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战略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疗法
沟通与备忘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座 标 新


  

 

(之三)

其实,“青春期”既是“危险期”,也是“黄金期”。特别是到了“青年初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有人顾此失彼;一旦处理不当、适应不良,会三败俱来。所以,一方面,孩子自己要有适应社会包括接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就看怎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

 

◆什么人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

从上面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的表述看,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

有一组调查数据:

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抚养。

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中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的原因:

学校对“差生”不负责任,把他们推给家长或社会。

学校老师对学生不公平的惩罚特别是侮辱人格的“心罚”,使心灵创伤严重。

⑶一些学生对学校“应试教育”中采取“魔鬼式训练”的恶劣环境产生适应不良。

“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容易被老师冷落甚至推出教室在门外罚站,这时容易出走。

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孩子感到难以承受。

父母把自己的生活标准或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难以接受。

父母辱骂、责打孩子,使孩子没有了面子或自尊。

家长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

⑼孩子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

或者在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恐惧等情况下。

⑾社会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孩子出自一时浪漫的想法。

 

◆孩子到学校,应试教育是“魔鬼式的训练”,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回到家里,只有吃饭、做作业和睡觉,家长是“冰箱母亲”,是学校“统一战线”的盟员,对学校“魔鬼训练”助纣为虐。因此,学校使孩子恐惧、伤心,家庭对孩子失去信心、吸引力;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心碎了,心飞了,飞到“理想”的世界,进而身走了,逃学,离家出走。

 

◆所以说,出走、又在“十字路口”彷徨的本身,就是在向父母和老师求救;不过,这呼救的心声,父母、老师往往没有听见。父母、老师没有听见,可“土狗”、“黄鼠狼”却在垂涎三尺、狐(奸猾)视眈眈!

 

◆搞“魔鬼训练”,那本是将来走上社会对少数的特殊职业、工种或人来说的事;如果人人都要接受“魔鬼训练”,真担心会把人人都变成“魔鬼”。素质和义务教育本来的使命,不是一味追求考试分数;而是发现、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专长、特长,至少初中是这样,高中理应也是这样。

 

◆即使100个孩子都考满分、高分,也不能都进大学的门,假定75%的录取了,还有25个落榜的;也不能都找到“好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率或就业率很不好统计,假定为70%,“好工作”的位子为整个编制的30%,这里面还有15%的“黑箱”操作,这样下来,就业者为75×70/100≈53人,这样,前后就有75×30+25≈47人得去“扫大街”,尽管当初他们也是满分、高分;而凭满分、高分找到“好工作”的为53×15/100≈8人,加上“黑箱”操作找到“好工作”的为8×2≈15人。这样以来,“成龙”或是“精英”、“佼佼者”,就占8-15%。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学的招生名额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编制问题,也是社会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或配备的问题。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主要有——

一是“武断式”(封建家长专制)。

二是“放任式”(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是“民主式”(讨论)。

四是“爱式”:爱学生,学生受到鼓励,其学习成绩就会上升。爱“病人”,“病人”就有了信心,其“病情”就会好得快。如果采用的是“爱式”教育,学生就不会出走;如果采用的“爱式”教育,即使出走了,“小鹿”也会主动回来。

这些方式当然是“民主式”、“爱式”的好。但也不是说好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得通。当学生觉悟低、不会自我鞭策的时候,你用“民主式”、“爱式”,学生还不理解。所以老师就采用“武断式”,简单粗暴。但有水平的老师懂得自己是教育者,所以是不断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觉悟,然后再用“民主式”、“爱式”的方法。这样,施用“民主式”、“爱式”的方法虽然进展艰难缓慢,但总是在前进;虽然考试成绩未必能明显提升,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发展。——假定有个排序,你首先要的是孩子的分数还是孩子的健康?

 

◆对孩子管得太松,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监狱;管得太紧,可能会送到精神病院。

 

◆可以说,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没有不合格的孩子或学生,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和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或学生,只有监护方法不当的家长和教育方法不当的老师!

 

◆对于咨访的双方或三方来说(ABCDEF现象):

来自父母方面负性的刺激(A)—→孩子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感到烦恼和困惑(B)—→对“扭蛋玩偶”倾诉,上网寻找知音,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发泄或宣泄(C)—→影响了学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下降(D)。

①父母方面只看到D并为之着急,进一步对孩子施加A;这种思路的结果可能使双方关系紧张、离心,控制与反抗,孩子离家出走(E),抑或可能由心理困惑上升到心理疾病(F)。

②孩子在父母仍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注重或进一步注重C;否则心理困惑会淤积成心理疾病(F)。

③而心理老师则顺着孩子的B,打开孩子的心门,看到不愿同父母交流的真正原因,证实来自父母方面的刺激确是负性刺激,找到孩子烦恼和困惑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进而辅导或治疗。通过辅导或治疗,消灭或排解了A,这样孩子就缓解或消除了B,避免了E或F,进而孩子就不必一定去C,最终D的局面也就得到扭转。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症状上“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好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2005年的教师节,有有识之士撰文慷慨陈词——

学生累,教师苦。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他说,面对教育界所发生的“反思思潮”,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负面问题多有暴露,让人对教育包括体制、管理部门乃至教师,都不能不有一种愤慨的心情。

他说,曾几何时,我国教育刮起了“产业化”之风,使多年形成的教育规律和社会准则被颠覆了,凡是与教育有关的词,都被“铜臭”严重污染了。

他说,当我们冷静下来后,觉得还是不能把更多的权力和职责给予基层管理部门和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事情,关键还是现行的教育体制使然。我们的教育,现在最高的目标就是“高分”,只要高分了,就是成就,管他是如何得来!至于思想品德、生存能力、劳动技能等都已经靠边站了。特别是在“产业化”口号下,教育的各个环节,无不打上“铜臭”的烙印,成了买卖行为。

 

几种教育模式——

⑴“义务教育”。

⑵“基础教育”。

⑶“素质教育”。

⑷“兴趣教育”。

⑸“特长教育”。

以上5种模式,既符合“正经”,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有利于“青春期”人格的正常、健康、顺利发展。

⑹“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

⑺“升学教育”。

⑻“应试教育”—“魔鬼训练”。“魔鬼训练”是为了考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

⑼“择业教育”(改革开放的今天)。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谁、什么时候能真正读懂先师的“因材施教”?

 

◆“应试教育”特别是“魔鬼训练”下的“副产品”:

1、避免“应试教育”产生重大的“副产品”——“应试教育并发症”。

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集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强迫症”、“抑郁症”和“考试紧张综合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笔者整合了青少年易患的20多种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发现儿童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学习能力障碍”、“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症”、“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和“抑郁症”等9种病症或问题与“应试教育”—“魔鬼训练”直接有或基本有关系,并且往往不是单病独行,而是多症并发;因此总称为“应试教育并发症”,轻者为“应试教育适应不良”。

——换言之,如果没有“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和“考试预后”的话,则学生不会或不能患此病。这是做家长和老师的“两难”,却孩子受过、受害。

2、“魔鬼训练”下的“出走”。

一个初中生的自白——

⑴我们学校搞的是“魔鬼训练”。

⑵我非常反对。

⑶但要适应它。

⑷目前仍不适应。

⑸如何适应?

⑹找不到适应的方法。

⑺心理困惑、烦恼。

逃避现实——“出走”。

 

◆“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⑴强迫型。根本不考虑孩子或学生的需要,而是强迫他们按家长或老师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久之,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以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⑵冷漠型。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缺乏亲近和同情,成为“冰箱母亲”。对孩子的过失,不是诚心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使孩子苦闷、孤独、困惑、无奈。

⑶贬低型。对孩子的进步,不要说是细小的,哪怕是明显的,也毫不重视,不给予表扬和鼓励,认为,出现成绩和进步那是应分的,甚至为了“严要求”,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贬低学习成绩,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无主见,不知所措。

⑷抹煞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首先从整体上肯定他们,然后帮助其找出失误的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以偏概全,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往往会使孩子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和前景。

⑸严厉型。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这容易使孩子产生仇恨、心理扭曲,下一步的人格发展有可能产生社会攻击性,以至违法犯罪。

 

◆经常挨责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1、说谎。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瞒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全身紧张、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3、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显得比较压抑,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因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行为可能自我封闭。

4、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你有一句,孩子有十句在那儿等着你,存心让家长生气或表示自己的存在并胜利。有的孩子越挨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不考虑是非对错,变得越来越偏执,也不考虑后果,破罐子破摔。

5、粗暴。孩子模仿力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无缘无故打别的孩子或破坏公物等行为,心理学叫“社会攻击性”,如果“社会攻击性”得不到矫正,成人后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6、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虚心认错、接受教育了,其实是给家长自己顺梯子下台阶。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反抗和排他性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埋下心理隐患。

孩子被打之后,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7、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随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方面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反倒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8、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责打一顿。这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令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受骂,异常紧张,焦虑不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结果,学习成绩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9、紧张。

10、自卑。“自卑感”从何而来?一是来自童年的负面经历,比如父母的指责、贬低、否定。二是来自老师和父母过高期望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或标准,就会被界定为一个“无用的人”。他们不断地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使孩子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用。三是来自父母过分地保护,使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来对付、适应这个世界。他们常常逼着孩子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成绩、学历、成功之上,使孩子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不喜欢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

11、逃学。

12、“逃夜”。

13、离家出走。当儿童在家庭里受到太多的压力的时候,就会试图和家庭分离,这就是“情绪割除”,孩子会在情绪上同父母分离。一个“情绪隔离”或“情绪割除”的孩子会跑回自己的房间,他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躲避家庭矛盾包括父母的责打。如果他在自己的房间都不能得到安全,那就有可能“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去干什么?去寻找“亲生”的父母,去寻找他自己设计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离家出走也有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他想过自己的理想、浪漫生活。但是很多的时候他们又会选择或依附另外一个伙伴的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是不好的,并且里面往往有一个核心人物起到了像父母一样的作用,有很强的操纵性。这样,孩子就从一个被父母等监护人控制的环境又进入了另一个被其他人操纵的环境。

14、自杀自伤。有些青少年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事后说:我割手腕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到痛!看着自己的血一滴滴流下来的时候,觉得心理压力减轻了,自己的感觉回来了。

15、违法犯罪等。

“问题儿童”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笔者主张,如果家长长期习惯地运用一种教育方法如体罚或心罚而一直不见效果,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糟,孩子要么麻木不仁,要么“破罐子破摔”,以至“离家出走”;那末,就一定要终止这种方法,即使目前没有找到新的有效的方法,对待错误,当然不能表扬、鼓励,但可以改变过去的打骂的方法,而采取中性的态度、缄默的方法。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孤独—抑郁—自闭,有递进的关系。

1、“否定型”、“干涉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独。

2、所有的“问题父母”和“病态家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3、批评多于鼓励者。每个人,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我们成年人如果每天面对的总是批评,那就不仅会感到孤独、失落、失掉自信心,而且工作起来也没有劲头,对生活的体验都会与受表扬时截然不同。成人对自我的评价比起孩子来应该说是成熟的,尚且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对待未成年人呢?

4、训斥多于交流者。交流是双向的。采取“否定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的家庭,多是家长单向批评、训斥孩子,孩子只有听的份儿。这样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表达权利,进而孩子根本就没有了表达的欲望了。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会感到没有人可以分担自己的问题和恐惧,没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就会感到孤独。

5、限制多于信任者。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成年人对孩子成长过程所做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代替”。家长的责任在于不断地发现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主动。“否定型”和“限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限制,把孩子的行为决定权控制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决定,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强,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就会越来越感到茫然、孤独。

6、遭受“心灵虐待”的孩子。

7、经常挨责打的孩子。

 

◆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成功的健康人。

成功,指健康、安全、快乐、心安理得的成功。

2、不成功的健康人。

3、成功的有病人。

4、不成功的有病人。

各位家长,假定让你在2、3条中选一条,那你选哪一条呢?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既然是“义务”,又是“法”,那为什么国家财政不来承担教育经费?既然“免收学费”和“设立助学金”等,那为什么一些学校还要“滥收费”?为什么还要鼓吹和渲染社会上的纳税人搞“1+1工程”?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已规定免收杂费的,其规定可以继续执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既“实施义务”又“收取杂费”,这是哪门子的“义务”?

“收取杂费”还要经过“市场环节”,即“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也令人不可思议——既然是家长自己掏包,你财政部门站出来干什么?物价部门也站出来了,难道教育是在做买卖?

既然是提高民族素质,既然是双方在履行“义务”;那费用应该由管理民族的国家的财政来负责,而适龄儿童的义务是必须给民族和国家学习,否则就是违法,孩子违法法办父母。如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不是“乱收费”,而是“滥收费”!但你家长能拿石头冲天?不要忘记:是你家长求爷爷告奶奶找到我们学校的!是你自己愿意!要不然你去找不收费的学校?

“择业教育”(毕业分配推向市场的今天),家长出钱。于是家长就形成了这样的潜意识:我这是巨额投资!孩子你得给我好好地学,老师你得好好地给我教,花钱“买”分数,上名牌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家长自己掏包”或“滥收费”,结果落实教育方针形成了这样的现状:一些人成为有文化的但无社会主义觉悟或方向的劳心者。

最近,有社会舆论说:教育领域不道德地获取高利润率是“国耻”!

在中国,孩子接受教育成了家庭最大的一项消费支出。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中小学教育本应属于公益事业。在我国,学校本应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既然是公益性机构,就不应以赢利为目的。然而,中小学教育不仅赢利,而且还成为暴利行业。关于这个行业的暴利,来自于乱收费。就本质而言,教育乱收费说到底就是“利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中小学教育的暴利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教育界成了暴利行业是“国耻”!

“国耻”下的“人民教师”在人民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那时的老师被贬称为“臭老九”;“应试教育”—“魔鬼训练”,这时的老师被蔑称为“眼镜蛇”;“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下,老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近年,笔者曾做过问卷,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不知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是戴在谁的头上的,98%的中学生不知道,100%的小学生不知道。

 

◆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德、智、体、美、劳,把“德”排在第一,不知道是按“姓氏笔画”还是“轻重缓急”;但知道的是,德+体+美+劳<智。

 

◆不健康、不卫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1、“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

2、孩子们本来都有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可是老师却要“只拘一格降人才”。一些呈“弱势”的孩子,承受不了来自学校等方面无形而坚挺的压力,就消极反抗;对大环境适应、改变不了,防御、反抗失败,又想不通,就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以“出走”、“轻生”来反抗、警示学校等方面的压力。

 

◆不健康、不卫生的劳动、生活模式:

如,贫穷的恶性循环:辍学的孩子—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

 

◆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模式:

1、“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以及本来含义的“升学教育”。

2、提倡“爱式”教育。在情感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人格独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学习环境或氛围。

3、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纠错式和角色转换式等。

4、“因材施教”和“不拘一格降人材”。

5、学海无涯,以“乐”做舟;培养兴趣,张扬个性,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6、开设“心理卫生”课程,编制专职的心理老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或“心桥沟通”之类的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创造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定期给学生做“心检”、群体心理咨询特别是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7、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前进目标;也要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8、不要搞竞技式教育,应该是普及中的提高。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要叫学生围绕教育和教学转,而应让教育和教学围绕学生转;因为道理非常清楚和简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与学、老师同学生应是统一和谐的有机体。教与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老师与学生,老师是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这方面,好多老师在理论上知道,但在实际中疏忽了,或在实际中是站在自己“教绩”的角度为学生服务。

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魔鬼训练”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做到或得到落实。

9、在当今市场经济形成的时候,一些中专、职业学校除了开设普高,为高考提供生;还能开设计算机(操作型)、网络、旅游、财会、广告、装潢、幼师、法律、商贸、英语等诸多中专专业,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择业问题,这难能可贵!

10、如果一些“非重点中学”能正本清源,干脆做到“麻雀不跟着蝙蝠飞”,撇开“应试教育”,回到“素质教育”的原本轨道;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对老师也是一种“解放”啊!

——据笔者的记忆和理解,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百事待兴,亟需人材,小平同志视教育为本,提出赶快抓教育。于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恢复高考、办重点中学,欲从快培养出一批所需人材。但5—10年,就应当走上正轨,按常规或规律办事。遗憾的是我们愈演愈烈,烈到“魔鬼训练”的地步。这就走上另一个极端;因为文化大革命搞的是“政治教育”,现在搞的是“应试教育”。它们都不是“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制度和方针体现出的教育导向,过去(文化大革命前)是“素质教育”;现在实际落实成“应试教育”,这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劳动、生活模式:

1、有序的竞争,净化了的社会环境。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任务。

2、所干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专长,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乐趣”!

3、所从事的工作或劳动,既可以养家糊口,又能给社会创造财富,如果能提升为“事业”则更好。——即生计—职业—事业。

 

◆“应试教育”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劳动法》:

“应试教育”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劳动法》?从没听说过!

1、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2、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3、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或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日前,笔者一次晚饭后在街上遇见一位上初一的女少年。她戴着红领巾,席地而坐在路灯下,埋头在做作业,旁边是一纸“求援书”。她告诉笔者,几天来她沿街乞讨,但她不是辍学,是在乞讨学杂费。

笔者感慨:乞讨也罢,辍学也罢,这几天,她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不在课堂上尽“为提高民族素质而读书”的义务。奇怪的是,《义务教育法》的执法主体是谁?他们怎么不来执法,怎么不来采取“有效措施”,让孩子回到课堂上?

读书求知,是每一个学龄儿童的义务。

说起“义务”,就联系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适龄儿童必须上学,起码上到初中,对于孩子来说,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在为提高这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综合文化素质负责,所以才用“法律”把它保证;但作为政府和学校,则必须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书费、学杂费、服装等开销即物质保证,并保证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或辍学,至少到初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但我们没有或不去这么做。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提出“义务”!既然提出了“义务”,又为什么不去履行?

所以笔者才说“我们的《义务教育法》苍白无力”,才问“不知道《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能保障什么”?

 

◆时至今日,《义务教育法》需要修订:

义务教育的年限应由9年增为12年(即完成高中学业)。

其它方面内容的修订不在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范畴之内,故笔者不加妄谈。

1、关于辍学等问题,责任在谁,政府与学龄儿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这值得每一位负责教育的官员和“教育家”思考。笔者认为,真正的“希望工程”不是社会的“1+1”,不应该企图依赖社会捐赠之类的举措;而是国家财政开支,行政拨款,供养学龄儿童顺利读完初中,就像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说的,“一个都不能少”!

2、而从未成年人心身健康的角度看,应该是一直到培养“成人”——满18岁,即一直读书到高中毕业。

正因为他们小(指未到18岁,即“少儿期”);所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国家(通过政府的民政、教委、卫生等部门以及居委会或社区,甚至通过法院)、社会、民族、某个群体,就有责任和义务从生理到心理上对其进行养育、呵护,少儿有享受来自这些方面养育、呵护的权利和自由,或少儿有权说:“你们要把我养活到18岁!我有权求知到18岁!”

那些“差生”履行完“义务”,在15岁回家后,还要坐等3年到18岁,才能就业。而这3年,学校也不管学习,社会也不敢招工,本人也得虚报年龄、伪造身份证方可出去找工作。——这多么难为守法的好未成年人哪!

3、孩子到底是谁的?

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

18岁”对一个人来说有3个重大的意义:一是,人的人格从3岁发育,到18岁基本发展成熟;二是,18岁读完高中,掌握了工作或劳动的基础知识;三是,从生理方面说,是劳动力长成的时候。总之,18岁是个体开始或可以正式走上社会的法定年龄。

4、另外,前不久国家提出,下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部免费”。这无疑是英明之举!但是,

其一,既然是“义务”,就不能分城镇和农村。

其二,一些发达的乡村同贫困的城镇,你怎么区分?

其三,这是否意味着“城镇的义务教育还是要收费”?

其四,一边是收费,一边是免费,这“中间或边缘地带”将会怎么个乱法?

其五,其它一些将会面临的新问题,必将会给落实、执行这一举措带来困难,并且还会出现许多的“新对策”。

5、还有一个疑难之点。就是既为“义务”,那私立学校对学生的收费,是不是当按人头由财政拨给私立学校?

综上所述,简言之——

一是教育经费国家全部报销。

二是年限由9年增为12年。

三是增加条款明令取消“重点学校”的提法。

——笔者随机分别对一组学生、一组家长、一组老师和一组教育教学的领导管理者问卷,给以上三点建议打分。平均分数为:学生给笔者打9分,家长—8分,老师—6分,教育教学的领导管理者—5分。

 

◆“幸福延迟力”——

笔者在给某大学在校生的讲座中,曾说到:

应该说,厌学在大学生中是不存在的或不应该存在。因为大学生懂得,明天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靠今天的努力奋斗。苦也罢,乐也罢,今天离明天总有一段时间,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心理测量中有一种是测量一个人的“幸福延迟力”。那是测验儿童的。许多儿童都能为了明天获得一个大蛋糕而今天不吃眼前的苹果。我们都知道高中考上大学,是一个人前途或命运的“分水岭”;所以我们大学生对4年左右的延迟力是应该有的。

如果在孩子的“潜伏期”和“青春期”,我们实施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如果做到“教育经费国家全部报销”、“年限由9年增为12年”和“增加条款明令取消‘重点学校’的提法”;那末,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也不至于或再也没有理由厌学、逃学、辍学、出走、当乞丐、做童工等,进而,从未成年人,到家长,到学校,到社会,到民族,到国家,也都会为了明天的“大蛋糕”而不吃今天眼前的“苹果”!

 

“银杏收获”——

笔者在给某企业白领层的讲座中,曾说到:

这些年,昆明大多的投资者都是“春种秋收”的短期行为,干的是些“吹糠见米”、“卖小白菜”、“种苞谷”的事情。而有的项目,如有的企业搞的“老年俱乐部”和“临终关怀”等工程,它本身就是中长期战略目标,所以称作是“银杏收获”的项目。

“银杏收获”有三层含义:一是这种项目是经过科学论证、慎重决策;二是收获周期较长;三是一旦收获,其市场份额和社会经济效益都较大。这样的幸福,不在脚尖处;所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的员工要具有“幸福延迟力”,其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具有“银杏收获”的战略心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义务教育”才树了九年人,连树木的火候都不够,结果落实教育方针形成了这样的现状:成为身心发育发展不成熟的、半文盲的、还要在家再呆上三年方可劳动的劳动者。

其实,“银杏收获”用在教育事业上是最恰切不过!可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些领导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有“银杏收获”的战略心态和眼光么?

 

◆“心检”——

从人的健康角度,对躯体及各器官的检查叫体检;启动“中小学生心检系统”,运用量表等,对学生的人格、智能等心理特质进行心理检测或心理测量,就是“心检”。

 

◆“心理档案”——

学校的“心检系统”,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但一定不要做成“花瓶”。把过去校长、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交给心理咨询师来做;把在校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即“心检档案”或“心理档案”新建起来,与学生的体检结果和学习成绩,作为并列关系,一起存档。

 

◆为将来择业做有关“职业兴趣”的测验——

心理学家霍兰德的《职业价值取向量表》,说的是职业价值的6类取向及其有机、最佳组合;但它只证明你有这种可能性,而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找到该工作。

《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呈现一个6边形。

⑴现实取向:对操作型的体力劳动感兴趣;

⑵传统取向:善于做有规则、条理性的工作;

⑶企业家取向:喜欢做能控制别人的行为的工作;

⑷社会取向:善于交流、处理人际关系,并从中感到满足;

⑸艺术取向:喜欢对情感的抒发,表达自我;

⑹探索取向:猎奇,创新。

但实际上,一个人的取向往往是综合的。这6个因素可以任意取3者进行组合,并且3者相容、稳定,才可找到自己适合做的某项工作。所以做“毕业心理测试”和“择业心理测试”,对下一步择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或部门测量较好?对于人格正在发展、成长的人来说,笔者认为可有5个时间段或可分5次:

⑴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科的时候;

⑵高三毕业面临高考或就业的时候;

⑶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⑷大学应届毕业的时候

⑸择业的时候。

4次应当是在学校里进行,最好是结合于学校的心理卫生课程中,最后一次最好由劳动就业部门通过专门的心理测量机构进行。

要提早做这方面的心理测量工作,而不是只在临毕业或择业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同学们的心理紧张焦虑,难以测量准确,并且也不能用一次测量的孤证下结论。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什么关系?

“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主要由两个渠道进行:一个是思想品德教育,一个是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本来包括心理教育甚至主要是心理教育。但过去偏重了德育,几乎没有名正言顺的心理教育,甚至以德育代替心理教育。德育与心理教育有交叉,但有本质区别。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运用语言(经过考虑,表达思想)、“非语言”(自发的,表达情感)、文字等媒介,向有心理健康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诉说、宣泄、询问、商讨,在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辅导和帮助下,通过一起讨论,找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在心理方面寻求摆脱困境、解除不适、克服障碍的条件或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顺利成长的做法和过程。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做指导。

(二)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词条目前很难能在哪本权威的辞书里翻到,并且很难给它下一个学术性质或专业方面的定义,何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涵。某辞书里是这么说的: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以有效地把先进思想贯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人民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科学。在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遵循“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同各项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它引用马列毛的话做指导。

从以上两者的定义可看出,“心理”是讲情感的远近、情绪的喜厌爱憎,讲体验、调整和适应,“心理咨询”是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平等关系前提下的对话、沟通、交流、一起分享,使咨询成为一种消费、一种享受;而“思想”则是讲是非对错,“思想政治工作”则渗透着军政、训政、宪政里一家之言的命令、训话、批评、禁止,是教训与被教训的关系,是我正确你错误的先验。

(三)品德教育: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德育。有是非标准,是教化问题,是道德评价问题,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等。

如今,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明白,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以往人们总把学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因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值的高低。近年来,人们不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质量的关系重大,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及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互为作用。

所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主张还“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注重“心育”,旨在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康心理素质,以适应自己、他人和社会、将来。——否则,你的“应试教育”考10000分,又有什么用处呢!

(五)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叫“心理素质教育”或叫“心理卫生辅导”,简称“心育”。

可以给“心理教育”下个定义——

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和卫生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育发展。

心理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

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能增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

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咨询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有区别的。心理教育是心理辅导、咨询的前提或基础。心理教育不包括狭义的心理治疗。

心理教育搞得好,则可以少做或不用做狭义的心理咨询,更不用心理治疗。如果撇开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那末,心理教育是避免、防止“小鹿”辍学、出走的关键,是容易唤回已经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小鹿”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孩子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根本,是心理健康和卫生工作防患未然的重大举措。

——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实际上,学生的好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好多问题不能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而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实际上的心理问题却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决;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学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产生另外的负面效应。例如,《狼来了》:从德育讲属于撒谎,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讲是如何排遣心理寂寞的问题。

——“德育”与“心育”并不是水火不相容。两者有机合作,会产生良性效果,使学生不但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会具有优良的品德,会把社会的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当然,“德育”与“心育”两者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但如果德育和班主任思想工作能渗透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然而,心理问题却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来解决!

——具体操作时可把握:道德的问题正面提、宏观提,心理的问题私下提、微观提,分辨不清的问题,可先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入手。

 

◆学校“心理保健师”(心理老师)的的通俗释义:

在确保自己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前提下,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特别是讲究心理卫生的基本方法,对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保健按摩、帮助排解心理烦恼、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者或辅导者。

 

◆学校“心理老师”的组成及其工作范围:

1、教育工作者。做宏观的心理教育工作。

2、学校的领导、管理者。制定心理教育的具体计划和布置其工作。

3、班主任。把心理教育具体渗透在德育中。

4、全体任课老师。把心理教育具体渗透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正常教学活动中。

5、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的系统、具体、直接操作者,对个别或部分同学的适应不良或心理困惑,也是他们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6、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情感呵护,为孩子的人格能健康、顺利地发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7、社会专职或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专业理论的研究和方法、技巧的指导;而矫正、治疗,则是学校专职的和社会的心理医生的事情。

另外,学校“心理老师”的工作内容,在下面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有效操作”部分表述。

 

◆学校“心理老师”的工作对象:

1、首先是心理老师们自己!

2、正在接受教育的全体未成年人。

 

◆首先“心理老师”自己要心理健康:

1、笔者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的过程中,总结出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

⑴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75%的与家庭环境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⑵未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

⑶并且90%的这样心理错位的父母与患病孩子互为因果地自己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⑷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85%的实际上孩子无病,是父母他们自己有病。

⑸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75%以上的父母是以考试分数排序为依据。以50人为例,排倒数第15—1名的孩子,被家长怀疑或认为是有“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

70%以上的单亲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特别是母亲,虽已离异多年,但离异时怨恨的阴影一直“闪回”在脑海,与关爱孩子的比例为6:4。甚至把孩子当“筹码”。父母的这种偏执型认知和行为,无法使辅导孩子心理问题或治疗心理疾病成功。

2、父母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过程的忌讳——

过度溺爱,会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纵容,会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替代,会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强制,会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挑剔,会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加压,会使孩子精神崩溃。请父母警惕!

3、教师心理健康关乎学生的成长,有调查显示——

学校25%的老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是个很大的比例,尤其作为教师群体,如果自身的健康得不到保证,那末对“育人”或“心育”工作的效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有心理专家为学校老师做自我心理调适提供了一些办法:

⑴修定成功的人生目标。人生不是去迎合他人的期望和需要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会处于一种表现自己所能表现、享有自己所能享有、成为自己所能成为的心理状态,即“自我实现”状态。

⑵拿得起放得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但如果把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则会适得其反,且会导致自己终日郁郁寡欢;因此,随遇而安是形成良好心态或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⑶改变认知。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或事件,为何不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呢?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考虑和看待;进而改变原来习惯的行为模式。

4、有人提出学校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⑴健康、正常的心态。

⑵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⑶较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⑷基本的职业个性品质。

5、学校如何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⑴开辟安静的休息室,以减少教师身心的干扰。

⑵建立对教师的心理咨询和支援机制。

⑶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⑷倾听教师的心声,进行群体沟通。

⑸劳逸结合,做放松运动。

⑹协调教师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6、笔者在《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哪些资质?》中说到关于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具备的心态——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一直保持健康或基本健康的水平,这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精神基础。应该说,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人谁都难以做到心理的“绝对健康”,心理健康工作者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也会“心理感冒”或常常感到“心理饥渴”,需要“导师督导”、“伙伴咨询”或对亲友倾诉、宣泄。但作为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应该是高于、至少等于常人的平均水平,并善于接受对自己的心理解剖和分析。

不堪想象,一个严重哮喘的医生怎么面对哮喘的病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咨询师怎么能有效地指导有偏执情绪的“咨客”。

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学》,首要的是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搞好个人的心理卫生。所以,这一道理或原理,用于学校“心理老师”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面,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也非常适合。

 

◆应具有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讲究心理卫生的方法:

笔者在《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及《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哪些资质?》两文中提炼出“一人三心”。这里的一人“三心”,不是说一个人有3颗心脏;而是指笔者经过长期调研、临床、实验、问卷、观察、思考、积累和整合,对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心理疾病以及矫正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的诸多技术和方法的一种总结、概括。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是对心理老师的基本要求,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可靠保证。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

⑴知行并重原则。心理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实际应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向学生传授“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教会学生调适心态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知是行的前提或基础。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不够高,所以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行为乃是心理素质的外显。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解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

⑵学生主体原则。心理素质教育不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为目标的,而是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心理老师的互动安排以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即健康人格。因此,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平衡,从而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心理潜能得以发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老师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心理老师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借机点拨,对疑难点进行答释,促其自悟。让学生学会通过不断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使学生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从而自信、自主、自立地处理问题。

⑶点面结合原则。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康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前提下,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辅导;既要让学生的共性得到全面发展,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施展。从而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⑷协同教学原则。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在各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和训练实现的。心理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要随时同其他学科任课教师磋商交流,互相配合,做到学科渗透。这样,既保持了本学科的独立性,又体现了各学科间的联系性;还要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学生的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及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以学校为主渠道,以家庭、社会做配合,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⑸师生和谐原则。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师生双方应建立融洽的关系,互相尊重、理解和做到真诚。老师和学生彼此心理相容、悦纳和认可,形成既是教学关系,更是交友关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真心、细心和耐心。真诚是老师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也只有师生之间形成信赖关系,才能实现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这有利于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潜移默化,实现学生人格的积极变化与顺利发展。

2、《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和教学实践。

⑵进而,1998年,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

从心理学角度看,虽然这是欠科学的;但却迈出了可喜的两步!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

从“德育”和“心育”的共同点看,《课程标准》的特点是:

①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强调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增加了实践活动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之更符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的要求。

③强调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④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使教学要求更符合中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实际。

⑤培养民主平等意识,做到亲子间有事要商量,师生间有意见学会交换。

⑥增强文明行为和公德意识。

⑦增强爱心和同情心。

⑧增强环境意识及其适应能力。

⑨增强自信心。

这是可喜的第三步!

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仅是教育部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要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决定》指出,要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合理、不科学状况。强调说,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决定》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改革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办法,改革高中会考制度。

因为“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与“应试教育”互为因果,推波助澜,愈演愈烈;所以《决定》强调,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这是可喜的第四步!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小学生本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我们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目的。

《纲要》强调,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加,并聘请校外一定数量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参与,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纲要》强调,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老师要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水平。       

这是可喜的第五步!

5、《心理教育》教材与自助读本——

《心理教育》教材把心理教育视为一项系统工程。认为,心理教育不应只是心理学家的工作,而且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或者说,它应该被纳入到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和我们社会的整体规划之中。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的教育,《心理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的一种必备养分。这样《心理教育》教材与心理教育实践相吻合。

提倡自编《心理教育》教材。

心理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提高心理上的自我认识能力和防治能力。

如果再配备或辅佐以心理教育的辅导资料或叫自助读本,则会相得益彰,较好地供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提高、自我防治。为此,笔者计划2006年“六·一”期间为全省大中小学校捐赠心理健康系列丛书之二《师生亲子沟通》,以试图起到这种作用。

6、《中小学生心理测评和心理档案》——

该书提出,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中小学生的能力、人格、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确定出一种量化的值。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进行跟踪描述和测评,并及时提出调适措施,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该书不仅阐述了进行学生心理测评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理,还提供了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具体方法和案例。

当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谨慎使用测试量表或其它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量,所用量表和测试手段一定要科学、本土化,不能简单靠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对心理测试的结果或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

1、课程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有教材、课时、专职教师、专门活动的一门专门化课程,是集体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2、任务和内容——

⑴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健康观念或模式,增强心理保健或心理卫生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合理的价值观念。

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使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自我,并学会接纳自己。如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外貌、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悦纳自己并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满足。

⑷非应试学习辅导。如能力训练、兴趣发现、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方法总结、考试指导、升学与择业辅导等。

⑸培养自主精神,学会自主抉择,承担个人责任。

⑹学会沟通,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较多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亲子交往及异性交往等。

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应对心理压力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增强心理自助的能力。

⑻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环境主要是学校,如新生入新学校的适应等。

⑼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对情绪的识别、表达、调控。

⑽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惑或适应不良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⑾掌握学习策略。

⑿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

等等。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还属于在摸索进行,尚不成熟和完善;虽然有国外的借鉴,但需要“本土化”。

3、教育标准——

⑴它不是狭义的心理学课程,它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奠定基础。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一定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的标准,而是新的思路。

⑵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也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是在作业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干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⑶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一条是以港台的“辅导活动”为代表,即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

⑷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必须有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体的亲身感受或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心理教育课程遵循这一规律,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刺激学生引起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并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目的。

4、教育目标——

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可分为四个层次:

⑴发展性的。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顺利发展。

⑵预防性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到防患未然。

⑶咨询或叫辅导性的。对已经产生心理困惑或问题的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

⑷治疗或叫补救性的。如果学生确实有了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或补救。这一般由校外的心理咨询所和神经科医生提供服务。

我们说,学校和心理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狭义的学科课,或者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治疗性的目标上,都是片面甚至是偏激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性”和“预防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本来(!)是积极向上、活泼可爱、心理正常、身心健康的。因此,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与医院神经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医生他们面对的是病人,心理辅导老师面对的是正常或健康、基本健康的人。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也要懂得一点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果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一定不能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操作:

1、活动原则——

⑴心理教育课与狭义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心理教育”:

①有“问卷”,无“试卷”;  

②有“测验”,无“竞技”;

③有“答案”,无“对错”;

④有“结果”,无“分数”;

⑤有“沟通”,无“批评”;

⑥有“互动”,无“宾主”;

等等。

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原则:

①针对性。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等。

②活动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通过丰富的可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助人自助。

③参与性。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形式,人人参与,共同分享。

2、组织形式——

⑴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

①班级活动。这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普及。如师生互动。

②小组活动。班级学生人数多,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小组活动被广泛采纳。教师在安排好各组活动后,可参与一个小组的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生。

③个别活动。制定个人活动计划,体现人是个性化的人。

④同质性团体活动等。如男生与女生、共同兴趣爱好及共同的心理困惑等。

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协同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课程本身开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即内外环境的支持。

①“内部支持环境”,除了课堂气氛,还有赖于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给承担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师以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并帮助他们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促进其建立和谐、相互支持的关系。惟有如此,心理教育课程这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才能与其它隐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加影响。

②“内部支持系统”其中的一个要件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硬件的保障。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该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的计划之内。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对从事专职心理咨询的老师,还要通过培训取得资格认证。

学校要建立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硬件,如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同时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如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与各类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等。

③“师生之间的良好气氛”是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第一重要的“内部支持系统”。

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何感受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业成绩及学校适应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第一就是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营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被教师关心、支持、信任、理解、尊重的气氛,就成为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甚至是第一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氛围,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应时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我在班里是受重视和欢迎的”、“老师相信我是有发展前途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学业的成功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感情的对话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作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个体的理解和尊重。目前,许多学生抱怨,老师不尊重他们,不倾听和不接受他们的意见,缺乏应有的信任和起码的尊重。而这种状况则不利于心理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如果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这么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信,无论是目前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能积极或成熟地面对一切问题,那末,心理教育课程的价值就可以预期实现。

④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是“内部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培养良好性格的功能,它构成学生讲究心理卫生的基调。

物质文化是校园心理环境的硬件。校舍建筑、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壁画、树木花草以及它们的合理布局、优化组合、清洁卫生,构成美妙而和谐的天地。

精神文化是校园心理环境的软件。如教育和教学工作制度、运行秩序、课外集体活动、校园精神等。校园精神包括教风、学风以及学校整体精神面貌构成的校风,是校园心理环境的集中体现。

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需要动态的环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科技、文艺等活动,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毅力、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长期学习、生活在其间,受到熏陶,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⑤“外部支持环境”,主要指来自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心理教育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给予政策上的保障;心理教育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是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指导;社区等其它有关部门,可以参与协同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家长在了解学校心理教育意图的前提下,在家庭里实施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心理教育。

总之,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内外支持环境的协同合作,方能获得成功,实现它的价值。如果说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是一个局部的改革的话,它的真正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整个社会对教育思想的转变。没有这个转变,任何局部的、个别的变化所产生的功效,则是非常微弱的,其生命力也将是短暂的!

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心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系统之一。这个评价体系大体包括上级对心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及其教学的评估、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估和学生群体的评估三个方面。

①上级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可以从课时安排、专题设计、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提高等多个方面来进行。

②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评估除了上面涉及的几个方面,还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确定目标和预期结果。

b.检查实际完成情况包括信息反馈。

c.评价这个专题的即时效果。

d.评价这个专题的长期效果。

③学生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测量、问卷等,来评估这门课程的效果如何、成功与否。

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问卷——

a.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或专题对你有否帮助?

b.你最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c.你最不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d.在这个专题范围内,你认为还有哪些要点需要教师继续讲授或学生讨论?

e.如果再开设这个专题,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专题的内容,从而对学生作出一定的判断,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以利改进教学。

以上仅是关于有效评价体系的一个初步、简单轮廓。从整体上说,应该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上,而不是强调知识掌握的多少。

3、实施途径和方法——

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①变灌输为主体参与、自主感悟。

②变标准化为多元化。

③变单纯接受性学习为体验性、研究性学习。

④也要表扬学生学习以外的能力,以及学习以外的一些优秀品质、个性,如集体感、同情心、自我管理、独立性。

⑤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通过文艺表演、成果展览等形式,充分展示每个学生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学生健康的需要、兴趣和竞争心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班级成员的自信心。

⑥关注孩子“非学习”的需要。关注孩子的社会需要,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你不应有某种需要,你还是先把学习搞好了再打球吧!再如玩电脑,现在是电脑的时代,打电脑是不可避免的事。

⑦学会用情感呵护孩子。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表扬、鼓励应当是建设性和实用的,即使是指责、批评,都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根据老师、家长的情绪或周围环境。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不急于批评。就是没有优点,也不要老批评。可关注一段时间,以作为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素材。

⑧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策略。

⑵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方法:

①讨论分析法。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某一焦点问题或热门话题进行专题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面对网络游戏》,活动课可以采用辩论方式,分正、反方辩论,使大家在辩论中训练思维、口才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②认知联想法。阅读,听故事;运用幻灯、录像、电影等多媒体进行艺术欣赏;联想“我是谁”,续编故事《我不适应魔鬼训练》。

③操作法。如“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小测试;情绪的识别与表达:喜悦、愤怒、哀伤、恐惧、鄙夷;演讲: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游戏: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游戏可以活跃气氛、放松心情;绘画:《我的自画像》;唱歌:《同学情缘》;作业:我的心理档案。

④角色扮演法。如哑剧表演:人际交往中非言语的表情动作,形体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空椅子表演:改变自我;角色互换;模仿表演,小品表演,即兴表演;心理剧表演:《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⑤专题讲座。

⑥自我评述法。让学生对自己的某种心理水平和品质进行叙述和评论。如“自我形象谈”。

⑦情境体验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氛围,如在讲完赞扬别人的技巧后,给每位同学发一张“请你珍存”的纸卡,让学生离开座位去寻找对象,互相写赞扬对方的话。然后请部分同学宣读。无形中这会受到情境的感染和鼓舞。

⑧行为训练法。

⑨课外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如参观企业,走近人才交流中心,访问居民区、孤儿院等,可扩展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强社会情感。再如开展“走近陌生人”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可锻炼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勇气,还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⑩总结法。

⑶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①班主任角色本身做思想工作时,对心理方法的运用。如通过举办“欣赏自我”或“直面挫败”等主题班会,提高“德育”和“心育”相结合的实效。再如坚持阅读学生的周记,将周记作为洞察学生心态的窗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交流,进行个别疏导。

②讲授纯粹的“心育”课程时,对心理方法的运用。同步加强班主任的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优化班级心理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③担任其它学科课程,在其中对心理教育的渗透。

⑷其它学科任课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对心理教育进行渗透。

⑸学校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可实施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实验法。

④量表测试法。

⑤问卷法。

⑥谈话法。

⑦作业分析法。

⑧投射法。

⑨个案法。

⑹家长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学校牵头或组织——

①举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邀请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介绍自己的做法。

②召开各种类型学生的家长会。

③选择典型个案,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剖析。

④进行家访。

家长自身——

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保证家庭心理教育的质量。

亲子“代沟”了,就需要沟通。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母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架桥”是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所以要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父母应该首先走到桥上,耐心期待。不妨星期天来个亲子关系的角色切换:让孩子当一天老子。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都累。孩子在桥上找个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父母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特别是训斥的言语更有效用。

◇“忠言逆耳”了怎么办?既然都“逆耳”了,那你的“忠言”他还能听进去么?还有多大价值?所以,重要或首先是缓解关系,其次或第二才是教育,教育还要讲究方法,并且双方都要让步。缓解关系—融洽情感—耐心倾听—平等交流—达成协议—可能入耳(听话)。

◇学会向孩子“示弱”,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可以讲担忧,但不要讲对错。

◇一个女人,会不断地变换衣服。作为母亲的女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方式,却一成不变。这是为什么?当某一种教子方法长期使用,不但没有效果,且每次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笔者奉告作为心理老师的母亲:马上终止这种惯性的教子行为,如果一时还没有有效的新招儿,遇事可先保持沉默。这时孩子的惯性防御机制会产生紊乱,一时不知所措,行为有可能发生转变。

⑥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基本知识。

◇首先应该是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并进行“胎教”。

◇年轻父母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

◇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设计轻松、欢快、有健康音乐的氛围。

◇满足婴幼儿“皮肤饥渴”的要求。

◇学会跪着跟少儿交流。

◇注重对婴幼儿进行语言的熏陶和训练。

◇布置温馨悦目爽心的家庭环境。

◇营造诸多方面的综合良好条件。

◇主动寻找、接触良性的社会刺激。

◇培养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⑦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

◇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是真正的以身作则,“家训”尽在“不言”中。

◇“家教”的问题。“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家教”目的是实现孩子的“独立自主”,父母必须理解和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不能企图按自己的意志强行塑造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绊脚石。“家教”的成功,体现在父母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协商。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职责;孩子帮助自己做个称职父母,促进自己个性的成熟、健康和人生的自我实现。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

◇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不要贬低孩子。

◇“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是孩子最好、最有用的老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就可能高。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进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双方教养态度的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儿童需要“安全”,所以父母吵架不要动辄说“离婚”,大的矛盾不要让孩子发现或知道。据调查,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3.5%,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3.3%。

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和“青年期”还依赖父母,凡事请父母拿主张。这时父母可逐步引导孩子走向独立。如孩子有件事又来请你拿主意,你可提出3个方案给孩子,并且说:“爸爸妈妈提出3个方案,供你参考。相信你自己一定会拿出主张的!”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⑧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父母应该谨慎把握。

◇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残缺、扭曲的爱。

◇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警惕: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体罚”与“心罚”。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要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注意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⑨预防孩子易患24种心理疾病或问题。

⑩特别一提关于要离异的家庭。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形势严峻。离异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是孩子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

单亲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变化与特征: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或负性情绪,造成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碍。

◇缺乏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自信。大多数的这样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家庭的破裂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在行为方面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母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并且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进而产生“反社会倾向”。

◇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如性格不稳重,有冲动性和破坏性,不善与人相处,有病态的防御心理等。

◇心灵创伤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常态。

——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一些父母离异后,还长时间对对方怨恨在心,常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或暴露出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所以笔者给这样的父母一个忠告:当你在向你的前配偶“射箭”的时候,须知,这些“箭”首先是射穿孩子的心灵,才会或然后再达到原配偶的身上的!

作为心理老师的父母:是否也可以暂不离婚,等以后再说?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完整而坚固的“后盾”、“避风港”、“安全巢”,直到孩子成人或独立!

有位职业妇女总结人生时说:我认为女人一生的职业就是抚育、庇护、教养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讲,任何职业都只是暂时和外在的。只有一样职业是一生的,那就是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爱一切!我始终明白这一点,我首先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名律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者。为了未成年孩子的心理健康,可以抛弃事业;即使夫妻情感破裂,也决不提离婚!

她的具体方法不一定完全可取,但其精神值得赞赏!

以上诸条措施或做法,笔者在《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中有较详细地表述。

以上心理教育活动课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的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间有些交叉或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讲求实效,应根据辅导的目标和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来进行选择,把目标、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心理方法的雷同、单一和枯燥,当然更要避免用“德育”的方法来代替“心育”,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对教学活动操作过程的设计与应变——

⑴例如对“怎样了解自我”专题活动操作过程8个步骤的设计。

①心理老师讲述“了解自我”和“不了解自我”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利弊。

②联系自己或实际,学生讨论这些利弊。

③投影“我是谁”的内容。

④提出“我是谁”?让一部分同学说出自己3个角色以回答此问题。

⑤让另一部分同学就听到的答案中最感兴趣的或最有疑问的地方,提出点评或质疑。

⑥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两张白纸,让同学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各3项,在另一张纸上写出班上3位同学的优、缺点各3项。在写别人的纸上可以不写写者的姓名。

⑦师生共同讨论同学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否一致。

⑧老师总结归纳“了解自我”的好处和重要性、方法和经验。

⑵在小组互动中,如果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可以尝试运用以下8种方式来处理:

①共享——我们一起来做。

②轮换——这次按你的方法做,下次按我的方法做。

③妥协——懂得有所失必有所得。

④几率——投掷硬币来决定,俗叫“抓阄”。

⑤外援——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

⑥推迟——暂且摆下,等双方冷静下来再解决。

⑦回避——双方保留不同意见,彼此尊重。

⑧幽默——以戏剧化或幽默方式予以化解。

这些设计与应变,可以在反复的活动中不断完善。

5、关于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

⑴心理咨询是一对一的互动。

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由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操作,对象是有了心理困惑以上但还没有形成明显或严重的心理疾病并且有主动求助愿望的学生。

⑵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的初步认识。

①心理咨询的三个层次——

a.态度为主,技术为辅(初级的)。

b.态度为辅,技术为主(中级的)。

c.态度为主,技术为辅(大师级的)。

②心理咨询师的素质——

a.热心、耐心、爱心、真心、细心;

b.亲和力、观察力、领悟力、影响力;

c.健康的人性观、乐观的人生态度、融洽的人际关怀、良好的心理素质;

d.具有对人的基本信念;

e.相信人有很大的潜能;

f.相信人是愿意上进的、愿意变好的、愿意被人喜欢并接纳的;

g.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可教育的;

h.相信人是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

i.提出问题,让听众或读者(主要应该是心理老师)解答或选择——下列表述正确吗?为什么?

◇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是他的专业知识,至于其它都是次要的。

◇我与求助者相比,我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他应该相信我的话,而不应该怀疑。

◇求助者是希望听取咨询师意见、建议的,因此咨询师应该多帮助对方分析,多出主意。

◇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是启发、帮助他自己去面对问题。

◇求助者越是离不开我的帮助,越是信任我,我就越感到自己作为咨询师的价值。

◇咨询时,不应该打断求助者的陈述,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哪怕对方说的内容并不重要。

◇为了帮助青少年尽快成长,咨询师有责任多对他们提出要求,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改进不足。

◇咨询师也是普通人,难免会有各种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

◇有时我会遇到一些让我反感、排斥的求助者,但作为咨询师我不能流露出来,所以我还是努力克制自己,想方设法与对方交流下去。

⑶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的技能。

◇融洽关系。

◇通情达理。

◇倾听。

◇询问。

◇积极关注。

◇反应技术。

◇表达技术。

◇重复技术。

◇概述技术。

◇具体化技术。

◇面质技术。

◇即刻性技术。

◇结构化技术。

◇信息提供技术。

◇解释技术。

这些技能只是从一种角度的分法或归类而已。

⑷提出问题,让听众或读者(主要应该是心理老师)解答或选择——下列提法或表述对不对?

①心理咨询过程中涉及提供信息资料,但仅仅如此,不是心理咨询。

②心理咨询会涉及到某些法律、道德、思想等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引发了心理问题才与心理咨询有关。

③心理咨询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但与日常交谈不同,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深层交流。

④仅仅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而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是心理咨询。

⑤只有教导,视求助者为所教诲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⑥仅仅只是安慰,还不是心理咨询,咨询的重点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给求助者以人生的启迪,使其敢于面对自己,并作出积极的行动。

⑦咨询不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而是鼓励人自助。

⑧咨询不为求助者作选择、作决定,应促使求助者自己负起责任。

⑸个别咨询的三个阶段。

①诊断阶段——建立关系—了解问题。

②深入阶段——宣泄—解释—指导。

③巩固阶段——了解变化—强化期望的变化。

⑹对咨访关系角色与行为的认识。

①教师与学生——主动与被动。

②父母与孩子——支配与服从。

③医生与患者——独立与依赖。

④上级与下级——指责与排斥。

⑤朋友与朋友——平等与心服。

⑺心理咨询中的几个主辅关系。

①在倾听过程中,反应为主,插话为辅。

②在引导过程中,咨询师为主,来访者为辅。

③在诊断过程中,综合印象为主,测量数据为辅。

④在咨询过程中,交流为主,建议为辅。

⑤在交流过程中,听为主,说为辅。

⑥在干预过程中,态度为主,技术为辅。

⑦在建议过程中,建设性为主,评论性为辅。

⑧在指导过程中,具体为主,抽象为辅。

⑨在改变过程中,来访者为主,咨询师为辅。

⑻不同流派下心理咨询师的不同角色。

①精神分析流派:咨询师——侦探。

②行为主义流派:咨询师——教练。

③人本主义流派:咨询师——朋友。

④认知改变流派:咨询师——律师。

⑼心理咨询的效能。

①师生、亲子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能够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减少问题发生,促进学生良性变化。

a.“心理硬币效应”:

没有哪个老师、家长不知道这样的道理: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理解学生的行为。

老师懂得道理并施用道理,但道理往往不起作用。当我们无法与学生沟通时,发现:理论就像百元钞票,在上公共汽车时却不起作用。为什么?因为,公共汽车不用你这样的“大理论”,而只需要1元钱的“小理论”。把“大理论”兑换成应用型的“小理论”——

◇是同感而非说教!

◇是尊重而非霸道!

◇是真诚而非虚伪!

所以,老师不能用概念来教导学生,要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硬币”。

b.不说“同情”、“共情”,就说“同感”:

“同感”是对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有如亲验的了解,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并将这种体验向他人传达。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为学生服务。

c.再说“尊重”,是“无条件的尊重”

从心理卫生角度说,这份“尊重”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因为当我们接纳一个人时,是整个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尊重”包括或意味着——

◇人性善的假设。

◇人是独特、完整的个体。

◇相信人是有价值的。

◇重视人的自我决定。

◇对身体与心理的关注。

◇温暖与接纳。   

◇诚恳与开放。

◇积极、耐心、完整地倾听。

◇不批评,不嘲笑,不指责。

◇倾听和理解学生的语言信息。

◇观察和了解学生的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是透露真实信息的主要通道。

d.举例

学生陈述: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就算我一天24小时都读书,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成绩。但是老师和父母总是说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刻苦。

◇发生了什么事件(经验):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和父母不相信他学习上的困难。

◇他在事件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苦恼、失望、沮丧、期盼。

◇对问题和处境采取的行动(行为):想改变现状但犹豫不决。

◇通过辅导或咨询(期望):辅导或咨询过程中,把“大理论”兑换成“心理硬币”,并渗透或贯穿着“同感”、“尊重”和“真诚”。

②师生、亲子无效沟通——

无效沟通的结果:形成问题,制造麻烦,增加对抗,产生困惑。

例一、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行为:

对在课堂上讲话的学生——

老师:你什么都懂了,何必还来上课呢?

心理老师点评:这是反问句子,反问句子是不需要学生回答的。问学生但又不需要学生回答,这不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师生之间不能用尖酸的语言,这种话语会激起怨恨心理或报复性的幻想。

符合心理卫生要求的说法应该是:老师可以坚决但不攻击地表达自己的困扰和期望!

如老师说:现在是上课时间,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听课。如果有人讲话,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挫败感。

例二、“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孩子:

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

父亲:我说过多少次你要多花时间做作业,读书可不像唱歌、跳舞那么轻松愉快!如果你没有真本事,将来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你甘心扫大街吗?

心理老师点评:指责性的“爱心”,会使对方产生隔阂和消极的情绪。

例三、大而无当的道理对学生没有实际的帮助:

批评学生的个性或品行——

某个学生上课迟到了。

老师:你以为上了这个重点学校就是进了“保险箱”吗?如果你没有远大理想、不刻苦努力,照样考不上大学!

心理老师点评:可以表达老师的看法和情绪,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品行。

③师生、亲子关系与“享乐”、“现实”原则——

未成年人的“自我”由老师和家长在把握着,他们根据“现实原则”在监控着孩子。而孩子的“本我”无时无处不蠢蠢欲动,因为任性的孩子遵循的是“享乐原则”。这样使得双方都很累。如果老师和家长在监控—教育—辅导—咨询过程中,把“大理论”兑换成“心理硬币”,并渗透或贯穿着“同感”、“尊重”和“真诚”;那时,师生、亲子关系的沟通很可能就是有效沟通。

⑽心理咨询师自我评定。

评定条件及方法从略。

6、关于对学生的心理治疗——

⑴对学生的心理治疗应该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所和心理医院的事情,当然最好由学校约定,也不排除学生和家长自己选择。

⑵值得一提的是:以后,心理疾病应当像躯体疾病一样,可以作为学生休学、病休、请假看病的理由或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学校课堂,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其进入合法存在、规范发展的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文明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确立!

 

◆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心理教育”刚起步,有些学校在试点,一些学校尚按兵未动,怎么就提“整改”?

因为许多学校刚起步就不规范,在实际的操作中,违背了本来意义上的“心理教育”。如果尚未起步的学校一起步,岂不谬之百出?

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边铺路边前进。所以,属于前进过程中不完善、不成熟的东西,不在整改的范围内。这里主要提及的是属于认识问题并由认识问题而形成的行为问题或误区。

(一)目前心理教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误区:

1、总担心或认为搞“心育”会耽误“学习”。

2、把心理教育课程化,等同于其它学科课程,甚至给学生安排心理知识的考试,似乎心理教育就是心理知识教育。本来“心理教育”很大的比重是给“应试教育”产生的心理问题来进行辅导治疗的,现在一些学校居然又以应试化的方式进行心理教育。令人啼笑皆非!

3、把心理教育医学化,甚至安排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似乎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只针对心理有疾病或有问题的学生的事情。

4、把心理教育狭隘化,认为心理教育是常规教育之外的“另类”素质或“附属”成分,似乎心理教育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时髦货色。

5、把心理教育孤立化,认为那是心理教师的分内任务,与其他科任老师没有什么关系,忽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6、认为心理教育是专门对准学生进行生活、生理、心理、学习和择业准备的教育,与老师无关。

7、并且接受心理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差生”、“后进生”和“问题学生”。不懂得往往“好学生”就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8、或只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忽视老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认为老师仍然是教育者,不用接受心理教育。

9、即使家长也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但与学校的心理教育分离或脱节。

10、即使是进行心理教育,也是急功近利,走向形式化。

11、重视共性问题,忽视个性问题。

12、或心理健康的标准固定化,用统一的标准套不同个性的学生。

13、生存压抑、竞争焦虑的教师群体,很难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中起到表率作用,而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一生的人格发展又是那么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些问题或误区足以证明:心理教育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二)目前“心理教育”实际上成为“应试教育”旁边的一根“软骨”:

笔者在这里讲“心理教育”,用洋洋几万言来表述、论证,仍显得软弱无力,觉得是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人的微词或质疑。

实话实说是非常艰难的。但此事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只用一句话便可表达明白——

目前“心理教育”实际上成为“应试教育”旁边的一根“软骨”!

(三)整改建议:

1、对无经验者——纠偏。

2、是认知问题——改变观念。

3、是行为习惯——回头重来。

(四)心理教育的空间有多大?

1、注意教育的未来性——

应试教育今天看起来似乎“吹糠见米”、“春种夏收”,但对“秋天”、“明天”未必合拍、有利。唯一标准化或只有一个模式的教育是一种悲哀。

教育方式本身没有对错,但有适合或不适合的问题。不适合,就没有好的效果,就是失败。

2、应试教育更增加学生的心灵负担——

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不单压在学生身上,更压在学生心上。学生埋头于完成各项庞杂而又不甚必要的作业,精疲力竭,就难以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心,难以有舒展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笔者前面有表述:有很多种心理疾病就是应试教育直接的“副产品”。

3、心理教育的空间有多大?

只要教育、教学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只要教师上报教绩、评定职称、增长工资等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硬件”;就不要去奢谈什么“素质教育”,也不要奢望“心理教育”的预期!

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不过许多人不愿点破而已!

一方面,“心理教育”作为“现代文明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确立;另一方面,“心理教育”要名副其实地确立并实现预期,还要走曲折和漫长的路,回头路是不可能的,当年的非洲人把金矿石用来砌厕所,今天的我们把心理卫生摆在“应试教育”的餐桌上当花瓶,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因此,问心理教育的空间有多大?它可以大到无限,也可以小到可怜!

 

◆一则希腊神话: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他善于雕刻,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和心血,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它”。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座雕像“她”竟然有了生命活了起来!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

开始,他把一些“聪明”的老鼠交给一位实验员,而把一些“不聪明”的老鼠交给另一位实验员。过一段时间,他把这些老鼠都放进迷宫里进行测试。果然,那些“聪明”的老鼠比起“不聪明”的老鼠要灵活的多,很快就钻出迷宫。其实罗森塔尔事先并没有考察过这些老鼠,“聪明”与“不聪明”都只是对实验员讲讲而已。但实验人员根据他自己的评价却产生了不同的观念,在训练时也就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训练效果也就不同。

进而,罗森塔尔把这种实验方法扩大到学校。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校长和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潜力的评价。老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在上课时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这些学生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进而取得了好成绩,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罗森塔尔做过多种、多次这样的实验。

又如,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以后,师长们在各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积极、恰当地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老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这些学生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

再如,“大器晚成”的实验。

这是罗森塔尔在实验中获得的教育效应。

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待而产生的效应。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之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感情,建立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或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培养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意见、要求。哪怕学生说:“我就是冲着我喜欢、信任、敬佩语文老师,才好好学习语文的!”总比因为对数学老师敬而怕之—怕而远之—远而恨之—由恨数学老师到不好好学习数学课程要好!

笔者认识一位老师,他就是这样的语文老师。

这位语文老师的教学特点之一是:善于通过语文作业本特别是作文本这块“平台”,与每一个同学沟通、互动。本来就是“文如其人”、“文如其心”,每一个同学都有一种老师在单独跟自己交流的感觉,把老师视为知音,甚至连作文以外的高兴事情,都愿写在作业里,与他分享;他也愿意和同学一起分忧——分同学之忧。

2、排除学习的心理障碍,错而后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积极活动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前提,创造性活动不可能在缺乏自信和心理压抑、焦虑、恐惧等状态下进行。心理障碍中最大的是“害羞”、“怕错”、“自卑”,三者又是以“怕错”为主,“怕错”的预后是怕遭到批评甚至是处罚。本来,错误在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逐渐使这些错误得到纠正。“学习”可以说就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教师不可过多地指责学生出现的错误,而要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

笔者认识的那位语文老师,他的教学特点之二是:上课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如果答案错误,则不记分数;指定发言而分数不及格者,在下次提问时主动发言,若及格,则用及格分数取代上次的不及格分数;若仍不及格,则删除上次的不及格分数。这样的效果是,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争先恐后,当作一种乐趣和游戏,根本用不着紧张、害怕。这位语文老师修改了一条格言为:学海无涯“乐”做舟!

3、总结成绩,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或评价而作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或长项。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常对学生讲激励的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常让学生登台轮流演讲或复述课文等,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的问题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抓住一点点的优点或进步,及时地多表扬、多鼓励。

笔者认识的那位语文老师,他的教学特点之三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轮流当班干部;在课堂上,让同桌交换作业,每个同学都当“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交替进行批改,然后被批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作业,检查出认为“老师”哪个地方批改得不对的地方,由老师点评或统一答案。

 

◆总结与启示:

在教育学上,“罗森塔尔效应”它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人们通常这样来通俗、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积极、现实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过分的期望则能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即积极的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相反消极、不良期望对人行为的影响也会有多大。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心理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什么“打牛上树”,逼着“麻雀跟着蝙蝠飞”,进行“魔鬼训练”等等,这些消极、过分的期望误导孩子,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行”、“不良”,最终自暴自弃、走向犯罪的深渊。

自古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然而,仅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许只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教书匠。只有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育人的艺术、懂得师生沟通的技术,以此来使得“教书、育人”发挥最大的效果,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的称号!

无论是罗森塔尔保密名单上“大器晚成”的学生也好,还是在教育艺术下受到表扬或鼓励之后上进的学生也好,其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

进一步的启示:

其一,成功来自于信任。心理学表明,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意向效应”,能增加人的自信心,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尤其需要这种信任。教师的信任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且,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能体会到对他自己的这种信任感。

其二,成功来自于赞扬。最能鼓舞学生自信心的莫过于对优点的赞扬、对进步的肯定。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绩都给予表扬;对缺点、弱项、失误,当以鼓励和指出希望、努力方向为主;对错误当然不能表扬,但有的可用沉默来对待。以此来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充分调动起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去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三,成功来自于师爱。没有爱,教育者就不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抚慰。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育者只能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与他们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给他们带来爱的力量。

一言以蔽之,“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赞扬和爱所创造的。

因此,可以说“罗森塔尔效应”是师生沟通、教学相长艺术的核心。

 

◆“罗森塔尔效应”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为什么?就因为是父母自己亲自生的呀!

所以,依笔者之见,“罗森塔尔效应”首先应该由父母进行实验。但我们的现实是:这么有意义的实验,学校老师落实得很不够,家长就压根儿不懂。

其实,“罗森塔尔试验”最恰切、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应用在亲子关系上,或者说亲子关系的“罗森塔尔效应”最恰切、最有意义;因为父母你们就是雕刻家皮格马利翁,你们的孩子就是自己亲自雕刻的那位象牙美女!

你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作品)不满意,但你必须首先不满意自己!——因为首先是你自己对“作品”的抚养、监护、教育(雕刻)的动机、方法、程序有问题。

赏识导致和谐,抱怨导致对立;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如此而已!

所以,笔者提前“总结”出一条启示:孩子的成功来自于母爱——此效应用于亲子关系上,不是更恰切么?不过是目前尚无人(包括各位父母亲)从心理学角度正式做这样的实验罢了。

 

◆“罗森塔尔效应”在师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的失败案例:

正因为学校老师落实得很不够,家长就压根儿不懂,所以在师生、亲子关系中应用的失败屡见不鲜。笔者手上就有这样的案例——

其一,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应试教育”的期望值过高,采取“魔鬼训练”和“高压政策”,使孩子的能力和努力超过极限,考试反而失败,孩子受批评、挨罚,进而自卑、紧张、恐惧,进而逃学,进而离家出走。

其二,还有一个稀奇的案例。某学校初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对一位数学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说:“你是天才,无师自通,你的数学甚至就是不学、自学,也能考高分!”这位同学,接受了这一消极的暗示,真的以为不学自然就可以自会、自学也自然会考高分,于是上课不再专心听讲,连黑板都懒得看,也不做作业,结果数学考试,每况愈下,到了高中,甚至别的课程的作业也不做、黑板也不看,终于出现考试一直不及格的事实。这位数学老师的失误,不但在于说“因为是天才所以可以不学自通、自会”,而且更在于说完真的就没有用心指导该学生的学习。该学生到了高中,仍然按照这种认知前进,另外的数学等老师同这位学生就产生教学适应不良。

 

◆未尽的余音:

“罗森塔尔效应”——是本讲座未尽的余音,也是“师生亲子沟通”未尽的余音,更是所有“心理保健师”未尽的余音……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