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媒体提供案例


5昆二中邀请校外的

心理老师做心育辅导

       2007-4-12,昆明第二中学德育老师 谭萍 供稿,云南日报于5月份刊登在教育专栏

   2007-4-5,在昆二中“家长学校”学习班上,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心理老师钱锡安与昆二中初二某班的学生及其家长以及部分老师分别进行了互动、交流,包括讲释、游戏、问答、问卷等方式,其中,对所谓“早恋”这一热焦点、敏感、有争议的话题,讨论得特别热烈。

何谓心理健康、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何谓德育、心育,德育与心育如何有机结合、和谐开展?“早恋”是怎么一回事,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早恋”?45日,在昆二中“家长学校”学习班上,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心理老师钱锡安与昆二中初二某班的学生及其家长以及部分老师分别进行了互动、交流,包括讲释、游戏、问答、问卷等方式。其中,对所谓“早恋”这一热焦点、敏感、有争议的话题,讨论得特别热烈。

通过游戏、问答、问卷、讨论调查发现,对“早恋”的看法呈现三个大多数——

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不存在“早恋”,或“早恋”是正常的,“早恋”也可以促进学习。

大多数家长默认以至公开认为“早恋”会耽误学习,会有失矜持,可能会失去贞操,甚至可能会违纪违法。

大多数老师在意识层面也认为“早恋”的提法不科学,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说这个词,但如果异性学生的相互吸引、喜爱的行为超过或突破传统的道德底线,往往会按德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按违纪的行为进行处理。

心理老师钱锡安认为——

首先,“早恋”这个词就没有个科学的定义;然后,现实中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对这个词的理解普遍偏激。

“恋爱”,按传统、现代的解释是指未婚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就婚姻与家庭来说,“恋爱”是重要以至是最重要的“手段”。“早婚”,这个词容易界定:是指未到生理和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可这人与人(这里指异性)的爱慕之心、爱慕之情,谁能用年龄来界定?谁能说出个具体数字?

据钱锡安老师说,他查遍所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和常用的工具书,都没有“早恋”这个词条。

当然还有“新潮”的恋爱:正因为在恋爱阶段也不排除性爱,所以当代一些“新潮”的人,有把“恋爱”只当作“目的”的。他们把恋爱的时间拖得很长或把恋爱的对象换得较频。也就是“光恋爱,不结婚”。“新潮”,实际上是在恋爱期间,性爱行为冲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或在性欲方面一个人的“本我”打败了“自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到“青年期”,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有“三部曲”:第一乐章——疏远异性阶段,在课桌的中间有“三八线”,下课了,女的一群唧唧喳喳,男的一簇嬉戏打闹;第二乐章——接近异性阶段,但不限于特定的目标,多是群体的异性交往;第三乐章——迷茫的爱慕异性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偶像(请注意:是笼统的偶像,不是具体而固定的个体)。

结论:从心理学角度说,男女在儿童期是不忌性别、两小无猜;到了少年期,会有一段时间的“异性相斥”,这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到了青年期,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在传统的时代,其“相吸”是隐秘而含蓄的;可到了开放的今天,就变得公开和赤裸,甚至还要“趋众”、赶时髦—— 谁身边没有个异性朋友傍着,谁就是落伍者。所谓的“早恋”,就是青少年从“假象”走到“真相”初步的“相吸”行为。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相吸”不能叫“恋爱”,也不能等同于“新潮”;只是一种异性间本能的性吸引的暂时表现,性意识的萌动,盲目、好奇、懵懂、朦胧的“游戏”而已,是在幼稚地对成人进行“模仿”罢了,但对婚姻与家庭,他们还没有考虑到,甚至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感到迷茫,连自己都不知道或说不清楚,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

对待“早恋”,建议学校和老师注意五点:

一是不要指责或斥责这是“早恋”;否则,就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这些学生的潜意识会说:“哇,这就是‘恋爱’呀?我也长大成人了!为什么光许你们,就不许我们?”

二是不要因担心万一有的“偷吃禁果”怀了孕,就对一万个人进行防范,一见有一男一女在一起走,就像盯“贼”一样。这会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倒引起学生的反感或逆反。

三是万一有的怀了孕,首先不要张扬,最好也不要开除;因为这样做,不是挽救学生的积极或最好的办法。在过去或正统的态度和办法是,一旦被发现,学校和老师便大会批小会斗,把当事人批倒批臭,使之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然后通知该生的家长,最后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还要证明老师没有责任或已尽到责任,就把当事人开除。二十世纪60年代,笔者高中时的一对男女同学就是这样在毕业的前夕被开除的。结果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虽然他俩的学习非常优秀。他们因为“早恋”而遭到开除的处分,这种处分当然是不公平的、错误的;但就因“早恋”或因开除,而毁了个人的前程,并且事后两人也未成眷属,竟成为终身遗憾的事。极左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正统的东西在受着巨大的冲击,不要说“早恋”,就是怀了孕也不应当开除。对这种事“杀一儆百”,不但被杀的不服,就是那一百个也会声援那被杀的,矛盾反而会激化——当事人如果一时想不通,跳了盘龙江,恐怕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会更大。要“冷处理”,这是最现实的方法。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会帮助怀孕者刮宫并替其保密。怀孕、刮宫的“现身说法”,这就够当事人反思的了,这比张扬出去、开除要好得多。最近,云南有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怀孕少女可拨打电话与该中心联系,接受医疗救助和心理咨询。

四是客观认知。判断是恋爱还是游戏,主要看是否有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客观认知包括——①初中以下,不是“早恋”;②高中阶段,校纪里不宜提“早恋”;③大学阶段,不但可能是恋爱,并且也可以结婚,当然,这主要是理论。

五是在客观“认知”的前提下正面辅导,包括有突破性地宣传、学习性的知识、心理动力“里比多”和性心理卫生常识,组织学生进行文娱、体育、集体游戏等活动,请心理老师给孩子们做关于性心理的辅导,以便顺利排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性冲动。

建议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并相信孩子这时、这样的“游戏”是难以持久的:

一是在学生时代,这样的“游戏”或“模仿”(演戏)多半是不立志、不成熟的选择,又加进了自己的许多幻想和情绪冲动,容易形成一时的过度狂热和痴迷。

二是在遇到波折如争吵、分离等情况时,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三是被一种朦胧的性爱意识所主导,缺乏基本的性知识和必要的理智,自我约束力较弱,还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稀里糊涂地发生并非自愿或事后懊悔的性行为。当然突破道德底线的人和事毕竟是极其少数的,我们不能因为可能的1/10000,而把9999个正常现象也一起和同时否定。

四是缺少承诺,大多是没有结果的。有人说,早开的花,是不会有结果的。

五是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和责任,难以持久,会较快转移或自生自灭。

孩子们自己如何顺利排解“青春期”到“成人期”婚前的爱、情、性欲冲动?

现在的孩子的性发育越来越早,“青春期”后结婚越来越晚。有的甚至是1430=16年。一个人婚前需要有性寄托的对象或偶像,有正常性释放、排解的渠道或出路,就像那水库的“溢洪道”。否则,可能会出现“性心理不畅”—“性心理障碍”—“性行为偏离”。

正常性释放、排解的渠道或出路有如下一些:写在日记里,做白日梦,遗精,手淫,胴体自我欣赏,歌舞,进行文娱、体育活动,做一些集体游戏,开展一些社交活动,墙上挂着“追星族”崇拜偶像的照片等等。

以此正常、健康、顺利地处理或解决性冲动。

关于性心理的辅导:客观认知疗法、躲避刺激法、排遣法、意识控制法、升华法、自然“脱敏”、开展“转移”活动等等,当然,这些疗法需要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钱锡安老师建议家长和老师多提“爱”字,少提“恋”字,多提“爱心”,少提“恋爱”,免提“早恋”,避免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即使发现有突破道德、纪律底线的人和事,最好首先从“心育”方面解决。

 

4、孩子出现“不良行为”

要“疏”而不是“堵”

近年,我国有的地方出现“择差教育中心”。它的问世,当然不排除市场经济的乘隙而入,但确实能够解决被“重点中学”劝退了的“差生”的继续求知的问题。针对“差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生活新报记者从心理健康角度采访了心理老师钱锡安。见2006-4-24的该报第11版“社会关注”栏目。

就孩子青春期出现的诸多题,记者采访了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所长、高级心理咨询师钱锡安老师。他分析说,很多的“不良行为”主要与时代没有关系,而是与生理发育和人格成长有关系,换句话说,是人生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一些心理现象和生理行为。

有一种观点说,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干过“坏事”。允许孩子犯错误,让他们干在那个年龄可能去干的事,如淘气捣乱。但他们长大后都会很正直、勇敢、适应性较强,成长为很有用的人。犯错误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资源”,如果你把“犯错误”看成是天要塌下来的事,孩子虽然不犯错误了,但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失去很多很多。

钱老师说,当代学生存在这样的两重性:一方面努力学习多种学科包括高精尖的应用科技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活跃,心理复杂,要求独立、民主、平等、自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产生或存在“早恋”、“同性恋爱”、抽烟喝酒、逆反攻击、厌学逃课、迷恋“网吧”甚至发生暴力等行为。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在操作过程中忽视“素质教育”,过于偏重升学或叫“应试教育”;由此弊端又引发出教学上一系列的毛病,致使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并且关系比较紧张。

鉴于此,钱老师最后提醒说,所谓的“不良行为”,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家长、老师对青少年的过激、偏激看法或担心。对“青春期”,无论是“美喻”还是“问题”,都是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规律性的东西,是正常现象。问题在于青少年个人如何自我调适和老师、家长如何积极引导。因此,建议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老师和家长以冷静、“中性”的态度,淡化在校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问题,对某些“不良行为”,或疏导,或等待,或观察,或不加可否。

 

3关于“一母亲带六七岁男孩进公

众游泳池女更衣室”的案例分析

2004年6月19日,《都市时报》记者就上述案例,请“心桥”心理健康工作者钱锡安作答。

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母亲带六七岁男孩进公众游泳池的女性更衣室,反映了该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对处在“潜伏期”孩子“性别角色”的辅导;产生的后果是,对同室的其他女性带来尴尬,对孩子的人格成长和“潜伏期”、“青春期”的顺利度过不利。

从心理健康角度说,一个人的成长,1—3岁为“婴幼儿期”,这时基本没有性别意识,母亲带着儿子进女性更衣室,也就视为正常;4—6岁为“学前期”,正在上幼儿园,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这时母亲就不宜把儿子带进女性更衣室;7—11岁为“学龄期”或“潜伏期”,已经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和“羞耻感”,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这时母亲再带着儿子进女性更衣室,也就不正常了。

现在的孩子大都“早熟”,六七岁可视为七八岁。

这种不正常的引导,对处在“潜伏期”并将进入“青春期”的儿子来说,可能带来如下的不利因素或负面影响:一是不利于对整个青少年时期人格的健康、顺利发展;二是不利于“羞耻感”的正常表现和正常地结交同龄同性伙伴;三是容易造成“性别角色”的模糊和不利于到了“青春期”结交同龄异性伙伴;四是有可能造成某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或障碍。

作为母亲,从现在起,在矫正好自己的性别意识的同时,当重视对已是小学1—2年级的学生、六七岁的儿子,进行关于性心理、“性别角色”、依赖、软弱、“恋母情结”等方面的常识或问题的矫正和辅导。

作为父亲,如果带5岁以上的女孩子进男性更衣室,原理同上。不良刺激和负面影响甚至还要严重些。

参见2004年6月20日《都市时报》。

 

2、Zhenzhen理想”的案例分析

Zhenzhen的理想  Zhenzhen ,女孩,10岁。她在题为《我的理想》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同学嘲笑我,老师也看不起我。这些都没事,因为我爸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读书仍然可以发财,可以有很多很多钱。现在的社会,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更没有人会看不起自己。我的理想就是买彩票,然后中500万大奖,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还可以用这些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到那一天,我会让那些看不起我的同学知道我不是笨蛋,不读书也可以有大前途……

首先假定Zhenzhen所表达的情况属实。

Zhenzhen10岁,当在小学4年级,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初期。这时期的孩子不能受到恶性“应激源”的刺激,应该是在良好的氛围里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而恰恰Zhenzhen就在并不良好的环境里遭到较大恶性“应激源”的刺激:一是唯“学习成绩”即分数的高低论英雄,这说明该小学很可能还在搞“应试教育”。二是同学嘲笑、老师看不起,这说明学校的班级“集体意识”较差,没有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没有开展“手拉手”活动和形成“成员共进”的班风,老师没有对全体学生做到在人格上一视同仁,不注重甚至不懂孩子的心理卫生。三是社会“有钱就是爷”的世风堪忧,要么是“爷”、要么是“孙子”的她爸,信奉这是“真理”并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就可以走这条路。于是Zhenzhen就通过做“中大奖”的“白日梦”,来补偿“学习成绩不好”的弱项。

因此说,Zhenzhen就是上述这些“应激源”的受害者。她的心理防御失败了,心灵受到创伤,人格发展受到阻碍。

Zhenzhen尚未成人,还是处在接受“启蒙教育”阶段;所以首先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克服那些“应激源”。但要直面这样的“应激源”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那是Zhenzhen以外的人的责任和思考的问题。

看来她现在只相信自己的老爸了。那就请她的老爸,克服偏激的认知,劝勉孩子:排除外在恶劣环境的干扰,保持健康的心理,注重做人、成人,至少度过“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时期,学习掌握工作和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长项并努力培养、发扬它,使其成为将来择业或谋生的一种技术或手段。也许,这是所谓“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现在要走的比较实在的路。

如果Zhenzhen有了这样的“理想”并在成人以前走下去,这将会有力地证明自己不是笨蛋、无论干什么都可以有前途,而不唯独是过“独木桥”上大学。

Zhenzhen做“白日梦”和对“学习成绩不好”的补偿心理,代表着约20%左右的小学生。对还在忙着“应试教育”的小学和老师,很有反思的意义。

参见2004年5月26日《都市时报》。

         钱锡安

 

1、“假小子”Qingqing的案例分析

“假小子”Qingqing Qingqing,女孩,11岁,是班里公认的“假小子”,不仅长得像一个男孩,连穿着、发型、行为也极像一个男孩子。在家里,父母也把她当男孩来教养,希望她和男孩一样刚强,认为那样就不会被别人欺负;与其他女孩相比,Qingqing显得更加“霸气”,更能与男生打成一片。每当同学叫她“假小子”时,她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有种很特别、很舒服的感觉,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男孩。班主任老师说,Qingqing太像一个男孩子了,这未必是好事。

男女性别,在胎儿时已经定性。“男女有别”、“兄妹7岁不同床(同一个被窝里睡觉)”,说的是,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已经确认了自己的性别角色,知道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角色,以便适应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因素也在按性别角色的特点来要求每一个人。

处于遗传的因素,有的女孩子也会具有一些男性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反之亦然。这不能算是病态;但后天按社会角色的要求“正向培养”其性格和行为,却是十分必要的。尽管现在有人提倡“双性性格”,要男人细心一点、女人独立一些,但男性还是要以刚强为主、女性以温柔为上。

11岁的孩子正处在“潜伏期”或“学龄期”。这时期,男女孩子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一种状态,其兴趣投向外界,性的动力转移为游戏和学习。广义的游戏和学习,包括女生穿着、发型、行为等模仿男孩子。

现在,父母把Qingqing当男孩子来教养,希望她和男孩一样刚强,甚至要有“霸气”、与男生打成一片,并对Qingqing的“假小子”气或行为还给以支持、赞扬和奖赏;这样Qingqing在心理上就得到了肯定,她有很特别、很舒服的感觉,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这就增强了她在模仿男性行为方面的勤奋感,进而言动和行为更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就这样培养成了“假小子”。

社会的要求其中有男女性区别的分工,所以“假小子”以后会在婚恋、家庭等方面带来不便(体育界的一些女运动员因为是“假小子”,所以找对象困难),进公共厕所会扰乱别人的心理或产生误会等,择业也会有一定局限性,一旦形成“女强人”更会有很多苦恼。严重的性别角色倒错,有可能产生性心理倒错,有一种观点还说有的可能会产生“同性恋”。总之,“假小子”适应社会困难。

社会要求女孩子将来还是要做“贤妻良母”、“职业淑女”,要求“男女(阴阳)搭配”、“男耕女织”。不可想象,一个“男人不刚、女人不柔,辣椒不辣、苦瓜不苦”的现实,社会将会是怎样的混乱,人们将会是怎样的无奈。

Qingqing现在处于“性角色”不适应状态,“男性度”突出,在“性别认同”问题上出了故障。原因和责任主要在于她父母后天的“明示”和教养。她很快就要进入“青春期”,那时她需要以女性的性格特征同异性伙伴相处、吸引、交流。

班主任老师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怎么办?Qingqing现在需要“吻性”。撇开遗传的内分泌因素不谈,她的父母要改变自己“引假小子为自豪”的认知,既不要着急,也不要不管,要积极引导,做“正向性格”的暗示和训练。

参见2004年5月26日《都市时报》。

       钱锡安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