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6.家长和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家长和教师都应成为

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唤回彷徨在“十字路口”的失群“小鹿”

钱锡安

 

 

三、《义务教育法》苍白无力

1986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相关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等。

(一)《义务教育法》其中说

1.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说的是“基础教育”!没有说是“应试教育”。

2.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说的是“义务教育”!没有说是“应试教育”。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还是说的“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没有说是“应试教育”。

并且说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搞“智力开发”。

4.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社会有的私人企业招收童工,你查处他们了么?

有些学校的“差生”或“问题儿童”辍学,你诚心召唤他们返校了么?

许多学校实际在搞“应试教育”,家庭里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你有“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能力和用心么?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一些适龄儿童虽然“应当入学”,但就是因无钱读书,并且最终还是没能读书。有什么硬件能保障这个“应当”呢?由谁来具体落实这个“应当”的保障呢?既然是“义务”,又是“法”;现在教育者和应当的受教育者都没有履行这一“义务”,都违“法”了,那应当处治谁?

6.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大家可以说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看一看初中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际上真的符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健康、顺利发展么?

7.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既然是“义务”,又是“法”,那为什么国家财政不来承担教育经费?既然“免收学费”和“设立助学金”等,那为什么一些学校还要“滥收费”?为什么还要鼓吹和渲染社会上的纳税人搞“11工程”?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有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没有“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他们怎么没有受到查处?即使要查处,那由谁来执行?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主语或主体是谁?

9.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筹措到位或够数了么?凭什么“保证”?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要是没有做到“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那应当追究谁的责任?严格地说,“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等提法,都不是法律用语;那不过是专家的理论文章措辞而已。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假定现在问题很清楚、也很简单:就是没有钱!请问当地政府你的“有效措施”是什么?你的“责令”,父母他们听么?

11.禁止体罚学生。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而现实是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其中说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不送子女入学或子女辍学,必有原因。不揭示并解决原因,就直接解决入学或辍学的问题,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做得到么?即使做到了,你的“训政”,他们听么?

2.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已规定免收杂费的,其规定可以继续执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既“实施义务”又“收取杂费”,这是哪门子的“义务”?

“收取杂费”还要经过“市场环节”,即“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也令人不可思议——既然是家长自己掏包,你财政部门站出来干什么?物价部门也站出来了,难道教育是在做买卖?

既然是提高民族素质,既然是双方在履行“义务”;那费用应该由管理民族的国家的财政来负责,而适龄儿童的义务是必须给民族和国家学习,否则就是违法,孩子违法法办父母。如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不是“乱收费”,而是“滥收费”!但你家长能拿石头冲天?不要忘记:是你家长求爷爷告奶奶找到我们学校的!是你自己愿意!要不然你去找不收费的学校?

“择业教育”(毕业分配推向市场的今天),家长出钱。于是家长就形成了这样的潜意识:我这是巨额投资!孩子你得给我好好地学,老师你得好好地给我教,花钱“买”分数,上名牌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家长自己掏包”或“滥收费”,结果落实教育方针形成了这样的现状:通过买卖交易,一些人成为有文化的但无社会主义觉悟或方向的劳心者。

日前,有调查显示说:教育花费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因素。

最近,有社会舆论说:教育领域不道德地获取高利润率是“国耻”!

在中国,孩子接受教育成了家庭最大的一项消费支出。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搜走了2000多亿元。中小学教育本应属于公益事业。在我国,学校本应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既然是公益性机构,就不应以赢利为目的。然而,中小学教育不仅赢利,而且还成为暴利行业。关于这个行业的暴利,来自于乱收费。就本质而言,教育乱收费说到底就是“利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中小学教育的暴利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教育界成了暴利行业是“国耻”!

“国耻”下的“人民教师”在人民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那时的老师被贬称为“臭老九”;应试教育”—“魔鬼训练”,这时的老师被蔑称为“眼镜蛇”;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下,老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近年,笔者曾做过问卷,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不知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是戴在谁的头上的,98%的中学生不知道,100%的小学生不知道。

3.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德、智、体、美、劳,把“德”排在第一,不知道是按“姓氏笔画”还是“轻重缓急”;但知道的是,德智。

4.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我们的一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一些老师在落实“应试教育”过程的方式方法,确实不“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但现实情况是全体学生身心的发展必须得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一些老师在落实“应试教育”过程的方式方法,这是非常不讲心理卫生的一些方式方法或行为,特别是那些“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5.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者劳动技艺教育。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什么“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者劳动技艺教育”?背书!做作业!!考试!!!

6.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的和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等,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学生辍学的很多,拒绝接收“差生”或把“差生”赶走也有人在,可是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几何?

7.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前面已有点评、质疑——

不送子女入学,必有原因。不揭示并解决原因,就直接解决入学的问题,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做得到么?即使做到了,你的“训政”,他们听么?

假定现在问题很清楚、也很简单:就是没有钱!请问当地政府你的“有效措施”是什么?你的“责令”,父母他们听么?

再做点评和质疑——

既然是因为没有钱而不送子女入学,你还要“处以罚款”,不知道这是玩的什么“策略”?也不知道“其他措施”具体是什么,有何灵验?

8.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笔者提示或点评、质疑——

严重体罚学生的老师不少,但“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的不多。

以上两部分那些被提示或点评、质疑的内容,大都会对学生形成恶性刺激,这些恶性刺激每每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进而产生心理困惑或问题以至心理疾病。

(三)不健康、不卫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1.“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

2.孩子们本来都有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可是老师却要“只拘一格降人才”。一些呈“弱势”的孩子,承受不了来自学校等方面无形而坚挺的压力,就消极反抗;对大环境适应、改变不了,防御、反抗失败,又想不通,就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以“出走”、“轻生”来反抗、警示学校等方面的压力。

(四)不健康、不卫生的劳动、生活模式

如,贫穷的恶性循环:辍学的孩子—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

(五)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模式

1.“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本来含义的“升学教育”。说到兴趣和特长,其实,在学生时代,发挥一个特长,培养一个兴趣,将来走到社会上,就会多一种择业、就业或生计、职业的道路和机会。

2.提倡“爱式”教育。在情感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人格独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学习环境或氛围。

3.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纠错式和角色转换式等。

4.“因材施教”和“不拘一格降人材”。

5.学海无涯,以“乐”做舟;培养兴趣,张扬个性,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6.开设“心理卫生”课程,编制专职的心理老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或“心桥沟通”之类的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创造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定期给学生做“心检”、群体心理咨询特别是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7.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前进目标;也要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8.不要搞竞技式教育,应该是普及中的提高。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要叫学生围绕教育和教学转,而应让教育和教学围绕学生转;因为道理非常清楚和简单: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与学、老师同学生应是统一和谐的有机体。教与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老师与学生,老师是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这方面,好多老师在理论上知道,但在实际中疏忽了,或在实际中是站在自己“教绩”的角度为学生服务。

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魔鬼训练”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做到或得到落实。

9.在当今市场经济形成的时候,一些中专、职业学校除了开设普高,为高考提供生源;还能开设计算机(操作型)、网络、旅游、财会、广告、装潢、幼师、法律、商贸、英语等诸多中专专业,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择业问题,这难能可贵!

10.如果一些“非重点中学”能正本清源,干脆做到“麻雀不跟着蝙蝠飞”,撇开“应试教育”,回到“素质教育”的原本轨道;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对老师也是一种“解放”啊!

11.近年,我国有的地方出现“择差教育中心”。它的问世,当然不排除市场经济的乘隙而入,但确实能够解决被“重点学校”劝退了的“差生”的继续求知的问题。这是对“有教无类”的一种注脚。

12.还有,昆明一有识之士在文庙开辟“童蒙书舍”,敬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画像,招收3~13岁少儿,进行“启蒙教育”和“传统教育”,这是“认祖守根和呼唤良知”的教育。该教育对海外华人来说反倒正常;可当今在国内却实属凤毛麟爪,难能可贵。

13.除了恢复或保证“课外活动”,还应在节假日设置“社会课堂”。为发现兴趣、培养人性、提高觉悟、关爱社会,大中小学生都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其中包括到孤儿院、残疾协会以及老年公寓、关爱医院等地方去做志愿者、义工,哪怕一个人一年做一次或一天;而不独是一心只读应试书,而不光是去参观少管所、戒毒所等地方。

14.此外“欣赏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欣赏教育包括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欣赏、家长对孩子的欣赏和老师对学生的欣赏;生命教育,是指大家都要关爱未成年人的生命,防止因为“学习差”而走上轻生的道路。

——据笔者的记忆和理解,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百事待兴,亟需人材,小平同志视教育为本,提出赶快抓教育。于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恢复高考、办重点中学,欲从快培养出一批所需人材。但5~10年,就应当走上正轨,按常规或规律办事。遗憾的是我们愈演愈烈,烈到“魔鬼训练”的地步。这就走上另一个极端;因为文化大革命搞的是“政治教育”,现在搞的是“应试教育”。它们都不是“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制度和方针体现出的教育导向,过去(文化大革命前)是“素质教育”;现在实际落实成“应试教育”,这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六)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劳动、生活模式

1.有序的竞争,净化了的社会环境。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任务。

2.所干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专长,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乐趣”!

3.所从事的工作或劳动,既可以养家糊口,又能给社会创造财富,如果能提升为“事业”则更好。——即生计—职业—事业。

(七)“应试教育”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劳动法》

 “应试教育”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劳动法》?从没听说过!

1.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2.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3.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或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八)在这里,不知道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能保障什么?

有些家长和学生称,甚至有的老师也承认,有些学校是“魔鬼学校”,老师则是“魔鬼训练者”。对于接受或不得不接受这种训练的心理脆弱的未成年人来说,能不得“心病”么?

有这么一种可怕的公式或现象至少是事实:“差生”—没有了分数—没有了“命根儿”—患“心病”以至自杀丧命。

20056月底,我省某地某中学就发生一件这样的丧命事件。

学校“动员”“差生”“自愿”放弃中考;初三年级学生16岁的李涛、李飞两“差生”在告别学校回家的路上,在水库里丧生。

背景材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从初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就“动员”“差生”写申请,“自愿”放弃中考。学校还请来“差生”的家长,要家长同意“差生”放弃中考,自愿回家。见《告家长通知书》:“我校初中毕业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你的孩子在我校修完初中开设的全部课程,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因为你的孩子自愿申请不参加今年的中考,从今天开始学校就将你的孩子交予你们管教。希望你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涛的遗物——写给学校的申请书:我申请不参加中考。原因很多。第一,我想我考不起,所以放弃中考了。第二,家中困难,我想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再说,我侥幸过关,如果考取了过不了半年,我也会回家的;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智商”低。所以我选择放弃中考。就请你批准我不参加中考了吧。谢谢你们,老师。

学校说:这是一起意外事件,我们没有责任。

群众说:该中学在全县考核连续6年都是第一名。学校对“差生”不给予考试,这样做已经好几年了。目的是保持较高的升学率,好拿高奖金。学校用考试成绩划分优、差生,这不公平。

记者点评:借用学校和孩子的话,我们的孩子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竟然成了一个“弱智”!无论如何不能说他们是在健康成长吧?更不要说他们会有信心“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笔者感叹:我们还用去机械地论证这两者到底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么?为了“教绩”(教师评职称、长工资的“硬指标”,通过学生考试的分数体现),现在的师生关系几乎就剩下“分数关系”了;就像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一样。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差生”没有了分数,也便等于没有了“命根儿”;他们,进,不能回到学校的同龄群体中;退,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好跳进水库丧命。

这是死去的。

活着但在“九年之内”辍学的、当童工的,谁去统计过这些数字?即使数字有了,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这统计数字又有什么用呢?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威力何在?

日前,笔者一次晚饭后在街上遇见一位上初一的女少年。她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席地而坐在路灯下,埋头在做作业,旁边是一纸“求援书”。她告诉笔者,几天来她沿街乞讨,但她不是辍学,是在乞讨学杂费。

笔者感慨:乞讨也罢,辍学也罢,这几天,她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不在课堂上尽“为提高民族素质而读书”的义务。奇怪的是,《义务教育法》的执法主体是谁?他们怎么不来执法,怎么不来采取“有效措施”,让孩子回到课堂上?

读书求知,是每一个学龄儿童的义务。

说起“义务”,就联系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适龄儿童必须上学,起码上到初中,对于孩子来说,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在为提高这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综合文化素质负责,所以才用“法律”把它保证;但作为政府和学校,则必须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书费、学杂费、服装等开销即物质保证,并保证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或辍学,至少到初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但我们没有或不去这么做。

什么?国力不足?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这些年,我们不是山盟海誓地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么?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提出“义务”!既然提出了“义务”,又为什么不去履行?

所以笔者才说“我们的义务教育法》苍白无力”,才问“不知道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能保障什么”?

你看,昆明富民县某中学多会钻不完善的教育体制和苍白无力的义务教育法》的空子!面对乞讨、辍学、离家出走、当童工的学生,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多么“超脱”!

(九)时至今日,义务教育法》需要修订

鉴于以上的现象并原因,从未成年人心身健康的角度,笔者提出或建议:时至今日,义务教育法》需要修订!

义务教育的年限应由9年增为12年(即完成高中学业)。

其它方面内容的修订不在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范畴之内,故笔者不加妄谈。

1.关于辍学等问题,责任在谁,政府与学龄儿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这值得每一位负责教育的官员和“教育家”思考。笔者认为,真正的“希望工程”不是社会的“11”,不应该企图依赖社会捐赠之类的举措;而是国家财政开支,行政拨款,供养学龄儿童顺利读完初中,就像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说的,“一个都不能少”!

2.而从未成年人心身健康的角度看,应该是一直到培养“成人”——满18岁,即一直读书到高中毕业。

正因为他们小(指未到18岁,即“少儿期”);所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国家(通过政府的民政、教委、卫生等部门以及居委会或社区,甚至通过法院)、社会、民族、某个群体,就有责任和义务从生理到心理上对其进行养育、呵护,少儿有享受来自这些方面养育、呵护的权利和自由,或少儿有权说:“你们要把我养活到18岁!我有权求知到18岁!”

那些“差生”履行完“义务”,在15岁回家后,还要坐等3年到18岁,才能就业。而这3年,学校也不管学习,社会也不敢招工,本人也得虚报年龄、伪造身份证方可出去找工作。——这多么难为守法的好未成年人哪!

3.孩子到底是谁的?

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

18岁”对一个人来说有3个重大的意义:一是,人的人格从3岁发育,到18岁基本发展成熟;二是,18岁读完高中,掌握了工作或劳动的基础知识;三是,从生理方面说,是劳动力长成的时候。总之,18岁是个体开始或可以正式走上社会的法定年龄。

4.另外,前不久国家提出,下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部免费”。这无疑是英明之举!但是,

其一,既然是“义务”,就不能分城镇和农村。

其二,一些发达的乡村同贫困的城镇,你怎么区分?

其三,这是否意味着“城镇的义务教育还是要收费”?

其四,一边是收费,一边是免费,这“中间或边缘地带”将会怎么个乱法?

其五,其它一些将会面临的新问题,必将会给落实、执行这一举措带来困难,并且还会出现许多的“新对策”。

5.还有一个疑难之点。就是既为“义务”,那私立学校对学生的收费,是不是当按人头由财政拨给私立学校?

综上所述,简言之——

一是教育经费国家全部报销。

二是年限由9年增为12年。

三是增加条款明令取消“重点中学”的提法。

——笔者随机分别对一组学生、一组家长、一组老师和一组教育教学的领导管理者问卷,给以上三点建议打分。平均分数为:学生给笔者打9分,家长—7.5分,老师—6分,教育教学的领导管理者—5分。

四、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识很多,这里只介绍几点与在校青少年有关的“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供学生和“心理保健师”学习参考。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1.“心理”

“心理”,也叫“意识”,有时也指“精神”、“神志”、“心灵”、“灵魂”,从不同角度对它可以有多种解释:它是人的主观的“内心世界”;它是大脑机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诸因素主观、能动反映的机能、现象和过程,这是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界定的;如果要最简单、通俗地说,就叫“想法”;如果要添加时代的色彩那就是,通过大脑这一信息处理系统对来自外部或体内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加工的机能、现象和过程。

2.“心理健康”

通俗表述:

人脑反映现实是客观的,心理现象符合规律进行,心理与行为无异常。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生理与社会环境基本保持了动态的平衡、和谐的统一。

如下几个测试指标可作为心理健康的参考标准:

认知功能正常(即智力);

情绪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占优势,胜不骄败不馁,喜不张狂忧不绝望);

自我意识客观(客观评价自己,悦纳自我);

个性结构完整(个性倾向、特征协调发展);

人际关系协调(宽容、善待、礼让别人);

社会适应良好(接受、适应环境,对消极的环境既不逃避也不推波助澜);

人生态度积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与时俱进,快乐人生);

行为表现规范(遵纪守法讲道德);

社会活动“吻龄”(自己的动作、行为、社会活动同自己的年龄段、与大多数的同龄人相一致)。

测试心理健康水平的“五力”:

适应能力(体内机能和心理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都能适应);

控制能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社交能力(善于交往,若与世隔绝、自我封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但交往也要有个限度和保持一定的距离);

耐受能力(压力变动力,逆境出人才);

康复能力(在蒙受精神打击或刺激之后,心理创伤恢复较快)。

3.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个体的心理发育、发展,同自己的躯体发育、发展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周围环境的刺激,能保持相对平衡或和谐的状态,这样,这时,学生的心理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换句话说,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习的不适应等心理问题,与家庭、学校等环境的不良刺激是有关的,甚至它们是直接的原因。

(二)“性格”与“人格”

1.“性格”

个体对现实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及习惯性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如有人性格开朗、豪爽、温和、懦弱等。

性格源于儿童时期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的13岁左右形成。

包括“性格典型性”即社会集团人们共有的性格,“性格个别性”即每个人在生活、工作、接受教育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性格。性格可变但难变。当性格影响到社会和他人了,便是道德品质。

性格又可分成“内向”、“外向”、“独立”、“顺从”、“支配”(指挥、控制)、“依赖”和“趋众”等类型。但一个人特别是成年以后,往往是综合型(如“介于内外向”)的性格。

现在又有人提出“双性”性格,说是“双性”性格的人能适应社会。“双性”是指男人刚强、自信、独立性、支配型的性格和女人慈爱、温柔、服从、有情感的性格。主张男人再加点女性性格、女性再加点男人性格,这是最佳性格的人,这样的人最受欢迎。笔者不禁想起一句顺口溜:“辣椒不辣,苦瓜不苦,男的不刚,女的不柔。”

2.“气质”

是个体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的风格、气度。如有人高雅,有人聪慧,有人粗犷,有人恬静,有人直率敏捷,有人沉着冷静。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把人的气质分成4种类型,即:

多血质为“活泼型”。强盛,敏捷,灵活(常换工作),平衡,外倾性,在不良环境中刺激强度与反应强度符合,智商高,语言清楚、流畅,有活跃的体姿,良好的模仿性,易唤起情绪,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保持和谐协调,与周围敌对情绪较少,就事论事,不易发生功能性问题,能很好适应环境。做事缺乏持久性,情感体验不深,失恋不会过分痛苦,易交朋友但铁杆的少,轻率,粗心。典型人物如王熙凤。

胆汁质为“兴奋型”。强而不平衡,直率,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占优势,精力旺盛,具有外倾性。性急、易怒暴,无节制,极端者会产生攻击性,不能有效地表现意志。典型人物如尤三姐。

粘液质为“安静型”。强而平衡,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强,少有情绪表现,沉着,稳当,慢性子,按部就班,有耐性,内倾性。固执,淡漠,迟缓,守旧。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保持协调,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但不适应变化过快的环境。适宜专心持久搞科研工作。典型人物如薛宝钗。

抑郁质为“抑郁型”或“弱型”。深沉,安静,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性低,兴奋与抑制不平衡,刺激强度与反应强度不相符,难以长时间保持兴奋,但也难以长时间保持有效抑制,不能很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内倾性。迟慢,孤僻,脆弱,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看问题角度反常,有敌意性,别人与他是中性的交流他却认为有恶意。典型人物如林黛玉。

“体液”是一种想象,是借助的名称,实际没有什么科学性。

关于气质的研究,巴甫洛夫先提出3种神经系统类型:兴奋型、抑制型、平衡型。后来他和他的学生又提出4种神经系统类型:不平衡型、平衡型、灵活型、抑郁型。其特征:兴奋性、抑制性、平衡性和灵活性。神经系统类型发展成为人的气质。

但现实中一个人的气质多为“混合型”,且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与“气质”两者有别。

“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不提“婴儿性格”。也有认为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变化较快、较大。性格亦即近似平日所说的“脾气”、“脾性”、“秉性”、“性情”、“性子”、“习性”。性格可以改造,它的表现带有气质色彩,它可以掩饰气质,它在行为中起核心作用。

“气质”主要是先天形成(所以母亲最先能观察到婴儿的“个人特点”是“气质”),无好坏之分,变化较小、较慢。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它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或促进某些性格的发展,它的表现有时可以服从性格的内容,它在行为中是从属作用。

总之,两者关系密切,互相渗透、制约。

——由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心理”,并形成人们的心理差异、特异,即世界上没有在心理上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3.“人格”(即“个性”)

是一个人独特、经常、稳定、长久、深刻、本质、典型、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先天因素条件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习惯并与他人有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强调全面完整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社会化的客体。“人格”也叫“个性”,有时也叫“品格”,是人生在社会舞台上不同于他人的一种角色(所以又是“面具”、“制服”)。它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一个人的“人格”,如果没有遇到特别重大的刺激,一般在16~18岁基本形成,以后就是调整和修补了。

此外,“人格”还有身份、名誉、价值体系、道德品质及社会属性的含义。

人的个性特点可以成为某些疾病发病的基础和病因(如A型性格——不是血型——的人热心,办事急躁,雄心勃勃,争强好胜,有紧迫感,有责任感,易怒,有敌意、攻击性,常跟别人意见不合,易患高血压、冠心病;B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时间充裕,不加班加点,待人温和,有耐心,不A型者的病;C型性格的人过于屈从权威,“老好人”,内向,抑郁,忍让,老去讨好别人,如焦裕禄等,其胆小者易患恐怖症,心胸不开朗者易患抑郁症和癌症)。个性能影响人的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如坚强者病会发展得慢,好得快),个性的改变也可作为某些疾病诊断、鉴别的依据(如老年人一旦痴呆,性格会明显变化),良好的个性是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人的“个性”大于“性格”,两者是包含关系,“性格”是“个性”的一部分,核心部分;但有时候,两者也等同。

“人格”的形成,与“气质”有着重要的关系:气质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人格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下(后天因素)的产物;个体从出生就有(先天因素)气质,而此时尚不存在人格;气质是个体行为的外显特质但与行为的内容无关,人格主要构成了行为的内容;人格与气质互相影响。

根据基本的生活领域,有人把人格分成6种不同的类型——经济、理论、审美、宗教、权力和社会型。

“人格”是《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三)“智商”与“情商”

1、“本能”

先天带来的,如婴儿的抓握、吸吮等,人一生的饮食(自身生存)、“男女”(繁衍后代,扩大再生产)、防御(进攻、劳动)和娱乐(天性)。

2.“能力”

是个体从事、完成某项活动已学会的、心理所具有的潜力或能量以及已学会的本领,即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力量和实际能力。它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包括“一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等)、“综合能力”(由诸多特殊能力构成)和“特殊能力”(如擅长绘画、音乐、体育等专项活动所具有的、所需要的潜力或能量)。特殊能力及其发展趋向便是“能力倾向”。

生理条件是心理能力的物质载体,一般能力是实现特殊能力的基本条件,特殊能力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条件。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是从幼儿到少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到了成年以后,增长呈负加速;二是“基本心理能力”和常人的心理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到了18岁以后,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三是有的观点把“能力”(有时等同“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等)和“晶体智力”(如经验获得、言语理解等),认为“流体智力”的发展约在25~30岁到达顶峰,此后呈下降趋势,而“晶体智力”在发展到25~30岁后,还会缓慢地稳步上升。

3.“才能”

多种能力较完备的结合。

4.“天才”

既有先天之才,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之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并得到最完备的结合,是超才能的能力。

5.“智能”(“智力”)

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它是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它有着生物学遗传的基础,它表现为一种潜能,它也是后天一种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当它集中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时候,便是“情商”。

“智力”测试有个公式(尺度)即“智商”(IQ,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其中=100为“中智”,120以上为“优秀”,140以上“超常”或为“天才”;90以下为“稍笨”,70以下为“低能”。可通过量表中的一些指标来测试。是一种参考,而不是一种定论。

6.“智商”

又分“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3种。“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相差越小,其“全量表智商”就越高。

7.“情商”(EQ

所谓“情商”即“情绪商数”,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为“非智力”因素即智力之外的个性因素。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幸福的延迟能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情商”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经历、学习、修养、感悟而得来的。它是影响个人健康、情绪、人际关系等的重要因素。它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能使人们摆脱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四)“集体”与“群体”

1.群体

是指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引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也叫团体。其特点,一是成员有共同的社会需要与目标;二是有某种结构形式,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三是有自己的规范和心理倾向,它影响、制约着成员,但比较松散。对于青少年来说,最突出的是“同龄群体”。它可以是在校的同学,也可以是校外同龄的无业游民或在职在岗的人。由于同龄,他们在社会上,就有着往往在校内没有或不准有的一些言行。小痞子集团就是青少年同龄坏表现的群体。“同龄群体”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2.“集体”

根据社会规定或按照行政命令,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共同社会目标,有着共同社会活动目的或任务,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性、共同心理倾向性的紧密性的正式群体,就叫集体。如少先队、共青团、学校班级等。“集体”是社会的人所必须的。

“群体心理效应包括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利益的合理共享性、战斗力和凝聚力。

“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集体”。如学校班级,其特点:一是课堂学习这一共同活动的方向性、竞争性、共进性;二是同学之间的心理相容性;三是同学间的友爱感与良好的心理氛围;四是学校或班级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

(五)“成功九因素”与“成败四归因”

1.成功的九大因素

⑴“情商”和“智商”,特别是“情商”第一重要;

⑵环境,主要是外在的;

⑶情绪影响人的决策,性格决定人生命运;

⑷财力,或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⑸机遇,有的叫运气;

⑹欲望与自信;

⑺健康的体魄;

⑻职业,人怕选错“行”;

⑼毅力与意志。

2.成败的四项归因

能力:大小问题,相对稳定(靠平常努力积累),不能控制(指临场不能马上把能力变大),属内控制点、内归因(主观因素);

努力:程度问题,不稳定(因情绪的好坏或意志的大小,或加把劲,或泄劲),可以控制(凭意志),属内控制点、内归因(常说主观努力);

任务:难度问题,稳定(如考试题由学校老师决定,由不得考生),不能控制,属外控制点、外归因(外部环境,客观规律);

机遇:好坏问题,不稳定(偶然来到,稍纵即逝),不能控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属外控制点、外归因(外部环境,客观规律)。

解释:任务是固定不变的,能力靠平常积累,抓住偶然的机遇,顽强地把它完成。对中、高考是这样,对择业也是这样。

自慰:谋事在自己,成事在客观。尽心又尽力,无悔也无怨!

如果把“四归因”具体细化在学习上,再狭义甚至是狭隘地细化到考试上——

任务:考试卷子,对每个同学是一样的,不变。

机遇:或环境,所有的同学都在同一个教室,同样的光照、课桌、温度等。

能力:智力,同学们的智力来自不同的父母的遗传和后天学习的积累,它是不一样的,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博学多才的。

努力:每个同学在考试前或考试时的意志、信心及紧张、焦虑程度进而对答题的发挥等情况更是不一样。所以,答题的结果或考试的分数就不一样。既然“任务”、“机遇或环境”不变或一样,要想学习好,就要靠平日努力对知识进行积累,形成“能力”,靠在考场上的沉着发挥、顽强做题。就某种程度说:考试就是考的个平时的“努力”。

3.有时或偶尔考试没有发挥好,你认为原因是

我们总是听成功者的报告,其实还要教育或告诉孩子:要“承受挫败”。

考试失败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可老师和家长总是批评或责怨学生“笨蛋”、“不努力”。

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原因或可能,不妨家长或老师看一看哪些是不能责怨孩子的:

遗传因素。

智商不高。

不感兴趣。

考前生病。

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有考试焦虑症状。

患考前紧张综合症。

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脑器质有损,等等。

(六)“幸福延迟力”与“挫败承受力”

1.“幸福延迟力”

笔者在给某大学在校生的讲座中,曾说到:

应该说,厌学在大学生中是不存在的或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大学生懂得,明天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靠今天的努力奋斗。苦也罢,乐也罢,今天离明天总有一段时间,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心理测量中有一种是测量一个人的“幸福延迟力”。那是测验儿童的。许多儿童都能为了明天获得一个大蛋糕而今天不吃眼前的苹果。我们都知道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是一个人前途或命运的“分水岭”;所以我们大学生对4年左右的延迟力是应该有的。

如果在孩子的“潜伏期”和“青春期”,我们实施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如果做到“教育经费国家全部报销”、“年限由9年增为12年”和“增加条款明令取消‘重点中学’的提法”;那末,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也不至于或再也没有理由厌学、逃学、辍学、出走、当乞丐、做童工等,进而,从未成年人,到家长,到学校,到社会,到民族,到国家,也都会为了明天的“大蛋糕”而不吃今天眼前的“苹果”!

2.“银杏收获”

笔者在给某企业白领层的讲座中,曾说到:

这些年,昆明大多的投资者都是“春种秋收”的短期行为,干的是些“吹糠见米”、“卖小白菜”、“种苞谷”的事情。而有的项目,如有的企业搞的“老年俱乐部”和“临终关怀”等工程,它本身就是中长期战略目标,所以称作是“银杏收获”的项目。

“银杏收获”有三层含义:一是这种项目是经过科学论证、慎重决策;二是收获周期较长;三是一旦收获,其市场份额和社会经济效益都较大。这样的幸福,不在脚尖处;所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的员工要具有“幸福延迟力”,其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具有“银杏收获”的战略心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义务教育”才树了九年人,连树木的火候都不够,结果落实教育方针形成了这样的现状:成为身心发育发展不成熟的、半文盲的、还要在家再呆上三年方可劳动的劳动者。

其实,“银杏收获”用在教育事业上是最恰切不过!可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些领导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有“银杏收获”的战略心态和眼光么?

3.“挫败承受力”

上面说到“成功九因素”。在现实中,这些因素或条件往往全都具备,才可成功;而失败或不能成功,则往往因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够了。

为此,我们的心理应该承受得了成功;也要经得起挫败。我们宣传、教育的口径常常或曾经有些偏差。说我们的未来或前途是充满光明的,甚至前进的道路是笔直、平坦的,上面还铺满了鲜花。其实则不然,而往往是曲折、坎坷不平的(毛主席语),有的地方长满了荆棘,还有人为挖的“陷阱”和埋的“地雷”(朱镕基语),在人生前进的某段征程上有时并没有路,需要自己边开路或铺路边前进,甚至常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等等。说前进的道路是笔直平坦的,上面还铺满了鲜花,现实中没有这种必然;说未来和前途是光明的,这主要是憧憬,因为没有理想便没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即使不笔直、不怎么光明,也得前进呀!人生就是这样。

结论: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成功教育,树立前进目标并为之奋斗;也要进行“挫折教育”,训练“迎接挫败可能面临”的心理,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七)“自信”、“意志”、“毅力”和“自控力”

这些也是青少年心理卫生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引导孩子们加强这些方面的修炼。这些概念说起来简单,但要做起来那可就难多了!

(八)在校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与其他年龄段的共性的原因,这里不谈及。主要的原因有三:

1.在这期间,生理发育与心理(即人格)成长之间的反差和冲突过大。一方面,在生理上由少年向青年发育迅速;一方面,心理成长滞后,时不时呈现少儿时的状态,如在学习与玩耍的关系上往往不能恰当处理,办事,只考虑动机、需要,不考虑手段,也不考虑后果。

2.学生与父母从“包含关系”变成“交叉关系”时,产生了“对立统一”的矛盾状态。许多学生一方面认为我早就脱胎而出,是个独立的大丈夫了,口口声声你不懂、不知道,不要管我的闲事,产生了“代沟”;但一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困难,就不知如何处理,还得回来叫父母代劳。特别是花钱问题,完全依靠父母。虽有初步的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但又处于上学读书、经济不能独立的状态。所以这就同父母不即不离,在心理上时分时合,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3.在校学生,由于没有正式走上社会、人格未成熟、经济不独立,于是常常表现得情绪波动较大、社会适应性较差、举止行为欠规范、社会活动效能与年龄不相吻合,等等。

学生正处在人格成长的重要时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较大“应激源”的强烈刺激,一些学生心理防御失败。这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强烈刺激和防御失败的具体情况这里从略。

(九)青少年学生应采取积极、成熟、健康的心理防御方法

利己,也利他。“超我”—“自我”。

1.“吾日三省吾身”——不要三省,一省也可。

2.“积极定向应付”(“问题定向应付”)。

3.“积极转移”(转置、转向)——如心情烦躁时,听音乐,操丝竹,练练书法,做做体育活动等,往“好里”去想,淡化、排遣或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4.“幽默”(很大的成分是“有意识”的防御)。但不庸俗。

5.“宽容”——接纳、善待、礼让别人,包括同自己关系紧张的人。

6.“恻隐”——对罹难蒙冤厄运的人表示同情。

7.“宣泄”——积极的倾诉、疏泄。宣泄是心理调节的安全阀。

8.“沉默”——暂时沉默,“沉默是金”。

9.“利他”——一种行动,不仅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冲动,同时又可以帮助、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

10.“补偿”(“代偿”)——用一些方法弥补生理或心理缺陷所产生的不适感。如盲人成为歌手,有人功课不行但体育得冠军。一个人要“补偿”一般会超“补偿”。人的大多数的梦,是具有补偿性的。

11.“认同”——取得亲友的肯定、同情、安慰和鼓励。

12.“理智化”——让理智战胜情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用“大道理说服小道理”。如化悲痛为力量。

13.“换位思维”——将心比心,旁观者清。

14.“隔离”——把观念同感觉、情感或事实分隔开来,只留下可以理解的观念。如人“死了”叫“走了”或是“升天”、“长眠”,战士受伤叫“挂花”、“挂彩”,“厕所”叫“卫生间”或叫“1号”(“上厕所”叫“唱歌”)。

15.“自慰”——自我调适。这非常重要。因为别人再怎么“认同”,归根结底还得“自我认同”。

16.“笑颜效应”(说笑话)。

17.积极“自我暗示”——“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表情、语言、行动或某种符号对人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进行活动。它不“以理服人”,不是“劝说”;以无批评的接受为前提,不是“指示”。“暗示”包括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激将法”)、自我积极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如早上起来照镜子,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漂亮、精神,我的心情很好,我一定会成功!

18.“以直报怨”——用正直、高姿态来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

19.“升华”(很大的成分是“有意识的行为”,成为道德)——把原始冲动、欲望,用符合社会情、德、理、法要求的方式积极表现出来。在悲痛或欲望未遂中,把情感、需求或理想,提升到更高境界;在失败中,把原来未实现的目标,转换到新的、更高的目标上来。继续奋斗,作出更好的成绩。如残疾人的“身残志不残”;仁人志士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司马迁说,西伯周文王被囚拘而演《周易》,孔仲尼游说受到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乃著《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而司马迁他自己在受到宫刑之后没有自杀,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史记》一书。

20.“急流勇退”。

21.善于随时、不断清理“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垃圾”,就像脸、地天天会有灰尘一样。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像天天洗脸、扫地一样地对产生的“心理垃圾”进行清除。

还可以找出一些。这些方法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我们提倡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在“应激”、“防御”的时候,多使用这些方法。如果说像“升华”等做起来有些难;但像“积极转移”和“沉默”等是不难作到的,它们的效果很好。

(十)中性、不成熟的一些心理防御方法也可采用

利己,也无害于他人。“自我”—“本我”。

1.“呼天抢地喊爹妈”——这是人在突然遇到惊险大难和极端悲痛时,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

2.“祈祷”——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在心中的佛祖或其他崇拜者、被求助者面前喃喃自语、念念有词。如说“天啊,可怜可怜我”、“主啊,保佑我”、“观音菩萨,保佑我平安”、“父母大人,祝福我呀”。

3.“自言自语”——如阿庆嫂自己对自己说:“党啊,你给我智慧,给我勇敢,帮助我战胜顽敌度难关!”

4.“保持距离”——包括实际的和心理的距离。

5.“善意的谎言”——有时可以缓解外界或对方的刺激,或平衡自己不安的心理。这里所说的谎言,仅指善意的。撒谎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御,善意谎言的前提是不害别人。一个人连善意的谎言都不会撒,还怎么保护自己?

说到“谎言”的话题,笔者说:“一个人说出一句谎言,就得再编出十句谎言来解释或掩饰这句谎言。”又说,“只要说出一句谎言,就会降低十分的人格价值,就会失去十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得再说一百句真言、做一百件实事,才有可能挽回失信的局面。”亚里士多德说:“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两人充满哲理的名言如出一辙。一方面因为“有理由”和“美言”,人们容易上谎言的当;一方面,真实和信言因为无缘无故和不美,而容易被人们丢弃。因此,人们憎恨的东西,偏偏就相信它;人们向往的东西,却每每怀疑或不信任它。这是人的特别是修养不够的人的弱点或悲哀。遇上善意的谎言尚且罢了;如果遇上恶意、阴谋的谎言,恐怕会成为恶性的“应激源”。所以,恶意的谎言是个体品质败坏的表现。

6.“合理化效应”(即“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把得不到的好东西加以贬低,把得到的一般东西加以夸大。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所以又叫“文饰作用”),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解脱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另外,失去的都是高、大、全、好、美的,即“兔子跑了都是大的”,也是“合理化效应”;再比如亲人在一起有怨有乐,一旦分离,回首过去无怨全乐,也属于“合理化效应”的表现。

7.“失去—舍弃效应”——认为不是失去了心爱的东西,而是我不要那没有用的东西了。

8.“塞翁失马效应”——失去了心爱的东西,未必不是好事。

9.“自欺”——闭眼客观便不存在,把坏事想象成好事,打肿脸充胖子。自欺而不欺人。

10.“自我陶醉”——遇到不愉快的事,找个安静的环境,回味往日一些甜美好事并沉醉在其中,暂时淡忘或忘记那不愉快的事。

11.“自怜”——以求人怜。

12.“自责”。

13.“幻想”(“白日梦”)——做白日梦,想好事,以求自我安慰。

14.“赎罪”(“解除”、“消除”)——用惩罚的办法,把发生的罪恶除掉或赎掉。如祥林嫂捐门槛。

15.“发泄”——允许发牢骚。

16.“躯体化”(“转换”)——把精神紧张、恐惧、失宠等转化为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关节疼痛、四肢无力、尿床、大便失禁等躯体症状(“体化症”,但检查不出内科性质的躯体病变——心病跑到躯体上了),以此摆脱自我困境。

17.“与权威认同”——如马克思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也是这么说的。言下之意,我没错。

18.“但是、不是效应”——如,要部分地否定一个人,又担心这个人不肯接受,就说:“你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一“但是”,就说明不是各个方面都不错,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有错的。又如,要批评一个人或要批评这个人的一部分,但又怕他接受不了,就说:“我不是批评你……”这“不是”,实际上就成了“是”。这样,不管对方肯不肯、能不能接受,都给自己事先留下后路。

19.“抑制”(“压制”、“压抑”)——个体的欲望、冲动或本能无法得到表现或满足时,有意识地抑制自己。人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靠每个人的克制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

20.“潜抑”——把困扰或痛苦,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无意识状态中,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从而保持心境的安宁。但这不等于念头等不存在了,有时会不知不觉影响到个体的日常行为,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比如2~3岁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暗恋母亲不能成功,就会成为神经症或其它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但许多孩子在5~6岁的时候会对父亲认同,抑制反父亲的欲望。

21.“后怕”——事后想起来感到害怕。“闪回”。在遇到害怕事情的时候,来不及害怕,把害怕一时“抑制”或“潜抑”起来,全力以赴地去应对可怕的应激源。但在排除或躲避过应激源后,“抑制”或“潜抑”的情节又浮出“水面”,并令人害怕,现在也有时间害怕。如阿庆嫂救胡司令的“后怕”。

22.“否认”(“否定”)——事先无心理准备,事到临头,特别是对不利的消息,下意识或有意识地不相信、不承认。“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简单、幼稚而原始的方法。从“否认”到“承认”的心理过程是:①不可能是我!②真的是我么?③能不能不是我?④就算是我吧。⑤原来真的就是我!

23.“趋众”——不管是非对错,也不去动脑认真思考,跟着感觉走、大家走。认为大家是不会错的,即使错了,也是大家都错了,也不只我一个人。

24.“无事忙”——没事找事干,把东海里的水挑到西海里,做无用的、无意义的功。

25.“美化过去”——总认为今不如昔,九斤老太的观点——一代不如一代。

26.“原始理想化”——崇拜祖先,认为今不如远古。

27.“忏悔”(内疚感、自责)——心中老感到对不起自己或别人、别事。“忏悔”有自我封闭和在教堂、寺庙里进行等种方式。但像“文化大革命”时的“早请示,晚汇报”,《牛虻》里的亚瑟在教堂牧师面前忏悔(结果被牧师出卖给了政府),则是“忏悔”的闹剧和悲剧。

28.“抵消”——用某种象征性的话语、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发生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解除其罪恶感或内疚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说声“对不起”,说“碎(岁)碎(岁)平安”。

29.“倒退”(“退化”,“退行”)——受挫时,心理活动及行为同他的年龄不相称,退到儿童时的言行,使用幼稚方法应付窘态。如成人在求助于人而未得实现时哭泣(当然也有有意识的“鳄鱼的眼泪”),在极度疼痛时会失声喊叫“妈呀”,精神病患者“童样痴呆”。

30.“内射”(“仿同”)——将外界的因素、他人的态度或行为,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如“反感性仿同作用”(又讨厌却又仿学之)、“向强暴者仿同”(弱者或受害者模仿恐吓者)、“向失去者仿同”(如失去恋人又学恋人的言行,有的失恋女人再找一个男人一定要是原来那个男人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子的,或再找一个男人要与原所恋男人的相貌基本相似)等。

31.“缄默”——故意不说话,叫你不知道我心理的深浅。

32.“美人像效应”——审美。

33.“不在于有没有,在于信不信”——好事宁信其有,坏事宁信其无。至于“好事”、“坏事”本身实际存不存在,就已经不重要了。

34.“有效无效,责任尽到”——一种程序化或过场式的言动。把尽到责任当作目的,以平稳自己的心态。至于有没有效果,则并不重要。

35.“移情”——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所使用的一个术语。指心理疾病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同他有关系的人(如父母)的情感关系,转移到心理治疗师的身上去,形成了患者与医生普通医患关系之外的另一种情感关系。这是“移情作用”,尽管心理治疗师的举止言行并不存在对该患者产生的这种情感需要作出解释或负责的原因。正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爱慕、敬佩、赞扬等,叫“积极性移情”;负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憎恨、恐惧、厌恶等,叫“消极性移情”。这是一种情感的迁移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并且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发表现出来。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严重心理创伤一生难以愈合,其“阴影”会显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随时都有可能迁怒到他人或别的事情上来,虽然他人或别的事情往往与这个人此时此地毫无关系。由此形成“决定论”:我的现在是由过去形成的,我的将来由现在决定。此观点虽偏激,但有一定的道理性、倾向性。许多人往往通过辨认别的人和事,从而产生共鸣或通感、同感,并借此调节自己的行为体验。如“兔死狐悲”;有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已故的父亲;有学生高考落榜后自杀,究其因是儿童少年时期多次受到心理创伤一直没有愈合,高考落榜只是“导火索”。

36.“祥林嫂效应”——刻板、重复言动“我真傻”,开始(!)还可以得到一些“认同”。

37.“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以此自我解嘲。

之所以把它们归为或定为中性、不成熟的方法,是说使用这些方法,对社会、他人没有坏处,但对自己有好处。这些方法虽不大好听,但适当、偶尔一用,也无伤大雅,而且有些也确实可以缓解以至平衡心理的紧张或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特别像“阿Q精神”,有人把它比做是国人中“弱势群体”的第二“精神支柱”,所以使用频率恐怕还要多一些,效果还要好一些。

(十一)“心理检查”与“心理档案”

1.“心理检查”

从人的健康角度,对躯体及各器官的检查叫体检;启动“中小学生心检系统”,运用量表等,对学生的人格、智能等心理特质进行心理检测或心理测量,就是“心检”。

2.“心理档案”

学校的“心检系统”,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但一定不要做成“花瓶”。把过去校长、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交给心理咨询师来做;把在校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即“心检档案”或“心理档案”新建起来,与学生的体检结果和学习成绩,作为并列关系,一起存档。

3.为将来择业做有关“职业兴趣”的测验

心理学家霍兰德的《职业价值取向量表》,说的是职业价值的6类取向及其有机、最佳组合;但它只证明你有这种可能性,而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找到该工作。

《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呈现一个6边形。

现实取向:对操作型的体力劳动感兴趣;

传统取向:善于做有规则、条理性的工作;

企业家取向:喜欢做能控制别人的行为的工作;

社会取向:善于交流、处理人际关系,并从中感到满足;

艺术取向:喜欢对情感的抒发,表达自我;

探索取向:猎奇,创新。

但实际上,一个人的取向往往是综合的。这6个因素可以任意取3者进行组合,并且3者相容、稳定,才可找到自己适合做的某项工作。所以做“毕业心理测试”和“择业心理测试”,对下一步择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或部门测量较好?对于人格正在发展、成长的人来说,笔者认为可有5个时间段或可分5次:

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科的时候;

高三毕业面临高考或就业的时候;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大学应届毕业的时候

择业的时候。

4次应当是在学校里进行,最好是结合于学校的心理卫生课程中,最后一次最好由劳动就业部门通过专门的心理测量机构进行。

要提早做这方面的心理测量工作,而不是只在临毕业或择业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同学们的心理紧张焦虑,难以测量准确,并且也不能用一次测量的孤证下结论。

(十二)“愉快学习”与“健康成长”

1.学生是完整的人,让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协调、健康、顺利地发育、发展,为“素质教育”下的学习,提供健康的载体或平台。

2.树立“学海无涯‘乐’作舟”理念。

同学们在校学习,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深广的理念和坚强的意志;去完成学习任务,到达学生时代的“彼岸”。有首民歌叫《小河淌水》。小河淌水哗啦啦。如果你心态不好,就会听到小河是在哭泣或吵闹;如果心态良好,就会听到小河是在歌唱或欢迎你的造访。笔者提出的“学海无涯‘乐’作舟”就是这个理念。学海本身确实无涯,每个人一生只能到达一定的或部分的“彼岸”。如果你喜爱并主动在学海拾贝,同时认识到人生只有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叫有科学素养,自己的一生才有乐趣和意义,于国家、于民族也都有益处,就自然会以“乐”作舟;否则,就会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是给父母学的,不如及早走上社会打工挣钱。学海无边,是“苦”是“乐”,全在于自己的体验。可见,良好的心态、正确的理念是“路标”或“航灯”。

学海无涯,以“乐”做舟。培养兴趣,张扬个性。祝愿每个同学都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除了以上的基本知识,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的还有笔者所撰写的《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何调适自己的灵魂?》、《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谁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亲子关系”在心理上的对立统一》和《家长学校普及“潜伏期”→“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等篇

五、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心育)应该是什么关系?

“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主要由两个渠道进行:一个是思想品德教育,一个是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本来包括心理教育甚至主要是心理教育。但过去偏重了德育,几乎没有名正言顺的心理教育,甚至以德育代替心理教育。德育与心理教育有交叉,但有本质区别。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运用语言(经过考虑,表达思想)、“非语言”(自发的,表达情感)、文字等媒介,向有心理健康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诉说、宣泄、询问、商讨,在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辅导和帮助下,通过一起讨论,找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在心理方面寻求摆脱困境、解除不适、克服障碍的条件或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顺利成长,这样的做法和过程。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做指导。

(二)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词条目前很难能在哪本权威的辞书里翻到,并且很难给它下一个学术性质或专业方面的定义,何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涵。某辞书里是这么说的: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以有效地把先进思想贯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人民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科学。在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遵循“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同各项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它引用马列毛的话做指导。

从以上两者的定义可看出,“心理”是讲情感的远近、情绪的喜厌爱憎,讲体验、调整和适应,“心理咨询”是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平等关系前提下的对话、沟通、交流、一起分享,使咨询成为一种消费、一种享受;而“思想”则是讲是非对错,“思想政治工作”则渗透着军政、训政、宪政里一家之言的命令、训话、批评、禁止,是教训与被教训的关系,是我正确你错误的先验。

(三)品德教育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德育。有是非标准,是教化问题,是道德评价问题,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样的过程。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等。

如今,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明白,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以往人们总把学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因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值的高低。近年来,人们不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质量的关系重大,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及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互作用。

所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主张还“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注重“心育”,旨在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康心理素质,以适应自己、他人和社会、将来。——否则,你的“应试教育”考10000分,又有什么用处呢!

(五)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叫“心理素质教育”或叫“心理卫生辅导”,简称“心育”。

可以给“心理教育”下个定义——

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和卫生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地发育发展。

心理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

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客观正确的认识,能增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情绪适度、意志坚强、行为正确、个性健全。

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咨询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有区别的。心理教育是心理辅导、咨询的前提或基础。心理教育不包括狭义的心理治疗。

心理教育搞得好,则可以少做或不用做狭义的心理咨询,更不用心理治疗。如果撇开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那末,心理教育是避免、防止“小鹿”辍学、出走的关键,是容易唤回已经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小鹿”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孩子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根本,是心理健康和卫生工作防患未然的重大举措。

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实际上,学生的好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好多问题不能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而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实际上的心理问题却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决;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学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产生另外的负面效应。例如,《狼来了》:从德育讲属于撒谎,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讲是如何排遣心理寂寞的问题。

德育”与“心育”并不是水火不相容。两者有机合作,会产生良性效果,使学生不但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会具有优良的品德,会把社会的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当然,“德育”与“心育”两者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但如果德育和班主任思想工作能渗透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然而,心理问题却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来解决!

具体操作时可把握:道德的问题正面提、宏观提,心理的问题私下提、微观提,分辨不清的问题,可先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入手。

 

(链接小鹿-3)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