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战略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疗法
沟通与备忘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座 标 新


  

 

(之一)

“心理咨询”是什么?

撇开专业性回答。“心理咨询”——

是发达国家人们的“必需品”。

是发展国家人们的“调味品”。

是贫穷国家人们的“奢侈品”。

 

我是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

中国人叩门,门里人问:“谁?”门外人回答:“我!”

从社会角色角度:我是孩子的母亲。我是单位的员工。我是学生。等等。

人到了3岁就会说“我”。我是张三。我就是我。

有一部小说叫《我是谁?》

人在困惑的时候会自问“我是谁?”

心理学对“我”的解释:

⑴心理活动的3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⑵人格结构的3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SOR:接受刺激,个体能客观认知,产生积极反应,使自己的心理、生理同客观环境相适应,形成和谐、平衡的局面,这样、这时的“我”便是心理健康“我”。

 

人的“潜意识”通常在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蠢蠢欲动?

1、黑夜。  

2、独自一人。     

3、酒醉时。

4、睡梦中。 

5、惊恐状态下。   

6、诱惑力强大情况下。

7、无秩序状态下。

 

不同时代的不同医学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医学模式也在演变。5个阶段:

⑴“神灵主义”阶段。

⑵“自然哲学”阶段。

⑶“机械论”阶段。

⑷“生物医学”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生物—心理—社会”阶段。

 

六不找。

近几年,不少人渐渐悟出这样的道理或产生这样的现象:遇上了烦恼的事,

一是不去找单位的支部书记。

二是不找单位的同事。

三是不愿找好友。

四是不找父母。

五是不找子女。

六是不愿再去找姊妹。

找谁?找专业的、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与他们沟通,对他们宣泄;他们不但能帮助解决心理问题,还会给个人的隐私保密。

 

对心理紧张控制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一是最好能消除“应激源”。

二是回避(发生之前有准备或提前避开下一次的发生)或逃避(中途离开)斗争的场面。

三是改变恶劣环境。

四是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评价。

五是培养健康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

六是提高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适应应对能力。

七是适当运动、娱乐,转移或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八是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九是采用一些积极和中性的自我防御机制。

十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这是消除心理紧张最好的办法。

十一是如需要,可适当采取药物的辅助治疗。

 

心理弱点:

心理弱点不是心理疾病。属于人格发展的问题。

如爱听表扬的话(即使表扬得不符合事实)、过于认真、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讲究卫生(洁癖)、过于谦虚、过于虚荣、好大喜功、好为人师、好出风头、封建式嫉妒、求全、攀比、无自知之明、“拉不出圈门”等表现。“心理弱点”与“心理问题”之间无明确的标准;健康—弱点—问题—障碍—神经症—精神病之间,也无绝对的界限。

 

心理问题:

截止目前,对“心理疾病”也是还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科学的表述。有的用“心理问题”囊括所有的“心理疾病”;有的把“心理疾病”由轻到重作这样的排列,即“心理冲突”(指平常因某事心理有点疙瘩,一时困惑、想不通、不适)—“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

 

《心理障碍》又叫“人格障碍”、“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类病态人格”等。指人格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因素刺激,与常态人格模式有较大差异,明显偏离正常轨道,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社交和职业功能,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生活,这样的状态。有14种类型的人格缺陷:

⑴“偏执型”。

⑵“分裂样型”。

⑶“强迫型”。

⑷“癔病型”。

⑸“自恋型”。

⑹“依赖型”。

⑺“情感型”。

⑻“边缘型”。

⑼“环性人格”。

⑽“焦虑性人格”。

⑾“回避型”。

⑿“被动攻击型”。

⒀“冲动型”。

⒁“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主要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出了问题,所以可只用心理咨询治疗。

 

神经症,全名“神经官能综合症”。精神活动的能力受到削弱或有些紊乱,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但没有严重、持久的损害。有7种亚型:

⑴“神经衰弱”。

⑵“恐怖症”。

⑶“强迫症”。

⑷“焦虑症”。

⑸“抑郁症”。

⑹“疑病症”。

⑺“歇斯底里症”。

“神经症”主要是机体功能发生了故障,“自我”有点失控,“本我”有时做主,所以是主要用心理咨询治疗。

 

精神病。脑功能明显紊乱,精神活动的完整性、统一性遭到破坏,即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自知力丧失,多无病痛感,并不认为自己有此病。4种:

⑴“精神分裂症”。

⑵“情感性精神症”。

⑶“自闭症”。

⑷“精神发育迟滞症”。

“精神病”主要是大脑器质产生了病变,“自我”、“超我”全失控,“本我”基本做主,所以是主要用药物治疗。

 

性心理偏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道德的被冲击,好多的性心理疾病将被认定不是疾病;所以笔者倾向“偏移”、“偏离”、“变态”、“畸形”的一些提法。

⑴“性变态”。

⑵“性功能障碍”。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患”。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部分的由心理与社会因素引起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一组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病”、“神经性咳嗽”、“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特发性耳聋病”、“美尼尔氏综合症”、 “帕金森病”、“神经性皮炎”、“糖尿病”、“癌症”、“更年期综合症”、“离退休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症”、“青光眼病”、“偏头痛”与“肌紧张性头痛”等20种,此外像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和月经紊乱等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

⑴“吾日三省吾身”。

⑵“积极定向应付”。

⑶“积极转移”。

⑷“幽默”。

⑸“宽容”

⑹“恻隐”。

⑺“宣泄”。

⑻“沉默”。

⑼“利他”。

⑽“补偿”。

⑾“认同”。

⑿“理智化”。

⒀“换位思维”。

⒁“隔离”。

⒂“自慰”。

⒃“笑颜效应”。

⒄积极“自我暗示”。

⒅“以直报怨”。

⒆“升华”。

⒇“激流勇退”。

21)善于清除“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

 

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共37种:

“呼天抢地喊爹妈”。

“祈祷”。

“自言自语”。

“保持距离”。

“善意的谎言”。

“合理化效应”(即“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

“失去—舍弃效应”。

“塞翁失马效应”。

“自欺”。

“自我陶醉”。

“自怜”。

“自责”。

“幻想”。

“赎罪”。

“发泄”。

“躯体化”。

“与权威认同”。

“但是、不是效应”。

“抑制”。

“潜抑”。

“后怕”。

“否认”。

“趋众”。

“无事忙”。

“美化过去”。

“原始理想化”。

“忏悔”。

“抵消”。

“倒退”。

“内射”(“仿同”)。

“缄默”。

“美人像效应”。

“不在于有没有,在于信不信”。

“有效无效,责任尽到”。

“移情”。

“祥林嫂效应”。

“阿Q精神”。

 

心理咨询是“助人”而不是“救人”:

我们常说是观音菩萨普渡、搭救众生;《国际歌》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有关的“心理咨询师手册”提醒我们的咨询工作主要是挖掘并调动“咨客”自己的潜能,指导、帮助他解除心理障碍并扬起继续前进的风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我们也许便不是心理咨询师了。心理咨询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求助者的任何心理问题,不可能根除所有的心理障碍,更不可能包治心理疾病和帮助消灭恶性“应激源”。

 

◆咨询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8—18点)

(一)首要的一条是“保密性”的原则:

(二)保持良好“咨访关系”的原则:

(三)“中性感情”的原则:

(四)不超过职业或职责范围的原则:

(五)综合性运用咨询治疗方法的原则:

(六)针对性的原则:

(七)社会性的原则:

(八)发展(动态)的原则:

(九)回避的原则:主要指“医不治己”,也包括不咨询熟人介绍的来访者。

(十)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

(十一)咨客自愿、自主的原则。

(十二)守时的原则:是指时限的问题,不是说咨询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十三)收费的原则:表示咨询的正式性和严肃性。个案咨询如果不收费,个体特别是偏执型的来访者印象不深,往往会造成双方的时间浪费和心理咨询师没有价值、威信。

(十四)不包办代替的原则。

(十五)不乱定性的原则。

(十六)治疗关系单向性的原则:只对来访者提供帮助,没有其它的附加条件。

(十七)治疗过程系统性的原则。

(十八)督导的原则。

 

“中性感情”的原则:

有的叫“中性立场”,“立场”的提法似乎有些吓人。中性感情似乎对“咨客”冰冷,没有同情心;实则不然。中性感情是说作为心理咨询师在保持理解、同情的前提下,对“咨客”保持理智的态度和一定的感情距离。对“咨客”、求助者,首先通过了解表示理解;如果他是败者或弱者,在通常情况下给以同情;如果是涉及到违法犯罪,也应该从人道主义和心理咨询治疗角度,就成为弱者的状态时表示同情并给予应有的指导或支持。情况是复杂的,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总体或原则上可以或应该同情,但要有清醒、冷静、理智的头脑,避免与“咨客”产生“共情”,从而被“咨客”牵着鼻子走。

有观点认为咨询师可以同“咨客”产生“共情”。

“四情”——“移情”、“反移情”、“同情”、“共情”。

“移情”、“反移情”、“同情”、“共情”这4个专业词,很复杂,本来就不好理解,不同的人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也很不好把握。笔者认为,“同情”是为了取得来访者的信任,搞好“医患关系”(或叫“咨访关系”);“反移情”是在具体治疗时的一种策略或手段,为的是达到清除来访者“掩饰”或“阻抗”的目的;“共情”是为了调动来访者的潜能,让来访者在咨询师的辅导下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但咨询师要把握一个尺寸,不能过头,以免来访者产生不利于治疗工作的“移情”。

结论:把“同情”转换成“同感”并且不能“共情”,“中性感情”“木头”、冰冷并同真诚、热情的服务和帮助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说到“同情”—“同感”而不“共情”、真诚但不冰冷,就引出清理、腾空“心理垃圾站”(或叫“精神垃圾站”)的话题。

心理咨询师,说得好听是人的灵魂的设计者,不好听是求助者的“精神垃圾站”。“心理垃圾”包括好几个方面的内容,之一就是求助者对你倾诉和发泄的那些消极以至是病态的应激表现。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可以“中性”地把它们放在“资料袋”里,但不能“共情”地让它们在自己的脑海里同自己的情感一起翻腾。如果这样的资料装多了、这样的翻腾填满了,那心理咨询师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会招架不住,进而有可能发生心理咨询师自杀现象。

心理咨询,说得好听是在给求助者做手术,不好听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同心理疾病患者做游戏。——你自己都自杀了,还谈得上助人、自助么?

怎么办?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师就善于既能装填、又能清空。事实上,求助者的那些消极以至是病态的应激表现事后就成为“精神垃圾”了;因此,学会并善于清空“精神垃圾”,是心理咨询师咨询工作的一种环节或程序,也是心理咨询师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防御机制(即“解压”)。

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不管你本来是怎样的性格、什么性别,在进入咨询的境界中,都要把自己调节成为没有自己的性别、个性和偏见的局外人,而做完咨询或治疗之后,很快退出咨询角色,恢复或保持“零心态”。

这就是笔者对“四情”的理解和把握。

 

咨询和治疗的四种模式(类型):

(一)“非指导型”(理解)。

(二)“指导型”(支持)。

(三)“深入型”(促进)。

(四)“治疗型”(干预)。

 

昆明地区的心理咨询工作是“先来者居后”——

1、据云师大的一位心理学老师查阅有关资料后说:1894年云南派了一批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心理学。那时,日本的心理学是学的西方。

2、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国际主义战士”——德国汉堡科学与文化基金会的会员来云南“开垦处女地”。

3、二十世纪80年代,一批有识之士“在黑暗中摸索”,其中10%者今天成为“前辈”或“权威”。

48090年代全国有人来昆明“开荒”——1988年,全国在昆明举办第一届“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但至今荒地尚待开垦,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52001年至2004年,一批精明者办起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约有2000人受训结业。

6、结业后,基本上说,总体上说,我们这批心理咨询师成了一堆“散沙”和一群“没娘的孩儿”。

7、目前看,一方面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人员奇缺,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队伍总体水平低;一方面社会还没有这方面的渴求,另一方面就是有了渴求,我们的队伍也招架不过来。

由此可见,昆明地区的心理健康工作现状是“先来者居后”。后于上海、北京、武汉、成都等地。

 

◆“心理咨询”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1、“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运用语言(经过考虑,表达思想)、“非语言”(自发的,表达情感)、文字等媒介,向有心理健康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诉说、宣泄、询问、商讨,在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辅导和帮助下,通过一起讨论,找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在心理方面寻求摆脱困境、解除不适、克服障碍的条件或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顺利成长的做法和过程。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做指导。

2、“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词条目前很难能在哪本权威的辞书里翻到,并且很难给它下一个学术性质或专业方面的定义,何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涵。某辞书里是这么说的: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以有效地把先进思想贯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人民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科学。在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遵循“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同各项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它引用马列毛的话做指导。

从定义可看出,“心理”是讲情感的远近、情绪的喜厌爱憎,讲体验、调整和适应,“心理咨询”是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平等关系前提下的对话、沟通、交流、一起分享,使咨询成为一种消费、一种享受;而“思想”则是讲是非对错,“思想政治工作”则渗透着军政、训政、宪政里一家之言的命令、训话、批评、禁止,是教训与被教训的关系,是我正确你错误的先验。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关系:狭义的“心理咨询”是关于心理问题方面的询问、答释、商讨、交流;“治疗”则是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包括辅助一定的药物),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对求治者进行帮助、诊治,以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从而适应社会和生活,进而促进其人格向协调、健康方向发展。

前者,任何人包括正常人、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可以咨询、主动参与,咨询的内容可以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障碍、身心疾病等;后者,则是对患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师为主,患者要积极配合,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心理疾病。有的咨询结果,证明需要治疗;而治疗也离不开咨询。广义地说,咨询和治疗都是治疗,所以可综合称之为“咨治”;所以当前为“策略”、“权宜”起见,可把“治疗”叫做“咨询”甚至叫“指导”或“辅导”。

有的来访者首先面临的困惑是:“我是谁,我的心理是什么问题,应该先找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医生?”这里给来访者一个参考“处方”:如果属于严重的心理障碍,以找心理医生为好(当然这位心理医生最好也懂心理咨询,而不是只爱处方);而一般的心理障碍,还是找心理咨询师为好,因为一般的心理障碍,无需药物治疗。

 

笔者提出一个有一定参考作用的简易测试方法:

即在一个时间段内,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下,由自己记录最好由身边人暗中记录,取平均比例: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对所遇到的外部环境和对自己的言动,十有三成不称心,尚属心态正常;十有四成不称心,则有点心理问题;十有五六成不称心,则很可能产生了心理障碍;十有七八成不称心以至到嫉恶如仇的程度,便是心理疾病到了较严重地步;十有十成不称心,那肯定主要的问题是自己的心理,而不是社会诸文化因素。

 

◆据有的医学心理专家调查和测试表明:

30%的男人,在心理方面一生会较严重发病1—2次;50%以上的女人发病2—3次。病程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不治自愈”,有的经过调适治疗很快就好了,有的则会伴随人生很长一段时间。

 

◆一个人在弥留之际“其言也善”,有遗嘱,有的人还有忏悔——也许“遗嘱”或“临终忏悔”是人一生最后的一次心理防御;一些仁人志士遇害前高喊“共产主义万岁”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等信仰或信奉,从心理学角度说,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抑或能有一知己,与之共赴刑场,则死可瞑目矣,如《刑场上的婚礼》。

 

◆每个个体心理活动都有3个层次或叫“精神划区”——

⑴“潜意识”(或叫“无意识”、“下意识”、“非理性”、“本能”)。在理性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它在深层、冰山的底下。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个体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但它能严重地影响人的外部行为。“潜意识”往往很难觉察到,这需要通过自由联想、梦境分析的方法,而进行揭示、得以提升。

⑵“前意识”。在浅层游离、彷徨的心理活动,通过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以进入到“意识”。往往是个中间状态、过渡阶段。

⑶“意识”。是文化了的、理性的、理智的、自觉的和压抑了的心理活动,是在表层的、个体在清醒状态下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载体是语言,“君子动口”。

此外,还有个“远祖集体潜意识”。所谓“远祖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

 

◆其人格结构都有3个“我”——

⑴“本我”(或叫“原我”)。本能的、动物性的原始冲动,是“火山”底下的岩浆、动力源、能量库。它没有时空概念,不考虑逻辑关系和后果,而是按“快乐”的原则、“初级”即幼儿的思考方式,对事物的评价以欲望为标准,通过幻想,在潜意识里活动。它直接用行动来体验情绪或满足要求,而不是用语言。它情感水平低,简单直接的思维,非爱即恨。它一边要快乐,一边还得防御。如探戈舞,很有意思。笔者的联想:那男子的“本我”一边要与那女子寻快乐,一边得防备其他男性来争夺或干涉,可能还包括那女子的丈夫前来角斗。要不,为什么他老是转头环顾左右呢?

⑵“自我”。它要认识、了解、适应外部环境,要听从“超我”的指挥,是“本我”的监督员、把门人和“泄洪闸”;所以它“一仆三主”。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审慎和监督调节机制。它的活动范围,一部分在意识里,一部分在潜意识里,遵循“现实”的原则,按照“次级”即成人的思考方式,去做现实允许的事情。成人思考方式的特点:评价事物,以客观现实为依据或参考;运用逻辑思维,考虑因果关系,考虑后果;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有细致的分化,如情绪、情感、情操,七情或五情。

⑶“超我”。理想的自我、良知、良心、榜样。遵守“道德”的原则,按照“高级”即伟岸丈夫的思考方式,通过社会化,把道德、法律纳入个体的性格之中,进行自我升华、自我鞭策和积极解脱。它是人格中的监控机构。超我行为,往往是痛苦的,会受到道德的约束、良心的谴责,有的良知甚至会命令个体自杀;没自杀活下来的有些个体,会以“精神病”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冲突发生在“自我”与“本我”之间,就是“神经症”的范围。在“神经症”这一范围里,本我与外界的冲突转化成为本我与自我的冲突。

“超我”可以影响、指挥本我和自我;“本我”欲望的表达,常常通过梦境、行为失误和发泄、排解等症状来完成;“自我”会运用神经症性的一些心理防御方法,当在超我的指挥下活动、本我又不听话时,自我就会感到焦虑和有罪恶感,所以“自我”很累,有时也很痛苦。

 

现在许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保健医生,权且叫私人医生(当然这种关系不是固定型、紧密型、专一型),这是“私人生理医生”。为什么不可以有“私人心理医生”?现在也有了私人律师。同理,为什么不可以有“私人咨询师”?人们舍得花钱治疗躯体疾病而维护躯体健康,这才做对了一半;同时还应舍得花钱对心理疾病进行咨治,从而实现心身全面的健康。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咨询,对心理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心理是大脑机能对客观的反映。人人都要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不可避免就会发生心理故障。排除心理故障,让个体的心理需求,支配躯体的行动,去实现目标,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心理咨治”是一项伟大而高尚的工程。

 

达到“新健康”的指标,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完人”,而是可以成为一个心身相对健康的人。

 

“心理学”的普及教育,应该属于“大教育”。

“大教育”包括怀孕妇女的胎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普通教育和在职或再上岗岗位培训教育,也包括离退休后的永远不毕业的老年大学教育。

 

◆关于好动、多动、多动症状和多动症:

⑴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这个病名。

⑵活泼、好动、多动≠是多动症状,更≠是多动症。

⑶孩子3年级以前不要考虑是不是此病。

⑷“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

⑸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生理医生和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关于考试不成功的原因或可能,不妨老师或家长看一看哪些是不能责怨孩子的:

遗传因素,

智商不高,

不感兴趣,

考前生病,

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有考试焦虑症状,

有考前紧张综合症,

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脑器质有损。

 

◆关于“早恋”——

首先这个词就没有个科学的定义;然后,现实中主要是指老师和家长,对这个词的理解普遍偏激。

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到“青年期”,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有“三步曲”:第一乐章——疏远异性阶段,在课桌的中间有“三八线”,下课了,女的一群唧唧喳喳,男的一簇嬉戏打闹;第二乐章——接近异性阶段,但不限于特定的目标,多是群体的异性交往;第三乐章——迷茫的爱慕异性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偶像。

“恋爱”,按传统、现代的解释是指未婚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就婚姻与家庭来说,“恋爱”是重要以至是最重要的“手段”。“早婚”,这词容易界定:是指未到生理和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可这人与人(这里指异性)的爱慕之情,能用年龄来界定么?谁能说出个具体数字?

当然还有“新潮”的恋爱:正因为在恋爱阶段也不排除性爱,所以当代一些“新潮”的人,有把“恋爱”只当作“目的”的。他们把恋爱的时间拖得很长或把恋爱的对象换得较频。也就是“光恋爱,不结婚”。“新潮”,实际上是在恋爱期间,性爱行为冲破了传统的道德、一个人的“本我”打败了“自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说,男女在儿童期是不忌性别、两小无猜;到了少年期,会有一段时间的“异性相斥”,这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到了青年期,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在传统的时代,其“相吸”是隐秘和含蓄的;可到了开放的今天,就变得公开和赤裸,甚至还要“趋众”、赶时髦,—— 谁身边没有个异性朋友傍着,谁就是落伍者。所谓的“早恋”,就是青少年从“假象”走到“真相”初步的“相吸”行为。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相吸”不能叫“恋爱”,也不能等同于“新潮”;只是一种异性间本能的性吸引的暂时表现,性意识的萌动,盲目、好奇、懵懂、朦胧的“游戏”而已,是在幼稚地对成人进行“模仿”罢了,但对婚姻与家庭,他们还没有考虑到,甚至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感到迷茫,连自己都不知道,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

在客观“认知”的前提下正面辅导,包括宣传学习性的知识、心理动力“里比多”,进行躲避刺激、意识控制、自然“脱敏”、排遣、升华和开展“转移”活动等。

其实,如果“早恋”是成立的话,那到了“青春期”,“早恋”比“恋母”或“恋父”情结要好得多。

对待“早恋”,建议老师注意五点:

一是不要指责或斥责这是“早恋”;否则,就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这些学生的潜意识会说:“哇,这就是‘恋爱’呀?我也长大成人了!为什么光许你们,就不许我们?”

二是不要因担心万一有的“偷吃禁果”怀了孕,就对一万个人进行防范,一见有一男一女在一起走,就像盯“贼”一样。这会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倒引起学生的反感或逆反。

三是万一有的怀了孕,首先不要张扬,最好也不要开除;因为这样做,不是挽救学生的积极或最好的办法。在过去或正统的态度和办法是,一旦被发现,学校和老师便大会批小会斗,把当事人批倒批臭,使之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然后通知该生的家长,最后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还要证明老师没有责任或已尽到责任,就把当事人开除。二十世纪60年代,笔者高中时的一对男女同学就是这样在毕业的前夕被开除的。结果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虽然他俩的学习非常优秀。他们因为“早恋”而遭到开除的处分,这种处分当然是不公平的、错误的;但就因“早恋”或因开除,而毁了个人的前程,事后两人也未成眷属,成为终身遗憾的事。极左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正统的东西在受着巨大的冲击,不要说“早恋”,就是怀了孕也不应当开除。对这种事“杀一儆百”,不但被杀的不服,就是那一百个也会声援那被杀的,矛盾反而会激化——当事人如果一时想不通,跳了盘龙江,恐怕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会更大。要“冷处理”,这是最现实的方法。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会帮助怀孕者刮宫并替其保密。怀孕、刮宫的“现身说法”,这就够当事人反思的了,这比张扬出去、开除要好得多。据最近有消息说,云南有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怀孕少女可拨打电话与该中心联系,接受医疗救助和心理咨询。

四是客观认知。判断是恋爱还是游戏,主要看是否有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客观认知包括——①初中以下,不是“早恋”;②高中阶段,校纪里不宜提“早恋”;③大学阶段,不但可能是恋爱,并且也可以结婚。

五是在客观“认知”的前提下正面辅导,包括有突破性地宣传学习性的知识、心理动力“里比多”和性心理卫生常识,进行自然“脱敏”,开展“转移”活动等;以便使一个人从青春期到结婚前这10多年,能顺利排解性冲动。

 

◆关于沉溺“网吧”——

“网吧”,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许多学生迷恋、沉溺到废寝忘食、耽误学业的地步,都是事实。

对“网吧”,

第一,要堵是堵不住的;

第二,要学生不看网上的不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内容,这首先要从源头即厂家、商家那里堵,禁止制作、推销这种“软盘”,但这不是学校的任务或责任;

第三,凡事有利有弊,青少年也确实通过“上网”,练就了聪明的脑、灵巧的手,当然也满足了“本我”贪玩的欲求,回过头再来较安心地做功课。

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或方式的引诱源或叫“甜蜜的陷阱”。电脑的时代,就不可避免会发生电脑问题。成人照样也入迷上瘾。某单位现在实行“无纸化”办公,据调查,有80%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上网。一些成人在网上进行“QQ”交友,有个男人最后实地约会时,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的老婆。所以不要一味指责青少年。“上网”这一引诱源,并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的几大“不良行为”,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家长、老师对青少年的过激或偏激看法。

 

对“青春期”,无论是“美喻”还是“问题”,都是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规律性的东西,是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同学个人如何自我调适和老师、家长如何积极引导。

 

◆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沟通”:

最近,有位老师与笔者“沟通”的话题是——

我是小学的一名老师。我一直在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焦急,感到这些孩子是有“学习障碍”。你能通过你的心理咨询,治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叫他们的考试分数升上去么?

笔者的答释是——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或执行教育体制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心身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的分数上升。

笔者认为,这次的“沟通”很有意义。它不在于这样的答释对不对,或那位老师服不服;而在于当前形势下,老师的确需要和心理咨询师“沟通”。

 

◆教育方式和目的,应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培养出真正成为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可结果呢?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集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考试紧张综合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除了先天性的“弱智”,也不要轻易认定哪些学生的脑子笨。再“笨”的学生总有他的专长、爱好。学习他的专长、爱好,往往就聪明起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学生的与高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长、爱好,不被重视或受到埋没。这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学生的结果。

 

笔者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并且90%的这样的父母同步互为因果地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75%的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实际上孩子无病是他自己有病。

 

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

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简单说就是教育性质的倾向。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素质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是“政治教育”;现在虽然上面在喊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很大比重是“升学教育”。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那份高考的卷子。

在落实“升学教育”过程中,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是人生命运、前程的“分水岭”。

 

◆教学环境中的一些主要体现负性刺激的存在:

⑴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⑵评各级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

⑶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⑷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⑸主要偏重于学科的考试,综合能力的测试少。

⑹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差生”的提法很伤人的自尊,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很不利于孩子的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撇开器质性的原因,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是“潜能生”。

⑺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⑻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⑼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或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⑽“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⑾老师有时对学生有人身体罚和人格上不尊重的地方,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不公平的时候,有“恨铁不成钢”锻打操之过急、过重的现象。

⑿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⒀“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⒁给有来头、有权、钱的家长的孩子“吃小灶”。

⒂认为严师能出高徒。“高”是考试分数高,“严”是严厉。

⒃“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⑴“马拉松”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心身疲惫。

⑵许多学生恐惧考试。

⑶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⑷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而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⑸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⑹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⑺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理对学校、老师千恨万怨。

有些家长和学生称,甚至有的老师也承认,有些学校是“魔鬼学校”,老师则是“魔鬼训练者”。对接受或不得不受这种训练的心理脆弱的未成年人来说,能不得“心病”么?

有这么一种可怕的公式或现象至少是事实:“差生”—分数—命根—患“心病”以至自杀丧命。

2005年6月底,在昆明富民县某中学就发生一件这样的丧命事件。

学校“动员”“差生”“自愿”放弃中考;初三年级学生16岁的李涛、李飞两“差生”在告别学校回家的路上,在水库里丧生。

背景材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从初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就“动员”“差生”写申请,“自愿”放弃中考。学校还请来“差生”的家长,要家长同意“差生”放弃中考,自愿回家。见《告家长通知书》:“我校初中毕业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你的孩子在我校修完初中开设的全部课程,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因为你的孩子自愿申请不参加今年的中考,从今天开始学校就将你的孩子交予你们管教。希望你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涛的遗物——写给学校的申请书:我申请不参加中考。原因很多。第一,我想我考不起,所以放弃中考了。第二,家中困难,我想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再说,我侥幸过关,如果考取了过不了半年,我也会回家的;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智商”低。所以我选择放弃中考。就请你批准我不参加中考了吧。谢谢你们,老师。

学校说:这是起意外事件,我们没有责任。

群众说:该中学在全县考核连续6年都是第一名。学校对“差生”不给予考试,这样做已经好几年了。目的是保持较高的升学率,好拿高奖金。学校用考试成绩划分优、差生,这不公平。

记者点评:借用学校和孩子的话,我们的孩子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竟然成了一个“弱智”!无论如何不能说他们是在健康成长吧?更不要说他们会有信心“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笔者感叹:我们还用去机械地论证这两者到底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么?为了“教绩”(教师评职称、长工资的“硬指标”,通过学生考试的分数体现),现在的师生关系就剩下“分数关系”了;就像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一样。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差生”没有了分数,也便等于没有了“命根儿”;他们,进,不能回到学校的同龄群体中;退,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好跳进水库丧命。

 

◆学校和老师方面:

努力促成“素质教育”事实的形成。即使目前还得落实“应试教育”指令,但也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把教育仅仅理解是为了升学和就业。

这些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很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育成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教书”、“授业”、“解惑”是为了“成才”,那末“传道”、“育人”则是为了“成人”。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育人”就是让青少年在学校健康地发展人格,培养“情商”,使其成为健全的人——“成人”,而“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亲子关系”的四种情况:

一组图,由大小及其交叉幅度不同的两个圆表达母子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心理关系情况。

1、“包含关系”——

共生,“怀胎期”。

2、“重叠关系”——

“围产期”。

3、“交叉关系”——

⑴交叉幅度很大:“围产期”,“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幼儿园);

⑵交叉幅度一般:“潜伏期”(小学);

⑶交叉幅度很小:“青春期”、“青年期”(初、高中)。

4、“并列关系”——

⑴在切线处相接的并列:“青年期”,毕业后、就业初;

⑵很小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

⑶一般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成家。

 

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要不要“利于行”?

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不受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母亲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

 

◆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反”的话题,说人生有两次“逆反期”:3—4岁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也许这些同学的观点,会被某个心理专家采纳,提出“人生有三次‘逆反期’”的结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情感补偿”:

有的母亲,把一岁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几年后接回来。结果亲子生疏。母亲感到这些年对不起孩子,欠孩子的,想加倍做“情感补偿”。但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亲子关系”是在长期的连续性的情感呵护与被呵护中,在渐进中,形成的。

 

◆把握好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1、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2、“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3、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要讲《365夜》里“狐狸的一家”的故事。爸爸妈妈告诉小狐狸说长大了要自己觅食。人,更应如此。所以在孩子3岁以后逐步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一种“爱抚”。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5、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防止“亲子关系”因此而“代沟”。

6、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残缺、扭曲的爱——

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

7、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长,但不是理解能力。

8、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那是“学龄前”的事。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表现新事物。

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

9、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⑴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这是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⑵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⑶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⑷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⑸如果孩子喊出“老师!”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⑹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⑺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⑻当有了情感、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我后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

10、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如今,许多家庭为了减轻育儿负担,纷纷请进了保姆。而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真值得思考。

11、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产生坏的结果。

12、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

13、一份调查显示——

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14、“体罚”与“心罚”——

任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15、“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龄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应基本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智能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在“早期教育”中,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16、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要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17、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下结论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医生或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18、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⑴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知为别人着想。

⑵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辈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⑶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小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集体活动的机会、条件;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⑷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这就易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⑸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等,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19、“亲子关系”对峙,看动机更看效果,“好心办坏事”不行。当你的教子方法无效、引起逆反和起了副作用的时候,就要停止或改变方法,并且,无论何时父母都要站在一个战壕,一唱一和,但不要与孩子为敌。

20、有观点说“医不治己”。说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教不了他。这里就是因为有“亲子关系”的心理问题或情感障碍。特别是职业是教师的父母,不少的教师(同时为人父母),往往是种好了“大田”,却荒了自己的“自留地”。难怪孔子说“易子而教之”。

21、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孩子到底是谁的?

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

是自己的:父母同独立后的孩子是亲戚、朋友关系,不能一辈子在一起。虽然“血缘关系”不变,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

当孩子是乳鸽的时候,离开母亲的怀抱,向前走;但走不多远,就会回头看看;稍稍远些,就折头回来,急匆匆跑回母亲的身边。

当孩子是鸽的时候,就不愿永远留在母亲身边,他要独立地飞,远走高飞;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一生。

因为子女与父母,毕竟是“血缘关系”;所以走到天边也是母子关系呀!明天,孩子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但他无论飞到哪里,都叫你是“妈妈”呀!

但没有这样的道理——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所以你要永远留在我身边。

此时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的排序是:自己,同龄伙伴,其他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朋友关系”比“亲子关系”还重要。

这是规律,所以想得通、想不通,都是、都得这样!

 

考试结束,心态坦荡:

1、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

2、迎接成功。

3、再接再厉。

4、承受挫败。

5、屡败屡战。

6、坚持不懈。

7、前途光明。

 

◆从学生“轻生”,透视我们的师生、亲子关系及社会反应——

近年我国每年平均有28万人死于“自杀”,这主要是因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不能自拔所致。而大中学生约占20%。孩子一旦轻生,

社会的关注不过是叹一口气表示同情、惋惜。

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主要是生怕自己要负什么责任。

只剩下父母要一辈子背这个沉重的“十字架”。

 

◆避免应试教育产生“副产品”——

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集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强迫症”、“抑郁症”和“考试紧张综合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音乐疗法”,有十大好处:

①增强肺的呼吸功能,

②清洁呼吸道,

③使肌肉放松,

④有助于发散多余的精力(以上4点属于生理功能),

⑤有益于抒发健康的情感,

⑥消除神经紧张,

⑦帮助驱散愁闷,

⑧减轻“社会束缚感”,

⑨有助于克服羞怯的情绪,

⑩有助于乐观地对待现实(以上6点属于心理功能)。

 

一方面我们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人在参加各种形式、各种目的的考试。

事实上,不仅孩子们面临着数不尽的各种形式的考试,作为成年人或家长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考试——厂长、经理、领导干部接受组织管理能力的考核和政绩考查中包括考试,工人的培训、竞争岗位、评定劳动技术等级的考试,科技人员的技术业务考试、职称评定考试,出国留学托福考试,以至司机驾驶技术考试以及其它各类成人再教育的考试,等等。

从广义来讲,各种竞技比赛也是一种考试,包括智力竞赛、大奖赛、体育比赛、岗位练兵的操作比赛等。现代社会录用人员、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面试,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考试。

尽管考试还存在很多弊病,它的确需要改进,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考试更科学的竞争办法呀!

尽管考试是无情甚至是残酷的,但我们不是更憎恨“走后门”么?考试总比“走后门”要公平得多吧?不是要凭真本事么?

因此,“考试”成了人们现实生存、生活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接受社会化学习和教育的途径;当然也就成为学生在校的一道“主菜”,——不管你是“喜欢”吃还是“应该”吃,都得吃!

 

另一方面我们说——

教育和教学当适应学生,而不应让学生服从教育和教学。教育和教学≠考试,学习不≌考试。可目前的考试制度和现状就像是一座“五行山”,孩子这么小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么累,这非常不利于人格的发育成长。

什么“三好”、“五好”?还是全面发展好!什么“第一名”、“前三名”?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回顾或强调笔者在前面所说的观点——“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什么“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应试教育”、“考试教育”喽!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就是在这样的“两难”中,带着它“考试紧张综合症”等的“副产品”,踉踉跄跄、曲曲折折地前进,前进着……

 

◆封建时代,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男女走路至少要保持3尺的距离,所以一般没有恋爱的机会;结婚前也就没有“恋爱”的阶段;而是直接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武断地把异性两个人用“红线”捆在一起,盖着脸,蒙住眼,认都不认识,见都没见过面,被胡乱塞进“洞房”,让“生米煮成熟饭”,然后于第二天天亮起床见面,从此两人就在一起过日子。

在“三拜”的时候,你看那女的蒙着“红盖头”,男的走在前面,用一条“红绸子”扯着女的,进入“洞房”——当然现在是“椒房”。你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意思?那是“抢婚”的“再现”和表演。“红盖头”是当时套在头上的麻袋;“红绸子”是绑人的绳子;在绑前是要把女方打晕的,打晕的工具就是掀起“红盖头”的小木棒。古代的“抢婚”大多是痛苦的,演变到今天成了一种“甜蜜”。

还有那结婚时诸如戒指之类的“定情物”,男人给女人戴“项链”、“戒指”是什么意思?是给女方戴上“枷锁”和“手铐”啊,婚后好严加看管,不准“红杏出墙”!出现这些野蛮的程序和现象,都是因为婚前没有“恋爱”阶段或没有采取“恋爱”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恋爱问题”上,经历了封建残余、传统、现代、当代和新潮的阶段或模式。但交替和转换很快,如形象地描述一对恋人的“恋爱场景”,偷拍如下:五十年代是“鱼贯走”,六十年代“一虎口”,七十年代“手拉手”,八十年代“把腰搂”,九十年代“口咬口”。最早是心里偷着爱,后来是洋溢出情爱,当今是“情爱”甚至加“性爱”。

 

◆奉劝单身女子在第二次恋爱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体现对第二个男人的真情,而把自己第一次恋爱的内情、详情告诉那第二个男人,特别是有关“失身”之事。而作为第二个男人不应该、也没有那个必要过问这方面的事。

 

◆两人一见钟情,当即定亲,翌日成婚。在“生米煮成熟饭”时,两人才发现吃的是“夹生饭”。——这是“速成”的例子。

“夜长梦多”的“梦多”,包括一方可能被另一方的“马拉松”拖得不耐烦,或失去对对方的“神秘感”,或另有新欢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末,多长的时间为宜?这里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如果一定要说出个时间段,参考的时间段则是2—3年为目前我国国人的“惯例”。用两三年的时间,双方的优缺点都会暴露出来,也会“磨合”得协调了。

正因为恋爱是手段;所以不是说恋爱只能一次、一个,不是说恋爱只准成、不准拉倒。为了婚后不失败,宁可恋爱失败。如果“失恋”,既然不是“两厢情愿”;一方对另一方也不必痴情或伤心得寻死觅活的,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必“一条道上走到底”,更忌讳采取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防御方法。即使是两人以外的原因,建议两人也不要轻易“梁祝化蝶”。不成亲,也不必成仇;不成亲,可成友。这在现代和当代型的恋爱中,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倒是不难作到。无论如何,积极的态度应该是,自己擦干眼泪,包扎好心灵的创伤,爬起来,继续按照“留心、抓紧、寻机、随缘”的指导,再去“天涯海角觅知音”。

 

◆其实,回顾一下原始社会的各种婚姻形式,你就会发现当代试婚、同居等几种“新潮婚姻”并不新潮,暗中娶小、包“二奶”、傍“情人”、婚外同居、“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等几种“时尚婚姻”也并不时尚;颇有“族外群婚”、“对偶婚”、短期成对配偶、“俱乐部婚姻”、“单偶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婚姻的残迹或余风。

 

◆其实,仔细想想,大多数人的婚姻不过是一种“交代”,对自己本能的欲求、对父母的责任、对世俗的传宗接代、对社会的兴旺、对民族的繁衍、对时下《婚姻法》的落实等的一种“交代”。因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问题,就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不但适龄男女本人着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跟着着急,做父母的更着急,为此弄得大家都心理不平静。似乎人必须要结婚,哪怕是为了离婚也要结婚。

 

◆婚姻“期望理论”:

研究和揭示“目标”对人所产生激励的过程和规律的动机认知。有公式:激励力量(M)=目标效价(V)*期望概率(E)。其中,E是指一个人根据经验判定采取一定行为所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V是指达到目标时对满足个体欲求的价值的大小;M是指个体希望获得某种结果时,内部潜力发挥的强度。

现在把这三者关系剖析如下:M=V*E。要提高V和E,就必须增大M。若E不变,M越大,则V越高;若V不变,M越大,则E越高。这是理论和憧憬。而现实当中,往往是M的大小相对变化不大即要增大M会有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V过高,则E会相应降低,也就是达到理想结果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变小。

拿“婚姻”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希望获得美满结果的婚姻,其外部客观条件和个体内部潜力(M)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其大小相对变化不大,如果把结婚的“期望值”(V)定得过高,则婚后美满生活的可能性(E)就会很小即美满生活的结果很难实现。当然,婚姻不是个数学问题,不能机械地套用数学公式;但M=V*E也不是个狭义的“数学公式”,运用到婚姻方面,它便成为一种“社会规律”。

 

◆有人认为,形成“单偶婚姻”和组建“一夫一妻”家庭的主要基础是情感。理由是,情感可以冲破一切,因为感情好才结婚,感情不好就离婚。

笔者不敢苟同。情感是不稳定因素,随时都可能有波动、变化。能不能因此推理:一变坏就离婚,一变好又复婚?能不能我今天和甲有了感情就同他结婚,明天又和乙产生了感情就又同乙结婚?正因为不能如此随情,所以我们的政府就在你们两个人情感好的时候,用《婚姻法》来把你们“捆住”;所以你要贪恋钱财或攀政治的“高枝”,也会愿意同没有情感的异性结婚,即使你同你妻子以外的女人再怎样心心相印也只能同她望洋兴叹。

当然,笔者不是否认情感;只是认为,情感是家庭和睦或稳固的三脚架的三脚之一:情感+血缘+经济,或情感+法律+经济。

 

◆笔者反而认为,一夫一妻制不以自然(主要包括情感、性爱)条件为基础(起一定的作用),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法律条件为保障)。所以组成“家”的要素还应该加上“经济关系”。比如过继、收养来共同生活的成员,如果经济分开,各花各的钱,这还叫什么“一家人”?再比如,当妈的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抛弃,不抚养,也不供给生活来源,儿子成为“孤儿”、“弃子”,在外流浪,虽然娘俩儿是血缘关系,但你能说他们是“一家人”么?还有把自己的儿子已过继出去,等等。所以传统的“家”应该是经济共同拥有并享用,即使一段时间没有在一起生活。

所以,换个提法:对于婚姻家庭来说,经济条件是基础,法律因素是保障,情感、性爱是“黏合剂”。

 

◆“家”在每个人心目中有着各不相同的描述型内涵:

(一)家是 “温柔乡”、“安乐窝”、“温馨巢”:

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大都是在“蜜月”的前后,以及以后到生下娃娃的一段时间。这些比喻生动、形象、逼真。这期间的小两口是比翼鸟、连理枝、牛郎织女。

(二)家是“避风港”:

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一般是指那些在单位或在社会上工作或事业不顺的丈夫,经常是风雨坎坷之后,带着疲倦的脚步、沉重的翅膀回到家里;这时得到了妻子的呵护、温存、安慰和鼓励,使精神得以尽快恢复,第二天能够扬满风帆,继续远洋。

(三)家是“旅馆”:

这样描述,主要指,一是那些家庭观念淡漠、责任心不强的丈夫,二是工作紧、事业忙的丈夫,三是有特权的“三基本”的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经常是只在家里过夜,特别是“三基本”的人,甚至连自家的床都基本不上;所以,妻子就这样指责他。

(四)家是给人家看的“摆设”:

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多是两口子矛盾频发、关系较紧张、情感开始有裂痕,并且“针尖麦芒”。一方回到家里,另一方也不给个好脸子。这时双方一起呆在家里,就感到家里空气沉闷、压抑、憋得慌,或感到寂寞、冷清、凄凉。经过一段“激战”,双方都感到厌倦,于是开始对峙、沉默,时而来点“冷战”。但也不想离婚,于是就这么凑合着过。家中没有了温馨,这时这个家便成了能住或要住的“房子”,但在邻居的眼里,他们还是“一家人”,这便是成了给人家看的“摆设”。

(五)家是“监管所”、“绳索”:

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是夫妻已经到了互不信任的地步。往往过度的爱便是恨,过分的关心便是监管。妻子公开申明不准丈夫晚上出门的原因和理由;尽管丈夫有些理亏,但也“以牙还牙”,不准妻子出门。于是在心理上两口子你捆着我、我捆着你,大眼瞪小眼,一起守着那电视机。

(六)家是“火坑”:

到了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地步,那说明夫妻之间至少是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人格的侮辱、危害、虐待以至伤害。如果丈夫是虐待的主体,那这个家对妻子来说便是“火坑”。

(七)家是“坟墓”:

到了有这样感觉或描述的程度,那说明经过“旅馆”、“摆设”、“监管所”、“绳索”、“火坑”等的“洗礼”,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已烟灭灰死,其各自的事业也因为对方的钳制而一事无成。这时,他们的婚姻死了,进而这“家”也就名存实亡。

 

◆有人曾对不同身份已充当了丈夫角色的男人做过“描述出你心目中妻子的形象”的一组随机抽样“问卷”,结果如下——

①卖菜人说:“她开始是个带刺儿的‘嫩黄瓜’,现在是个酸不拉唧的‘老黄瓜’。”

②牧人说:“她开始是个‘小绵羊’,现在是个‘母老虎’。”

③樵夫说:“开始她是‘干柴烈火’,现在是‘一堆灰烬’。”

④司机说:“开始她是坐车的,现在是我的‘交警’。”

⑤国企干部说:“新婚时我感到是‘吃小灶’,现在她是‘长期饭票’——虽然乏味但稳定可靠天天有。”

⑥商人说:“开始的妻子是我的贴身‘小棉袄’,现在是换了一件又一件的风衣。”

 

◆新潮型,主要有如下8种:

1、“单身族”。

2、“单亲族”。

3、“丁克族”。

4、试婚的。

5、同居的,又叫“无照婚姻”。有宣传说现在是“同居时代”。提到“时代”的高度,确有些令人咋(ze)舌;但“现象”确实存在。

6、“协议婚姻家庭”,多为老年人。

7、“同性恋—同性爱”,有的要求组建“同性家庭”,有的成了事实的“同性家庭”。

8、“网络模拟(虚拟)家庭”。

此外,“新潮”中还有暗中娶小、包“二奶”、傍“情人”、“喜新不厌旧”、婚外同居、“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等诸种“时尚”。——虽为“时尚”,但多为病态,既风情万种,也有难言苦衷。

 

◆人们都希望能有由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并且家庭能有和睦的氛围。一些人还有更高境界的设想:男女的结婚,除了相互的爱慕再也没有别的动机,即情感是结婚的唯一基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文明和进步,则是两性权利的完全平等、绝对忠诚、充分自由。

然而“家”,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发展的内涵越高,家庭的房子就越阔、成员就越少。“家”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统一、永恒的模式,所以,就谁都难以找到它的准确概念和内涵;这也是,出现几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主要是“情感之经”)、“清官难断家务事”(主要是难断“情感之事”)和使“家”成为永远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话题的重要原因。

由此,笔者认为,通过法律、道德和“约定俗成”,让经济基础、社会阅历、身份地位、人生观、道德修养、人格发展、志趣爱好、习惯取向等各不相同的人,在不拘一格形式的“家”中生活,发扬个性,享受自由,乐度一生,岂不是人类不断、执着追求自由、平等、真爱、“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么?

 

◆长相、体姿、打扮是否性感,这是就性别而言;如果不断“冲电”学习,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包括培养各项志趣爱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那末“女性”就变成了“女士”。性,只是一种吸引。吸引到一起后,还是要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提高情感、情趣的生活质量。所以,实在的男人看重的是“女士”。

 

◆端正择偶的动机和目的:

旧社会,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带有共性、最基本和最现实的动机和目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文明,反映到择偶的动机和目的上就有各种层次。是做“缠在男人这棵树上的藤”把自己置于“商品”、“奴隶”、“花瓶”的地位,还是遵循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安慰、互相勉励、互相扶养这“九互”的原则去平等、平凡、忠诚、真爱相处,还是别的什么?这全凭“人各有志”。

 

◆最近电视上有句广告词,是来自已婚女人的心声:“我想让我的丈夫回家!”

已婚女人特别是失落彷徨妻子最大的心理矛盾是:一方面希望并支持自己的丈夫在外面闯荡,事业有成;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一旦丈夫事业有成会因忙于应酬“过家门而不入”,会被外面的“彩旗”所飘倒,会在情感上把自己抛弃。产生这种心理也是正常的。因为爱情是自私的,甚至应该是“专一”的,丈夫是私有的,容不得“第三者”插足。要不然为什么叫“一夫一妻制”呢?“爱得深就恨得深”嘛!

 

◆一位女士的姿态高:

“夫妻生活就是那么一回事。要夫妻感情绝对专一,那是一种理想,现实中难以存在。不要天真浪漫。”她跟我说,“不能光怪男人坏,是这个社会环境太坏了。能有几个男人‘出污泥而不染’?”又说:“只要大环境、社会风气不改变,光凭我去严格要求丈夫,是不会起到多大作用的。我经过长时间思考,认为,不能因为社会环境坏由我的手亲自毁了自己的丈夫。因为毁了丈夫同时也就毁了自己。到头来,什么‘专一’啦、‘纯洁’啦、‘神圣’啦,还不是照样没有实现!所以我终于想通了——外面‘彩旗飘飘’,它飘就飘吧,只要不飘到家里来。”

时下,大环境、社会风气令人担忧,有些人以至道德沦丧、良心泯没。一些人为了拉紧生意伙伴、仕途的同路人或有求于他人要办成某件事情,就应酬。要么请人,要么人请。陷入这个“怪圈”,难以自拔。似乎谁不这么做谁就吃亏、办不成事情。这位女士看破了,心涛也就平静了。

 

◆丈夫犯了错误,妻子有没有什么责任?丈夫犯了错误,怪那花花世界的诱惑性太大,怪那狡猾的“狐狸精”抓准了男人的“薄弱链条”,怪那不忠不贞的丈夫一时丧失“阶级立场”,这都对。但是否也应考虑一下,平日自己对丈夫是否有娇柔和温存不够的地方。不管丈夫的错误再怎么重、责任再怎么大,作为妻子都应扪心自问:我为什么没有吸引住(而不是管住、看住)自己的男人?丈夫有“外遇”,自己应负什么责任?至少要负点“领导责任”吧?

 

◆一些暗查、盯梢的行为是不是不可取?夫妻间的“情感危机”只是在某一个阶段短时间、一阵子发生,不久就会“雨过天晴”。但有了盯梢行为会给“雨过天晴”又留下一片“阴影”。

(七)想想“藤缠树”的哲理。缠得过紧,会把树缠倒、缠死。树倒了,藤也就自然不高大了。有的女方不承认自己是“藤”,那就是“连理枝”了。既然是“连理枝”,其中的一枝倒下,另一枝也不会活得正常或长久。

 

◆不要中了“情敌”的离间诡计,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到人家的那一边。作为一个男人,当夹在两个女人的中间时,他的“男子汉大丈夫”英雄气概、坚定立场就不见了,一时会不知所措,很希望能有谁给他一个台阶下。在他犹豫不定、左右为难的时候,作为理直气壮、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果一把把自己的丈夫推出去,那就正好推进那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妇怀中。这正是情妇梦寐以求的事。

 

◆记得几年前云南的妇女以妇联的名义喊出:“赶走川妹,还我丈夫!”几年过去了,丈夫是否“还”回来了?情况不详。但有一条是清楚的,就是“川妹”尚在。“川妹”走不走,与此口号无大关系,她们是看商品经济市场行情的。

有的女人说得客观、切中要害:不能光怪男人坏。是这个社会环境太坏了!只要大环境、社会风气不改变,光凭妻子去严格要求丈夫,是不会起到根本作用的。不能因为社会环境坏而由妻子的手亲自毁了自己的丈夫;因为毁了丈夫同时也就毁了自己,毁了共同创建的“家”。要毁掉一个美好的家非常容易!但要再重建一个理想的家谈何容易?不信?可去问问离异后的女士们!

 

◆也有成功、得志的妻子——

“女强人”、“白骨精”。于是就引出“女强盗”与“男子汉大豆腐”的问题。

女人成功、得志,就成为“女强人”或“白骨精”。女人如果仔细品味一下“女强人”或“白骨精”这6个字,就会品出男人讥讽和不与配合的“潜台词”:“女强人”—“女强盗”;“白领”+“骨干”+“精英”=“白骨精”。一些“女强人”再现了“母权”社会中妇女的能力和“女尊”(母系氏族被父系取代,妇女就一直被压抑;所以,一旦有了施展、发挥的机会,就会加倍地压抑男性,并且要管大,管全,管小,管细);但这往往需要付出比“男强人”大好多倍的代价,其中最大的代价就是“家庭残破”。

 

◆现时有“顺口溜”说:“苦瓜不苦,辣椒不辣。女的不柔,男的不刚。” 男的为什么“刚”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女的“柔”不起来。家庭往往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或是模式:夫妻关系特别是情感关系是通过一阴一阳、一弱一强、一柔一刚来维持平衡的。夫妻有一方言多另一方则语少,一方为主另一方则为辅,一方多干另一方就少干,一方心细另一方就心粗,一方霸道另一方就怯懦……男的成了“豆腐”,他的女人很可能就是个“强人”。在单位,有男人说女领导是“女强盗”,因为她强夺男人之劳功;在家里,有的丈夫得叫自己的妻子是“爹”,因为一切都是“爹”说了算。“好男不和女斗”,但老让着也不是个事。单位里的男人如果实在受不了,就要求调离现岗位或现单位;家里的男人实在受不了,那就只好提出离婚。在成为“女强人”的妻子的眼中,怎么看自己的丈夫都是个“窝囊废”,与自己不平等,掉自己的架,丢自己的人;有的“女强人”要求丈夫牺牲丈夫方面的事业而让他承担家务几乎是全部的责任和义务 ,等等。这是作为男人所不愿和不能接受的;于是,“情感破裂”就会发生,“婚变”就要由可能变为现实。据笔者的一组调查,十个“女强人”中就有八个是过着“单亲”家庭的生活;另两个“女强人”的丈夫则是口服心不服的、内向型性格的“六好男保姆”,而不是“六好丈夫”。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