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人: 
								
								陈鹏老师-心理育人-昆明钱锡安提供的文稿 
								1.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男)提问。首先他说他没有心理问题。他是想问问心理老师:作为我们教书育人的人,应如何防御心理疾病在自己身上发生? 
								
								2.有位妈妈感到自己太委屈了,咨询时在我面前控诉孩子,说把心都扒给孩子了。孩子反而反感,像仇人似的,还说这是在干涉自己的“内政”。困惑:到底什么是“母爱”? 
								
								3.在咨询室里,青春期的孩子同离异并到了更年期的妈妈吵了起来。母女二人都委屈、怨恨地朝对方吼叫。母亲责备我:为什么不帮开导一下女儿,要女儿听话、体谅妈妈? 
								4.有一次,一位母亲深更半夜来电话,说自己的初中儿子离家出走了,请帮忙找回孩子。我回答说:找回孩子,那不是心理老师职责范围的事。她不满意地反问我:那你们的职责是什么? 
								5.因为这次中考又没有考好,母亲忍无可忍,指着孩子的成绩报告单,骂孩子是“笨蛋”,指责孩子说:我的心血白费了,我的钱白花了!母子找到我,咨询。孩子要母亲当着心理老师的面解答:什么叫做“笨蛋”? 
								6.一位母亲电话联系我,在咨询高中女儿的“考试恐惧”问题后,问:考前如何处理好复习和休息的关系,考时如何应对试卷,考后如何休整身心? 
								7.有位妈妈前来咨询自己初中的女儿是不是有“学习能力障碍”。咨询结束后,她问我:中学生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疾病? 
								8.当谈及“应试教育并发症”时,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说,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问: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9.进而,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问我:那“应试教育并发症”是怎么产生的? 
								10.
								
								
								最后,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问:怎么预防和治疗“应试教育并发症”呢? 
 个体: 钱锡安的16个关于亲子师生沟通案例
                               1.那10岁四年级的R是先天性智力低下
                              
                               2.女儿在4岁半的时候为什么突然不想上幼儿园?
                              
                               3.Yanjun的智力没有问题,她“发怪”是在问妈妈要爸爸
                              
                               4.如何把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搞上去?
                                          
                               5.四年级一男生情人节时给同桌女同学送鲜花
                                          
                               6.“坚决不上初中,坚决要出去打工”的根本原因
                                          
                               7.原来,“早恋”的原因之一是对紧张的学习压力的一种调节
                              
                               8.留守少儿Q终于找回了母爱!
                              
                               9.如何突破应试教育下的一种“怪圈”? 
                              
                              
                               10.母亲能接回留守15年儿子小F的心么?
                              
                               11.异性恋爱、异性友谊、异性吸引,他到底是算哪一种?
                              
                               12.这是接力棒操作的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积极案例
                              
                               13.是怪异之病,还是怪异之才?
                              
                               14.原来强迫症的原因是因为曾经失恋
                              
                               15.大三时的心病源于高二时遭受的刺激
                                          
                               16.大学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渗透、融和着心育的因素
                              
                               
 负性: 5、 4、新谈“应试教育并发症” 3、剖析一些家长在紧张亲子关系中的负性心态 2、《也谈在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讲座后的信息反馈 1、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剖析一些求诊者的负性心态
                                
 媒体: 6、 5、昆二中邀请校外的心理老师做心育辅导 4、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要“疏”而不是“堵” 3、关于“一母亲带六七岁男孩进公众游泳池女更衣室”案例分析 2、“Zhenzhen理想”的案例分析1、“假小子”Qingqing的案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