾自己的感受,就是“控制”或“支配”。

“控制”往往表现在潜意识里,它以“关心”的形式出现在意识层面。

41.过量购物

它可能包含3种防御:一是控制,如一女性想控制正在恋爱期间的男友,引起男友的反感,好让男友先提出分手,但她又控制不了男友,于是转而去控制、占有物品;二是补偿,如工作未成功,或失去恋人,产生失落感,通过购物来填补心中的空虚;三是转移,一个人在遇到现实困难的时候,通过购物来转移或排遣自己的烦恼。

42.“固结”(或叫“固着”、“固化”,包括“病态固恋”)

个体重复着某种无效或消极的动作,这种动作牢固地附着在最早定格的那个挫折事件或认识论、价值观上;那个认识论、价值观又指导着个体重复这种无效或消极的动作。

例一: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采访过当年长征途中在云南富民县境打仗受伤留在地方与当地姑娘结婚而与组织失去联系多年的一位老红军战士。他对今天的形势,知道得甚少,而对当年的事情了如指掌、记忆犹新,甚至年代都是说民国多少年,他的铺盖、衣服、腰带还是军用的,虽然早已不是民国25年的了。他的一切几乎都定格或停滞1936年前后。

例二:有个男子都已是50岁的人了,还在不停地换妻子,并且妻子的年龄一定是30岁以下的美貌处女。排除他的经济优势,其原因或心结是,他的第一个恋人主动同他分手,他一直不甘心,一定要得到她,因为她早已是别的男人的人了,于是他以后找对象就一直套用这三个条件或标准。这种在婚恋方面的固结又叫“固恋”——“病态固恋”。

43.强调客观找借口

成功者总是找方法,因为方法总比困难多;失败者总是找借口,这样自己就可以脱清责任,还能证明不是自己无能。偏执的人总是强调客观,怨天尤人。好大喜功的人总习惯纵向对比,不愿横向比较,因为比过去总是会有成绩和进步的;并且,往往喜欢把小困难吹成天大,完成任务后一总结下来,发现原来自己有天大的本领和成绩。

44.“偏执型闪回”

如把别人的过错或自认为是别人的过错,抓住不放,时不时拿出来攻击或报复对方;对惊恐、悲伤、冤仇的事件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絮叨个没完。

45.故意的谎言

前面有表述说,善意谎言的前提是不伤害别人。而故意谎言的目的恰恰在于对他人的欺骗以至攻击。

46.情感剥离(或叫分裂、分离)

情感淡漠、麻木,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同外界情境不谐调、不配合、不吻合,是分离的,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在该哭的氛围里,他却笑,或者既不哭也不笑。

47.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至少有四个含义:一是出去没跟家里人打招呼,二是夜不归宿,三是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四是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其实,如果打个招呼,哪怕是留个纸条也行,让家里人放心,然后一个人去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反思一点问题,调整一下情绪,换换环境,放松放松,也是一件好事。那时就不叫“离家出走”,而叫“出去散散心”。

48.易激惹

大怒,点火就着。一种反应过度的状态,包括过度烦恼、急躁或愤怒。易激惹容易导致情感异常,并伤害他人情感。

49.神经质

神经质既是一种性格(情绪型),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方法(消极类)。它不是病,但很容易引发出病。神经质的人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容易使个体产生非理性需求。

50.自暴自弃

通俗说法叫“破罐子破摔”。

51.自欺欺人

自作聪明,掩耳盗铃,否认事实,伤害他人

这些方法自欺欺人,效果、目的往往适得其反,其中诸多条是不良习惯—恶习—症状表现,所以不提倡使用。

(四)有可能导致行为违法犯罪的方法6种)

害人,害己。“本我”。

1.恶意的谎言(包括“鳄鱼的眼泪”)

明显地对他人进攻,别有用心地伤害他人。

2.用冒险来对抗恐惧、不满

往往表现出“社会攻击性”。直接指向,不顾后果。

3.蛮干(即消极攻击)

报复情绪,意气用事。

4.物质滥用(又叫药物滥用

物质,又称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物质或药物。包括各种毒品、酒精和烟草等。

个体本想暂时借大麻等物质来麻醉自己,忘却烦恼,或提提精神,或寻找“极大的幸福”,而对药物一旦滥用,则会意志衰退,失去自控力,产生生理或心理依赖,并成瘾,成病。如吸毒和酗酒(酒精中毒)等。吸毒还能导致行为违法犯罪,酗酒的人易患“酒依赖综合征”。

对吸烟—嗜烟的问题争议很大,这里就不谈了;嗜酒的人也说喝酒怎么能同吸毒相提并论,所以这里说的是“酗酒”。

5.、自杀

自伤不死,除了留下生理的伤疤,也留下心理的伤痕。自杀已遂的人自己虽然解脱了,却给亲人带来永久的心理创伤。多女性。

除了出于冲动性、威胁性动机,自伤、自杀还是一种呼救、求救抑或告别的信号,遗憾的是其家人等他人却每每读不懂。

6.伤人、杀人

既然遇事来不及思考,就一定要克制、冷静、忍耐。须知此时:“进一步,悬崖陡壁”,“退一步,海阔天空”!多男性。

这些防御违反道德、纪律甚至法律,劝君切忌使用!

以上是笔者的提法和分类。

另外,有人从医学角度是这样分法,也是四大类:

一是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是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

四是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

从这两种分法中可见,它们的第一、二类防御是心态,也是心药;第三种防御很可能是心病,第四种防御肯定是心病。

笔者共总结出4147种心理防御方法。

许多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是“伟岸丈夫”之举,是“超我”或“自我”占上风时所为,可敬但难学,少数人才能做到;而一些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如善意的谎言等,说出来有些不雅,但可行、奏效,是“自我”与“本我”讨价还价后所为;而采用一些消极、错误、病态的防御方法主要或基本是在“本我”占上风时所为;一些违法犯罪的防御方法是“本我”完全占上风时所为。

就像从心理问题到精神病一样,从成熟的防御到病态的防御,之间没有明显或截然的界限。一切都在于对“度”的把握。若把握得不好,中性的防御也可能转化成病态的防御;把握得好,病态的防御也可以转化成中性—成熟的防御。比如“疏泄”(成熟的)—“小怒”(中性的)—“大怒”(病态的)。“疏泄”,是使负面情绪科学、有序地排解。在一定的情况下,“小怒”可产生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的疏泄,前提条件是不伤害他人。若大动肝火、发泄太过,则为“大怒”,“大怒”往往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大怒”会扰动个体心神,若有发泄对象,也可能伤害他人。

一个人的情绪绝对平静,那很可能是死人而不是心理非常健康的人;一个人的情绪过于不平静,那很可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防御的一种标志或效果是使心态平静、情绪平稳,但这是相对或适当的,使人的情绪在适当的波浪中前进,而不大起大落,这是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表现。而心理健康、基本健康的人或者是凡人往往喜欢使用一些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有人认为心理老师没有脾气或不能发脾气,其实心理老师也有“情志”,他不能24小时都在角色之中,“小怒”既然是“既可以保护自己、也不算伤害他人”的一种中性防御方法,这在有人要不尊重你的时候,偶尔使用一下,也是比较现实的“自我正当防卫”,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犯而不校”、“以直报怨”,这是真人、至人和圣人的心理境界,有时圣人还做不到;面对受到严重人格、人身伤害的进攻,如果连“正当防卫”都不采取,恐怕这未必是积极的防御方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则往往是中性、现实、有效的防御方法;“以毒攻毒”,是消极、错误的方法;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则是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方法。对于凡人来说,没有反抗,便没有个性;耿耿于怀,必产生心病;精神垃圾会不断出现,问题在于善于随时清除。所以,有利于自己、无损于他人和社会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大量实验证明,其实,“本我”和“自我”双方都能接受的就是中性的防御方法,“自我”一看是“擦边球”的事儿,在和“本我”讨价还价后也就同意使用了,而“超我”那边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

上述的“褒贬”分类只是一种机械分解,便于讲解和理解,是相对而言。如“移情”就非常复杂,无法褒贬;“抑制”也可以作为成熟的防御方法使用,就看你用得是否适度;还有的方法主要是个体体内机能在起作用,你是身不由己的,如“躯体化”。采用心理防御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许多方法它们本身并非异常或病态,但运用过分或不当,就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由此看来,使用何种性质的防御方法,全在于各人的认知、体验和把握。

六、如何积极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

要维护好心理健康,就要搞好“心理卫生”(又叫“精神卫生”)。前面有交代:心理卫生是,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的知识与技术,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增进心理抵抗力、适应力,培养人们健全心理、完整人格和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论,促进整个社会人群心理保健和健康达标目的的实现。

前面还有交代:人生的8个阶段,少儿易患大脑发育不良症和神经症,青少年易患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年易患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易患离退休综合征和痴呆症。所以,搞好心理卫生,实现心理健康,是使社会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顺利、安全、圆满度好人生发展所有阶段的重要举措。

(一)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群体成员对“新健康”观念的正确认知

时代到了21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认知健康是自己的,健康第一重要,健康包括心、身两个方面。这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开展心理卫生工程,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

现在许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保健医生,权且叫私人医生(当然这种关系不是固定型、紧密型、专一型),这是“私人生理医生”。为什么不可以有“私人心理医生”?现在也有了私人律师。同理,为什么不可以有“私人心理顾问”?人们舍得花钱治疗躯体疾病而维护躯体健康,这才做对了一半;同时还应舍得花钱对心理疾病进行咨询治疗,从而实现心身全面的健康。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咨询,对心理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心理是大脑机能对客观的反映。人人都要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不可避免就会发生心理故障。排除心理故障,让个体的心理需求,支配躯体的行动,去实现目标,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心理咨治是一项伟大而高尚的工程。

这需要我们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在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宣传心身健康的新概念、新观念,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卫生部门要经常做心理健康普查,以量表等形式,对各群体的成员做心理测量,努力培养每一位社会成员达到“自我实现”境界具有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新健康”指标。

达到“新健康”的那些指标,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完人”,而是可以成为一个心身相对健康的人。

(二)政府部门当为社会群体构建完善的社会体制和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其实,个体产生了心理障碍或适应不良,主要是因为他与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和谐,失衡了。外部环境无非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特别是社会环境。这在前面《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的“来自社会恶性应激源的打击”和“来自一些自然的社会的不可抗力的伤害”部分已有较详细说明。而面对这些打击和伤害,对于社会的个体来说,他们的自身机体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改变这种现状;更为重要的是,战胜、排除这样的应激源首先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政府。

从社会个体受到打击和伤害的后果看,有些应激源你无法判断它到底是社会环境污染还是自然环境污染的,换句话说:自然环境也是由自然环境中的人污染的,如昆明滇池的污染。

滇池曾被喻为“翡翠”,早在20年前就成为“一泡脓”,可到20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把它治理好。人们不敢喝滇池里的水,就是经过水厂过滤,城镇居民也是在忧心忡忡地喝;再加上有些单位的人喝的是桶装“纯净水”,——连阳光、空气、水分都要把人分成等级,那忧心忡忡的人在还没有受到滇池水污染之前,就先被“纯净水”污染了心灵。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福利事业,需要政府部门先去取之于民,再来还之于民。20年前昆明市选举市长,有市民说:“谁能治理好滇池,就选他当市长!”滇池污染,是昆明全体市民的极大应激源,一些市民发出这样的呼吁和感慨,是不无深刻道理、深远意义的!

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是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基层特别是社区。现在的问题是:遵循原则 ,落实措施,完成任务!

由此可见,个体与社会的平衡、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依靠政府通过完善体制、运用经济杠杆,消除明显的社会分工、分配不合理现象,克服以权谋私、以职谋私的腐败现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建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起跑线;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保护自然、生态,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资源。社会成员与社会环境平衡了,与自然环境统一了,再加上人际关系和谐了,也学会了自我心理调适;那时,个体的心理也就平衡了,也就心身健康了,政府的心理卫生工程也就达标了。

(三)普及心理学教育,从各级普校到各类职校,都要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心理活动是公开的秘密,心理疾病不是什么“禁区”,心理学也不是伪科学,蒙昧和极左的时代也都过去了,应用心理学的春天到来了!

为此从小学到大学都应抓对心理学的启蒙、普及和基础教育。——如果课程多、紧,怎么办?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去掉那些“阶级、路线斗争”的内容;增加生理、心理和家政的内容。

这还不够。普通心理学可以发散到社会、劳动、体育、医学、艺术、军事、司法、管理、企业等各个领域并有分支学科。如现在,“企业管理心理学”就很不被一些所谓的“企业家”所重视,特别是“下岗”和离退休这一从企业转到社会的群体,竟被一些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所遗忘。

可见,心理学的普及教育,应该属于“大教育”。

“大教育”包括怀孕妇女的胎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普通教育和在职或再上岗岗位培训教育,也包括离退休后的永远不毕业的老年大学教育。

(四)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作者携手攀登“脑科学”研究的高峰

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物质。目前,对人体内各个脏器都能研究以至成功,但就剩下脑器官这一领域尚未研究透,仍为“黑箱”。如何进行脑移植,比如移植给“植物人”,这是目前最难的难题。这还需要有心理医生的参与。揭开脑科学的奥秘,也许是人类“医学心理学”的最高峰

有人说,大脑就是一个人体小宇宙,它同天体大宇宙有着某种感应的关系。还有人说,目前人的大脑潜能开发技术有限,其大脑使用水平仅仅为3%~9%。那能不能打破常规或现状,将记忆力100%地开发出来?进而,又有人担忧,倘若真的这样开发出来了,个个都是人精,那活着累不累?因此可以说,人格及其特质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至少在目前,不可能对人性进行穷尽的解释。从这点上说,心理健康将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永远也不能完全解答得了的课题。

而攀登其“最高峰”,或者说要“完全解答得了这个课题”,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看过一部国产科幻片《合成人》的电影,说的是关于“换脑手术”的故事。记得故事的一个模糊的线索是:医生给一个人做手术换了大脑,结果这个人的思维和性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言行举止和习惯,不像原来人的特征。悬念是:那手术后的这个人还是不是手术前的那个人?这个人出院或康复后,如何与原来的人际发生互动?

2008年,搜索了百度,果然有这部电影!其故事的梗概是——

在一个怪诞的手术室里,某公司总经理某某患脑瘤生命垂危,某医生正在给该经理做换脑手术,将一个因车祸丧生的农民某某某的大脑移植到了经理的头上。手术成功,一个农民思维和经理身貌的合成人诞生了。回到现实生活的合成人大失常态,洋相百出。合成人思念自己的妻女,回到乡下,但没人认识他。医生让他忘掉过去,带他出入高级场所。但合成人还是搞砸了宴会和生日聚会。公司招工时,合成人不忘乡亲,把家乡的村民全部招到了公司。结果,合成人上了副经理和秘书的当,副经理和秘书携巨款外逃,公司受骗而濒临倒闭。最后,合成人走上法庭,医生宣布真相,众人惊愕。

20年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艺术和医术工作者超前构思而创作出“大脑移植手术”题材影片,难能可贵。因为它对今后或未来指导打开脑科学“黑箱”,意义重大!

(五)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会自我调适,自助和助人

作为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应懂得,救生存环境就是救人类自己,做到共同自觉保护社会公共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普及人类心身健康的大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为每个成员还要懂得,助人就是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每个成员都应对群体中其他成员给以关爱。正常人和患者之间都可以组成自助、互助小组,经常沟通,做到互相疏泄、关心、鼓励。

同时,每个社会成员都在心理健康工作者或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积极、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与保健(打个比方叫“精神按摩”),净化心理环境,不往家里带“精神垃圾”,实现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打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一个人面对小河淌水或小鸟鸣叫,听到的不但不是哭泣或噪声,正相反,是欢笑或歌唱;那末,这时你的心理便是调适得很健康了。

实现了以上五点,这就形成了从群体到个体、从咨询师到咨客、从政府到全社会都来参与心理健康这一工程的大好局面。

如果真正认知了人,尊重人的个性,重视融洽人际关系,消灭恶性应激源,人类实现了心身需求的平衡并同所生存的社会、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那才是高层境界的健康,那恐怕是最大、最根本的健康长寿之道!

 

社会化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化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据有人预测,21世纪初是一个易患抑郁症、焦虑症、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容易感到孤独、郁闷、空虚令人浮躁的时代,同时又是迫切希望能实现新健康的时代。还有人预测,如果现在不重视心理的健康,到了21世纪中期,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非常糟糕,那时的人会怪我们现在的人为什么不重视心理卫生竟然导致了心理疾病的遗传!据有人长期观察和局部调查,社会成员在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压应激下,70%的人不同程度产生了心理障碍和患有心理疾病。有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我国每年平均有280万人因为心理问题而死亡,其中28.7万人直接死于自杀,并且80%的是因患有抑郁症不能自拔所致。据有部门透露,昆明地区平均每天有1起自杀求救的电话,自杀者大多数是青年人,很大一部分自杀者并没有经过太多考虑。21世纪又是“整合模式”的时代,其中包括对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疾病疗法的整合。21世纪也是心理健康工程迅猛发展的时代。昆明地区的心理健康工程也是“三性”,即紧迫性、艰巨性和长远性。这就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开展这一工程,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广大个体的心理健康需求。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2002612~20031010~2005823~20081112汶川灾后重建

 

 

 

 

关于《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下同)

 

姓名(可填可不填)   性别:  年龄段:    文化:   职业:     电话:  (下同)

 

指导语:不必刻意考虑,拿过来就填写,在有选择答案后面的括弧里打钩(√);有的题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其它”后面的括弧里及没有选择答案的问号后面等情况下,请填写具体内容。(下同)

 

一、“我”(自陈,指填写答卷的你)是谁?                   

二、你是否学习过“心理学”?

1.没有 (   

2.零星学了一点(    

3.较系统地自学过(    

4.在普通学校专门学习过(    

5.在培训中心专门培训过(    

6.其它 (                                                    

三、你了解或认识自己吗?

1.最了解 (     

2.非常了解 (     

3.很了解 (      

4.了解 (     

5.基本了解 (     

6.不了解 (       

7.无可奉告 (     

8.其它 (                                                     

四、你会感到“心理饥渴”和“心理感冒”吗?

1.会感到     

2.不会感到      

3.说不清楚 (      

4.无可奉告 (     

5.其它 (                                                     

五、你心理健康吗?

1.最健康 (     

2.非常健康 (     

3.很健康 (      

4.健康 (     

5.基本健康 (     

6.不健康(       

7.说不清楚 (       

8.无可奉告 (     

9.其它 (                                                     

六、近日(一周、半个月、一个月、3个月,酌情选定)心态问题简答

1.主要是高兴的(    )或是不高兴的(     )一件事萦绕在心中。

2.是关于哪个方面的事情?(               

3.早上刚醒,尚未起来,躺在床上,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4.接着感到: 

⑴迷茫    

⑵焦虑    

⑶高兴    

⑷孤独    

⑸失落    

⑹满足    

⑺忧心忡忡    

⑻充满生机    

⑼其它                                                             

5.夜晚休息,如果一时不能入睡,躺在床上,主要在想什么?(              

6.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感觉或认为:

⑴最健康    

⑵非常健康    

⑶很健康    

⑷健康      

⑸基本健康    

⑹有心理弱点      

⑺有点心理问题    

⑻有某种心理障碍     

⑼有某种神经症     

⑽其它(                                                              

7.对未来:

⑴充满憧憬    

⑵继续奋斗    

⑶恐惧渺茫    

⑷随遇而安    

⑸不知所措    

⑹无所谓     

⑺无为    

⑻活一天少一天    

⑼活一天是一天    

⑽其它                                                              

七、平日里是否感到有稀里糊涂、鬼使神差地做错了事的时候?

1.经常有(    

2.偶尔有(    

3.没有 (    

4.说不清楚(    

5.无可奉告(    

6.其它 (                                                     

八、现在(指听了本讲座)认为“做错了事”的原因是什么?

 

九、自己的“本我”和“自我”经常吵架,通常在外显上谁总是占上峰?

1.本我    

2.自我    

3.超我    

4.其它 (                                                     

十、你的“潜意识”通常在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蠢蠢欲动?

1.黑夜 (    

2.独自一人(   

3.酒醉时(    

4.睡梦中(    

5.惊恐状态下(    

6.诱惑力强大情况下(    

7.无秩序状态下(     

8.认为时机到来了(   

9.重伤大病生命垂危时    

10.其它 (                                                     

十一、你认为自己有否“远祖集体无意识”?

(如男士的大丈夫、家长作风,女士严管丈夫、控制孩子)

1.     

2.没有     

3.基本有     

4.说不清楚    

5.无可奉告    

6.其它 (                                                     

十二、你感到自己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关系怎样?

1.非常和谐协调(    

2.很和谐协调(    

3.和谐协调(   

4.基本和谐协调(    

5.不和谐协调(    

6.说不清楚(    

7.无可奉告    

8.其它 (                                                     

十三、你对“自己了解自己”感到或认为怎样?

1.最了解(   

2.很了解(   

3.了解 (   

4.基本了解(   

5.半了解(   

6.不了解(   

7.说不清楚(   

8.无可奉告    

9.其它 (                                                     

十四、金钱,是检查、考验一个人(包括圣贤、君子)潜意识的什么?

1.唯一尺度(   

2.第一尺度(   

3.主要尺度(   

4.一般尺度(   

5.次要尺度(   

6.说不清楚(   

7.无可奉告    

8.其它 (                                                     

十五、在受了委屈的时候,你采用的心理防御方法是

1.宣泄    

2.发泄    

3.迁怒    

4.压抑    

5.蛮干    

6.其它 (                                                     

十六、描述“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别人心目中的我”,并对其比较

1.现实的我:

2.理想的我:

3.别人心目中的我:

4.比较:

十七、你认为有灵感吗?请具体说说看

 

十八、你做梦吗?若做,请说出你印象特深的一次梦境

 

十九、你相信直觉吗?请举例说明

 

二十、21世纪初是一个易患心理疾病的时代。你认同吗?

1.非常认同(   

2.认同 (   

3.基本认同(   

4.不认同(   

5.不知道(   

6.说不清楚(   

7.无可奉告    

8.其它 (                                                     

二十一、请围绕本讲座的话题,提出问题

 

二十二、你感到还有哪些心理困惑的事情想单独跟心理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