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重大活动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重大活动


《灾后心理援助》-5

 

会不会又是一次

“哄然而起、倏然而止”?

——3.01暴恐事件伤者心理援助的思考与建议

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心理师志愿者 钱锡安

 

一、昆明“3.01暴恐事件就是发动号召

二、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工作

三、市第一人民医院伤者目前的情绪状况

四、对接从天津来云南旅游的一位男性长者

五、灾后心理援助一些知识和技术的重温及运用

六、诸多收获体会、看法及强烈的愿望或建议

尾声四韵

 

 

一、昆明“3.01暴恐事件就是发动号召

(一)团队负责人郝万胜老师提出做心理援助的倡议

(二)笔者见状,及时配合,提出观点,做鼓动工作

(三)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老师对笔者的鼓动有回音

(四)很多志愿者都心有灵犀,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二、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工作

(一)志愿者队伍集结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二)有三支队伍合并,接受医院的统一指挥

(三)志愿者团队开展工作的情况

三、市第一人民医院伤者目前的情绪状况

四、对接从天津来云南旅游的一位男性长者

(一)这位男性长者怎么受的伤?

(二)家人来到身旁是最大的心理抚慰

(三)这位ZG老哥的人生阅历

(四)发现护工的护理很到位

(五)这位ZG老哥这些天的情绪状况

(六)第四天,他着急要去探望老朋友

(七)对这位ZG老哥的一个心理预测

五、灾后心理援助一些知识和技术的重温及运用

(一)笔者近些年曾4次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训练或辅导

(二)这次是接受王星波老师的心理危机干预辅导

(三)笔者对心理援助的阶段、步骤有一个整合

(四)心理援助的知识和技术在本事件中的运用

(五)心理援助在“失衡期”心理陪护工作中的中止

六、诸多收获体会、看法及强烈的愿望或建议

(一)诸多收获体会

(二)两点大胆的想法或看法

(三)一个强烈的期盼或建议

尾声四韵

 

 

2014-3-1晚,在昆明火车站突发暴力恐怖事件,死伤情况惨重。根据省市政府卫生部门的指示安排,一部分伤者住进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的心理师志愿者队伍,组织一天,联系政府一天,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3天。又突然宣布暂停活动,但原因不明。定格待命,时过半月,想法多多。

一、昆明“3.01暴恐事件就是发动号召

31日晚,事发。

32日,12355服务平台志愿者组建心理援助队伍。

33日,12355服务平台负责人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络对接。

(一)团队负责人郝万胜老师提出做心理援助的倡议

32日中午,12355服务平台的郝万胜老师在QQ群发出倡议。倡议说:

昨晚是我们美丽春城伤痛的一天,无辜者的鲜血染红了昆明。在愤怒谴责暴徒暴行的同时,作为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者,我们该为逝者和伤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2355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向大家发出倡议,希望有相关专业知识、有意愿的咨询师先报名,我们组建专门的团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为逝者家属和伤者以及亲历事件的人群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二)笔者见状,及时配合,提出观点,做鼓动工作

笔者在此之前就有此心,见状,正中心怀,于是及时配合,提出观点,做鼓动工作。随即发出如下的内容呼应。

1.赞赏万胜老师第一个提出这样的倡议。

2.笔者在几年前曾撰文提出:

“灾后心理疗法”又称“灾后心理援助”

我们的政府很关心发生不可抗力灾难的善后工作,常常是“一把手亲自带领救灾团队到第一线现场办公”,他们往往是带领着什么什么小分队以及医疗小分队,但就是没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

如果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那末,心理抚慰小分队要做哪些工作?

帮助灾民——

⑴整理思绪。

⑵放松身心。

⑶抚慰创伤。

⑷暗示自我。

⑸排解闪回。

⑹轻装前进。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及灾后重建期间,全国心理学界出现许多的志愿者,自费奔赴灾区,并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灾后心理抚慰工作,虽然不是那么有序和成熟,但它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都是重大的。

3.这次,可以通过我们的12355服务平台向政府建议:

要有个危机干预团队或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只是危机干预的一个部分;心理师只是支持系统的一个方面,是团队的1/N,还有政府的公安、民政、工会、劳保、社保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等。

4.目前是生理急救期:

心理援助当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与政府联络请示的准备。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后介入?怎么介入?由政府领导和心理专家议定。我们志愿者是“时刻准备着”。

5.笔者甚至想借此,向散落在全省各条战线的万名(!)心理咨询师发出援助这次事件受害群体的一个倡议,唤醒在十字路口彷徨及已离开心理学队伍的同行们。

6.志愿者钱锡安先在这里报名。

旋即,于32日当晚,笔者在全国的若干个心理咨询师QQ群包括“后现代心理”QQ群里,发帖。发郝老师的倡议和笔者的鼓动。

(三)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老师对笔者的鼓动有回音

其中得到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老师的回音。

史占彪:

昆明心桥心理:为无辜死难者默哀,祝伤病群众早日康复!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研究员,已经向全体委员发出呼吁和号召,支援昆明心理专家,相关专家正在考虑应对方案。

笔者:

谢谢史老师!我们在第一次中国心理学大会见过面,也知道你负责过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的工作。我专职从事心理学工作13年来,一直希望全国几十万心理咨询师能凝聚起来,共同普及心理健康工作或叫开辟心理咨询市场。但遗憾,云南是先来者居后。我很纠结,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这次,我又呐喊。作为一个老兵,希望这次能统一领导、统一指导、统一调度、统一行动,不要像汶川那次以及以后的几乎每次那样。

史占彪:

当地专家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当然全国专家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汶川如此,玉树如此,雅安如此,青岛如此,昆明亦如此!

目前不要打扰了医院医生的救助工作,先稳住我们志愿者队伍自己人的心态,做好周密筹备安排,等待情况稳定后,再适时介入,开展行动。让心理援助行动井然有序。一般会在一周以后开展心理援助的工作。

(四)很多志愿者都心有灵犀,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折回头说万胜老师刚发出倡议,第一个报名的是彭丽群,继而争相报名的有吴修泉、方荣先、瞿洪联、杨博雅、张艳芳、杜治伟、苏丽娟及黄秋雨等心理师。

服务平台发动号召,组织工作进行到33日,共有80名心理师报名。

当天,服务平台与政府联络对接完成,夜晚发出通知,有20名心理师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将于明天早上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到。

二、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工作

33日夜晚,志愿者接到12355服务平台下发的通知。

34日,一早,按通知要求,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35日,继续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36日,继续在市一医院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一)志愿者队伍集结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根据33日夜晚的通知精神,按照昆明市卫生局和民政局的统一部署,34日早上8:30,20名社工和心理师志愿者,在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叶波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心桥心理所心理健康工作者钱锡安是12355服务平台的心理师志愿者之一。对于12355服务平台来说,这体现了在行动方面的“统一调度”。

(二)有三支队伍合并,接受医院的统一指挥

在医院发现,除了12355服务平台一行,还有云南大学社工系专业师生一行,台湾慈济基金会昆明会所(云南分会)一行,汇聚成共50名志愿者的队伍。

三方形成一个联盟,由一位有经验的社工做总负责人,加上三方的负责人,共4人,姑且叫“核心小组4成员”,与医院党团委负责人、分管的主治医生对接。在业务方面,我们志愿者团队接受主治医生的调度。

(三)志愿者团队开展工作的情况

34日当天上午,在医院方面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分四个环节走:一是分成5个小组,分工布置到各个楼层科室,笔者所在小组安排在骨科。二是做岗前注意事项简单培训和交待。三是到所有的科室看望所有伤者,除了抢救室不能进。四是回到各自分配的科室楼层与医生、护士对接,加入这支救援的大军中。心理师志愿者的主要分工是观察伤者的情绪情况。

当天晚上1000适逢昆明广播电台主持人采访笔者关于“3.01”的话题,笔者告诉了关于白天的事情。主持人邀笔者1130做直播节目。直播中,笔者告诉主持人说:

根据昨天省市政府卫生、民政主管部门的部署,今天我们组织了50人的志愿者队伍,一行,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这50人是由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云南大学社工专业在校学生、台湾慈济基金会云南分会等3家组成,共分成5个组,心理师、社工、义工搭配,由医院的专门负责人统筹。对10多位伤者一对一对接。心理师志愿者主要是心理陪护,做心理援助第一阶段即“失衡期”心理陪护的工作。其中,我就与从省外来云南旅游的那位男性长者结对子。他的大儿子从省外赶来,我们很快拉近距离,进入状态。

今天,我们身穿“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志愿者”的浅灰色马甲,成为他们医院的医务人员。明天早上830,我还要继续去上班。情况就是这样。

35日早上,继续上班,呵护伤者。就像昨夜在广播电台上说的那样,我们穿着“志愿者”的马甲,守候在医院,与伤者及其家属、护工保持近距离接触,在呵护着他们。

这是4~6前后共3天工作的大体情况。

三、市第一人民医院伤者目前的情绪状况

34日深夜昆明广播电台邀做3.01”的节目,笔者还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伤者目前情绪如何的问题。笔者回答:

今天上午,我作为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随着省市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负责人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给这次事件的受伤人员做心理陪护或叫心理抚慰。我们去的是骨科。受伤人员住进医院是第3天。这里共有10多名伤者。据我观察的情况看,情绪总体上向平稳趋势发展。特别是那位受伤的警官,意志坚强,精神乐观,这可能是处于职业角色支撑、领导和战友慰问及妻子陪伴的原因吧;当然具体还有处于惊恐与疲惫综合性的精神状态者;有个别年少的女生,心情陷入哀伤、悲恸之中不能自拔;有位长者夜里睡觉哼老歌,还睡梦惊醒坐起,这可能是属于“后怕”的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吧。这是上午我观察和情感陪护时发现的。

5~6日下来,骨科伤者的情绪情况继续是这样并趋于平静方向地恢复,有些伤者可以被搀扶着下地走动,互相交谈,特别是那位长者,没有了哼歌和梦惊,白天还要求去抢救室探望他的老朋友。

四、对接从天津来云南旅游的一位男性长者

笔者与之结对子的伤者,就是刚才介绍的骨科那位男性长者。这是根据团队的统筹与笔者个人选择相结合而定下的。笔者的选定不完全是随机性,也有一定的同质指向。笔者和他是同龄人即同时代人,又是天津—威海隔渤海相望的老乡。这对邂逅相遇时能较快拉近心理距离,很有作用。

(一)这位男性长者怎么受的伤?

这位男性长者复姓ZG,这次,他跟随天津退休老干部省外旅游的一个团队一行,来到云南。云南行结束,在火车站买票要回天津,就发生了这场意外。事件中,他本来可以逃避或躲过,但他发现他同来的一个老友正在遭受追杀,他赶紧过去救应,结果两人一同受难。在搏斗中,他还有一个用牙齿咬住暴徒的刀尖的惊人而英雄的场面。

(二)家人来到身旁是最大的心理抚慰

他的大儿子在事发的第二天上午就从天津赶来昆明。35日,老人的二儿子及孩子的姑妈也来了。人在最危难的情况下,除了喊苍天,再就是喊最亲近的人了,血缘的、婚姻的。亲人突然出现在病床旁,无疑,这是最大的心理抚慰。他可以安全了,甚至“到家”了。

大儿子专门或强调向老人介绍来自山东老乡的心理师志愿者钱老师,要他安心、放心、宽心养伤。

笔者可以想象得到,这几天记者、政府慰问者络绎不绝,伤病员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感到厌烦;现在,突然又来了一批什么志愿者,这又是要干什么?恐怕已经设下心理防线了。

所以笔者首先见面的不是伤者,而是他的大儿子;首先谈及的话题不是老人的伤情,而是介绍籍贯家乡,他们是天津人、笔者是威海人,说中原话,一下子攀上老乡;笔者比老人小两岁,拱手称他ZG老哥。

(三)这位ZG老哥的人生阅历

在医生给他换药的时候,在对话伤口问题的时候,笔者都在悄然地关注他。在他目光转向笔者的时候,笔者早就有着心理准备,立马伸出大拇指给他。他面带微笑,眼神告诉笔者他接纳了。这是肢体语言的作用。

攀上老乡,小ZG——大儿子就告诉笔者,他父亲今年70岁,当过兵,转业后在国营企业做管理工作,现在退休了,身体健康,又有医保,衣食无忧,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在永远也不毕业的老年大学摄影系学习,经常到外地采风。

这些阅历和现状,对这场创伤后应激是会起到正能量作用的,难怪他敢用牙齿咬暴徒的刀尖!

(四)发现护工的护理很到位

护工,是既外围关系又近距离陪护的人员。

笔者第一次进ZG老哥的房间,先用的是肢体语言,用目光与老人的大儿子交流,与老人交流;然后走过去接近年轻的男护工,轻声说:“小伙子,这几天你辛苦了。”一个在病房经常是被忽略了的角色,得到这样的招呼,受宠若惊,很快他主动跟笔者交流。他介绍白天给老人翻身、夜里拿夜壶等事情,描述听见老人的唱歌声和看到老人梦惊坐起的神态。

笔者看到了他协助医生给老人换药的在行的动作。

笔者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他特别感兴趣,他炫耀说:“我的收入超过一般的公务员!”

与护工交谈,他知道的比老人的大儿子了解的还要详细、准确。

(五)这位ZG老哥这些天的情绪状况

笔者在昆明广播电台“3.01”的节目中举例提到的一位长者“哼歌、梦惊”的情绪情况,就是说的ZG老哥。那是1~4日的情况。

5~6日这两天,不见哼歌和夜惊,没有伤痛的叫喊,也没有阴影闪回的惊恐或哀叹。与家人、医生、访客、志愿者等的交谈,反应正常。情绪明显平稳。

另外,在躯体伤口恢复方面很正常,而进食、排泄等情况开始转向正常。

ZG老哥这几天的情绪状况源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护工的描述,二是大儿子的介绍,三是医生的说明,四是老人与笔者的对话,五是笔者的综合观察。

(六)第四天,他着急要去探望老朋友

ZG老哥情绪明显平稳了,后怕之后,有心思好奇了,有心情关心别人了,才急着去探望他救援的老朋友。这证明他的正面情绪占主要比例。这个愿望或计划,可能在7日后实现。因为这不但考虑他的心情,还要考虑对方尚在危险期。但这毕竟是他情绪平稳的一个标志。

(七)对这位ZG老哥的一个心理预测

6日,下班的时候,笔者跟他家的老大——大儿子单独聊了一些话。处于一种潜意识或经验教训性的感觉:随时有因故中断心理护理的可能性。就像个案咨询,当天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再布置明天的课外作业,还有一些交待。这些交待的作用之一就是万一你明天变卦中止或终止辅导,笔者也有了预先的暗示交待和负责。

笔者跟老大说: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判断,你老爸的心理状况基本正常,不会有明显的阴影持续闪回,不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随着伤口的痊愈,他的心理闪回也会渐趋淡薄或淡化。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反复性。康复出院回老家后,请你注意观察老爸的情绪,若有情绪的异常,你可以咨询当地的心理医生,如愿意,也可电话咨询我。3个月我没有接到你们的电话,我视为你老爸身心全面康复。但愿得我不会接到你们的电话,预祝老爸早日身心全面康复!

老大说:有你的这一番话,我们放心多了。感谢钱老师!

这个心理预测的根据,基本同于这几天的情绪状况来源:

1.护工的描述。护工夜里是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护的。他的信息详细、准确、可靠。

2.老大的介绍。根据他老爸伤前的体质和性格特征判断,老人的心理素质较好。

3.医生的说明。在骨科医生几次给老人换药的时候,笔者观察和听到一些信息。他是头顶、左耳、口腔及左手手背受的伤。医生几次说:万幸,没有伤着神经。

4.老人与笔者的简短对话。在对话中,老人的眼神、右手手势、语言对答,如同往常。神经反应没有问题。

5.老人着急要去探望老朋友的心情。老朋友还在抢救室,他在老朋友危难时挺身而出。

6.笔者的综合观察、评估。老人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

7.这其中,有10%的成分是积极性暗示。

五、灾后心理援助一些知识和技术的重温及运用

心理危机干预或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起初是同质人群的互相援助或一部分人援助另一部分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者来做志愿者了,并且这些志愿者还要岗前培训。当然,今天,这项工作、这支队伍在中国仍不成熟。

(一)笔者近些年曾4次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训练或辅导

2007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班就开始举办起来,2008年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更是争相办班。笔者前后接受过4次心理危机干预辅导。不同的班不同的导师讲的内容有的有些不一样,也有的明显不一样,特别是在技术技巧的使用方面。但都有道理,或有该理论支撑。笔者还有自己的观点呢。所以不存在对错,但存在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统编教材,这个教材本身一定是成熟的。当然不同的导师也可以不同地发挥,是依据教材发挥。

(二)这次是接受王星波老师的心理危机干预辅导

根据“先培训后实战”的原则,34日,继上午在上岗之前做了临时简单的培训、交待,下午,我们又去集中接受心理督导老师的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由12355服务平台聘请的王星波老师主讲。接受辅导的心理师有80人。对于12355服务平台来说,这体现了在专业方面的“统一指导”。

(三)笔者对心理援助的阶段、步骤有一个整合

心理危机干预或灾后心理援助基本上说是一码事,提“心理援助”温和一些。笔者这里提“心理援助”。

正应为不同的班、不同的导师讲的内容有的有些不一样,所以笔者做了一种整合,提纲是“六个步骤、三个阶段”。

1.六个步骤:

一是确定所发生的问题的程度和性质。

二是考虑到要保证求助者或被救助者的安全。

三是给予支持特别是要有社会系统性的支持。

四是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供当事人选择。

五是和当事人一起制定下一步的人生计划。

六是当事人作出承诺,然后帮助当事人把计划落地。

2.三个阶段(环节):

一是平衡模式,前期陪伴,克服失衡。排解闪回,暗示自我。

二是认知模式,中期安慰,克服抱怨。抚慰创伤,放松身心。

三是心理与社会交互模式,后期适应,系统支持。整理思绪,轻装前进。

(四)心理援助的知识和技术在本事件中的运用

相信这次的20名社工和心理师志愿者,都不同程度接受过这样类似的培训,大家跃跃欲试,想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战。笔者也不例外。

做志愿者的第一天上午,笔者接受了昆明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回答的问题之一就是面对眼下的情况如何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笔者就说了这“六个步骤、三个阶段”。说眼下是第一阶段,即“失衡期”。这个阶段,作为心理师志愿者要做的是前期心理护理,主要是陪伴、守候、倾听、肢体语言的支持,帮助伤者平稳情绪,克服心理失衡,排解闪回,激励他们积极暗示自我,培养安全感。

针对记者的提问,笔者还回答说:是的,在躯体受伤的同时,心理也会受伤。在生理急救期,躯体治疗与心理抚慰,同等重要。

(五)心理援助在“失衡期”心理陪护工作中的中止

36日晚上,笔者接到暂停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通知。原因不知。

“失衡期”度过了没有?它一般是多长时间?这个阶段如果顺利地度过了,又怎样过度到第二个阶段?情况不明。

六、诸多收获体会、看法及强烈的愿望或建议

命活动暂停,让志愿者待命。是否“目前不要打扰了医院医生的救助工作”?不得而知。抑或是来自政府某主管部门方面告知原因的有些过于“策略”。试想,突然让一个正在前进的战士暂停、待命并且不告诉真正的原因,那他很可能就会猜想甚至胡想。

一晃,320日,“暂停待命”时过半月,笔者写下《会不会又是一次“哄然而起、倏然而止”?》的“阶段性”总结。

(一)诸多收获体会

1.这一次,省市政府重视了“心理援助小分队”

正因为这次有了省市政府重视,所以才有了初步或第一步开展活动的四个统一

⑴政府统一行政领导,如这次是由昆明市卫生局和民政局统一领导。

⑵导师统一专业指导,如这次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督导师王星波统一指导。

⑶社团统一调兵遣将,如由共青团12355平台统一调度入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⑷共青团12355平台的心理师志愿者、社工,统一服从领导、指导、调度,然后行动。

联想到自打汶川地震以来,几次全国性的心理援助,都不尽人意,这是教训。但事件的发生确实又需要心理援助。于是,笔者提出并祝愿这次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心理援助环节,能有新的、较成熟的表现。

这是34日上午笔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采访时所提炼出的四句话。

2.在第一线实操方面的一些收获体会

现在伤者处在生理急救期或是心理失衡期。在第一线午休期间,志愿者之间曾有过交流,笔者提出四项注意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⑴对伤者(没说家属和护工)少说甚至不说话。肢体语言可机灵用上,包括目光的交流。

⑵不做病理心理判断。不下结论,不说症状、障碍之类的字眼。

⑶不问他的惊恐、伤心、后怕事。如他愿主动说,就一定认真倾听,多点头,伸大拇指。

⑷助人心肠一定要有,但“救助”也罢,“援助”也罢,都要避免“救世主情结”。

机械地统计,这里笔者使用了6个“要”、6个“不要”。主要针对自己,自勉;而对别人,则是仅供参考,共勉。

下面四点,是一位去过汶川做志愿者的心理师的体会,他是先行者,值得借鉴

一是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最初阶段,首先是要建立伤者对志愿者的信任感,恢复伤者的安全感,处理伤者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让伤者有情绪宣泄,允许伤者有选择性的表达。

二是对于志愿者来说,在保持价值观中立的前提下,认清自己援助的目的、职责范围及对象,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知道是以陪护为主,不去卷入伤者的情绪和处境中。

三是做好自我定位,还要认识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和职责范围的事,允许自己无知,接受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包括尴尬和不知所措。

四是对伤者进行长期至少是3个月的跟踪辅导。

3.台湾慈济基金会云南分会给笔者留下了好印象

“灾后心理援助”很不被中国大陆所认识,这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应该做宣传鼓动的工作,包括鼓动政府的领导,加快他们认知的步伐。但是在海外包括中国的台湾,做慈善,当社工,是他们的平常事,而且不分年龄,社会司空见惯。台湾的又包括台湾慈济基金会。这次心理援助,台湾慈济基金会云南分会就积极加入。

他们统一着装,似乎有着统一的气质。他们训练有素,有职业素养。他们的负责人没有过多的训话与叮嘱,他们只是轻车熟路地前进。原来这个社团是做到哪里有灾难,他们就奔赴哪里。

(二)两点大胆的想法或看法

1.统一调度方面,作为12355服务平台:

一是12355服务平台对20名志愿者没有考虑怎么分梯队上阵,显得兵力过于集中地一拥而上,暴露了“大呼隆”战术。当然,对于初学者、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上,这是成长初期不可逾越的,似乎是规律性的。

二是12355服务平台在联盟“核心小组4成员”中呈弱势,主动性不够。12355直接负责人如果把盟主——总负责人的话概括地再强调一下,我们志愿者的思维就会容易认同,更何况是别的方面负责人的一大堆重复性的讲话了。4人小组实际上成为两人小组。当然,这也不能过于难为年轻人。

三是12355服务平台在暂停、定格、待命期间需考虑该做什么。第一个阶段结束了没有?如果结束了,这么长的时间,是不是也该召集志愿者座谈、交流、总结第一个阶段实践了的事宜,培训和布置下一个阶段的事项?作为志愿者成员直接观望和等待的是12355服务平台,而不是政府。这是暂停、定格、待命?还是使命完成?抑或是不了了之?你要给志愿者一个解释、交代或安慰、安抚,即使你不能或不便告诉我们志愿者真正的原因。

2.统一指导方面,作为上下面的专业导师:

上下面,主要指北京和云南方面的专业导师。

一是,笔者提出的“四统一”中就有关于指导或培训老师及其讲课观点的统一,基本统一也行。我们是12355服务平台的志愿者,因为12355服务平台聘请的是王星波老师,那我们就认同他的说法并按他的说法指导实操。现在的问题是,12355服务平台培训班外的培训和指导的声音很多,并且声音不是一律,作为我们初学者、实操者怎么鉴听?笔者认为,你在哪个团队,就按照哪个团队聘请的导师所讲的去做。并且,“尊重权威,相信自己”。

二是,在不一律声音的指导中,笔者感到总体上是指责、否定偏多,指点、呵护不足。作为导师,你已经是“智叟”了,就不要过多地指责正在移山的“愚公”。没有亲临现场,却对现场指这指那,而且是几种声音的指责。指责过多,“愚公”会不知所措。什么时候该去、不该去,怎么所为、不为,或退却、或抢着上,这都是政府和专家指令的事。有哪个志愿者敢只凭热情擅自行动,或背离心理援助原则去擅自行动?若有失误,那一定是指挥者、指导者失误。在这些方面,请不要指责一线按指令行动的志愿者。“不要这样、那样”,作为导师,“不要”一词不要说得太多,如果10句教导中有6句“不要”,那学生、志愿者可能就不知道“要”怎么走路了。

三是,笔者认为如果导师不在第一线,最好不要轻易具体表态给一线的志愿者下结论,特别是负性的结论。这些个“不要”理应在培训班上交待,打预防针。在培训班上讲,怎么讲都行,一家之言,抑或负性结论它没有针对性于课后在一线实操的志愿者。否则,这可能会让初学者、一线实操志愿者分辨不清哪是指导、指责,哪是教导、教训。

四是,作为个别的初学者、一线实操的志愿者即使有的做法不当,也要以安慰、鼓励为主,甚至那是在“召集志愿者座谈、交流、总结第一个阶段实践了的事宜”的境况下请导师来剖析的事。不要在公开的场所、居高临下地拿着放大镜、敲着重复键,聚焦志愿者的幼稚和不成熟。笔者认为,即使有的志愿者哪句话说得不符合心理援助理论的要求,天也不会塌下来,相信伤者及其家属也会有排斥能力和自愈能力。一方面不要吓着伤者,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支持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志愿新兵。

五是,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过程则需要时间的投入,需要N次的实践,不断地积累或积淀。任何一个导师、权威在处于初学者的时候,同样也是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东倒西歪,踉踉跄跄。

(三)一个强烈的期盼或建议

说“强烈的”,一是因为自2008年“5.12”以来心理援助工作一直基本是这样,而援助工作的本身要求我们又不应该是这样;20143.01这次,我们做了许多的事,但离要求还很不够,至少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不够。二是在中国做事情,无论灾后心理援助,还是构建和谐社区,都属于或归类在政治的范畴;凡是政治范畴的事情,都要政府来办,需要政府的领导来办,所以“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就是关键的因素。

1.心理援助工作四个统一,政府统一行政领导是关键

只有统一领导的认知、指令、方案,才会避免龙头蛇尾一阵风。

四个统一,统一于这次,更是统一于以后。

2.心理援助工作四个环节,政府及其领导也是关键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如市卫生局、民政局)。

二是社团(如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

三是机构和个体(如某心理培训咨询中心、诸多心理咨询师,构成志愿者)。

四是伤者群体(如3.01伤者及其家属)。

没有市卫生局、民政局的认知、指令、方案,便没有后面心理援助的社团、机构、个人及其行为或工作

3.心理援助行动四步曲,领导真的就是关键的第一步

首先解决需不需要,第二解决何时需要,第三才是怎么需要,第四是收获需要后的成果。

不能因为在“怎么需要”这一步出了问题,就去否定或停止第一步。

需不需要,是个专业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需要的问题落地了,就一定需要出成果,回应第一步。

4.诸多的社团和职能部门都需要统一在政府“大统一”的麾下

据笔者所知,这几天昆明地区有四五家心理学社团、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在准备申请做或正在组织做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有的还请来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来昆指导。因此“四个统一”,特别是“政府统一行政领导”,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它就是关键。省市政府之间、各主管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心理援助社团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都要统一在政府“大统一”的麾下。

除了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伤者,昆明地区其它几个医院也安置了伤者;除了伤者,还有伤者家属、死难者家属;除了直接受害人,还有当场未受到伤害的人以及路过但看到现场的人;并且,还有危机干预、援助大系统里的公安、民政、工会、劳保、社保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等。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大统一”。

否则,各吹各调、村自为战、一盘散沙、龙头蛇尾、一哄而起、倏然而散诸现象或结果,会依旧重演。

尾声四韵

一是尽管暂停的原因过于“策略”,但可喜可贺,政府已经有了“心理援助”的认知。无论如何,这一次的起步或经过第一阶段,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都是重大的。一个心理援助系统工程的雏形,在云南昆明形成。这为以后的心理援助工程打了基础,建了框架,做了铺垫。

二是尽管联盟“核心小组”对于调度不成熟,然而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带领大家奉献了,付出了,实战了,体验了。因此,再怎么不成熟,都是可爱的,值得肯定的。共青团12355社团的领军已成事实。

三是尽管志愿者们走路蹒跚,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次第一线实践的成长,他们无私付出,付出了时间、技术、耐心和爱心,这为以后的志愿者带了好头。祝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逐步变得成熟。

四是呼应前面笔者给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老师说的一段话,作为本总结的收尾。我专职从事心理学工作13年来,一直希望全国几十万心理咨询师能凝聚起来,共同普及心理健康工作或叫开辟心理咨询市场。但遗憾,云南是先来者居后。我很纠结,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这次,我又呐喊。作为一个老兵,希望这次能统一领导、统一指导、统一调度、统一行动,不要像汶川那次及以后的几乎每次那样。

 

 

2014-3-20


《灾后心理援助》-4

开展对“3·01”暴恐事件

伤者的心理援助

钱锡安

2014-3-4,根据昨晚的通知,今天早上8:30,20名社工和心理师志愿者,在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叶波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心桥心理所钱锡安是12355服务平台的心理师志愿者之一。

1、中午,笔者接受昆明电视台6频道街头巷尾记者的采访。回答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在生理急救期,躯体治疗与心理抚慰,同等重要。

灾后心理援助包括六个步骤和三个环节。

六个步骤——

一是确定所发生的问题的程度和性质。

二是考虑到要保证求助者或被救助者的安全。

三是给予支持特别是要有社会系统性的支持。

四是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供当事人选择。

五是和当事人一起制定下一步的人生计划。

六是当事人作出承诺,然后帮助当事人把计划落地。

三个环节——

一是平衡模式,前期陪伴,克服失衡。

二是认知模式,中期安慰,克服抱怨。

三是心理与社会交互模式,后期适应,系统支持。

眼下是第一个环节。——陪伴、倾听,安全感。!!!

2、继而中午,回答中国青年报社记者提问的问题。笔者回答:

这次的事件来得突然,共青团12355心理师志愿者队伍是在昨天中午1:00开始到夜晚,才组建而成。是在12355QQ群里招募组建的。截止昨天夜晚,招募30名。今天上午挑选20名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工作。今天上午,又继续报名,共达80人。于是,这样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形成。我们有的已亲临第一线,有的在接受岗前培训,有的在待命状态,时刻准备着。

这一次,省市政府重视“心理援助小分队”的情况,联想到自打汶川地震以来,几次全国性的心理援助,都不尽人意,这是教训。但事件的发生确是又需要心理援助。于是,笔者提出并祝愿这次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心理援助环节,能有新的、较成熟的表现。为此,当做到行动四统一:

⑴政府统一行政领导,如这次是由昆明市卫生局和民政局统一领导。

⑵导师统一专业指导,如这次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督导师王星波统一指导。

⑶社团统一调兵遣将,如由共青团12355平台统一调度进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⑷共青团12355平台的心理师志愿者、社工统一服从领导、指导、调度、行动。

3、深夜11点以后,笔者应昆明广播电台邀做3·01”的节目,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志愿者开展工作的情况及受伤人员目前情绪如何的问题。笔者回答:

今天上午,我作为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随着省市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负责人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给这次事件的受伤人员做心理陪护或叫心理抚慰。我们去的是骨科。受伤人员住进医院是第3天。这里共有10多名伤者。据笔者观察的情况看,情绪总体上向平稳趋势发展。特别是那位受伤的警官,意志坚强,精神乐观,这可能是处于职业角色支撑、领导和战友慰问及妻子陪伴的原因吧。当然具体还有处于惊恐与疲惫综合性的精神状态者;有个别年少的女生,心情陷入哀伤、悲恸之中不能自拔;有位长者夜里睡觉哼歌,或睡梦惊醒坐起,这可能是属于“后怕”的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吧。这是上午我观察和情感陪护时发现的。继上午830在上岗之前做了临时简单的培训,下午,我们又去集中接受心理督导老师的关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

根据昨天省市政府卫生、民政主管部门的部署,我们组织了50人的志愿者队伍,一行,来到市一医院。这50人是由共青团12355服务平台、云南大学社工专业在校学生、台湾慈济基金会云南分会等3家组成,共分成5个组,心理师、社工、义工搭配,由医院的专门负责人统筹。对10几位伤者一对一对接。心理师志愿者主要是心理陪护,做心理援助第一阶段即“失衡期”心理陪护的工作。其中,我就与从省外来云南旅游的那位长者结对子。他的大儿子从省外赶来,我们很快拉近距离,进入状态。

今天,我们身穿“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志愿者”的浅灰色马甲,成为他们医院的医务人员。明天早上830,我还要继续去上班。

4、截止36日,我们已工作了3天,笔者有一些收获体会:

共青团12355平台首批志愿者进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已3天。通过2014-3-4下午接受王星波老师的培训,通过2014-3-6上午接受余朝辉老师的辅导,结合这3天的情感呵护实践,在第一阶段即“失衡期”,笔者的体会是4项注意:

一是对伤者(没说家属和护工)少说(少问)甚至不说(不问)话。一些肢体语言可机灵用上,包括目光的交流。

二是不做病理心理判断。不下结论,不说症状、障碍之类的字眼。

三是不问他们的惊恐、伤心、后怕的事。如他们愿主动说,就一定认真倾听,多点头,伸大拇指。

四是助人心肠一定要有,但“救助”也罢,“援助”也罢,都要避免“救世主情结”。

5、笔者也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据笔者所知,这几天昆明地区有四五家心理学社团、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在准备申请做或正在组织做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因此“四个统一”,特别是“政府统一行政领导”,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它就是关键。省市政府之间、各主管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心理援助社团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都要统一在政府“大统一”的麾下。

除了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四统一,还有与昆明地区其它几个医院的统一;除了伤者,还有伤者家属、死难者家属;除了直接受害人,还有当场未受到伤害的人以及路过但看到现场的人;并且,除了心理支持系统,还有要有个危机干预、援助大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只是危机干预的一个部分;心理师只是支持系统的一个方面,是团队的1/N,还有政府的公安、民政、工会、劳保、社保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等。

否则,各吹各调、村自为战、一盘散沙、龙头蛇尾、一哄而起、倏然而散诸现象或结果,依旧重演。

笔者做为昆明地区的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期盼能在这样的大统一下,听从调度,服从指挥,虚心学习,规范操作,并肩携手,共同前进,吸取汶川地震以来心理援助的教训,把这次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做好。

-----------------------------

灾后心理援助

               ——摘自《心病还须心药医》

                          钱锡安

2014-3-3下午

 

19.“创伤后应激障碍”(又叫“应激性人格障碍”)

创伤确实是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创伤可以形成长期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应激性人格障碍,表现为侵入性且痛苦的回忆—反复重现创伤画面—阴影—后怕—“闪回”—过度警觉、惊恐、错觉、幻觉……的应激现象。这种“闪回”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且不能自拔,于是形成障碍。其发病率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创伤,如战争、冤假错案、地震(如唐山、汶川大地震)和山洪等强大的自然灾害、车祸和空难等一些死里逃生的事故、遭受罪犯的侵袭、被强奸、亲人死亡、离异、家中失火或被盗、个人社会地位急剧改变等等,这些都是突如其来、不可抗力性的灾难。这些灾难就是重大生活事件,或叫“应激源”,它们可造成使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创伤体验,它们就是产生应激障碍的原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灾难性、威胁性事件的延续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或不断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再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有持续性的回避行为和整体性的情感木然反应,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应激反应可表现为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因此可产生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产生生理或躯体化障碍。就其发生的过程而言,这两者无法绝然分开。它们又各有所侧重,前者的症状主要是心理功能出现适应性障碍。

包括“急性应激反应”、“慢性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⑴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受到恶性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若同时存在躯体衰竭或器质性病变因素(如老年人、正在生病的人),发病的危险性随之增加。症状因个体易感程度和应对能力而有所差异。典型的表现是出现茫然状态,轻度意识模糊,注意范围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发生定向性障碍,伴有情感迟钝、麻木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有的则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活动增多且行为盲目,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有些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出汗、面赤等生理反应;还会有部分或完全的遗忘现象。症状多在2~3天内消失。

⑵适应障碍:这是指出现于对明显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的后果进行适应期间,个体主观感觉痛苦和情绪呈现紊乱的一种状态,通常会导致学业、职业或社会功能的损害。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障碍,感到对现实处境不能应付,能力下降,无所适从,活得太累,不愿与人交往,退缩,还有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的生理功能变化。病程一般3~6个月。在这个时间段里,如果经过辅导或治疗,痊愈了,说明障碍已经排除,新的环境已经适应;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还不适应,则可能转入慢性应激障碍,最严重的不适应会导致自杀

⑶慢性应激障碍:这是属于灾难性打击的远期心理功能障碍。一是病程迁延,可长达数月以至多年(如唐山地震有些患者至今心有余悸、阴影闪回);二是发病与创伤性刺激的时间间隔很长,但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者大致相同。慢性者反复出现创伤时体验,触景生情,做噩梦,导致社会功能明显缺损,症状固定化或习惯化。常伴有继发性的心理障碍。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时间拖得过长或治疗不愈,则可形成“精神创伤后遗症”。后遗症还有遗传的可能性。可见,治疗的最佳时期在病程的3~6个月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创伤后遗症—最严重的表现是自杀。说到“最严重的不适应会导致自杀”,北川抗震英雄原农办主任董玉飞在灾后(重建)5个月自杀,可能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据媒体报道,董玉飞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兴存者和救援者,在这次灾难中,痛失爱子等众多亲人,自己身上也多处受伤。可以说,5个月来,他也是一个没有系统受到心理抚慰和治疗的人。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可应用心理抚慰、援助或危机干预的技术,当场、当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援助(如这次心理师对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援助),发动社会资源给予患者有力的支持,帮助患者接受不幸的事实和客观面对当前的困难,消除内疚、自卑等心理,排解负性情绪,尽快走出阴影。

抚慰、援助或危机干预之后,当继续进行辅导、治疗。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法眼动疗法家庭疗法团体或小组疗法、“宣泄—疏泄疗法”、叙事疗法(避免对未愈的伤口再撕裂一次,所以至少应征得患者同意最好是患者主动)、暴露疗法(对意志薄弱、承受力差者慎用)、日记疗法(避免老是记忆于脑海中)、药物疗法(包括安慰剂)、系统脱敏技术、“放松训练”及“社会技能训练”等。

可辅导当事人以“自我康复”的技巧;还可告诉当事人每个人都有“自愈本能”,——俗话说:时间就是治愈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但时间的长短,一要看是什么性质和多大程度的创伤;二是要告诉当事人,要缩短时间,这需要信心、毅力、意志和自控力。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创伤后遗症的辅导和治疗,往往是战略性的,对汶川地震的灾民,尤其是这样。

为了配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家园重建,根据心理抚慰和援助的原理,在创伤的3个月后,笔者为四川省40个县市的教育局捐赠了3360册《亲子师生沟通》一书,旨在能起到战略性的辅导和治疗作用。

经过心理调整,建立新的适应模式,精神障碍逐渐消失,人格走向正常,社会功能恢复,终使创伤的个体成为心身健康的新的个体。

53.“灾后心理疗法”又称“灾后心理援助”

我们的政府很关心发生不可抗力灾难的善后工作,常常是“一把手亲自带领救灾团队到第一线现场办公”,他们往往是带领着什么什么小分队以及医疗小分队,但就是没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

如果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那末,心理抚慰小分队要做哪些工作?

帮助灾民——

⑴整理思绪。

⑵放松身心。

⑶抚慰创伤。

⑷暗示自我。

⑸排解闪回。

⑹轻装前进。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及灾后重建期间,心理学界出现许多的志愿者,自费奔赴灾区,并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灾后心理抚慰工作,虽然不是那么有序和成熟,但它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都是重大的。

54.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企图自杀的人感到“身陷困境,没有选择,没有出路”,说话使用负面词语或否定词语过多,太长时间地把注意力放在“困境”里,而不是放在“解决”上。这就需要把厌世者、自杀者从“过去”和“困境”,带向“明天”和“解决”。

每一个人都想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包括企图自杀的人,只不过他认为美好的明天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而已。对自杀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便是引导他看到在这个世界里有创造出美好明天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可能性远比那个他想去的、什么都不知道的世界的可能性大得多。

首先,认同他的“这个世界不够好”一些看法,缓解僵局、对峙或紧张气氛,最好能形成投契的局面。

其次,让自杀者重温过去的一些良好事物。

再次,预测“这个世界还是有美好景象”的可能性,引导自杀者在脑海里创造出一幅美好未来景象。

最后便是,指点迷津,设计途径,鼓励自杀者向那个美好的明天或方向走去。

如,抓住自杀者死前留恋谁、挂念什么事的心理问话或对话。尽量找到一个同自杀者斜对面角度的位置,语速与音量都保持中度,用表示理解、同情的语气,先柔语呼唤他的名字,然后说:“非常理解你目前的心境,我要是你可能也会一时想不通。但你在这之前是不是能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还有什么事没有了结?二是有什么最大委屈还没有倾诉?三是你最放心不下的人是谁?”——当沉寂片刻,很可能有效果出现。当自杀者表达出“挂念妈妈”,这时可突然高声、厉声说:“你根本不挂念你的妈妈,如果你是挂念你妈妈,你会走这条路么?!”这时对方一惊,惊魂未定,可继续轰炸:“你这样做对得起你妈妈么?你想想,如果撇下你妈妈,她以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当出现悄然的样子时,再给梯子下台阶,接着,……

再如,可以问自杀者:“假定没有了痛苦,那时候会有些什么?”或者,“若不再受这些气了,那以后你会受到些什么?”这时候,自杀者往往会表现出悄然的样子。于是,再问他一句:“你想像一下明天或下次会有怎样的不同?”引导自杀者集中于有效的思考。然后,搀扶着自杀者……

也许只有自杀心理危机干预才是真正的救助,而其它的疗法、技术都是帮助、援助。因为救助,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心理师都应当干预。——他都要自杀了,你还坚持对方主动、自愿或收费的原则?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于200712月底成立。笔者已申请加入兼职的队伍,从事这方面的公益活动。

有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整合出了这样的六个步骤:

一是确定所发生的问题的程度和性质。

二是考虑到要保证求助者或被救助者的安全。

三是给予支持特别是要有社会系统性的支持。

四是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供当事人选择。

五是和当事人一起制定下一步的人生计划。

六是当事人作出承诺,然后帮助当事人把计划落地。

以及三个环节或模式:

一是平衡模式,前期陪伴,克服失衡。

二是认知模式,中期安慰,克服抱怨。

三是心理与社会交互模式,后期适应,系统支持。

说明:要有个危机干预团队,心理危机干预只是危机干预的一个部分;心理师只是支持系统的一个方面,是团队的1/N,还有政府的公安、民政、工会、劳保、社保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等。

针对5354两点,再做一个小结。

笔者感到或认为,“心理危机干预”一词,从外国翻译过来时,定义就有些模糊或不确定,且是几种各异的翻译;我们国内的心理危机干预者,在实操的时候,又是各有一套模式。其实操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甚至还有泛义的,解决什么问题都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来套,或者说是把“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几乎用于解决所有的问题当中。

笔者这里只取自杀(主动)时的“心理危机干预”。而因为地震等(被动)形成的心理危机而进行的干预,目前的经验和做法好像还不统一或不成熟,笔者则谓之“灾后心理援助”。

并且,“救助”也罢,“援助”也罢,都要避免“救世主情结”。

   ---------------------------------------------------------------------------

摘自12355QQ群——

叶波(979440899)  13:02:11

团省委正在积极与民政厅、卫生厅对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等待,我们先做好培训,时刻准备着!

 

叶波(979440899)  13:09:37

12355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小喇叭~~~各位心理志愿者老师,近期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在逐步筹备关于昆明3.01事件的相关工作,现在即将开展第一次基础培训,主题是:心理危机干预专题集中培训及讨论会;培训师:王星波;时间:2014.03.04(明天)下午3点;地点:昆明青少年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请之前报名参加本次心理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老师看到消息确定能来参加培训的给我们个回复,谢谢大家。联系人:杨娟、周小琴

 

杨娟(33976685)  14:53:16

3.01事件心理志愿服务活动通知:服务需求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需求志愿者人数:50

志愿者报名要求:心理咨询师、社工共20人;医学院大学生30人。

服务需求:1、伤者亲情陪护;2、医疗秩序维护。

服务地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巡津街130号)

联系人:尹若荪:15912440223;服务时间:201434日上午800-下午530,持续到几号待定!

 

尹若荪(1152411252)  14:58:08

3.01事件心理志愿服务活动通知:服务需求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需求志愿者人数:50

志愿者报名要求:心理咨询师、社工共20人;医学院大学生30人。

服务需求:1、伤者亲情陪护;2、医疗秩序维护。

服务地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巡津街130号)

联系人:尹若荪:15912440223;服务时间:201434日上午800-下午530,持续到几号待定!

有时间的志愿者老师们可以报名参加哦。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5:05:27

我先去陪伴。

尹若荪(1152411252)  15:06:06

恩恩,好的,钱老师

卜芸(851759030)  15:06:18

杨老师等候你们的组织,我白天没时间,辛苦各位老师了

杨黎黎(894163295)  15:08:50

我明早可以

尹若荪(1152411252)  15:09:06

那钱老师明天早上八点之前要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命医院哦

恩恩,好的,杨老师,明早八点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哦

杨黎黎(894163295)  15:09:46

娟娟,明早我可以去,几点呢?

尹若荪(1152411252)  15:10:10

到了之后联系我,12355办公室,尹若荪  15912440223

是早上八点之前要到医院的

杨黎黎(894163295)  15:10:26

好的

苏丽娟(1195943369)  15:10:36

娟娟,可以上午去陪伴,下午去培训吗?

尹若荪(1152411252)  15:10:36

到了之后会有一个简短的培训

可以呢

杨黎黎(894163295)  15:11:03

对着装有要求吗?

尹若荪(1152411252)  15:11:11

没有

杨娟(33976685)  15:11:15

可以 的,明天到了我们根据老师们的时间再进行调配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5:11:35

遵命!明天早上八点之前,我会到医院大门口与你会面。有事电话联系:13908856911

杨娟(33976685)  15:11:47

陪护的工作不只明天,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明天没时间,后面几天可以去的老师也可以报名哦

尹若荪(1152411252)  15:11:49

恩恩,好的,钱老师

苏丽娟(1195943369)  15:12:17

那我也报名!

尹若荪(1152411252)  15:12:28

恩恩,好的

尹若荪(1152411252)  15:13:09

苏老师,麻烦留个联系方式给我,谢谢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5:13:22

远道的小苏的精神和行为都可赞!

苏丽娟(1195943369)  15:13:53

我明早去医院,下午去活动中心参加培训,两样同时报名。谢谢!

我电话:13529438118

尹若荪(1152411252)  15:14:30

恩恩,好的,苏老师

苏丽娟(1195943369)  15:15:29

谢谢尹老师!

谢谢钱老师!

你们一直是我的榜样!

志愿者浦洁(49897417)  15:16:32

大家好 我是刚刚加入的志愿者浦洁 希望能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微薄之力 也希望和各位共同成长

尹若荪(1152411252)  15:17:37

各位老师,明天我们先需要10名志愿者老师参与明天的陪伴工作,有时间的老师请积极与我们联系,由于时间较长,到是我们会进行安排轮流去,但是明天早上8点前集中到医院会有一个简短的培训

苏丽娟(1195943369)  15:18:08

尹若荪(1152411252)  15:18:16

张艳芳(1216848523)  15:20:29

早上有课,就参加不了了。下午准时参加培训

杨娟(33976685)  15:28:11

好的

杨娟(33976685)  15:29:45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活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时间的老师积极报名哦

杜治伟(657755685)  15:31:05

好的

尹若荪(1152411252)  15:31:24

杜老师,麻烦留个联系电话

杜治伟(657755685)  15:31:44

13518752947

尹若荪(1152411252)  15:32:28

恩恩,好的,杜老师,明天早上八点之前到医院,到了联系我

杜治伟(657755685)  15:33:18

好的

你的电话是?

尹若荪(1152411252)  15:34:16

15912440223

12355办公室  尹若荪

 

杨娟(33976685)  15:34:55

各位老师大家好,近期我们发布的信息可能会有点多,但每个项目内容都有专门的联系人,给大家带来不便的敬请见谅,如果由于信息一时之间过多导致有不清楚的可以及时与我们联系哦,谢谢大家~~~
 

叶波(979440899) 18:55:01
3.01事件心理志愿服务活动通知:服务需求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需求志愿者人数:50人
志愿者报名要求:心理咨询师、社工共20人;医学院大学生30人。
服务需求:1、伤者亲情陪护;2、医疗秩序维护。
服务地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巡津街130号)
联系人:尹若荪:15912440223;服务时间:2014年3月4日上午8:20-下午5:30,持续到几号待定!此活动是在市卫生局的安排下,由团市委具体负责组织,与云大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专家、研究生共同合作,按照“社工+心理专业志愿者”的模式实施。欢迎大家涌跃报名[鼓掌]
叶波(979440899) 18:56:01
明天上午是8:20以前到市第一人民医院

 

请允许我在这个QQ群里转发昆明火车站死伤群体心理援助倡议

云南省万名心理咨询师同道们!

请允许我在这个QQ群里转发下面这个倡议。

昆明心桥心理所钱锡安

 

昆明火车站死伤群体心理援助倡议

郝万胜老师<haowan1010@qq.com>  13:16:44

昨晚是我们美丽春城伤痛的一天,无辜者的鲜血染红了昆明。在愤怒谴责暴行暴徒的同时,作为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者,我们该为逝者和伤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2355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向大家发出倡议,希望有相关专业知识,有意愿的咨询师先报名,我们组建专门的团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为逝者家属和伤者以及亲历事件的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大家直接在群里或者找我,找周小琴报名都可以。昆明,挺起!

 

彭丽群(573816021)  13:29:30

吴修泉(1991730516)  13:29:49

什么时间?

彭丽群(573816021)  13:29:58

郝老师,小琴我报名

郝万胜老师<haowan1010@qq.com>  13:30:15

好的,谢谢

彭丽群(573816021)  13:31:52

不谢,应该的,昆明是我们的昆明,此刻,我们都是昆明人。

方荣先(1499578948)  13:33:55

郝老师,我报名。

周小琴(624044716)  13:34:46

收到了,方老师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3:34:57

一、赞赏万胜老师第一个提出这样的倡议。

二、笔者在几年前提出:

“灾后心理疗法”又称“灾后心理援助”

我们的政府很关心发生不可抗力灾难的善后工作,常常是“一把手亲自带领救灾团队到第一线现场办公”,他们往往是带领着什么什么小分队以及医疗小分队,但就是没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

如果有“灾后心理抚慰小分队”,那末,心理抚慰小分队要做哪些工作?

帮助灾民——

⑴整理思绪。

⑵放松身心。

⑶抚慰创伤。

⑷暗示自我。

⑸排解闪回。

⑹轻装前进。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及灾后重建期间,心理学界出现许多的志愿者,自费奔赴灾区,并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灾后心理抚慰工作,虽然不是那么有序和成熟,但它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都是重大的。

三、目前是生理急救期。心理援助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与政府联络请示的准备。是一个月、三个月后介入?由政府和心理专家定。

四、志愿者钱锡安先在这里报名。

 

周小琴(624044716)  13:35:35

钱老师,收到了

要辛苦各位老师了

彭丽群(573816021)  13:36:08

小琴还有我

方荣先(1499578948)  13:37:08

电话15911612339方荣先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3:37:16

时刻准备着!

瞿洪联(616215043)  13:38:07

郝老师,小琴老师!请帮也我报个名,谢谢!

周小琴(624044716)  13:38:50

收到了的,彭老师

好的

瞿老师

彭丽群(573816021)  13:39:20

 

瞿洪联(616215043)  13:39:45

谢谢!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3:43:13

五、通过我们的12355平台向政府建议:

要有个危机干预团队或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只是危机干预的一个部分;心理师只是支持系统的一个方面,是团队的1/N,还有政府的公安、民政、工会、劳保、社保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等等。

 

叶波(979440899)  13:54:28

谢谢钱老师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3:56:40

我看好12355心理服务平台。

叶波(979440899)  14:06:38

我们12355正在和红会医院、省健康教育所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专业机构联系,已得到他们的支持。汇集力量,爱心传递!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4:08:21

赞赏!

叶波(979440899)  14:08:31

目前铁路局也意向性提出了给昨晚值班的员工进行团体或个案心理安抚,具体需求和时间安排出来了,再请大家一起商议和培训,在团队的指导下工作!

目前铁路局也意向性提出了给昨晚值班的员工进行团体或个案心理安抚,具体需求和时间安排出来了,再请大家一起商议和培训,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工作!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4:09:55

由叶主任你领军召集、凝聚大家呀!

方荣先(1499578948)  14:11:04

谢谢12355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4:14:31

七、甚至我想建议12355平台通过媒体,向全省的各条战线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社工发出一个援助这次事件受害群体的一个倡议书。

杨博雅(48648358)  14:27:15

小琴。我报名。

周小琴(624044716)  14:27:43

好的

杨老师

杨娟(33976685)  14:47:58

我们已在拟写紧急预案建议书,谢谢大家的建议

张艳芳(1216848523)  14:56:05

小琴姐,娟娟姐,如果我们可以帮忙的话,我们一定积极参加。

杜治伟(657755685)  14:58:52

小琴我也报名

现在还可以报名吗?

杨娟(33976685)  14:59:46

好的,谢谢大家  

可以报名的,具体的我们正在安排准备,需要培训和最终组建团队  

杜治伟(657755685)  15:03:00

杨娟帮我报个名。

心理志愿钱锡安(1187037779)  15:05:43

娟子、小琴:

加油哦!

苏丽娟(1195943369)  15:13:10

苏丽娟也报名!

苏丽娟(1195943369)  15:18:17

同时,非常赞成郝老师得提议、钱老师的观点,并为咱们12355行动的及时有序深深感动……

春城是咱们共同的家,当灾难袭来的时候,尽一份力是我们的责任和心愿!

黄秋雨<huangqiuyu12345@163.com>  17:38:36

赞同,我报名!

来自笔者与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的对话   2014-3-2

史占彪-心理所(2217109166)  22:28:38
回复 昆明心桥心理:为无辜死难者默哀,祝伤病群众早日康复!
史占彪-心理所(2217109166)  22:33:15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研究员,已经向全体委员发出呼吁和号召,支援昆明心理专家,相关专家正在考虑应对方案!
昆明心桥心理(1187037779)  22:35:44
谢谢史老师!我们在第一次心理学大会见过面。知道你负责过汶川心理援助的工作。我从事心理学工作13年来,一直希望全国几十万咨询师能凝聚起来,共同普及心理健康工作或叫开辟心理咨询市场。但遗憾的是云南是先来者居后,我很纠结,又能力有限,所以,这次,我又呐喊。作为一个老兵。希望这次能统一领导、统一行动。
昆明心桥心理(1187037779)  22:40:16
给你发了2张照片,在文件里。
史占彪-心理所(2217109166)  22:41:02
当地专家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当然全国专家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汶川如此,玉树如此,雅安如此,青岛如此!昆明亦如此!
昆明心桥心理(1187037779)  22:42:37
我在撰文中说:2008“5•12”——汶川大地震及灾后重建期间,心理学界出现许多的志愿者,自费奔赴灾区,并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心理援助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灾后心理抚慰工作,虽然不是那么有序和成熟,但它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都是重大的。
史占彪-心理所(2217109166)  22:44:02
先稳住身边人的心态,做好周密筹备安排,等待情况稳定后,再开展行动。一般会在一周以后。

 

明达--青岛(1980191821)  22:48:20
最好以组织的形式。目前不要打扰了救助。做好准备,适时介入。占彪的意见很好!

史占彪-心理所(2217109166)  22:54:10
回复 明达--青岛:陶院长的建议很重要,青岛这次援助行动井然有序。政治事件导致的灾难,和地震还有明显的不同,更要慎重!

 

 

 

第一页1~25   2003-3-11~2005-9-29

第二页26~50 2006-1-25~2007-5-30

第三页51~75  2007-6-25~2008-3-10

第四页76~93 2008-3-28~2008-12-23

第五页94~152  2009-1-6~2012-12-29

第六页153~177 2012-12-29~2014-3-2

第七页:151~175

第八页:17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