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企业与管理心理”专题讲座

 9.国企改制·职工心态·股份制势在必行!

 

国企改制·职工心态·股份制势在必行!

钱锡安

  

四、国企改制,厂长享受购买政策,控股成为无本万利者

说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期,有一种分期法说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第二阶段是1993年起到现在,企业改革或改制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姑且定格在2020年,现代企业制度,可以通俗理解为,除了现代化科学管理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或部分是实行股份制

1966年取消股份制,到1993年又在“摸着石头过河”搞股份制,中间断层大约近30年。又是一件“河东河西”的事情。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1993年到2020年,大约又是一个近30年!那国企改制实行股份制这件事情进行得如何?

(一)公有制与国企,国企改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再实行股份制

1.公有制

所有制,是指经济基础或生产资料为谁占有的制度。古往今来的公有制可以这样粗略地划分:原始社会公有制、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战时(共产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时期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公有制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公有制。

根据几种版本,笔者整合成如下并不严谨的定义——

公有制,是一种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全民)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消失至少是在理论上消失。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一般被认为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主要体现在城市里的国有工厂、矿山及商场的生产资料所有,集体所有主要体现在农村的土地以及城市街道、乡镇的中小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从中可以看出:“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大约是一码事,并且也包括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实力,实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到了文革结束、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国呈现出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中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而到了第二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公有制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条件下,出现了“股份制”的形式,以及公有经济与外商包括港澳台地区私人资本的合资、合作的经济运作形式等等。——请注意:出现了“股份制”!

2.国企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其资本或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或掌控权的生产经营组织,国有企业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支柱,其指引和决定国有企业如何运作的经济的规律、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国企公有制性质的企业,其公有经济过去所占比例是全部,改制后所占比例也是绝对控股的大头。

请注意:说的是“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人意志”和“长官利益”!

国企的来源及其变化:没收官僚买办资本的,赎买民族资本家的,建国后新建立起来的各类企业,旧的和建国后新建的兵工厂,改造街道里弄小手工业者的工场等而形成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当今改制了成为的国企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本篇简单、粗略地说“国企、央企、国营、国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大约一样,或基本是一码事”。或因时代的变化、或提法的更新使然。当然,内含也有变化,只是忽略,不去赘述。

3.国企改制

同上“简单、粗略地说”,国企改革或改制,其性质和内容大致是一码事。两者提法在本篇可以通用。——本篇注重的是不在于怎么个提法,而是在于怎么去做。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其推进将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政策的规定,将国有企业改变成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不设置国有资本及中外合资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改变原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国家不再大包大揽,把国企推向市场,实行董事长负责制,完成产权、人事等制度的重新安排,以便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操作过程及其结果。

国有企业改制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收购、转让国有产权和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转让国有控股权、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其中优先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即原领导或原领导集团转让国有产权。——那实际上是如何“转让”和“收购”的?

改制“顶层设计方案”中的一些措辞过于专业而且艰涩,不好懂,还有的提法有“高大上”之嫌,甚至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实际上玩下来,在职工看来,改的什么制?除了一大批职工“下岗”,就是把国企变相送给原企业领导人或领导集团,任凭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去试验和探索。这种试验和探索亏了,风险有国家给担着;赢了,其政绩、业绩都是领导人的。

4.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这样的新型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有人归纳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0年),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二阶段(1981~1982年),试运行经济责任制。

第三阶段(1983~1986年),利改税。

第四阶段(1987~1991年),完善企业承包经营机制,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

第五阶段(1992~1999年),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指出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这里才总结到1999年,改革或改制仍在继续。

企业制度的存在及其演进:业主制、合伙制及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引出并突出股份制

5.股份制

在本篇前面的三个部分的表述中,都是介绍的股份制,有理论,有践行,以及股史,还是有重点的介绍,故这里从略。

这里要说的是在企业改制中,股份制又被捡起以至摆在突出地位。但实际运作得如何?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其中突出了股份制,强调企业要有股权的设置方案。可是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提股份制则比较轻淡,事后也不是把搞股份制当作重点,更不是搞“本来意义”的股份制,——而把企业产权如何“转让”给自己作为该方案的重点,以及把工人的“下岗”作为职工安置方案的重点。

(二)工人“买断工龄”下岗,留下及新聘来的人则实行“合同制”

1.工人的概念

工人,古俗称“匠人”;近代称“劳工”;今称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者及手工业劳动者。一般是指工厂(企业)中在生产一线劳动的人。其劳动,过去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现在是综合型劳动。他们与工厂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工人的最高级别是八级,八级工匠。

在世界某些国家和地区,工人有时不单是指在工厂中从事生产工作的人,也指在社会服务行业工作的人,如服务员、销售员等在一线工作的人员,也被定为工人阶层。

在中国解放前,广大工人受资本家、工厂主的压迫和剥削,过着牛马不如、暗无天日的生活。解放初期,广大工人当家做主人,成为国营企业的产业工人、新中国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文革期间,“抓革命促生产”,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地位高到天上。改革开放,工人阶级队伍中一大批有传统生产经验的工人,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以“下岗”作为企业改制的代价;当然,同步又有一大批有文化、有专业、能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年轻人成为工人阶级——员工群体的新生力量。

为了便于理解,简单、粗略、很不严谨地把工人、职员、职工、员工,大约归类在一起,他们是一线的劳动者,包括技术和体力劳动者,当今统称“员工”。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劳动阶级,也大略一样,“阶级”是过去的提法,有政治色彩,那现在可以叫“阶层”、“群体”;但是现在既然都有“中产阶级”了,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劳动阶级”的存在,也无不妥。计划经济的时候,国营企业职工的经济性质或身份有好几个提法:体制内、在编、编制内、正式编制、铁饭碗、通用饭票、正式工、固定工;企业改制后,全体“员工”实行“合同制”,一律都是“合同工”,——正常情况下的、实际上的、基本上的正式工。

2.“买断工龄”下岗

“下岗”,是工人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也没有犯什么错误,而“根据改革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极少带有自愿性质,就从原单位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样的一种失业方式和现象就叫下岗或离岗。下岗同待业、失业,基本是一个意思。提法委婉而已,中国特色而已。

“买断工龄”,其法律实质应该视为企业解除与工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后企业支付给工人补偿金。在下岗的时候,根据这些职工的工龄长短,计算出一笔费用,叫“生活费”、“补偿金”也好,叫“补贴”、“补助”也行,3万、5万的,象征性地给几个钱,就把这些职工打发了,推到了社会上,这些职工自己戏称是“卖身契”,这样的一次性了断,以后和该企业再也没有关系了,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是拿着“内退工资”等着熬到退休年龄,再以该企业的名义退休,转到社保以及回归社区。总之,先后、最后,工人们同本厂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有的是对本厂的“情感伤痕”,尽管你曾“爱本厂如家”或“以本厂为家”。

下岗潮,是指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的原因引发的各企业大量裁员现象,因工人下岗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很大故而称之为下岗潮。工人下岗最早还不叫“下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职”,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还有的叫“放长假”、“两不找”,是后来又叫“下岗”、“内退”的。从刚才上面说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看,其第四阶段“下岗”就开始了。大约地说,改革开放40年了,其中企业改制工人下岗运动201987~2007)年,在20年中,其大潮奔涌就是101993~2003)年。

出现下岗潮的原因,官方如是说:

工人下岗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官方说这是中国计划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及其调整。

一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一种客观反映。

二是其历史根源在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

三是重复建设、盲目扩大的直接后果。

四是企业经营、分配机制深层次矛盾的突出反映。

五是科技进步、市场化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中可以看出,没有一条直接是工人的责任和是工人的错。

下岗潮产生“后遗症”:至少是下岗来势突然,工人始料未及,一时无法适应,造成了诸多弊病,就从下岗工人切身利益角度说可罗列出的N点,也会远远超过下岗原因的五点。下岗失业职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一时找不到官方客观、统一的统计数据。有个资料笼统地说波及到数千万个家庭。又有资料显示了这样的一个数据:1993~2001年期间,中国约有7000万人从国企和集体企业下岗,以一家3口算,直接波及到2亿多人。他们的生存遇到严峻的挑战,压力太大了,他们“真穷、真苦、真可怜”的生活状况,却被忽视,许多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并且,进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非常严重,也没有得到疗伤。

电影《暴雪将至》、电视剧《省委书记》,就是下岗潮的题材,情节很是悲催。

——前面说到公私合营,是私企变国企。文革一风吹,吹的是资本家。可是改革开放,要下岗,下的却是工人阶级队伍。有一句话,永远都不会错:“一线工人在一线的劳动权利,永远不能被剥夺。”即使是坏人,也还需要通过“劳动”来进行改造。

笔者曾亲眼目睹了某国有大型企业领导执行下岗“任务”的经过:安排50人下岗,同步又新招聘100人。无论从技术人员流失还是需经济双倍付出等方面看,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定任务,下指标,搞攀比,好像不下岗一批职工,领导就是不重视改革、没有政绩,或你的企业改革没有成效。至于这100人的背景,基本是关系户单位领导的子女或亲戚,启动的“潜规则”,也是公开的秘密,路人皆知但是无可奈何。——因为新人进来,这“有利于搞活企业”,谁敢和改革对着干哪?!说是“自愿”,那也不是事实。——谁会自愿不要了自己的饭碗呢?可是感觉到就像一杯苦酒送到你面前。喝不喝?不喝也得喝!不喝,最后还是得喝,倒成了罚酒,很是被动;而主动喝,就是敬酒,你很伟大,敬你,因为你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减轻了企业负担”

笔者在《“下岗职工”,扬满“再就业”的风帆》篇,就是谈的这个话题。是2002年前后给下岗职工做培训的心理素质讲座。提纲如下:

△“下岗”,是国企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最好不要对自己曾经所在过的国企还抱有什么幻想

△改变认知,脱骨换胎,彻底去掉在国企养成的诸多毛病

△“职业”或“工作”在新经济时期有新定义和泛概念

△在下岗的“应激”中,要掌控情绪,要端正态度

△敬畏饭碗,“高唱《国际歌》”,扬满“再就业”的风帆

从标题到提纲都一目了然,可明白本讲座的主题。

3.留下来的人

改制涉及到资产处置、股权设置、产品更新及人员安置等问题,这里说人员安置问题。

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合理构成的提高,企业必然要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及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劳动力的相应调整与流动也会经常发生,职工流动和就业岗位变换也将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

这在理论上没错,但是在具体的一些调整与流动中,也会出现不正常现象。对于工人下岗,站在企业整体需要、领导个人好恶、职工切身利益这三者哪个角度操作?

一批没有裙带关系、能力差的人,一批懒汉手脚不干净的人,以及一批不听话、捣蛋、“刺儿头”的人,被淘汰出去,被淘汰出去的还有接近退休的职工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女职工。而所谓“捣蛋者”、“刺儿头”,其绝大部分是发挥主人翁精神、给领导提意见、指出领导失误和无能的并且是有思想、以厂为家的工人。

承包人组团,旧领导以新领导的面孔出现,他们不愿意留下不听话和不勤奋的人。但也确实有一些懒汉和手脚不干净的人,因为和领导是裙带关系或启动了“潜规则”,也被当做“精英”留了下来。

站在新领导的角度说,留下了哪些人?很难严谨地分类如下:

原来的有能力并且听话的人,

有技术的人,

有专业的人,

懂得现代科学管理的人,

年轻力壮的人,

领导看着顺眼的人,

有裙带关系的人,

动用了潜规则并成功了的人。

注明:承包人、新领导、老板、老总、董事长等,大约是一类人。其称呼或提法所指,都是改制后的厂长或负责人。

4.新聘来的人

有文化、有专业、有技术、懂得现代科学管理的年轻人,

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

有工作能力的人,

有裙带关系的人,

另外,新进来的人好多是关系户单位领导的子女或亲戚,这也是公开的秘密。

通过公开招聘和启动“潜规则”的方式,吸纳进来。

5.“合同制”

留下来及新聘来的人则实行“合同制”。“合同制”约等于“聘用制”,实际上就是“雇佣制”。

合同制:是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签订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某一项工作为期限的契约,聘用职工包括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单位的全部职工,组织生产或工作,这样的一种劳资规定和工作形式。

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企事业单位与职工劳资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是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的。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受聘人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竞争取得,确定的形式是可以签订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聘约,也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或颁发聘书。

在改制过程中,国营企业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或聘用制,在招用合同工时采取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说是实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由于用人单位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以及劳动者享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和劳动力流动的权利,看似双方都是权利;但实则都在担责或担风险,企业失去了稳定的工人阶级队伍,无法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而劳动者随时都会有失去饭碗的可能。

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迫使无产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并从中榨取剩余价值的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的主要特征。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可是无产者由于失去了任何生产资料,为了生存,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人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雇佣劳动制度是一种剥削形式,它掩盖着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实质,表面上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的买卖关系,实际上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创造的超岀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资本积累,就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

雇佣制:是雇佣者雇请被雇佣者,组织生产,通过支付薪水以交换被雇佣者所付出的劳动,所形成的一种劳资关系和规定。在这种关系和规定下,雇佣者(老板、雇主,即资金方)与被雇佣者(工人、劳动者、打工仔、雇员,即人力方)双方的地位很不平等。在决策方面,资金方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人力方缺少话语权,只是劳动工具。在利益分配方面,资金方与人力方之间失衡,雇佣制更多的是倾向雇主,雇主拿大头;而雇员拿到小头,难以公正享用企业的发展成果。企业胜败系于老板一人,危险性很大;员工很无奈。由此可见,资方和劳方的利益是对立的,雇佣制度偏向资方对工人很不利,不但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不利,就是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也很不利,“压力山大”成了通病。——可悲的是,站在工人的角度,你根本无力摆脱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对你没有商量,其条款是霸王条款,更不能讨价还价。你明知道这个制度对你不利,但你还是必须求着别人雇佣你。有了工作以后,你还要提心吊胆,担心会不会失业或下岗。因为不这样,你就没法赚到钱糊口养家。

下岗与合同制(雇佣制),实际上成了一些老板管理企业包括惩罚员工的有效手段。实施合同制,你不听话,就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就是下岗。下岗就是砸了饭碗。哪个不怕?——这是企业老板的动机和招数,干脆成为显规则。此招数,简单易行且有效,又省心,又省钱,还省事。一些企业的老板为什么要别人下岗?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或“降低企业成本”?是要“化国有资产为己有”及“便于管理”吧!千千万万的工人下岗,把广大工人统统变成“被雇佣”的“合同”打工仔,从“领导阶级”和“当家作主”的地位上拉下来。广大工人成为雇佣劳动者了,他们带着雇佣观点,进行着雇佣劳动,这又是怎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说到合同制(雇佣制),只要不是正式工、体制内的人,就免谈工人阶级队伍、主人翁。就像保姆那样,她虽然也在这个家庭干活,吃住,但没有血缘和法律关系,就不是这个家庭的正式成员。

(三)许多厂长享受“购买”政策,控股成为无本万利的中产阶级

这里,机械地把工厂分为三块:工厂企业、厂长和工人。改制和下岗,是为了“有利于搞活企业”和“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就说厂长和工人。工人的下岗,成为企业改制风险成本的承担者,刚才表述了。现在,说说改制下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一些厂长。

1.厂长

厂长厂长,一厂之长,是负责全厂生产、管理、营销、培训、设备、安全、环保及生活等一切事务的领导人,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全厂整体运作的人。改制后,老板、老总、领导、雇佣者、雇主、资金方等称呼或提法,基本都是一码事,一个人。

改制以来,有如下几种情况的厂长

厂长负责制,曾经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厂长大还是书记大?谁说了算?纠缠不清,就像一辆汽车里有两个方向盘。

干脆,有的工厂厂长、书记一人兼。

有的大厂厂长下设N个副厂长,分工管理几块大事,形成决策和利益集团。

而中小工厂的厂长负责制,特别是改制后实际上就是厂长一个人说了算,叫“一支笔”,“吃喝嫖赌全报销”。

有的因隶属的性质,作为下属公司(工厂)的厂长需要对上面总经理负责,或者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工厂)的生产运营,这样的厂长实际上是总经理的打工仔。

2.“购买”政策

改制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国有资产“转让”可以选择如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⑴工厂倒闭了,要处理。原厂长先虚晃一枪,问哪位职工有能力购买

首先,拿低工资的普通职工个体,哪个人有经济能力买下一个工厂?其次,他们的“资格”够不够?再次,一旦你真有这个能力买下,那你敢买吗?会真的卖给你吗?

⑵没有人买?那原厂长就只好自己买断了。

没人买是不是?那就只好由原厂长我来处理这个“烂摊子”了。——自己卖,自己买。有不同意见的吗?

其实,巧妙操作,好多这样的厂长并没有花一分钱,也就是自己不用真掏自己的腰包,自己就把国家和大家的厂子买断,为自己私有;有厂长个人真掏包了的,也是仨俩钱象征性地拿出来,就把厂子收购了。

⑶或者原工厂管理层集体收购,比较稳妥。

如果原厂长感到“独吞”有风险,怕原管理层的搭档掀翻自己,那就原班人马一起收购,厂长占大头,其余按职务大小次序分配股权,利益均沾,共同对外,相安无事。

⑷可以转让给其他国有企业。

实则被兼并

⑸可以出售给外商。

于是原工厂的工人散伙了,先给几个钱把大家打发走了。然后就以新的工厂面目出现,重新开门,招工,组织生产经营。而原职工能回来“再就业”的比例,很小很小。

⑹实行公有制企业的民营化改制。

出售给民企。一部分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一些国有资产转变成个人资产。——个人是谁?原来的工人能留下来,那是给了你面子。你只有闭嘴干活的份儿。问这个干什么?私企老板说:不需要民主,也没有选举,一切由资本说了算!——这个,说的在理。谁叫人家是私企?

“转让”、“购买”、“收购”、“买断”等提法,它们基本是一个意思,名堂在于具体的暗箱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二是“成千上万的工人下岗”

3.董事长个人负责制

全体员工持股?大多数厂长不感兴趣!全体员工持股,就意味着全体员工都占有生产资料,比例大小不同而已。你董事长再怎么控股,也不能直接侵占全体员工的私有财产。——因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难怪大多数厂长对此不感兴趣。

但也有部分厂长试行了,效果很好。本篇下面“确有一些国企厂长试行了股份制”部分有专门的介绍。

实行上级主管部门空降一官员来当董事长方式的股份制。

诸多的董事长买断国营企业并没有真正自己出资;从政府空降过来的董事长,不但是不出资的控股者,还是公司(工厂)党组的领导。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企不分,党政企三者不分,党组书记、局长、董事长都是自己一人,自己监督自己,监守自盗太方便了。在这样形式的股份制下,监事会、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党组书记兼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一手遮天取代董事会,贪腐的现象屡屡发生、层出不穷,国有资产流失何处,“如日月之食焉”。

4.无本万利

董事长所获经济利益,胜过公私合营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其特权,公私合营时期的民族资本家望尘莫及。鉴于以上所说企业老板的经济运作特别是贪腐情况,外国资本家惊叹不如:我们是一本万利,而你们是无本万利!

5.中产阶级

为便于理解,可以这么粗略派对:过去是资产阶级对应工人阶级,现在是中产阶级对应工薪阶层。

中产阶级,这里不说近代的,也基本不说国外的,就基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的。

中产阶级在中国当今似乎是个新生事物,至少是当今才开始提及,并且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但是,其定义却十分地难下!定义中国式的“中产阶级”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截至目前,几乎就没有一个定义能被我们国人都对此认同的。笔者这里整合出一种,作为粗略认识中国目前中产阶级的参考。

定义“中产阶级”:由文化层次较高、经济收入较丰的一群人所形成的一个新的阶层,谓之中产阶级。他们主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努力进取,来获取经济收入和赢得社会地位。“中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发挥着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许这是“中产阶级”成熟后的样子及内含。

定义中国的“中产阶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的企业人,还有依附或寄生于这些人的一些人,他们形成的以高收入为特征的一个新兴阶层。——这个定义显然不全面,但大部分含义是这样。

在西方社会中,中产阶级是包括国家公务员、工商企业中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医生、记者、律师等人员及其家庭所形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有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生活。他们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西方的这些,也大都适合中国,至少是下一步的发展或成熟的目标是这样。但是在中国,最现实、最常用的定义是以“经济收入”作为主要或基本标准。所以此词常用于专业人士、学者、知识分子,或用于大型企业、国营机构、政府部门的中级管理层,或中小型企业主,或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和教师等,他们的身上。

在我国,“中产阶级”又称“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产者 ”、“中等收入者”等等。

另外,“中产阶级”,是中等资产阶级,在我国多指民族资产阶级。因为一提中产阶级,就会理解成他们是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阶级;所以,就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工薪阶层对应。甚至我们国人把“中产”这个概念等同于“白领”、“精英”、“高收入”、“高消费”,再甚至等同于或联想到“权贵”、“富豪”、“土豪”和“贪腐分子”等。——其实,在老百姓看来,就一“新兴资产阶级”而已,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而已。所以,在“中产阶级”的内涵里,掩藏着很多灰色和黑厚的东西。

——“中产阶级”因为在不断成熟因而其定义还在变。但是对“中产阶级”定义的不一致性在目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一下我们本属于“工薪阶层”的厂长、中层管理者,是怎么“买断”、“控股”成为“中产阶级”即“新兴资产阶级”的。进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国企工人阶级”正是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被消灭而兴起的,并且,那时他们接管了工厂,当上了主人;多少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当今这支队伍又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而濒临湮灭,一大批成员,潮水般的涌出工厂大门,下岗了,溃散了。

进而有识之士换个角度又这样论道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看,一个阶级从诞生到消亡,能经历60年,这也是高寿了。也许长寿就会僵化,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繁荣、文明和进步,应该寿终正寝,所以就会出现“一个老的阶级消亡,另一个新的阶级诞生”的现象。可是,这次、这个“湮灭与新兴”现象的出现,的确令人痛心、遗憾。在老的阶级湮灭之前,官方没有先见之明并周密策划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工人阶级充当了试验品、牺牲品,还哀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还安慰“下岗”工人说国企改革符合国家、大家的“长远利益”;企业领导人的手段有些残忍先占为己有,化公为私,然后筹划职工的去留;下岗来势突然,广大工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这的确是真的,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实这些正式工完全可以不“下岗”,企业的战略转型是“转产”不“转人”,让这一批人干到最后,让最后一个正式工干到退休。然后官方宣布大约存在了70年的、传统的、革命的工人阶级队伍,终于完成了历史的神圣、伟大使命,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了。至于新招收、聘用的一线劳动群体,你爱怎么定性就怎么定性;因为在此之前,谁也不欠谁的,没有因果、渊源,是双方自愿的事情,何况,你所掌管的企业也早已不是原来国营企业经济性质的企业了。

一些下岗老工人已进入老年后期。在暮年,他们肯定怀旧,“下岗阴影”与身相随。但问问他的儿孙们,会同意那旧的东西复辟吗?儿孙们没有做为一个自豪的“国营工厂职工”的经历和记忆,因此也就没有失去“正式工身份”的烦恼;他们或一步到位进入私企做临时工,或进国企做合同工,甚至自主创业直接给自己打工。他们有他们新时代的就业观和消费观。干一天,玩两天,没有牵扯,只有自由、自愿。问卷问到一个“滴滴打车”的年轻司机,他说他就不喜欢、也不懂什么“铁饭碗”和“体制内”,虽然他爷爷是,他父亲先前是但后来因“下海”又不是了。人各有各的命运,都适者生存了下来,只要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如此而已。

如何判断“新兴资产阶级”有没有文明性和进步性?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检验一下这次、这个“湮灭与新兴”现象是否符合改革的初衷和目的,便知分晓。不用分辨,那一定是站在工人阶级队伍、人民群众或广大老百姓的角度和利益上看问题了!那好,请问:这个新兴的阶级是个文明和进步的阶级吗?是个“新生事物”吗?能给绝大多数的职工带来实惠吗?能保证不产生两极分化吗?能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吗?请他们自己摸着自己的胸口自问自答吧!

但是,我们实在是不相信、不放心:“新兴资产阶级”真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包括工人阶级队伍根本利益的先进性阶级吗?这个新兴的阶级是不是“官僚垄断的”,还不好说,但肯定不是“民族的”。想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不会认同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四)没有“拍卖”的一些国企,也被主管部门任命的老总们把玩着

国企众多,大小不同,情况复杂,人心各异。所以也有的小型国企,就在维持现状,还是国有,只是做点小小的改变。从厂领导到全体工人,大家依旧、基本还是在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赢了大家好,亏了国家补贴照顾。企业的领导——老总说了算,把玩着企业,也是一种收获并乐趣。老总有时也被调换,有来捞油水的,到基层来锻炼镀金的,当跳板过渡的,等等,任凭主管部门当做自留地或试验田,点将任命,分级管理。而工人们,也是把主要的心思用在“公活私干”上,或在外面搞“第二职业”创收。在这里,在编工人虽然也变成了合同工,但是没有下岗,不用累死累活地干,没有压力山大。就像一群“啃老”的孩子,大家一起把自己的穷企业吃光喝光,混着日子,这也是一种活法。当然,这既是一种现状,也是一个过程,或者是曾经,都在变。

(五)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却在“摸着石头过河”式搞股份制

搞股份制,分明前人、前面已经有路子了,为什么一定还要坚持“摸着石头试错”?

“摸着石头过河”搞的股份制有四个意思:一是,它不是“姓股”的股份制,监管不严;二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嘛”,首创成功了,是领导我的功劳;三是,即使失败了,“这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嘛”,不成功在所难免,你公家交学费吧;四是,不管成败如何,作董事长的都可以“浑水摸鱼”。

这里随手拈来,改制这些年来,来自官方通报、司法公告的一些“出事”董事长的名单,诸如——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蔡某。大约在2006~2017年期间,蔡某先后担任中共某县委书记、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及恒丰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等职务。作为恒丰银行董事长,蔡某犯下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挪用公款、贪污、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等罪,于2020年期间公开审理定罪。蔡某因前任姜某出事而继任,继任后也出事了变成“原董事长”。有前仆后继之嫌。

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某,大约在2018~2019年期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国企股份制云南城投集团(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上市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戏称掌门)许某。许某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大约在2019年期间,许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主动投案。在此举的半月之前,云南省委原书记秦某主动投案。秦某,云南的老百姓妇幼皆知。许某与秦某有交集。

20197月期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三天之内两任“一把手”贺某现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某(前党委书记、董事长,相继被捕。此二人靠国企吃国企,利用担任国企“一把手”之机大搞权钱色交易,把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此二人的案情,与陕西省原省委书记赵某一案有关。此二人是赵某一手提拔的国企领导,此二人热衷于站队、进圈,搞政治攀附。

大约在2019~2020年期间,北京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戴某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广东省深圳市田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村集体企业)原董事长梁某骗取公司数亿元转移海外赌博,并移民(外逃)东南亚某国。大约在2019年期间,“红通人员”梁某被遣返回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赖某。大约在2018~2020年期间,赖某涉嫌犯有受贿罪、贪污罪及重婚罪。202115日(本篇及本书截稿后的第二年得知),被告人赖某被公开宣判为犯有受贿罪、贪污罪及重婚罪。赖某犯罪,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作案。宣判,决定对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赖某死刑,并没有“缓期”和“监外”执行,而是“迅速执行”。宣判当天,中国华融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彻底肃清赖某流毒”的工作。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及理事会主任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国证监会前主席中央委员刘某同志。一方面,刘同志违纪违法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一方面,大约在2019年期间,刘同志涉嫌违纪违法,主动投案,配合审查调查。

大约在2020年期间,国家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这是国家国内第四家银行破产。包商银行的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资产被“掏空”,是其走向破产之路的主要原因。老百姓的忧虑:储户的钱能要回来吗?老百姓的疑问:因为经营不善才搞股份,搞成股份又破产。如何解释?老百姓的惊愕及担心:一直以来,银行都是以“稳定、大型、诚信”的形象树立在广大储户的心目中。人们普遍认为,银行是不会破产的,如果连银行都破产了,那实体经济离“崩溃”也不远了。

此外,有自媒体曝出一个明细表,列出诸多国企负债累累,时间是到2019915日前。还有点评:“所谓国企、央企,均是一片赤字。怎么解释?钱去哪里了?”——但应该不是直接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所以不便具体列出。

等等。

从名单中可发现,这些“原董事长”的名分都是身兼两职甚至三职;其贪污数额都是天文数字;其主要原因则惊人的相似,首先都是“放松了自己对世界观的改造”;这一串人的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应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被指责为私有化潜行”的事实;他们的贪腐,同国有资产流失、国企负债,都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反面或失败中,说明了现行方式的股份制有问题。

有识之士指出: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家连连“出事”,以及各地存在的“庙穷方丈富”现象,仅仅用“个人品质问题”显然是无法解释深透的。这揭示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贪腐轨迹,这反映了是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履职不规范而发生了贪腐问题,这也见证了我国股份制的建立和实施远远滞后于并且偏离于经济理论先导的事实。到了这种地步,明显地可以证明,他们不是什么“企业家”、“中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过是新兴的“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垄断资本家”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官僚垄断资本主义”而已。

——还要“摸”到什么时候才肯走成熟、规范、本来意义的股份制之路?

  http://www.kmxinqiao.com/ky26-3-9.html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1989~1993~2002~2018~2020-10-1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