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企业与管理心理”专题讲座

1.毕业生择业求职过程的紧张焦虑及其排解

 

毕业生择业求职过程

的紧张焦虑及其排解

——兼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工程的蓝图设计

 钱锡安

 

导言

一、关于“紧张焦虑”的概念和程度情况

二、什么是“职业心理”?

三、当今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和“价值取向”

四、毕业生择业求职过程中遭受挫败及紧张焦虑的表现

五、毕业生为什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六、如何排解毕业生的紧张焦虑?

尾声

 

 

导言

一、关于“紧张焦虑”的概念和程度情况

(一)适度的紧张和焦虑

(二)紧张焦虑症状

(三)“焦虑型人格”

(四)“焦虑症”

二、什么是“职业心理”?

(一)“职业心理”包括五个方面

(二)健康、完善的“职业心理”,有助于顺利择业求职

三、当今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和“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

(二)大学生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

(三)大学生择业求职的“定向走势”

(四)有些人的所具特长、所报专业及所择职业,之间并不吻合

(五)作为过来人的笔者把“业”分成四个境界或档次

四、毕业生择业求职过程中遭受挫败及紧张焦虑的表现

(一)干扰大学生择业求职的客主观因素

(二)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择业观

(三)大学生择业在心理上的百态

(四)大学生“择业难”的五大症结

(五)其中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六)冷眼审视大专生就业难和研究生就业不难

五、毕业生为什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一是“择业难”的社会“暗示”。

二是大学生第一次或初次择业,没有经验。

三是过高的期望值使择业没能在当年或一次性实现。

四是理想化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五是社会有“口袋卖猫”等择业竞争不合理事实的应激源。

六是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挫败的能力过低。

六、如何排解毕业生的紧张焦虑?

(一)作为毕业生本人

(二)作为学生家长

(三)作为用人单位

(四)在人才交流市场上实战和磨练

(五)作为政府决策部门

(六)作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

(七)关于学校与老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1.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各项基本技能的准备

2.针对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指导或服务办法

3.由学校组织心理健康工作者,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4.特别辅导女大学生,要准备好过求职的“五关”

5.指导大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的蓝图

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树立离客观现实相接近的职业目标。

⑶学习掌握社会或市场需要的知识结构。

⑷自我检测评估与职业环境分析。

克服不健康的择业心理状态。

作好求职过程的心理准备。

作好求职过程的措施落实。

“自我推荐表”的填写。

“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种格式。

设计并不断修改“规划”的蓝图。

关于备用方案及第二、第三选择。

(八)关于“另类”的几种职业选定由谁来设计或指导?

1.行刑工作。

2.屠宰职业。

3.性工作者服务。

4.太监事由。

5.带病上岗。

6.啃老族

尾声

 

 

导言

择业、求职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开始,是独立走向生活的第一步。大学生择业求职既是体现个人生活理想与追求的过程,也是检验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及所形成的人格、择业观同社会的需要是否相符合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择业求职不仅仅是谋得一份工作的过程,也是适应社会、进行自我社会化、进一步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

在择业求职的过程中,既会遇到外部社会的一些困难,本身也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因此,就需要随时克服内部障碍,不断适应外部环境,最终确定并实现职业目标。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反复做过许多次练习,有的甚至成为演说的能手,平日也能说会道的;可毕业后来到人才交流市场或社会用人单位,就张口结舌、逻辑混乱了。由于心理紧张焦虑之故,在自我推介时往往不能正常或最佳发挥。因为前者是“实验室实验”,后者是“现场实战”。两者情境和心态不一,所以也往往效果不一。

现在一说“毕业”,就马上联想到“失业”。这与高校的“扩招”政策和“毕业分配市场化”有关。当外在的诸多刺激不变或你改变不了的情况下,作为毕业生个体,如何适应外在环境,找到合适或客观的位置,这就要端正对择业求职的认知和行为。这样,排解紧张焦虑,调整好择业求职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承受挫败,就成了择业求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这里的“毕业生”,指普通高校、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文中笼统称“大学生”或“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及夜大的毕业生也可借鉴,对中专生、技校生及其他方面初次接触择业求职的18岁以上的人员,在心理调适方面本讲座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关于“紧张焦虑”的概念和程度情况

一个人紧张、焦虑时候的表现,会在眉宇之间,或在嘴角、嘴唇部位,但主要在手上。心理素质再好的人,只要命令他现在就表演、考试,或要以他为主做事或要单独突出他的形象或面临涉及他个人前途乃至胜败存亡大事的时候,他都会马上紧张焦虑起来。即使最沉着冷静的人,其面部表情一点都看不出有紧张焦虑的痕迹,但总有个部位会紧张,那就是他的两手在发抖。如果看不出手在抖,那就叫他写个字,那字必是“抖”的。这是因为手的稳定性和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小偷如此,赛手如此,赌博者如此,择业者也如此!

实际上任何人都会紧张焦虑,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

另一方面,办任何事情都会或都需要紧张焦虑,这有利于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没见过哪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放松地睡着了,没见过哪位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放松地睡着了;但因不紧张焦虑而当场睡着了的观众和学生,却是大有人在。

这说明,一定的紧张焦虑或适度的紧张焦虑有助于专心工作、学习和择业,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只是说紧张焦虑不要过度。

(一)适度的紧张和焦虑

1.“紧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紧张时,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或过于抑制。

我们可以把“紧张”通俗地划分为3种情况:

完全不紧张。即放松,或满不在乎。

过度紧张。一时间,脑子里记忆一片空白或处于混沌状态等。

适度紧张。既专心又兴奋。

2.“焦虑”,焦急忧虑,是因某种刺激导致个体的心理形成紧张、担忧、不安的状态。“焦虑反应”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的某种欲求如毕业生求职,长时间没有实现或估计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时,就会产生焦虑。

焦虑是生物对现实或想象中的威胁的反应,是生物的“情绪系统”在危险感觉反应时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如对可能发生来自于求职失败的事件感到害怕。

它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

一是“急性焦虑”——是对当前正存在的威胁所产生的反应。如择业。容易调适。

二是“慢性焦虑”——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惧,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它能消磨人的复原能力,给人的适应环境能力造成长久的障碍。

也可以把“焦虑”通俗地划分为3种情况:

完全不焦虑。

过度焦虑。有诸多症状表现出对择业、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过度担心和过分忧虑,感到疲劳、虚弱,烦躁不安,头昏晕、恶心,过敏,易激怒,丢三落四,注意力不易集中,肌肉紧张,手足痉挛,心悸、胸痛,血压升高或下降,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出虚汗如手出冷汗,背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失眠。焦虑时出现持续性精神紧张和发作性惊恐状态,同时表现出精神运动性的不安和躯体不适感。怕,但不知怕什么,并伴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之状。

适度焦虑。

即使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也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现象。适度的紧张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它可以积极促进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包括积极促进择业求职。

(二)紧张焦虑症状

“焦虑反应”、“焦虑症状”、“焦虑病症”是3个不同的概念。有症状≠就是病症,是病症了肯定有诸多严重症状。

诸多严重症状有:心情紧张、恐惧、提心吊胆,会面色潮红,全身出汗,手指震颤,无法工整地书写,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涣散,思维迟钝,视物模糊,运动不安,口渴,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还有的严重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眼冒金星,血压下降,甚至虚脱、昏厥,女生还会发生痛经、月经紊乱、情绪化甚至发生精神变态和不能自主,等等。

(三)“焦虑型人格”

过度焦虑能导致人格的分裂,如“焦虑型人格”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表现得懦弱胆怯,对任何事都表现惴惴不安,在新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焦虑反应”。一般从童年起就表现胆小,怕事,敏感,怕羞,容易恐惧。

再严重就容易导致“焦虑症”。

所以在择业求职前,最好能得到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辅导。

(四)“焦虑症”

焦虑的程度严重了,症状增多了,持续时间久了,并对生活、学习、工作包括择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就是病症如“焦虑症”。

若此,在求职前,一定要先去看心理医生,千万不要带着心病去求职。

二、什么是“职业心理”?

分配、择业、求职、就业,都是谋求职业的意思,指谋求职业的全过程。“择业”包括在找到工作之前对几种方案的意向选择,也包括参加工作之后对工作的再次调整。“职业心理”是指在谋求职业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状态。

(一)“职业心理”包括五个方面

1.择业心理:忐忑,焦虑。

2.求职心理:企盼,紧张。

3.就业心理:从事某一项职业可以形成较固定的“心理定势”包括情感倾向。

4.失业心理:经历着人生的坎坷,感悟酸、甜、苦、辣各种不同滋味。另一方面,它也是对再就业的休整、准备。

5.再就业心理:应该是变得更成熟老练、心态平稳。

不同阶段或方面的心理特点反过来又影响着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方式、内容以及价值取向等。积极的“职业心理”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工作做得更好,把职业升华为事业;消极的人生态度使人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毕业生这阶段的心态主要是企盼、紧张、忐忑和焦虑。

(二)健康、完善的“职业心理”,有助于顺利择业求职

良好的“职业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它需要个体生活的积累、意志的锻炼、品质的塑造和文化的熏陶等。

如果说健康的“职业心理”模式主要对个体,那末,完善的“职业心理”模式主要就是对群体,如对毕业生这个群体。

每个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性格、品质、动机、能力特别是“特殊能力”以及自己的弱项和不足。客观认识自己,是成功的要件。当然,因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职业的态度也就不同,选择的职业也不同,发展的方向也不同。如在性格方面,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在情绪特征上,有的人稳定,而有人易激动;在适应工作方面,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则消极被动地应付;在意志表现上,有的人果断勇敢,有的人则优柔寡断或知难而退。

就是同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环境中,恐怕也不会“一条道走到底”。慎重选择职业的过程,可以使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较低层次走向较高层次。每一次心理变化,都影响着对职业的重新认识,甚至决定着自己是否否定或修改初衷。当再次确立自己的职业坐标时,注意的仍然是既立足于自我价值同时又被现实社会所认可。

三、当今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和“价值取向”

由统一分配而就业是“计划分配”的结果,由择业而就业是“市场调剂”的结果。在“市场调剂”的模式下,个体通过规划职业生涯,按照规划的意向,到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接触,选择几个单位或几个方案,经过双方的互相筛选,最后确定一个单位或一份职业。因此,择业、求职可以理解成是“就业过程”的一个分解。

说“当今”是针对过去的“计划分配”而言。过去,“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服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那基本上与个人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特殊能力和自我价值没有关系。当今,可就大不相同了!

当今大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某种职业形成的对自己有用或无用、重要或不重要、是好或不好、有利或不利等较稳定的认知和评价,就构成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和“定向走势”。

(一)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

大学生择业求职的“认知指导”或“认知理论”,指的是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对职业的具体情况、对社会环境、对与择业有关事物等的了解认识以及针对怎样规划职业生涯、如何择业、择何业等所进行的推理和决策。大学生的择业认知理论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认知状况有以下几点:

1.择业意识普遍增强

实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得在校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关注的程度强烈、内容广泛、形式明确、择业时间提前等方面上。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班的学生在离毕业两三个月的时间才逐渐关心毕业去向问题;90年代初是最后一个学期才开始关注毕业去向;而近几年不仅在最后一学年甚至在入学时就开始关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年级越高,关注的程度越强烈。他们不仅要了解就业政策、规定,而且很关注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形势、对专业的需求状况以及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甚至关注准备如何参加“双向选择”的具体事宜。

2.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

在就业制度上,既愿意走向人才市场,又希望政府能保证就业。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意识很淡薄。认为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无条件、无限制地让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通过理想化的“双向选择”来满足自己的择业需要和职业兴趣。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还希望国家和政府应该有“双轨制”或“双保险”的保护措施,即如果选择不到就业单位,国家还要安排就业,不能出现大学生待业的现象。在择业竞争意识上,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多数同学都有积极主动的竞争意识,想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理想的职业,但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凭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择业竞争还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尚未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和环境,因此既想积极竞争又担心不能实现公平竞争的心理矛盾比较突出。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准备。而准备改行的同学除了兴趣发生变化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受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不一样的影响。在择业环境中,既反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又积极找关系、托人情,希望能找到“好的接收单位”或“好工作”。

3.自我评价偏高

不能客观认识自己,过于自信,也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许多大学生在现实的单位和工作面前,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特殊能力和择业能力等并不真正了解。

4.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

对职业的了解有局限性或片面性。职业具有规范性,包括正式职业规范和非正式职业规范。正式职业规范又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和说明等。非正式职业规范是对求职者的隐性潜在要求,包括衣着服饰、礼仪习惯、劳动素质、就业意识等方面。如果求职者能熟悉多种职业规范,显然可以把握较多的就业机会。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其社会经历主要是在学校,因而了解职业的机会和可能性就很小,直接的亲身感受就更少了。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社会的传闻、他人的评论,因此,往往是什么职业“热”就趋向什么职业。

5.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

同上理,大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甚少,没有实际的体验,因此在择业的思维认识过程中,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及就业政策等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对影响择业的诸多因素认识不足;有的大学生理论化、理想化,把社会想象得比较美好,因而其择业期望值往往偏高,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抑或把社会不利于择业的因素看得太重,并且以偏概全,进而认为社会太复杂,择业太艰难;还有的学生对社会既无全面了解,但也没有明显的偏颇认识,因而在择业认识方面是随大流。

(二)大学生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要求不同,思想观念、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其择业“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

除了价值观的不同,因地域、家族、文化等因素也会出现择业“价值取向”的不同。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主要有4个特点:

1.在价值主体上,强调个人取向。当代大学生更多地看重职业对个人的价值,而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的结合。这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失衡,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2.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效益。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甚至是第一的位置,而对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

3.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对“老少边穷”地区不去问津。

4.在对行业或工作的选择中,尽管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标准大都是把经济利益、社会地位、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几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

(三)大学生择业求职的“定向走势”

1.综合几个调查表,A组是这样显示的:

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专长者为69%,

有利于体现自我价值者为51%,

追求高收入者为50%,

个人能力特别是特殊能力能得到施展者为46%,

只要工作轻松者为15%,

是工作选择我者为11%,

父母的意愿或包办者为9%。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选择职业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志趣、专业专长、特殊能力、自我价值的体现和高收入。

2.综合几个调查表,B组是这样显示的:

经贸人员为59%,

政府公务员为35%,

工程技术人员为25%,

新闻工作者为24%,

经济管理人员为18%,

医务人员为16%,

法律从业人员为14%,

演艺人员为11%,

大学教师为10%,

个体工商者为8%,

社科研究人员为4%,

中小学教师为1%。

统计结果表明:在最向往的“职业身份”调查中,排在前几位的是经贸人员、政府公务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等。

(四)有些人的所具特长、所报专业及所择职业,之间并不吻合

有些高中生没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来考取大学,那可能是分数不够,更可能是监护人或投资人包办代替了学生高考志愿的填报。

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所择职业,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甚至不沾边,但属于“好工作,挣大钱”的档次,这是由有来头或有背景的监护人提前对学生的安排或“内定”的。理由很简单:不值钱的专业、没油水的职业,免谈!

还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择业求职,是撇开所长、所学,企图想干什么就能去干什么;还有的是什么活挣钱多就去干什么活。这属于浮躁和盲目,心比天高,结果,那个“什么”并不接纳他。

这些都是监护人即投资者的“价值取向”所致。因为父母投资孩子就读了应试教育、商业化教育,而教育商业化的结果,投资者首先要赶快找回成本,然后就是得盈利,就像做生意那样。

——这些案例,是笔者这些年来给毕业生、家长、新职工做个案以及应邀在人劳市场供需见面会做辅导、在几所大学讲课时所获取、积累的。

(五)作为过来人的笔者把“业”分成四个境界或档次

“事业”、“职业”和“生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动机、认知不同,当然做事的努力程度、所站的角度也不同,自然效果也就不同。

1.生计

是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所采取的方法或干的一件活计,通常也叫“找个饭碗”或“养家糊口”。换句话说,对“职业”只有一种较低的觉悟,这时所寻求到的“职业”便是谋生手段“生计”。“生计”的境界往往是临时观点,干一天的活给一天的钱吃一天的饭。

2.职业

 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所以职业也叫工作。有职业的人,他一方面可以获取生活的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效益,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职业”的境界往往是兢兢业业,敬业,实现人生价值

3.事业

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经常性的活动。事业是一种“利他”即既是个人爱好又对社会、他人有好处的事情。在中国的个体,如果他要干一番“事业”,那他首先必须要通过“职业”完成“原始积累”即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才能谈得上干一番事业。这不是说事业本身有多么艰难;而是说基本生活来源是何等重要。换句话说,有超出“职业”的一种高境界,才能谈得上“事业”。“事业”的境界往往是执着甚至痴迷。

4.事儿

找“事儿”或做“事儿”,是人生特别是到了老年期的最大精神收获,在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义务地多做些诸如教育、医疗、慈善等方面的事情,这十分有利于平稳心态、健康长寿和乐度晚年。

“乐度晚年”,是笔者的一个提法。认为,“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退休后的“工作”,不是在职在岗时的性质,不是为了生计,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一种志趣、乐子,一种“利他”活动。以此充实老年期的精神生活,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笔者现已退休,经常通过自己的专长和余热做这样的助人自助、利己利他、乐度后半生的事儿或乐子。

正在择业求职的大学生可定位为“职业”。

四、毕业生择业求职过程中遭受挫败及紧张焦虑的表现

毕业生“择业难”的症结何在?这里有诸多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对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择业观、择业求职在心理上的百态、“择业难”的症结、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大专生就业难等方面的剖析,可见其求职过程中遭受挫败及紧张焦虑的表现。

大学生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这叫不叫“难”?这不好说。也许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形成这种“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很难能对所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一一地找到具体症结。这里只是根据笔者较长时间的观察、调查、分析,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干扰大学生择业求职的客主观因素

大学生能否顺利择业求职,这取决于择业求职的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两大方面,包括家庭的背景与期望、学校教育的目标与质量、社会就业的供需形势与信息、个人的性格特征与性别差异等。

1.从客观条件来看,由于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产业结构又处于调整和改革之中,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在专业上、知识结构上不能适应新的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会在一个时期、一些地区出现大学毕业生供需脱节的现象,使择业和就业发生暂时的困难;近年普通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的市场化,也给大学生个体择业造成一定难度。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矛盾问题,这既是学校专业设计的问题,也是大学生个人选择专业和关注择业市场的风向不够的矛盾表现,但主要是学校专业设计的问题,所以归在客观因素里提出,这是学校应当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从计划分配到市场调剂,目前还是过渡时期,虽然旧的体制被废除,但新的体制尚不健全,市场、用人单位和政府都有改进的地方。

2.从主观条件来看,大学毕业生本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其择业与就业的重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矛盾:社会上选择人才的要求一向是强调“专业对口”,即个人所学的专业符合用人单位工作的需要。然而,由于有些毕业生在报考大学时多趋向于当时的“热门”专业,而当时的专业知识结构又不符合今天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就使原来是“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今天用人形势的变化。社会用人形势的发展,不仅要求有新的专业,而且要求有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仅仅专业对口,而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对口,或者个人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符合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也会使大学生的择业遇到困难。所以,大学生在学习某一专业时,要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在择业过程中,当遇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招聘单位的工作需要不适应时,也就不会轻易畏缩,而是有信心地接受挑战。

男女性别的心理差异:男女性别不同是影响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作祟,不乐意接纳女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本身性别的心理差异也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如有些女大学生有性别上的自卑感,不能勇敢而自信地面对用人单位的挑选,常常失去本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有些女大学生则敢于充分发挥自己在各方面的优势,善于恰当地估价自己、把握自己、表现自己的长处,对职业的期望值不如男生高,但较现实,愿意从较低职位或基础工作做起,因此,她们往往赢得招聘者的好感和接纳。而有些男生由于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语言表达不如女生清楚流畅,或者不太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在职业的竞争上有时还不如女生。

下面再进一步剖析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一些问题。

(二)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择业观

根据大量的访谈与调查,大学生毕业中的不良择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极等待观。

长期以来,大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定势,因此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渴望,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的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仍然认为,学校、家长甚至社会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旦毕业真的要自己为找工作着急忙乎,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二是职业绝对稳定观。

毕业生在择业时,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部分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置于至高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因而部分毕业生的种种遗憾、悲观由此萌生。

三是专业狭义对口观。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专业性的大学教育,其本质是素质教育。部分毕业生片面地理解专业的含义,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甚至是“工种教育”,因而极端强调“工种对口”,进而导致对大量工作机会的冷然相对、漠不关心或失之交臂。

四是“毕业即失业”的求职观。

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一部分毕业生把“毕业即失业”作为当前劳动力或人才市场的常态,习惯于从“求职”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求职过程,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求”字,即“请求”、“恳求”对方给予自己一份职业。往往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不平等的地位,一旦求职未果,就心灰意冷、沮丧气馁。

五是盲目择业观。

有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然后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就完事了。还有的毕业生不进行市场调查,不问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而一味按模特儿的身材、演员的长相苛求自己,不惜代价对自己从内到外进行高昂的所谓全方位包装。一旦择业未遂,心理就严重失衡,焦虑不安、压抑、绝望。

六是“职业自我”与“生活自我”同一性的择业观。

我们常常发现:相当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刻意把生活中的自我形象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例如,女生着意展示其生活中的天真、活泼、浪漫、娇俏、可爱;男生刻意表现其桀骜不逊、不拘小节或深沉,以为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个性鲜明”的好印象。殊不知,这些都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工作机会;因为,职业本身的要求则未必如此。

七是知识与能力、素质等同观。

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得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理解知识同能力、素质的关系,尤其不能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认为知识、能力和素质是等同的,都可以通过考试分数来衡量。较高的考试分数似乎就意味着有较强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似乎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找到他们自认为最理想的工作;从而使得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痛苦也就越多。

(三)大学生择业在心理上的百态

1.功利心理。这种择业求职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求。许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涌向经济特区,涌向“三资”企业,或者是开创民办科、工、贸一体的公司,往往就出于这种心理。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清贫、社会潮流的影响以及校园经商的存在,诱发了择业中追求高经济收入的求富心理。这些大学生的人生哲学是“多贡献,多获利”。

2.安全心理。所谓安全心理,是指在选择职业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单位。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常常遇到。例如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一些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此外,人们还发现怀着安全心理来择业求职的人群中,家长“越俎代庖”的居多。一位大学生的家长说:“我不要求孩子去冒风险挣大钱,只想帮他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了却当家长的忧虑。”而作为毕业生本人,也接受这一观念。

3.名牌心理。在消费者中,有一种追求商品名牌的心理,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不顾购买假冒商品,以满足其虚荣心。在择业求职者当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那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的单位。

4.竞争心理。商品经济强化了人们的竞争心理。竞争心理在择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位已被某大酒店录用的大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愿意在有名气的单位做清闲、惬意的工作。我愿意参与各种竞争,情愿快节奏、高效率地工作,并希望工作之余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这多痛快!”

5.求闲心理。是指在择业求职中追求舒适、清闲的一种心态。在昆明城区常有一种怪现象,即有些工作无人愿意干,而有些人又无工作干,这让大批“川军”填补了空白。在所谓的“人才供需见面会”现场,常常有许多手持毕业证的大学生在“挑肥拣瘦”地寻求职业。他们宁可待业,也不愿去从事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他们的理由是:“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去干那些没有科技含量的粗活?宁可吃闲饭、干个体,也不去干那些出力不少、挣钱不多的工作。”

6.求便心理。是那些为了离家近或追求生活便利的人的一种求职心态。事业与家庭、工作与生活常常有冲突,造成许多不便,因而在择业时产生了求便心理,即使职业本身很不理想。

7.奉献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树立了高境界人生观、正确择业观的求职者。他们是愿当“螺丝钉”的国家机关干部,愿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甘为“人梯”的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需要甘当“无名英雄”或甘愿到边疆工作的人们,等等。他们以过硬的思想素质、升华的心理境界和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强烈的献身精神,义无返顾地选择国家亟需的工作。这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往往更能做出较大的成绩。

8.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择业求职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跟着感觉走”,报名的人越多,他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如,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饭店及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甚至还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

9.依赖心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社会俗语也在左右着当代一些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很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由家长或中学老师做的主,临近大学毕业时,这些人又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即使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盼望国家继续“统分统配”。他们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到处奔波,于是有的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帮助。

10.面试怯场。有位回昆明择业求职的毕业生,在校时曾获讲演一等奖,平日说话,滔滔不绝,同学们叫他是“三寸舌”。可是到招聘单位应试的时候是他父亲带着的,而且开场的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他父亲只好抢过来先作答。

11.高傲心理。前年,昆明有位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她认为自己是新闻专业,你报社必须接纳我。甚至面试时认为自己已经是“无冕之王”了。结果那招聘单位愣是没录用。

12.“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脱节。择业难,有毕业生方面的问题;用人单位也难,哀叹为什么他们想要的人才,迟迟不来到。各自都在按自己的要求,苛求对方。而面试也是洽谈,洽谈就是谈判。所以,面试时就是要讨价还价、双方都做让步,适当降低条件,降到双方都能接受得了时。

13.求职心切,低就一步到位。有位夜大的毕业生,第一次只谈了一个单位就成交了。原因并不是他满意这份工作,而是因为家境困难,急于经济独立。那老板看出来者求职心切,就“拿乔”,把条件定得较低。是生活所迫,好像是“逼婚记”。这样随便找个“买家”,将自己草草“卖出”,甚至对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签订,这给日后工作也可能会带来某种隐患。

14.对招聘单位的内幕不掌握,产生神秘感,迷茫、莫测、惧怕。

15.渴望“好工作”,但“好工作”的内涵与自己的实际能力脱节。

16.哀叹“生不逢时”。要“好工作”,那你有何能耐?责怨用人单位无“伯乐”,那你是“千里马”么?

17.期望值过高,同用人单位不相容。

18.怕苦心理。

19.嫉妒心理。

20.犹豫心理。

21.攀比心理。

22.自卑感。

23.紧张焦虑。

等等。

(四)大学生“择业难”的五大症结

1.“有业不就”问题日渐突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考研、出国等选择上;或是盲目地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局面。挤不上的大学生对其他岗位还“不屑一顾”。

2.“非公不去”观念仍然存在

改革、转轨都这么多年了,一些毕业生及其家长,仍无视市场经济的现实。仍将就业目标只定位在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把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视为给别人打工,不算是正式工作。

3.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目前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推介自己,有些大学生只想到成功而不去考虑挫败的可能性,有些大学生怕苦、怕累、畏惧困难,有些大学生不能接受到基层锻炼的安排。

4.一些热门专业反而出现就业率偏低的现象

如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很高,目标锁定在规模大、待遇高、前途好的单位。但由于I T业出现全球性降温,使得毕业生难以如愿,本应及时扭转就业观念的他们却又不愿“低就”。

5.优秀生反而丧失就业良机

调查发现一些本来条件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反而在等待观望和挑挑拣拣中丧失了最佳就业时间。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是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峰期,而一些毕业生却不能紧紧抓住这段就业高峰期。一旦错过,用人单位岗位被占满,再求职就相当困难了。

(五)其中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对女大学生来说,职业选择能否战胜“自身弱点”(性别角色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冲突)心理,直接影响到她们择业的成败。

1.自愧不如的心理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更难”的暗示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得过男同学吗?”“要是碰了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是自己在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往往使女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

2.依赖心理

一些女生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得给我想办法”、“反正学校会给我们分配工作”的依赖思想。试想,一个缺乏自立、自主、自强意识的大学生,怎么能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选择呢?

3.犹豫不决的心理

面对择业,毕业生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不失时机、当机立断。而优柔寡断、择业理想化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生陷入“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以致失去择业的良机。

4.自视过高的心理

一些女生因自己的学业成绩好、家庭条件优越,或者认为自己的能力强,在同学中有一定的竞争实力,甚至因自己容貌出众、能唱会跳等,就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在求职时,过高地估计自己,这个单位瞧不上,那个单位也不遂心,而用人单位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则是最有戒心的。

(六)冷眼审视大专生就业难和研究生就业不难

近两年来,大学专科生毕业后一两年内仍找不到工作的随处可见,包括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专科生也不那么受欢迎。

难道真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现在我国的大专毕业生太多了”那样吗?社会上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吗?显然不是的!

我们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条件比别的国家还落后不少,不少生产不能机器作业,还得靠手工劳作;同时我国幅员辽阔,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的用武之地也很大,目前生产的第一线还急需大批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掌握一定技术的专科层次人才。

大专生就业近年来一直低迷不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专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乡镇、厂矿等基层去。一些专科毕业生自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应该到大城市、到机关,应该坐办公室。如果大学毕业后再到基层去干体力活、技术活、脏活,就会觉得脸面无光,大学白读了。于是,拼命通过各种途径去挤那为数不多的城市指标,甚至宁可待业也不愿下到乡镇、厂矿基层,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二是用人单位在用人上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攀高”,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不可。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吸纳人才,而是急功近利,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这样以来,专科毕业生难免遭冷落。

三是专科生的培养不尽如人意。大学专科应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如今不少专科学校(包括本科院校的大专班)在培养模式上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加之有些专科是从中专升格上来的,有些热门专业更是匆匆上马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难以得到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欠佳,声望不高,这也是专科生就业难的原因。

四是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使他们不敢到基层去。大专毕业生在择业之前往往要考虑,基层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去了以后还有没有回到大城市的希望?以后自己的子女读书、就业怎么办?等等。因为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一旦户口落到基层,以后要改动无疑难于上青天。所以这些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如不改变,大专生下基层的道路仍难于真正打通。

再说说研究生。

有的大本毕业生并不马上就业,而是接着考研,这是考虑“毕业即失业”和择业求职的艰难性。通过继续镀金,大浪淘沙,使自己的毕业证书含金量高,届时让“业”来择我,特别是那些盲目攀高、追求虚名的单位来求我,我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进一步发挥自己是“读书的料子”的长项,用读研的时间取代待业的煎熬和低就的痛苦等,这也算得上是“曲线救国”的上策。

当然,不是所有的大本毕业生都适合这样。除了是“读书的料子”,还要家境较好,不急于经济独立。说“上策”,也不是万无一失,比如,有一些女研究生就顾此失彼——“顾此”是得到“好工作”,“失彼”是遗憾于情感的歉收。据跟踪调查,一些研究生就业后,发现该单位实际上没有什么科研项目,自己没有研究的对象或内容,操作性的工作做起来又感到掉价儿,于是产生失落感,埋怨英雄处于无用武之地,进而产生下岗的心理危机或“孔雀东南飞”的念头。

何况一些单位对研究生还是望而生畏,感到“鱼大水浅”,不敢聘用;一些理智的操作型的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的单位,也不会请个非操作型的神仙来供着。

择业求职难与不难,是相对而言,就群体而言。市场经济下的人才也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个阶段性的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现象。现在是供过于求。盲目考研,就某种意义说,现在研究生是多了,但质量和价值也相对降低了,相当于本科生;依次类推,由于扩招,本科生相当于大专生;院校升格,其教学质量下降,大专生相当于中专生。

——其实,中专生、技校生及职业学院毕业生,才是操作型企业所需的人才;招聘本科生,那就是一种浪费;而还要招纳什么研究生,那就是虚荣,搞不懂企业负责人想要研究什么。

另外,高考考军校、大学生在校入党、大学毕业直接去当兵,也不失为“曲线就业”的上策之一。

五、毕业生为什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几个话题中已有具体表述,故此处概括、归纳几点,旨在找出原因进行排解。故表述从略。

一是“择业难”的社会“暗示”。

二是大学生第一次或初次择业,没有经验。

三是过高的期望值使择业没能在当年或一次性实现。

四是理想化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五是社会有“口袋卖猫”等择业竞争不合理事实的应激源。

六是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挫败的能力过低。

应届毕业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介于在校生和在职的社会成员之间,是一段时间挂在“空挡”上的人。由于角色不定或模糊,心理空虚渺茫,他们在正式找到工作以前,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焦虑性人格障碍”

毕竟是第一次或初次求职,有理想无经验,有设计无实践,心里没底呀!

正因为是第一次这样面对自己和社会,所以在潜意识里的反应是茫然、不安,对它感到神秘、产生恐惧,进而情绪不稳、高度紧张焦虑,再而表现得乱了方寸、惊慌不知所措。

所以,毕业生他们此时是弱者。

所以,毕业生在这期间应特别注意不断或随时排解自己的紧张焦虑;社会的有关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甚至是消极、恶性的应激源刺激在毕业生的心灵里,并且还应该帮助他们一起排解已经产生的紧张焦虑。

于是又引出下面“如何排解毕业生的紧张焦虑”的话题。

六、如何排解毕业生的紧张焦虑?

笔者认为,“如何排解毕业生的紧张焦虑”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孤军作战或作战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所以说是“职业生涯规划”总工程的蓝图设计。下面着重提出毕业生自己、学校与老师、用人单位、人才交流市场、政府决策部门和心理健康工作机构等几个方面,做分解表述。包括家长方面,也简单提及。——所以这就可以理解是各个分工程的蓝图设计

(一)作为毕业生本人

一个人走进大学,是为了走出大学,走上社会。如果说在学校是为了完成学业,那就要适应校园生涯;那末,要走上社会,就又是一种新的适应,首先或主要的就是对职业的适应。

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本人要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思考和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或坐标系并不断修正、完善它,为走上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完成学业,做好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实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专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注意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变化的脉搏,及时了解和努力掌握最新动态,使所学专业知识保持在本学科的前沿。

职业技能包括工作技能及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工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一是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二是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三是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注意对社会适应能力即“情商”的培养,具备进行社会活动所必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时非智力的能力。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适应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初涉社会,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或克服“社交恐惧”。

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

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的能力和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能力。——这不是废话!

总之,做好对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以便沉着应对。

2.发展人格,做好对择业应有的心理准备

告别传统意识,增强竞争意识,确立正确择业观。

“就业意识”,是指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意向及所持的主要观点。大学生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在走向社会之前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即将走向社会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就业意识”和“择业方向”,不仅在学校的环境中或在校期间形成,而且深受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毕业生要根据国家需要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与区分,排除干扰,把握选择的主动权,树立正确的就业认识和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大学生就业前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训练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从学习专业课时便开始了,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逐步认识到自己今后所要从事职业的性质、特征,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习的重点集中在有关的专业课上,为今后就业做准备。这些努力,是大学生就业前心理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准备过程还包括另两个内容:一是要有献身的精神,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二是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如诚实、谦虚等,这是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时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新的毕业生就业体制下,大学生要将过去那种等待分配的就业心理,转换到主动选择职业的求职心理上来。

竞争,使人才脱颖而出,能避免人才的埋没,也能避免“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恶劣影响。

然而,参与竞争本身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既要面对竞争的挑战和压力,又要承受在人才市场和竞争机制尚不完善情况下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因此,即使是学识和能力诸方面都较好的毕业生,也应当准备在竞争中面临挫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只要你能增强竞争意识,并坚持到底,就会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因此,每个毕业生都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深化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作好参与竞争的思想准备。

树立良好心态,充分做好就业前的包括迎接成功和承受挫败的心理准备。

迎接成功似乎不是难题。

这里主要说的是增强承受挫败能力。

首先,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能力培养,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育。只有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的信心,才能成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上的成功者。因此,增强自信心,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能专业设置过窄,但大学生也不能过分看重专业。在校学习期间,重要的是要学会适应环境,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各行业之间、各单位内部,都引入竞争机制。“铁饭碗”已成为历史,现在国人面临的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就业环境。人们将不再看重职业的绝对稳定,而是看重什么样的职业能够给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及预期收益。

再次,经济社会急剧变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朝阳产业”不断涌现,“夕阳产业”不断消亡,期望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的需要,几乎不可能。

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变动性之间的差异,使得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一致。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改变“绝对分工”和狭义的“专业对口”的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整合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分工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社会各行各业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分工。因此“通才”可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的是一种专业,因此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也就不足为怪。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用人单位的业务范围及性质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吻合,就放弃择业机会。

具有进取向前、克服困难的魄力,勇于迎接择业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

健康的就业心理和竞争意识,是建立在对社会需要的正确认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基于对自身条件、发展方向的客观评价之后,逐步形成的。

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客观、现实的择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会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决定目标时,能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是成功择业的钥匙。

避免攀比心理。毕业生处在择业洪流中,自己的期望水平会受到其他择业者期望水平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合实际的盲目攀比或从众行为。好像找不到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单位就不能实现自身价值似的。

避免理想主义。近几年,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由于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而错过了许多好的机会,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尤其是有些条件好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这反而造成就业困难。

克服依赖心理。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不能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3.转换角色,从适应学校转换到适应社会需要

大学生求职时要迅速转换社会心理角色:

首先,应聘不是应试。

其二,老板不是老师。

其三,公司不是学校。前者比后者人际关系要复杂得多。

其四,职场不是商场。职场的出入远不像商场那么随便。

从戴着学生的面具(“学校人”)转换为穿上社会职业者的制服(“职业人”),这是人生角色的重大转换或改变。在正式走向社会之前,大学生需要自觉调整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或反差。

择业求职不同于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择业求职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正在实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就业方面的相关情况和改革趋势,以及劳动人事管理办法、用人数量和标准,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了解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了解的目的不是研究、评判,而是为了接纳或适应。因为择业求职不是凭理想按图索骥;而是社会选择,优胜劣汰。

4.双向选择,找到合适或现实的位子

⑴明确“双向选择”的概念,理解“工作”或“职业”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作为一种新的择业就业方式已逐渐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认同。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自身所属行业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选人”,而劳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择业”。这是一个相互认定、自由组合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就业机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比“拉关系、走后门”和“乱点鸳鸯谱下的服从组织分配”,它是客观、公平的。

从近年来大学生的择业情形看,大学生择业的错位导致大学生的择业需求与就业市场需求出现游离现象,加大了失业风险。毕业生希望能进自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等大单位,而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新兴行业、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中小城市的基层单位,毕业生却不愿意去。这些地区和单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不到人,硬性分配去的也容易流失。

目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就高(高收入)不就低(低收入)、就东(东部沿海)不就西(条件艰苦的西部内地)、就城(大城市)不就乡(乡镇)、就富(经济发达富裕地区)不就穷(老少边穷地区)、就大(大企业、大单位)不就小(小企业)、就公(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就私(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六就六不就”的择业心理趋向,这无疑给自己的“自主择业”增添了难度,降低了择业的成功率。

须知,不要说去大公司,不要说去国有企业,就是去小公司、私营企业,甚至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只要是在法律允许或保护下的能养活自己同时给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动项目,都叫“工作”或“职业”。

须要,正确估价自己与就业市场,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充分地认识到,求职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固然被用人单位挑选,但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被求职者挑选,供求双方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的。不能在求职前就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定位于弱势地位或优越地位。既然劳动力是商品,就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凡市场总有“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之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就业压力大与高层次人才奇缺并存,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市场总体上还是一种“卖方市场”。正确理解这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整体提高自身素质,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择业机会,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求职中初试不利者大可不必因此气馁甚至一蹶不振。

⑵根据市场行情,调整认知理论,既正确地评价自,也要客观地认识用人单位。

“知识”是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它只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能力”是人们完成某项工作过程中所具备的内在条件。“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整体的体现,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从本质上讲,“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三个不同的范畴。知识可以通过载体传递,现代学校产生以后,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代代相传;而能力和素质属于个性心理领域,只能通过个体自身而得到发展、增强。当然,知识、能力和素质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体内化才能升华为自身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挥。市场条件下,用人单位不是不注重选择知识渊博的人,而是更加注重选拔具有雄厚知识基础并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更注重能力、素质与知识协调发展的人。因此,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档案固然重要,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如开拓进取精神,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韧性和耐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品质。具体说来,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的发明创造、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公开发表的作品、参加过特别是组织过的大型活动等等,对用人单位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高校毕业生们在应聘时应在凸显其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尽量提供能表现自己能力、展示自我优良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这对于成功应聘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正确认识就业的形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进行理性认识。因为是市场分配,所以认知不能形成定势,应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

在择业时的自我评估与推荐。

大学生择业前应做自我评估和设计。它包括对自我知识结构、自我综合素质、自我社会角色及自我个性特征的认识与评价,这是正确进行择业的前提。

从“自我推荐表”看,通常有几种类型:

客观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既一目了然,又感到可以信赖。

广告宣传式的评价:有夸张、虚假之嫌。

单纯罗列式的评价:使人看不出你的个性特征。

④有讨价还价、“拿乔”之嫌的评价:这种自荐不介绍自己的专长和特点,不讲个人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而一味提自己的要求,显然忽略了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忽视了作为一个谋职者的角色地位,同用人单位的期望不符,不为用人单位所欢迎。

应对自己进行必要的“包装”,这包括对个人信息资料的准备,与用人单位见面的心理准备以及外部形象设计等。之所以要强调必要的自我包装,主要是因为在求职中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的好坏往往成为用人单位取舍的重要因素。

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与他人评价自己之间的矛盾。这需要用实际的表现来说服对方,使别人信服。

⑷根据双方的意愿和可能性,重新调整甚至改变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定向走势。

一个学生怀着什么样的意向去择业,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每个人对自我择业的期望、价值取向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成名成家;有的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有的为了图眼前的生活享受。这一切会支配他们去选择不同的职业。但无论哪一条,都必须要用人单位接纳。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接纳你,那只有你重新调整甚至改变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定向走势。

⑸把择业作为一种或一次“自我体验”。

个人选择什么职业往往同“自我体验”有关。“自我体验”包括择业前的间接体验和求职过程中的直接体验。

一个人为什么选择这种职业而不选择另一种职业,这既与相关的他人对该种类职业的体验有关,也同以往自我体验的性质有关。例如,一个学生选择当教师,就可能同家庭中的生活体验有关。一个出身于教师之家的子女,长期体验到做教师的苦与乐、喜与忧,因而形成了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再如,择业也同自己在完成学业期间体验的性质有关。一个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一贯积极向上、学习成绩与其它表现优异的学生,不断获得老师的好评与学校的奖励,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他在择业时就可能选择风险大、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而一个在学习中曾遭受过许多挫折的学生,缺乏获胜的体验,他就可能选择风险小且比较安稳的职业。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职业变更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概率将越来越小,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越来越成为人生的一种普遍现象。第一次就业不理想,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择业或就业的机会。

竞争是信息时代的普遍特征,有竞争就难免有失败。只有树立强烈的危机同时还有挑战的意识,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上摸爬滚打,屡败屡战。因此,那种一锤定音、一次分配定终身的择业观必须加以矫正。

现在竟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择业者找到工作,但并不想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原来是先干一阵子再说。如果满意了再签劳动合同也不迟,如果不满意可以随时炒单位老板的鱿鱼。如果一来就签合同,反而束缚了自己。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对经验的一种积累。既然就业很难“一步到位”,又何必一定要“一步到位”和“一棵树上吊死”?可以“走着路找牛”,“骑着牛找马”,“骑着马找车”,首先求得安定或稳定,逐步找到理想工作,找到人生坐标,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时下常提到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在合同制的今天,这也许是择业者的一种明智之举。

当然,事情是辩证的。为什么水滴石老是不穿?因为你老是不在一个地方滴。过于流动,频繁地“跳槽”,那你永远是从“零”开始。这对企业和员工双方,谁都没有好处。特别对人到中年的员工,更是一忌。

许多初次择业者的定位都比较高,这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共性问题。这就很可能遭到挫败,这时又往往“自我效应感”下降——由盲目自信到过于自卑。这也是一忌。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理想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优秀的人获得,但总是由那些准备得最充分的人拥有。

有些大学生正在校专心读书;有些大学生在校已接触或实践了社会;有些大学生已到社会上变相就业了,当别的同学开始择业时,他已经找到工作了。

(二)作为学生家长

一方面作为孩子“我的青春我做主”,择业求职是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来说,毕竟是父母交纳的学费。——作为“投资者”能不过问么?何况中国的国情,“主贱”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能不“帮忙”么?何况父母是过来人,对职场有经验、有人气、有关系,有能力或认为应该有责任把孩子扶上马,送一程。当然,父母最好能以“建议”的形式出现,而不要“包办做主,包抬包埋”,这有利于孩子从不独立走向独立,这是孩子第一次正式体验自己为自己的事情作出决策,这也是一次亲子有意义的过渡和移交,这样父母和孩子都能接受。

(三)作为用人单位

提起应聘,大学生们有说不完的委屈,他们感觉招聘单位在聘用过程中,有时是故意挑剔、找毛病、刁难人。而招聘单位却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那末,作为用人单位,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怎样招聘才能体现“双向选择”,实现“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一同来到呢?

1.某用人单位说:当今企业在招聘中最理想的就是专业成绩出色、能力过硬、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才,综合素质要高比如说像知识储备、策划水平、社交能力、团队意识、形象气质乃至纪律观念等等,都是企业所看重的。至于理论水平差点,这没有关系。所以说,企业欢迎“复合型”人才,通俗地说是“多面手”。

像这样的企业绝不是个别的。

——笔者认为,条件尽管苛刻了点儿如“社会经验丰富”,但毕业生可以此知己知彼。

2.招聘单位都愿意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也都愿意不惜重金去寻找“千里马”。但他们也折射出这样的一个信息:那就是应聘的大学生,应更多地、仔细地了解招聘单位的情况,熟悉招聘单位招聘意图;而不是光一个劲儿地自我推介。否则,不但误己,也给招聘单位空添不必要的麻烦或浪费。

——大学生们,这个信息,你们听进去了么?

3.有些用人单位说:不妨请大学生来个换位思维,你先扮演招聘者角色。这时,你希望看到应聘者的真实东西是什么?

——所以,应聘者过分地表演反而对择业不利。

4.有的用人单位透露说:其实“出身”、“名牌”,并不是第一重要。一个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表现出自己的知识水平,这一点需要被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智慧并毕业后他就能胜任实际的工作。这个结论也是在历年来招录毕业生中得出的。

——是啊,清华、北大才有几个毕业生,他们能覆盖得了整个用人的市场么?何况,反映到现实中只有一句话:让工作业绩说话。

5.当大学生跨出校门时也就意味着价值将被社会重置,而考量其价值的资格和标准来自市场。可以说,在市场里,是用人单位手里拿着考量毕业生的尺度考来量去的。一个事实不容忽视:现在是用人单位而不是大学校长、老师们在重塑社会的人才观和用人观!

——同学们,这个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是了点儿,但他说的毕竟是事实啊!

6.从现实层面说,一些成熟的大企业更愿意致力于把一个可造之才培养成合乎企业需要的员工,他们并不看重大学生的专业。如果不是岗位特别要求,一般首选专业或强调“专业对口”的,多是还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他们希望马上录用就能切合企业需要。很大程度上,专业和证书仅仅是一个客观说明,不能作为选择岗位的前提,更不能用来佐证持有者的能力。

——这是成熟企业的成熟经验之谈。那证书,就一“敲门砖”,没有则进不了门,进了门也就没有用了。而有用的则是能力!

7.很多用人单位都在抱怨:招录进大学生后,时间不长就有人决意退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用人单位不善于使用人才,薪酬过低?还是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好高骛远?

用人单位方面说,留不住人,错不在用人单位。现在市场通行一句话,大意是:满3个月是道槛儿,满1年期又是道槛儿。指的就是大学生“跳槽”。形成原因是:部分大学生对自我定位不准确,不满足于现状,加上刚进入社会,还不能适应规律性的工作,表现比较散漫,一旦现实和所想象的发生反差,或是不能很快取得业绩,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

大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至少一年时间内,处于培训期,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付出。甘愿付出的背后,是用人单位对所选人才寄予一定期望。如果不能客观对待,这既伤害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心,势必也给大学生自我择业过程增加曲折。

——这虽是一面之词,但确有借鉴价值。

至于父辈事先活动、安排好了的职业及“暗箱操作”的情况,不在本文谈及。

(四)在人才交流市场上实战和磨练

人才交流市场是政府人才配置政策公平、公正、公开体现的平台,是供求双方双向选择的载体。

1.一方面,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人才市场

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到自主择业,这是国家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行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通过市场来调节人才供求。实现这种改革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长期艰苦努力。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联姻,通过人才交易会、网络就业信息库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求职渠道。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形成自主择业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建立健全自主择业的机制,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的人才市场,以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另方面,对大学生提出根本解决“就业难”的忠告

应该说,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是当前就业指导的重点。因为改革的措施再可行,如果不转变滞后的就业观念,“就业难”的问题就不能根本解决。

可通过形势、政策宣传和实践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正反对比、个案分析,去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为他们开拓就业空间。

第一,抓好就业形势宣传。今年就业形势好不好呀?这是毕业生经常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如实地告诉毕业生目前就业的实际困难。诸如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包括再就业工程压力大,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减少等等。就业不同于招生。招生可以许诺:只要上了分数线,服从安排,保证能上大学。就业就不能说“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服从安排,统统可以有一份工作”。招生有统一计划,学校按规定接收新生;就业实际上没有计划,用人指标不在学校而在用人单位手上。我们明确告诉毕业生,毕业后择业三条路:就业、待业、二次就业。这就是说,让每个毕业生都当年马上就业(即100%的就业率),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年年增加,社会需求尤其是国有单位的用人,非但不能同步增加,反而会有所减少。由此,通过总的形势分析,让毕业生面对压力,增强竞争意识并同时准备承受挫败。

第二,政策要讲透。毕业生就业有专门的政策和规定,就业指导要把这些讲透。但是,最根本的政策就是平等竞争、自主择业。这就要求在就业指导时,使所有毕业生从“包分配”的过时观念转变到“自主择业和竞争择业”上来。就业机会是有的,但是,归根到底是通过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因此,我们告诉毕业生,学校、亲友、社会关系只是帮助你,而择业的成功终究靠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如果当时未能就业,则不必怨天尤人,要怨只怨自己的条件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调整就业目标,要转变观念,不放弃,不气馁,继续参与竞争,或自谋职业。

第三,通过实践教育转变观念。我们开展的形势教育、政策宣传,往往是理性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与社会接轨中有了碰撞,真正有了触动,因此下决心转变就业观念则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毕业生学习和素质平平,却自视甚高。有的只把眼睛盯着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企业看不上,有的盲目地同优秀生争夺一、两个机关岗位,或只对国有企业感兴趣,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不屑一顾。凡此种种,没有不碰钉子的。然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失败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教育是最有效的。可通过座谈会、开展个别谈心、进行个案分析等方式,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用新观念去指导择业实践。

在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中,根据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要淡化就业中单位的“公有”、“私有”观念。今后,毕业生跨越不同所有制单位工作是经常发生的,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历届毕业生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屡见不鲜,更有的在实践中成为新型中、小企业开创者和企业家。

我们改革的目标经历过不同的阶段:从“包当国家干部”到只有很少比例考录当公务员,从“包安排到国家单位”到招聘进非公有制单位,从“毕业同就业挂钩”到毕业同就业脱钩,从“保证100%就业”到允许一部分毕业生待业,最终要实现自主择业。这些目标的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通过指导者的转变引导毕业生的转变,而通过毕业生及社会相关人员的转变,反过来又推进改革。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我们的就业指导,更要对就业制度改革起到推动的作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每年都有部分毕业生未能及时消化。不转变就业观念,就不能扩大就业空间,每年积累的毕业生数额越来越大,积重难返,搞不好会引发社会问题。

选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可降低就业难度。因此,我们把转变或端正毕业生就业观念,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重点;因为,它应与就业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3.温馨告知女生关于制胜“职场”的五项注意

自古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心理特点上都不相同。这些特点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女大学生求职时,要迅速转换社会心理角色。

从在学校每天去教室、图书馆学习到每天去单位上班,这对女性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求职者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完成得越快,女性求职者就能越快“进入状态”,也就有越大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⑵女性求职,要发挥好自身优势。

女性具有温柔、细腻的性格;感知能力较强,形象记忆较好,想象力较为丰富;尤其在语言能力上比男生更具优势;在阅读、手工制作等方面也比男生略高一筹。女性求职的优势对于外企来说,主要是在语言方面,其次是做具体的工作会比较周到,另外在处理问题上和与人沟通上,比较讲究方式方法,随和的性格容易与外企这种跨文化的环境融合。

⑶女性就业有劣势,所以要懂得回避。

从生理角度来讲,女性不可避免地在体力方面要逊于男性,这也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差、加班等计划。再加上结婚生育及传统的观念对女性职业寿命的威胁,都使得女性在“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女性求职的劣势也表现在心理方面。女人比较感性,甚至带有情绪化色彩;而工作本身很多时候是需要理性的。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优柔寡断、缺乏理性、没有冒险精神、逻辑分析能力差等,也常常会同女性画等号,不管是画得正确或有很大偏差。

所以,关键是建立与男性平等的概念,女性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打破女性自身传统心理束缚基础上的。求职的女性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放在弱势的位置上,要明确自我,我就是我,这样才能在用人单位面前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⑷职场无禁区,女性应努力开拓。

从业不会永远呈现“阳盛阴衰”的状况,职场是没有禁区的,在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中,女性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女性求职者应看清这一点并努力开拓。

在许多看似不适合女性发展的职位上,却同样涌现出众多的女性佼佼者。如销售岗位上同样活跃着许多女性的身影,她们出色的业绩令众多男性刮目相看。其中,很多女性做到销售经理的位置,管理着整个销售团队。在这里,性别不是她们的弱势,相反,女性独有的魅力在团队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

选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可降低就业难度。

女性在求职之前,确立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女性就业之前应充分考量人才市场,了解哪些工作适合自己,不要死盯住一个行业或一种职业不放。通常,女性适于从事和比较容易进入的,是教育、策划、培训等行业。

除了行业,初次求职选择什么职业也是一门学问。从现在职场的情况来看,秘书、会计、教师、编辑等是女性比较集中的职业,这些行业也都认可了女性在其中的出色表现,对女性求职者的需求数量也比较大。

把握了这些,尤其是对初次求职的女大学生来说,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求职的难度。

选好了行业和职业,究竟业内什么样的单位能够作为进入职场的“切入点”?找到“切入点”,也是女性求职者要迈出求职的重要一步。

一般来说,女性求职者如果选择人力资源运作规范的企业作为求职的目标,求职成功的概率比较大。通常这样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运用有着科学的态度,对女性在某些职位上的安排会比较合理。这样的企业招聘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所以,首先招聘时不会在性别上设置壁垒。为了考虑企业内部性别的均衡,“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一定程度上,企业会及时调整男女员工的比例搭配,但对于某个职位来讲,企业并不会单纯地设立性别比例而影响到正常的招聘行为。当然企业不规定性别比例,这并不意味着对求职者没有要求。应聘者不要忽略个人情况与企业文化情况的吻合。

如果吻合了,这重要的一步也便是关键的一步。

4.帮助毕业生学会读懂面试官

面试在招聘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几乎每一个稍微抢手的工作,都要经过面试才可能获得。实际上,面试也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因此,掌握面试官的基本心理特征,有准备、有针对性地参加面试,对提高应聘的成功率是大有好处的。据了解,面试官有几个基本心理特征应聘者应当掌握,即“最初印象”和“负面加重倾向”、“雇佣压力”和“暗示”、“赏心悦目”和喜欢应聘者的良好语言习惯。

“最初印象”和“负面加重倾向”。国外有研究结论,至少有85%的考官在面试正式开始前,已根据应聘者的应聘资料对其产生了“最初印象”。

“最初印象”对面试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如果你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不好,那末要改变这种印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负面加重倾向”的作用。了解了考官的这一心理特征,应聘者就应当认真准备自己的应聘资料,尽可能做到扬长补短。当然更不要因为自己的穿着打扮、面试开始时的一举一动而给考官留下糟糕的印象。

“雇佣压力”和“暗示”。这里所说的“雇佣压力”,是指考官面临完成招聘任务的压力。考官的“雇佣压力”对应聘者来说是个机会。有人曾作过实验:将人力资源负责人分成两组,告诉其中的一组,你们离完成招聘任务的指标还相差很远;而对另一组的负责人说,你们已快完成招聘任务了。结果,被告之离招聘任务还相差甚远的那组,对应聘者面试的评价,会远远高、好于另外一组。当然,应聘者较难知道考官的“雇佣压力”,但是在面试中,考官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这种情绪。由于急于完成某岗位的招聘任务,考官可能用“暗示”来表现这种情绪,甚至主动引导应聘者“正确”回答问题。比如,他们会说:“在外语上,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根据你的经历,对某技术可能不成问题吧”等等。在大部分情况下,“暗示”不会这么赤裸裸,而是会有点隐晦,比如,考官认为你的回答“正确”时,会面露微笑,或轻轻地点头。这时,应聘者不失时机地把握考官的“雇佣压力”,及时地接住“暗示”,并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你就可能会达到目的。

“赏心悦目”。这里所说的“赏心悦目”不仅是指应聘者的穿着打扮,而更强调的是求职者在应聘时的眼神、面部表情等。

有研究表明,那些善于用眼神、面部表情甚至简单的小动作来表达自己情绪的应聘者的成功率,远高于那些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的人。有一项实验:让52名人力资源专家通过观看以前进行过的面试录像决定请谁来参加第二轮面试。这些专家被分成两组,一组观看的是一个有着许多眼神交流、显得精力旺盛的应聘者的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有23人邀请这个应聘者再来参加面试;另一组专家观看的是一个很少有眼神交流动作、表现得没有多少活力的应聘者的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没有一个人请他参加下一轮面试。   

应聘者的良好语言习惯。良好语言习惯不仅指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并做到发音清晰,语气得体,声调自然,音量适中等。

交流时,如果俚语俗话不断,“口头禅”满篇,和病句、破句一样,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就拿语调来说,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当你被问到是否能完成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时,用中等语速适当提高音量回答:“我可以试试。”用慢速轻声回答:“试试吧。”这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大一样。前者表示既谦虚同时充满自信,而后者会让人感到缺乏信心、底气不足或怯场。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容易给听者造成悬念,提高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能表现说话人的果敢决断,但有时也会显露出他的主观武断。再比如语速,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以及考官的注意力情况,进行调节。

5.毕业生也要警惕自己的“圆滑”和“偏执”

面试录取比率通常在3:1左右,可见面试在求职中非常关键。因此,应聘者在面试时除了读懂考官,同时也要读懂自己。而避免“圆滑”和“偏执”就是重要的两个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都十分聪明。在面试中,有一大学生在大厅等候的几分钟内,就记住了张贴在墙上的一些“理念”,在面试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见解。他的回答似乎无懈可击。但是,主考官感觉对这个大学生一无所知,因为这个学生没有正面回答任何问题,都是避实就虚或者循环论证。因为过于“圆滑”,这位大学生没有取得复试资格。

——许多求职者面试时都是口若悬河,谈了很多东西,但让人“不得要领”;不被录用,便理所当然了。

还有一些学生被考官认为是陷入“偏执”。这些学生各方面都算优秀,但在初试时就强调:“我很看重收入,因为我家庭贫困。”有这样的一幅场景——笔者一次在昆明东风体育馆举办的“人才交流”现场会上发现,应聘者十有九第一句话是这么问的:“如果我来你单位,你们会给我多少收入?”招聘者:“如果你来我单位,你会给我们创造多少收入?”这样问话的求职者,其中毕业生占了六成。这些毕业生最终因为不断追问“收入”而失去了机会。

——尽量用简洁的话把你自己推介出来。个性、技巧都应在简洁的前提下,适度的激情是必要的,太冷静、太刚性或太张扬都会让人难以接受;任何一家规范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制度,它对绝大多数人是公平的,通常不会为一个人破例。所以,不要过分强调薪酬欲望。

6.可邀请已就业的往届生做“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并教训

不要总是让成功者介绍,也请挫败者交流。

下面是几位挫败者的体会。

经历过这么多次的职业选择之后,现在我回头想想,除了那个时候“过分膨胀的经济神话”让人有些头昏外,更多的是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使得我在择业时走了许多弯路: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第一次择业,我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找不到工作,整天考虑的只是自己会选择去什么样的公司。

那个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在大公司只能机械地做螺丝钉。小公司灵活,而且还可以身兼数职,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却没有想到许多小公司机制不健全,公司为了求生存,经常会朝令夕改,致使个人发展没有连续性;培训、福利等也都不规范等。

——问题不在公司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成熟和有公信度。

年少气盛太天真。当时的感觉简直真的就是“未来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刚毕业时,觉得自己从此可以大干一场,可以叱咤风云。不关注公司本身的实力和潜能,而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到一个高级职位,来个名利双收。

——觉悟了,挫败也便成为一笔财富。

对技术的过分迷信。这是理工科专业不经世事的学生常有的通病。

这两年工作形势不景气,大家也务实了好多,也许很多人再不会有这样的迷信。但当时毕业后工作的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一段,并在随后的泡沫中被迫或者主动调整。现在想起来真有恍如隔世或另一个人的感觉。

——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并改正,“中人”哪。“中人”也不错呀!

7.提醒毕业生:几次求职,就会摸索出一些经验

先不露声色地到人才交流市场去观察,剥去老板的神秘面具,消除自己对老板的恐惧感。

不要被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吓倒。

告诉自己这次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肯定”。

谈薪酬时,要委婉,要有一个幅度。

不卑不亢。

多参加些含金量高的现场招聘会。

把挫败当成经验和借鉴。

既抓紧,也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不是生活所逼,就不要草草找个工作。

两个极端都不宜走:一是草草找个工作,二是过于理想化。

若有“双趋”的机会,应该当机立断,先抓住一个。

8.关于“自我推介书”的辅助作用

面试时如果怯场,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表的人,更要注重“自我推介书”辅助作用:

⑴“自我推介书”的书写格式。

⑵不要忘记留下电话等各种联系方式。即使第一次就被招聘者驳回。

如果字写得秀气的话,就不要打印。

这也不是什么废话:“感谢您在百忙中浏览我的个人简历,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9.帮助毕业生辩证地看待职业选择中的“个性”作用

真有这样的情况:有人天生有经济头脑,是做生意的料子,你要他读书、考试,那简直是要他命的事;有人天生是搞学术、科研的料子,你要是做生意,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在帮人家数钱。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到职业的适宜度。当他从事的职业与其“个性”相吻合时,就能充分发挥出能力,容易做出成就;反之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⑶在职业选择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还有许多人在自己不喜欢的职业领域中平凡地工作。那末,我们是否一定要通过职业转换来使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呢?其实,一个人最好从事与自己“个性”相符的职业,但当你发现自己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度不高时,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弥补自身不足。——当然最好尚有比如薪酬方面的优厚作为补偿职业的不尽如人意。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职业兴趣测验”中的“六角型”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同一个人也是在变的。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应考虑不同的事情。例如,刚参加工作阶段,可以多做些尝试、探索,在工作中摸索出本人的“职业兴趣”、“职业性向”和“职业锚”等,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而40岁以上的人,就不应该做过多的尝试,而是应该认真分析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向”和“职业锚”,选择本人有优势的职业做长远的打算。

“职业性向”“职业兴趣”。职业性向是指个人对职业的意愿、渴望,如现实、研究、艺术、社会、业和常规等6种职业类型或性向。从个人职业定位的角度看,人的天赋和性格等决定了其职业类型或性向。

⑹这里再简单提一下用“职业锚”择业。

“职业锚”——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的动机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职业生涯规划时的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是“个性”在择业时候或方面的一种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或构成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

天资和能力。

工作动机和需要。

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它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受后天努力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职业锚”是会变化的。

(五)作为政府决策部门

作为政府决策部门在大学生分配就业方面的很多工作是通过人事主管单位和人才交流市场进行的。它制定人才配置政策并施行监督,让人才交流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地操作。

这里,着重提一个“支边”政策的制定问题。

前面说过,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意识很淡薄。这不要怪大学生,政府应当利用政策倾斜或政策优惠去调控。

笔者认为,对“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奉献者,当有政策的倾斜或优惠。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重点是大专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到基层、老少边穷地区和大西北去。

其次,要提高那些地方的干部素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毕业生献身基层事业提供广阔的天地及宽松和谐的氛围。

其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专科教育和应用技能实习的质量,以“合格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基层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四,要改革人才流通制度,不要让那些不利于人才流动、制约经济发展的陈腐制度约束了大专生的手脚,应该制定具体的措施解决他们下基层的后顾之忧。

如规定下去的时间为3~5年,有着与内地不同的经济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期满,按规定返回户口所在地给予分配;愿意长期留下的,尊重大专生的意愿。这样,年年有下基层的,年年有上来的。这样,老少边穷地区既长期有人才,人才又可以按规律或顺序流动。

这是一个配套并一定要兑现的政策。这是吸引“孔雀西北飞”、处理大专生“就业难”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

另外,2009年秋季征兵新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去当兵,无论当兵期间以及退伍转业安置工作的时候,都有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这不失为政府的英明之举!这个新生事物,大学生可以积极尝试。

(六)作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

其实,从学校到人才交流市场,都存在着一个与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合作的问题,共同做好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近些年,各个学校都这么做了,在学生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人才交流市场也这么做了,其中设立“择业公益心理咨询点”。笔者就几次应邀分别参加过云南省的大学以及昆明市人才交流市场配合择业的心理咨询公益活动;也多次给对择业表示困惑甚至恐惧的大学生做个案咨询。

笔者提倡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与社会的心理健康机构有机合作。因为,今天学生在学校,明天要到社会,他们归根结底是在社会。让他们在校或在走上社会之前接触、了解一下社会,以便尽快或顺利适应社会。

这里单独体现或强调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工作。

1.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存在紧张焦虑感是正常的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择业求职,总会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烦恼,心里会很着急。当接到面试通知、有单位可供选择时,既感觉兴奋又感到无所适从;没有收到面试通知、无单位可以应聘的,更是感觉心急如焚,甚至不知所措。

第一次或刚开始择业,不紧张焦虑是不现实的。求职必然有一个过程,而过程就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一次成功,所以紧张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不要过于紧张焦虑。这当然要在择业的实战中磨练,脱敏,不必为此再过于紧张焦虑。

当人们有了适度的紧张感后,才不至于在陌生人面前放肆地说自己没有通过思考的话,才不会毫无拘束地、旁若无人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保持人际交往中起码的礼貌、礼节,才能认真、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谈话意图,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从心理学角度说,在应聘中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2.要提早做心理健康和价值取向的测量工作

应届大学生在毕业前夕面临着“三求”:“求知”的最后冲刺,“求爱”的演戏或演习,“求职”即就业的准备。对高中生来说,考上大学是一个人命运的分水岭;而对大学生来说,当今“毕业即失业”。所以,择业成为毕业前夕的头等大事和最令人焦虑的问题即他们这时最大的焦虑是“第三个求”。因此,笔者提出“要提早做心理健康和价值取向的测量工作”的建议。

⑴如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的《职业价值取向量表》测量:

霍兰德指出,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背景因素”决定了个体的职业选择方向。个体倾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从而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该测评根据“兴趣”(你想做什么)、“能力”(你能做什么)、“性格”(你适合做什么)这三个因素了解自己,以及根据“市场需求”(社会或用人单位是否能接纳你)来了解环境,为就业者提供帮助。

现实型(操作、动手或现实取向,R

现实型的人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对操作型的体力劳动感兴趣。

现实型的职业如机械、农业、电机、维修等。

研究型(探索取向I

研究型的人内省、理性,也猎奇、创新,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研究型的职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天文等。

艺术型(艺术取向A

艺术型的人想象、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即喜欢对情感的抒发和自我表达。

艺术型的职业如绘画、音乐、写作、表演等。

社会型(社交或社会取向S

社会型的人助人、合作、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交,乐善好施,善于交流及处理人际关系,并从中感到满足。

社会型的职业如心理咨询、教育、法律、宗教和社会服务等。

⑤事业型(企业、管理或企业家取向E

企业型的人支配、自信、精力旺盛,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即喜欢做能控制别人的行为的工作。

企业型的职业如工商与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保险业等。

常规型(传统或常规取向,C

常规型的人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有规则、程序化、条理性的工作

常规型的职业如秘书、档案、会计、出纳、总务、数据录入等。

因此,把这6个因素分别放在一个六边形的每个角上,便是霍兰德“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理论的六边形模型”。6个因素可以任意取三者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若干种可能性,但需三者相容。这时,很可能就是你职业的最佳选择。

通过这样的测试,可以找到个人的“职业代码”。比如一个代码为ASI的人,在艺术型、社会型、研究型三方面得分较高,他最适合做的是艺术家、画家、记者等。

当然,这只是一种分解。而实际上,一个人的取向往往是两种以上或是综合的,并且要复杂得多。所以,职业的价值取向仅供参考。

要提早做这方面的测量工作,而不是只在临毕业或择业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同学们的心理紧张焦虑,难以测量准确,并且也不能用一次测量的孤证下结论。当然,也需要告诉同学们:它只证明你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而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找到该工作。

⑵《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或部门测量较好?对于人格正在发展、成长的人来说,笔者认为可有5个时间段或可分5次:

①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科的时候;

②高三毕业面临高考或就业的时候;

③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④大学应届毕业的时候;

⑤择业的时候。

4次应当是在学校里进行,最好是结合于学校的心理卫生课程中,学校里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师。最后一次最好由劳动就业部门或人才交流市场通过专门的心理测量机构进行。

还有其它一些“心检”的项目。

大学生毕业之际做做“毕业心理测试”和“择业心理测试”,对下一步择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辅导大学生调适紧张焦虑,克服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寻找择业机会

有些大学生在总结自己应聘的教训时,说出现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紧张。面对招聘官,越想表现自己,就越不能把握住自己,特别是面对自己中意的工作单位的招聘官时,往往是紧张得词不达意、手脚无措,甚至面红耳赤、浑身冒汗、心跳加快。

如果仅仅因为应聘时的紧张不安,不能充分展示自己而失去良机,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或损失。

有应聘紧张感的同学,主要担心自己能否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单位,担心专业学非所用或不对口怎么办等,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较差、性格内向、社会经验不足的同学表现得更为焦虑,陷于痛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学极力去控制自己的紧张感,企图使之消失,在应聘时对自己下着“别紧张,别害怕”的命令。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紧张度反而加大。因为,当你在给自己下命令时,就等于在提醒自己:我是多么的紧张!这使原本紧张的自己更加全身心地关注于自己的紧张感受,造成注意和感觉的相互加强,出现思维与行为的分离状态。

那末,如何调适应聘时的过度紧张情绪呢?

第一,平时可进行一些模拟招聘训练,对自己提问:“我真的紧张、害怕吗?”同时做放松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深呼吸上。随着呼吸的加深,可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在训练中,做到“行”和“意”的统一,不断去领悟、感受,达到彻底放松,才能使你的害怕心理逐渐减轻,行为才能自如。

第二,在与陌生的招聘官见面时,可直接向对方袒露自己紧张、胆怯的心情:“不瞒你说,我见到你之前,心理一直有些紧张。”你的坦诚自我暴露,一方面可得到对方的理解,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及时的宣泄,心理反而会觉得轻松了许多。这样,你的思维会清晰,语言会流畅,情感会自然,能力的表现会更充分,应聘成功的几率就更大。

第三,应聘时出现紧张感的同学往往是自己的认知不当,自我评价过低。因此,要谋求职业,首先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机会。求职应聘时,许多人认为机遇总是属于那些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才,往往还未应聘心理上就已落聘。他们总感到自己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总想着自己有许许多多的缺点或破绽。其实,大可不必追求完美,因为完美的理想状态只会束缚人的正常行为,反而干扰了应聘。告诉自己:通过应聘得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成绩,得到薪酬,过好生活。如此而已。想到此,紧张也就大大缓解了。

第四,当自己出现在应聘场上时,要想减轻自己的紧张感,还应除去一些杂念和顾虑,认真分析自身和对方包括应聘职务的情况,分析该职务对人员的知识、品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要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特点做分析。树立一种坦然面对、诚实守信的理念,在真挚、坦诚、实在的情感基础上,去表现自己的本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外部环境或客观规律),努力了,也心安了。——获得相对理想或客观的一份工作的过程,也是自我品格价值的体现过程。

4.择业的心理冲突及其调适

在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帮助下——

对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调适。

择业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自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它不利于个体正确自我评价,继而不能正常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状态。

自信心源于对自我的肯定与接纳,过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必然导致自卑的产生。一些毕业生习惯于看着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这种不平等的比较必然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如果总是看到别人有而我没有的东西,是会感到压抑的。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一看我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可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如果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能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处,自信心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在择业过程中,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方面。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别人还怎么信任你呢?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克服自卑。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要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相比,更不要用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否定自己的一切。正确评价自己,是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给自己定位,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盲目地追求自己难以达到的目标。须知:合适的、现实的、客观的就是最好的!有了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就能树立信心,客观地对待自己,并在择业中扬长避短或补短,增加竞争成功的几率。自信心的树立不仅对毕业生择业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工作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焦虑心理及其调适: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出现焦虑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对择业的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发现现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就会因此而忧虑、焦急、烦躁、不安。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要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在竞争中失利的毕业生不能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或郁郁寡欢,或烦躁不安。还有的毕业生因面临着个人理想与家庭意愿的冲突、事业与爱情的矛盾、收入与地位的对立等方面的“两难选择”而一筹莫展。

在充满竞争的择业过程中,过于焦虑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状态,既不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找到较理想的工作,而且也有损身心健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估计到择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那末就能降低择业中的焦虑水平。另外正视现实,不要被暂时的失败击垮,并且能及时“转移”消极情绪,或暂时回避可能引起不良情绪的刺激,也是消除焦虑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注意尽量不要将焦虑心理“迁移”到其它事情中去,这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降低办事效率,阻碍既定目标的实现。

笔者在《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及如何调适》讲座中提到“如何排解考试前夕和考试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和“对‘考试焦虑综合症’的心理辅导、治疗”。其中,从“接受任务”到“彻底放松”以及笔者归纳出17个方面防治“考试焦虑综合症”的措施或方法,也适合在择业期间产生的紧张焦虑上。可参见该篇讲稿。

嫉妒心理的调适。

怕苦心理的调适。

孤傲心理的调适: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孤傲在求职中是非常忌讳的。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接受了4年的高等教育,理所当然要比同龄人有更好的工作,于是在选择工作时对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对收入不满,就是认为没有地位,或者觉得干这一行太屈才。最终贻误战机,只好将就凑合。

求职过程中的孤傲心理首先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让人很难接受这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更谈不上录用了。对毕业生而言,孤傲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的狭隘与不成熟。仅仅有了4年的学习经历并不代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毕竟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两回事,毕竟知识与智慧不是一回事,学得好不意味着就能用得巧,况且在现实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解决它们就需要经验的积累。如果大学生不能在求职中端正自己的心态,一味地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只能在就业竞争中处处碰壁,无法实现目标或理想。

放下架子,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事物,是在择业中消除孤傲心理的基本要求。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不仅会增强个人的亲和力,还能在交往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大学毕业生尽管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但缺乏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这其中就要通过虚心向他人学习来弥补。认清择业形势、摆正自身位置,是消除择业中孤傲心理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已全面实施“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果毕业生带着架子走进市场,就只会缩小自己的选择面,丧失有利的机会。

攀比心理的调适:

攀比心理也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攀比多发生在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人群中,这部分人认为既然自己和别人条件差不多,就不应在新的选择中与别人拉开太大差距。一旦发现别人超出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压住”别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不能达到别人的水平,就会感到失落不满,产生嫉妒,甚至会采取报复行为。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与别人比较,看别人进入大城市,找到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就会感到心理失衡。其实,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社会关系不一样,找到的工作自然会有高低优劣的差别。对毕业生而言,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当前的差别上,而要立足于现实,努力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要盲目攀比。况且任何工作都有其优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会,再加上各人自身的适应性与努力程度的不同,其发展前景也会有很大差异。盲目的攀比并不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而且在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与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情,这不但无益于择业,也有损身心健康。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消除虚荣心的影响,是克服攀比心理的有效途径。择业的基本原则是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选择别人认为“好”的工作。如果为了面子而“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与别人攀比,只会贻误个人的发展前途。

⑻其它心理冲突及其调适:

如有的毕业生害怕择业产生“恋校障碍”。所谓“恋校障碍”,是指毕业生虽然已经与母校“断乳”,但似乎并不急于择业求职,在学校附近租个房间住着,在学校附近逛荡。告诉这样的毕业生:“断乳”是痛苦的,但这是不可逾越的,是必须经历的。毕业典礼、同学联谊会、师生告别茶话会、舍友啤酒会等,都是告别的仪式。告别就是“断乳”。“断乳”是为了成长、独立和进步。对于因特殊情结而产生“恋校障碍”的同学,心理辅导老师可做个别疏导。

5.自我调适、消除抑郁等的若干种方法

如果择业连连遭受挫败,可能会产生抑郁等状态。

不同的人会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但是只要遵照以下14项办法调适自己,抑郁症状便会排解以至消失。包括做到:

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按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有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留意自己的外观。保持自己身体的清洁卫生,不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学习、择业或工作。

不强压怒气,但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增强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并相信自己会成功。

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心情烦闷,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心情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态度几乎相同。如果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不要拿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做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件记录下来。

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

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积极地开辟新生活园地,使生活更充实。

⒁多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的人交往。

6.可以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特别是择业受到挫败时,经常会因这样那样的事情影响个人的情绪稳定,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或性情暴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选择适当的地点、时间和方式,进行合理地宣泄,如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既不逾越社会规范,又不违背人之常情,也不干扰、损害别人,那末,别人是很容易理解的;反之,如果违反道德规范或是纪律、法规,如出现砸毁门窗、折断桌椅或是拿他人出气、酗酒闹事等行为,则将害人害己,严重的甚至会自毁一生。

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辅导毕业生进行群体的情绪宣泄。

7.消除法

排除有可能妨碍成功择业的心理。如“我能竞争过别人么?”“要是再次失败,怎么办?”

8.倾诉法

通过倾诉、宣泄,以避免受挫后消极情绪的产生、积累。

9.优势比较法

运用挫折的刺激,激将自己,增强承受力,发挥潜力,提高信心,扬长避短。

10.目标法

重新寻找方向,确立新的目标。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11.如果产生了焦虑症、抑郁症等,则需要个别治疗。

12.上述所有部门工作中凡涉及到心理方面的指导、辅导、咨询、治疗、宣传、教育等事宜,学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机构和工作者都有责任承担。

(七)关于学校与老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近年来,高等教育推行的“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教育模式,以及终身教育机制的建立与普及,都为毕业生适应瞬息变化的人才交流市场提供了方便。

当今的高校,不但要教书育人,恐怕还应该给要离开校门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指点迷津,或叫指导毕业生做“职业生涯规划”。

前面说到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这里说学校与老师应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指导,主要是指对大学生群体而言。

通过规划与指导,完善“职业心理”,达到大学生基本顺利、满意就业的目的。

下面对指导方面做具体的表述。

1.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各项基本技能的准备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学生一入学时就应自觉地把学习专业同今后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或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这就需要学校帮助大学生:

⑴建立合理或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

⑵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⑶培养创造能力。

⑷培养社交能力。

⑸培养组织管理能力。

⑹培养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

⑺掌握好特殊技能。现在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的挑选上也和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对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格外青睐。

⑻积极参与社会公认能力的训练实践。

⑼做好相关专业技术的准备。如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已取得国家外语考试等级证书、国家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以及公务员资格证、律师资格证等。这对毕业生择业起着积极的作用,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针对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指导或服务办法

学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长期机构,负责该项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广泛搜集用人信息,组织学生参加网上报名。

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创办《就业简报》,及时掌握就业动态或行情。

派出一支队伍到全国各地了解用人情况,给毕业生广辟就业渠道。

动员全校教师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门路或机会。

此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那也叫就业,也是工作。

3.由学校组织心理健康工作者,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群体心理疏导。弄清三个问题:社会怎么了?我是谁?我应怎么办?

个案咨询。

平时加强模拟招聘训练,对择业求职的紧张焦虑进行脱敏。

做“职业兴趣测验”。

此外,对性格、气质、个性偏好的测试和人格的问卷以及对特殊能力的测验等,都对择业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4.特别辅导女大学生,要准备好过求职的“五关”

地域关。非理性的地域偏好,非此不去,无形中缩小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区域。

身份关。毕业院校、生源素质、户口问题等一系列被物化的指标都与身份有关。

面试关。女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对隐私的盘问,诸如有无男友,会不会饮酒、交际等。

年龄关。就业还是深造,大多女生都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学历高了,年岁也大了。

心理关。社会上关于“女生就业难”的说法也束缚了部分女生。不少女生在收集信息、争取机会等方面,显得比较被动。

5.指导大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的蓝图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尚没有成熟的定义或概念,它实际上是为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把握、较顺利地实现自己较佳的就业目标而事先所做出的有关准备以及制定的择业求职方案。这种方案,本来在初三就应该考虑;高三便可初步设计;然后才是现在大学毕业时的具体制作。如果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包括择业求职的短期打算,也包括职业的中期计划以及从就业到退休整个职业过程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既包括个人对自己进行的职业设计,也包括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宏观职业规划并管理(那时,它则会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只表述毕业生择业求职的方案。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详细内容在前面几节及本节上面的几个小节里已做了表述,这里是把它们系统整理成提纲。提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树立离客观现实相接近的职业目标。

⑶学习掌握社会或市场需要的知识结构。

⑷自我检测评估与职业环境分析。

克服不健康的择业心理状态。

作好求职过程的心理准备。

作好求职过程的措施落实。

“自我推荐表”的填写。

“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种格式。

设计并不断修改“规划”的蓝图。

关于备用方案及第二、第三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表格式”、“条列式”、“复合式”和“论文式”等4种格式。笔者给同学们介绍的是论文格式,就是这篇论文,上述这个讲座的内容。

(八)关于“另类”的几种职业选定由谁来设计或指导?

还有如下一些生存方式、谋生手段、社会适应模式及糊口养家途径,也归纳在这里,供有关方面记忆和思考。

1.行刑工作。是行刑特别是对死囚的行刑工作。行刑者通俗叫法是刽子手。这是国家政权或专政的需要,但人格会受到打击,良心会遭到谴责,潜意识会感到恐惧,退休前后可能会产生某种人格障碍。

2.屠宰职业。屠宰者在屠宰场对猪羊牛鸡等肉食动物进行宰杀。屠宰者通俗叫法是杀猪的。这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但良心上可能不允许。天天宰杀,成批宰杀,心软、善良的人以及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恐怕不敢下手。

3.性工作者服务。性工作者的通俗叫法是妓女。笔者在《对婚姻的“期望值”应该定位多高?》篇中说:“自打到了商品经济社会,古今中外都有青楼和妓女。旧社会的中国当然也有,这里说的还不是‘野鸡’和‘暗娼’,而是在政府有关部门领取了执照而执业的‘专业妓女’,甚至是‘国有无烟企业’里的‘官妓’。既然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从业许可证,就说明她们的身份和行为是合法的,她们把性服务视为一种职业或工作,至少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今天,我们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不允许其存在。但这种服务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又是有市场或需求的,于是对这事儿很纠结,也闹出很多尴尬之事,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的疑点、焦点、难点问题之一。

4.太监事由。解放前或封建社会太监职业在皇宫中存在,现在是不存在了,也没有皇宫了。笔者有一个联想,极少数的性亢进者,结婚,妻子受不了,单身,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危害,有屡屡成为强奸犯者,特别是强奸幼女,他本人也不能自控,这老犯罪、老坐牢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就有一种设想:政府立法给强奸的惯犯做手术或注射一种药液,使其无性,以替代牢狱之刑。他在社会上可以通过就业,自食其力,避免再对社会造成危害,身边的异性同事及社会上的异性也都有了安全感。

5.带病上岗。企业招聘,要健康的劳动者。那要是有病的人,怎么办呢?病人有没有劳动的权利呢?可为“病人”设岗。生理疾病的比如残疾者,有手残脚不残者,可做田径的赛跑、竞走者。盲人进盲人学校学习按摩专业,毕业后做按摩师。多动症的患者可报考体育学校,毕业做游泳运动员。所谓的网瘾者报考计算机中专或职业学院,毕业后做电脑方面的工作。他们大都是在某个方面有特殊能力,往往是小天才,关键在于找对岗位。此观点可参阅笔者的“就势疗法”的创立与应用》篇;其实操可参阅笔者的《某些心理疾病可与之长期做伴》篇,里面谈到“某些心理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6.啃老族也是或也叫做是一种生存手段。以“80后”的年轻人为起点,正好是就业政策开始转轨,毕业生自主择业,或叫自谋生路。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几经受挫,于是,蜗居父母家中,一蜗就是3年、5年乃至10年,长期待业、待岗,实则无业、失业。一旦形成习惯与定势,即使再有了就业的机会,也不会感兴趣进而去就职了。再时间长了,就到社区去吃“低保”。窃以为,当今社会或时代,可以没有应试教育下的文凭,也可以突破传统婚姻体制而独身不婚,但不能不就业劳动。甚至,任何时代一个成人都不能不经济独立、不自食其力。啃到多久?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尾声

老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行”,是职业。

先哲说:术不可不慎!——“术”,可以翻译和解释为权术、官场、干部、干事、职业、就业、工作等的意思。“择术”,用今天的话可以叫做“择业”。

马克思中学毕业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是说的关于“择业”的话题。17岁时的马克思说:“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确立了。”——选择不同的谋生方式,也许每每身不由己。

一生干了多种行当的笔者说:人,最好不要选错行

以良好的心态选择到客观、现实或相对理想的职业(笔者没有说是“好工作”),通过职业创造出财富,下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上对社会做出贡献,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在,“择业难”难到什么程度或地步?研究生到高中任教,“海龟”(“归”,留学生归国)变成“海带”(“待”,待业,找不到工作)!何况应届大学本科生、专科生?

那末,“到高中任教”是不是“好工作”?“好工作”的内涵是什么?

先说说“自由”与“保障”的关系:传统的分析是相反的关系。在企业上班,要人身自由就没有工作保障;要工作有保障就不能自由,就得乖乖听话。——还是先学会或忍受“被人管”,再熬到“管人”的地步吧。

当代在企业管理多元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到“自由”与“保障”相对和谐统一的关系,如有些公司的“直销”、“专卖”和“连锁”手段:上班不讲时间,也没有固定地点,销售不定死任务,全凭自己管理自己,非常自由,但经济效益和风险或责任也直接同自己挂钩,甚至连底薪都没有。

择业要感觉好,要对其感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专长或才能。这样,干律师、当图书管理员和扫大街,就都是一样的,都叫“好工作”。而我国目前“好工作”的内涵却不是这样,它往往是“肥缺”、“挣钱不出力”和“可以以权谋私”等,因此,不管有没有兴趣和才能、本事,不顾职业性向,都去争那个“肥缺”。结果,择业难!

不切实际的择业期望值,是“就业难”的最大心理障碍!它暴露出认知方面的缺陷。有了这种缺陷,必然会产生择业的紧张焦虑,难就业;无论大专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海归生。

与浮躁心情、吹糠见米眼光、争肥缺行为相比,如果能预测、评估、选择毕业后从就业到退休一直都有潜力、乐趣和前途的职业,这岂不是最大的职业幸福?这岂不是由职业到事业的升华?这岂不是人生的自我实现?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又容易流失机会的时代,这是一个迎接挑战又追逐成功的时代,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面对择业挫败而恐惧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的就业时代!

总而言之,择业求职整个过程中的变数和不可知因素太多,建议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及时调适好自己的择业心态,以不变应万变,让万变不离其宗

笔者辅导、帮助大学生排解择业求职的紧张焦虑,其目的或作用是为了让大学生保持良好心态,自信地去择业,而不是保证能帮助大家、给大家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本讲座中有一句话被哪位毕业生采纳并在择业中见了成效,这便是笔者撰此文的最大收获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2003-9-1~2005-6-30~2009-11-1

 

 

 

 

 

 

关于《择业焦虑及其排解》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下同)

 

姓名(可填可不填)   性别:  年龄段:    文化:   职业:     电话:  (下同)

 

指导语:不必刻意考虑,拿过来就填写,在有选择答案后面的括弧里打钩(√);有的题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其它”后面的括弧里及没有选择答案的问号后面等情况下,请填写具体内容。(下同)

 

一、“我”(自陈,指填写答卷的你)是谁?

1. 大专生(      )、本科生(      )、研究生(      )、夜大生(     

2.专业         

3.年级         

4.政治面貌      

二、你认为自己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是

1.最健康 (     

2.非常健康 (     

3.很健康 (      

4.健康 (    

5.基本健康 (     

6.有心理弱点 (       

7.有点心理问题 (    

8.有某种心理障碍 (    

9.有某种神经症 (    

10.其它(                                                    

三、大学生择业的认知状况有如下几种,你的情况是

1.择业意识普遍增强         

2.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     

3.自我评价偏高         

4.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     

5.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     

6.“有业不就”问题日渐突出       

7.“非公不去”观念仍然存在     

8.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9.其它(                                 

四、你的择业“价值取向”是

1.在价值主体上,强调个人取向     

2.在价值目标上,追求经济效益     

3.在地域选择上,向往经济发达地区     

4.在行业选择上,注重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综合优势     

5.其它(                                 

五、你的择业“意向走势”是

1.A组:

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专长       

有利于体现自我价值     

追求高收入        

个人能力特别是特殊能力能得到施展     

只要工作轻松       

是工作选择我     

父母的意愿或包办       

⑻其它(                              

2.B组:

经贸人员       

政府公务员       

工程技术人员     

新闻工作者       

经济管理人员       

医务人员     

法律从业人员       

演艺人员       

大学教师     

个体工商者       

社科研究人员       

中小学教师     

⒀其它(                                  

六、“业”可分为三个境界或档次。你给自己将来的“业”评价是

1.生计       

2.职业     

3.事业     

4.其它(                                      

七、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择业观,你有否?  

1.消极等待观     

2.职业绝对稳定观     

3.专业狭义对口观     

4.“毕业即失业”的求职观       

5.盲目择业观     

6.“职业自我”与“生活自我”同一性的择业观      

7.知识与能力、素质等同观       

8.其它(                                         

八、大学生择业求职在心理上的百态,你是哪种?

1.功利心理       

2.安全心理       

3.名牌心理     

4.竞争心理       

5.求闲心理       

6.求便心理     

7.奉献心理       

8.从众心理       

9.依赖心理     

10.面试怯场       

11.高傲心理     

12.“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脱节     

13.求职心切,低就一步到位     

14.对招聘单位感到神秘、迷茫、莫测、惧怕     

15.“好工作”的内涵与自己的实际能力脱节     

16.哀叹“生不逢时”    

17.期望值过高       

18.怕苦心理       

19.嫉妒心理     

20.犹豫心理       

21.攀比心理       

22.自卑感     

23.紧张焦虑       

24.其它(                                     

九、你现在最大紧张焦虑或心理冲突表现                             

十、你产生最大紧张焦虑或心理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十一、对“曲线就业”若感兴趣或有所考虑,你的选择是

1.高考考军校     

2.大学生在校入党     

3.大学毕业直接去当兵     

4.考研       

5.其它(                                   

十二、关于你的“职业兴趣”或“职业性向”

1.说出你3个兴趣:

2.你的专业是什么?

3.你想做什么?

4.你能做什么?

5.你认为你适合做什么?

6.调查预测市场需要你做什么?

7.你想做同“市场需要你做”的反差程度大不大?

8.出现这种程度反差的原因是什么?

9.找出个人意愿与社会现实结合点:

十三、在此之前,你做过“毕业心理测试”或“择业心理测试”吗?      

十四、你对“支边”优惠政策的制定及其落实表示

1.非常赞成 (      

2.赞成 (      

3.基本赞成 (    

4.不赞成 (       

5.反对 (      

6.不加可否 (    

7.说不清楚 (    

8.不敢相信其落实 (       

9.其它(                                  

十五、你对个人设计、学校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非常赞成 (    

2.赞成 (    

3.基本赞成 (   

4.没有必要 (    

5.反对 (    

6.不加可否 (    

7.说不清楚 (    

8.不过是纸上谈兵、按图索骥 (     

9.其它(                                                     

十六、假定你下一步找到“好工作”,你估计是哪方面的因素起的主要作用?

 

十七、对总结出求职的一些经验,你赞成或准备选择哪些?

1.先不露声色地到人才交流市场去观察,剥去老板的神秘面具     

2.不要被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吓倒       

3.读懂面试官     

4.告诉自己这次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肯定”    

5.谈薪酬时,要委婉,要有一个幅度     

6.既抓紧,也不要急于求成    

7.多参加些含金量高的现场招聘会       

8.把挫败当成经验和借鉴     

9.不卑不亢      

10.如果不是生活所逼,就不要草草找个工作     

11.两个极端都不宜走:一是草草找个工作,二是过于理想化     

12.若有“双趋”的机会,应该当机立断,先抓住一个     

13.注重“自我推介书”的辅助作用     

14.要提早做心理健康和价值取向的测量工作     

15.采用自我调适,消除抑郁等的若干种方法     

16.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十八、你相信有既造福于人类又对个人有利的职业吗?

1.相信(    

2.不相信(    

3.不知道(    

4.其它(                           

十九、请对本次讲座的满意度打分:0………………6………………10

二十、请围绕此课题或此讲座提出问题

 

二十一、你还有什么话想单独跟心理老师说?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