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4.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何调适自己的灵魂?

 

人类灵魂工程师

如何调适自己的灵魂?

钱锡安 

 

导语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提法和“灵魂”的概念

二、现如今“老师难当、学生难教”是怎么一回事?

三、事业的执着、职业的良心与作为谋生手段是三个不同境界

四、老师的职责范围、道德规范和教学能力到底应该有多大?

五、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要不要接受心理咨询?

六、老师产生了心理压力以至心理障碍,应该反思些什么?

七、要求老师首先做好自我心理保健

 

 

导语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提法和“灵魂”的概念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灵魂”

二、现如今“老师难当、学生难教”是怎么一回事?

(一)学生心理复杂、思想刁滑、性情桀骜甚至行为不轨

(二)社会特别是家长对老师有些苛求

(三)有商品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

(四)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等的一些弊端使然

(五)民办教育这一新生事物有不成熟和比较脆弱之处

(六)作为老师个人的综合素养是否达到教师职业的水平?

三、事业的执着、职业的良心与作为谋生手段是三个不同境界

(一)事业

(二)职业

(三)生计——谋生手段

四、老师的职责范围、道德规范和教学能力到底应该有多大?

(一)职责范围

(二)道德规范

(三)教学能力

五、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要不要接受心理咨询?

(一)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之一是社会环境

(二)“应激源”之二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

(三)之三是代表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老师

六、老师产生了心理压力以至心理障碍,应该反思些什么?

(一)关于教育制度、方针的正确实施和落实

(二)学校和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三)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未必就是大不得了的问题 

(四)教与学、老师同学生应是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七、要求老师首先做好自我心理保健

(一)做自我心理保健师是人人的需要,尤其是老师的需要

(二)让学生与老师在“心桥”上沟通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常常因为人生的需要而进行角色变换或切换。今天就委屈贵校各位老师,暂时扮演“学生”或叫“听众”的角色,这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与心理健康工作者开展互动,对心理健康共同进行分享。

日前,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制作了一次关于学生、家长和老师“心理沟通”的节目。——想必大多的老师都看过了;没看的可能是这段时间在给学生批改作业。——说的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矛盾冲突的问题。一共是四场或叫四期。

第一期是单纯组织的学生。同学们个个单刀直入地控诉家长,委婉地责怨学校和老师。

第二期全是家长。家长个个悲伤、痛苦、气愤、无奈地有的甚至是流着眼泪地抱怨孩子不听话,也稍不客气地责备了学校和老师在教书育人上不负责任及处理问题不公平的地方。

第三期全是老师。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教书育人者”,学生出了问题,自己就要负主要责任;也有不少的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怨气特别大,似乎在各种行当中只有教师的委屈最大,抱怨如今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怪世风日下污染了学生的心灵,怪家长同老师的配合不默契甚至想把“包袱”完全推卸给学校和老师。

这三期的气氛都有些紧张。看样子第四期没法在一起沟通。

第四期是让三方汇聚在一起。这时的气氛虽然不怎么紧张,但显得有些尴尬。一些学生的话锋语气缓和了许多,开始理解和体谅家长了,说实际上关系并没有像上一次说得那样严重,有的当场向家长致歉。一些家长被孩子的理解感动得直掉眼泪。而有的老师则主要说了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沟通”的活动就告一段落。

笔者认为,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者的矛盾冲突,但“沟通”的尝试,毕竟是一种良好的实验,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三方能都站在为“受教育者”负责的共同点上,首先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那末,也许这样的沟通效果还会理想一些;如果这样的“沟通”能从电视节目里走到现实的校园里,那效果也许更会实在许多。

这次“沟通”当中,就有现如今“老师难当、学生难教”的话题。

有些老师动辄把家长传来:“你的孩子太不听话、太不懂事了,最近学习直线下滑!你要好好管教他呀!若再这样下去的话,就只好请你们另找别的学校了!”

于是,有的这样的家长求救心理咨询师。

笔者认为,这时出现这样的状况,首先是“应试教育”和学校老师教学的悲哀!

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那还要你老师做什么?孩子如果又懂事又听话,那还要教书育人的人做什么?学校制造出同时又想排斥走约占15~20%比例的“差生”,那《义务教育法》能允许么?“素质教育”又跑哪儿去了?实话实说,这样的老师其实是在为什么和谁负责?

最近,有位老师与笔者“沟通”的话题是——我是小学的一名老师。我一直在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焦急,感到这些孩子是有“学习障碍”。你能通过你的心理咨询,治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叫他们的考试分数升上去么?

笔者的答释是——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或执行教育体制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心身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的分数提升。

笔者认为,这次的“沟通”很有意义。它不在于这样的答释对不对,或那位老师服不服;而在于当前形势下,学校老师的确需要和心理咨询师沟通!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提法和“灵魂”的概念

“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别人的灵魂进行设计、施工,使其健康、完美;但是就在让别人健康、完美的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却在难过或有难。——这就是我们的一些老师的现状。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

最早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桂冠戴在人民教师头上的人可能是斯大林,后来苏联的教育家加里宁明确提出教师是人类心灵(灵魂)的工程师。不管多大年龄的人,只要成为这种“师”,一律被冠上一个“老”字。这“老”不是年纪大,是因“为人师表”而受到社会的尊敬。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吸引了多少青年男女知识分子立志于教师职业。笔者在年轻的时候曾有三大理想,之一就是教师;虽然实现了,但没有善始善终。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教师备受学生的亲爱和社会的敬爱。“人类灵魂工程师”提得普遍、真诚,也非常响亮。

文化大革命教师被贬称之为“臭老九”,还要倒过来接受曾经尊敬甚至崇拜过他们的工农包括学生的家长的批判和“再教育”。

改革开放了,“臭老九”的帽子是彻底摘掉了,但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也没有人郑重地重提,还是回到“老师”这朴实的称呼上来。有时有的老师因“师德”和能力不尽人意而被不恭地称为或自己谦称为“教书匠”。——“匠”和“师”是有区别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思想政治工作者曾想戴过;如今,企业心理管理者和心理咨询师也在想戴这顶桂冠。能对他人的灵魂进行设计、施工并使其健康、完美的人是谁呢?目前,恐怕谁也不敢、不能当之无愧。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和老师自己,对老师渐渐不称、不提“人类灵魂工程师”了。

从心理学角度说,社会怎么看待老师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关系,这已不怎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老师自己在内心不要把这一“桂冠”看得过重或有独家垄断之嫌,不要把自己摆在“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从教师,到当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到当今的企业心理管理者、心理咨询师,谁能、谁敢把自己摆在那么高的位子上?

(二)“灵魂”

一种解释是指宗教相信的居于人的躯体内并主宰躯体的“精神体”;另一种意思是“心理”,“心理”也叫“意识”,有时也指“精神”、“神志”、“心灵”、“灵魂”,它是大脑机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诸因素的主观、能动反映的机能、现象和过程。

本文的“灵魂”指“心理”。

说到心理,还要提到《心理学》的3个专用名词。

一是“应激源”:指社会文化诸因素对个体实施了紧张的刺激,使得个体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并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的改变。这种实施紧张刺激的因素,就是“应激源”——指负性的

二是“应激”:面对“应激源”,个体的生理、心理都要发生一些变化,这是在唤起和动员全身的机制与有害刺激作斗争,这个过程叫“应激”。

三是“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受挫与冲突,处于紧张情境,心理活动中,为达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情绪、恢复平衡稳定、适应外在环境的目的,所做出的一些表现和采取的一些手段、方法,就叫“心理防御机制”,又叫“心理防御方法”。

在应激过程中,当心理防御方法不足以战胜实施特别强烈、持续时间长久的“应激源”时,有机体的这种力量就衰竭了,肌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心理障碍”也就产生了。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同样也有心理压力以至是心理障碍即“灵魂难过”或“灵魂有难”。怎么办?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宣泄的机会,进行一次群体“心理按摩”。

二、现如今“老师难当、学生难教”是怎么一回事?

要说难,其实从事什么职业的或说干什么的都难。

当兵的就是要多打死几个敌人,但有敌人的顽强抵抗;做生意的一心想赚大钱,但市场行情变幻莫测,特别是近些年,经济普遍萧条,都叫着“生意难做”;当学生的,那么多的课程,那么大的题海,那么重的书包,还有老师的高指标、家长的高期望和明天就业的激烈竞争;当老师的也难,这是教育职业或教学行业的性质和老师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如果不难,还要有能力和水平的各位干什么?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难处,各行各业皆如此,老师也如此——“学”或“书”什么时候好教过?那末,对教育或教学来说,如今主要难在哪些地方?

(一)学生心理复杂、思想刁滑、性情桀骜甚至行为不轨

当代学生存在这样的两重性:一方面努力学习多种学科包括高精尖的应用科技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活跃,心理复杂,要求独立、民主、平等、自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产生或存在“早恋”、“同性恋爱”、抽烟喝酒、逆反攻击、厌学逃课、迷恋“网吧”甚至发生暴力等行为。

面对“另一方面”,传统观念或正统思想的老师感到降伏不了所教的学生了。

(二)社会特别是家长对老师有些苛求

社会特别是家长往往要求老师是十全十美或全能的。社会总是要议论哪个学校是名牌、重点学校,哪个老师水平不高;许多家长总是软中带硬地请求或无奈地乞求老师严格对待学生,不听话就打,只要能出成绩,甚至说自己如何工作忙、如何管不了孩子,把孩子完全托付给老师。

特级和优秀教师毕竟是少数,所以许多老师对社会和家长的攀比、评议,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力不从心。

(三)有商品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

文化大革命结束,百废待兴,尤其是教育,首当其冲,老师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改革,冲破了老师的传统教学思想,面对奇装的学生、不静的书桌、声声的叫卖、暴发的文盲、得志的官员……这使许多老师心理不平衡,耐不住或不甘寂寞,不辨事业或职业的方向、目标,感到迷茫、彷徨。

老师在学校苦口婆心地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的重担来承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和财富”;但社会上许多“没有文化的军队”的成员“腰缠万贯”,这显得我们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苍白无力,似乎在证明:知识与财富不是必然地成正比。这在县城乡镇的学校表现得比较突出。现在有些媒体对贫困地方的孩子“我要读书!”的宣传,有些偏差。据笔者调查,相当多的孩子不读书,主要的原因不是没钱读,换句话说,你给他钱他也不读,因为他们心底的声音是:“我要挣钱!”劳动力的年龄也在变:原来规定是18岁,现在是16岁,实际上农村14岁的少年男女便可进城“打工”。“打工”的内容和名堂很多,大都是学校没有教过的,而在社会上一学就会。一些因“打工”发了点财的也学着“衣锦还乡”,这在客观上对乡里的学校和同学证明:“真的读书无用!”

的确,这样诱人的世界,不是作为老师这一角色所必须或能够抵挡得了的;知识与财富关系这样的扭曲,老师感到或承认的确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拨乱反正”和“力挽狂澜”。

(四)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等的一些弊端使然

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在操作过程中忽视“素质教育”,过于偏重升学或叫“应试教育”;由此弊端又引发出教学上一系列的毛病,致使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并且关系比较紧张。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或换句话说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较顺利地找到个“好”工作,现行的教育方式也在嬗变;同时,民办学校也应运而生。一晃,改革大潮汹涌奔腾20年。笔者认为,国立学校仍然存在许多弊端,而作为新生事物的民办学校踉踉跄跄地前进,也暴露出很多不成熟和比较脆弱之处。

作为老师一边在受其累,一边还要执行。——积极也罢、被动也罢,事业也罢、职业也罢,对的也罢、不对的也罢,道德也罢、良心也罢;反正,你是老师,就得执行,即使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尽管你的个性和才能不能得以充分施展。

(五)民办教育这一新生事物有不成熟和比较脆弱之处

民办学校和国立学校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和竞争的。

一是关于生源,学生的来源或分配不公平,国家不会按计划拨给民办学校,并有“筛剩下的”和“渣滓”之嫌,也因学费偏高而往往不能充分和确保;二是在教学方面,一方面要按教学规律办事,一方面还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而这两个规律常常撞车;三是学生毕业,其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在社会上往往要低于国立学校的;四是往往被业务主管部门瞧不起,被工商、税务等部门横挑鼻子竖挑眼。

民办学校既要追求升学率以赢得社会声誉,又要通过多招生赢利,学生多了其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又往往跟不上。——很是艰难,恐怕从学校领导、管理者到老师都会感到力不从心。

据了解,贵校在校生有2000多人,看来通过多招生赢利是不成问题的;高考班的录取率(在93以上)和毕业班推荐择业的成功率(90以上)也没有问题。这比起连生员都招不起来的学校,不知强多少倍!可能成问题的就是管理水平和教书育人特别是“育人”方面了。

(六)作为老师个人的综合素养是否达到教师职业的水平?

据说,在发达国家,从事教师、心理咨询师、记者等职业的人具有所从事专业等两个以上的文凭,还据说走在街上最昂首挺胸的人是老师。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但作为老师,《心理学》是要学的,还要有专业以外的好多相关知识,还要在岗不断“充电”;这才有可能实现“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业内老话。

前些年,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对笔者抱怨说中国小学老师的水平太低了。这句话没错,但不够全面。所以笔者回答说:“小学老师的地位和报酬也不高哇!水平如果很高,恐怕他们也就不教小学了。”

笔者举这个例子,绝没有挖苦和贬低老师之嫌,何况本人曾经也是老师;只是想表达中国在教育领域里的一种“国情”。了解并理解了这种“国情”,也就有了自知之明,不至于沉溺在愤愤不平的心态中。

三、事业的执着、职业的良心与作为谋生手段是三个不同境界

事业、职业和生计——谋生手段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动机、认知不同,当然做事的努力程度、所站的角度也不同,自然效果也就不同。

(一)事业

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经常性的活动。事业是一种“利他”即既个人爱好又对社会、他人有好处的事情。在中国的个体,如果他要干一番“事业”,那他首先必须要通过“职业”完成“原始积累”即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才能谈得上干一番事业。这不是说事业本身有多么艰难;而是说基本生活来源是何等重要。换句话说,有超出“职业”的一种高境界,才能谈得上“事业”。

(二)职业

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所以职业也叫工作。作为老师来说,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通过教书育人对国家的财政进行“二次分配”。有职业的人,他一方面可以获取生活的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效益。

(三)生计——谋生手段

谋生手段是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所采取的方法或干的一件活计,通常也叫“生计”、“找个饭碗”或“养家糊口”。换句话说,对“职业”只有一种较低的觉悟,这时所寻求到的“职业”便是谋生手段。

据笔者的一次“问卷”:10的老师说自己是为了教育事业,70的是当作一种职业,20的自谦说是为“养家糊口”。统计数字表明:多数的老师是通过教书育人获取生活的来源。

由此可进一步推测、判断:其实,许多老师在感到难当、难教的背后,主要是怕负责,在怕负责的背后是怕失去生活来源或丢了饭碗;而未必是执着的事业责任感使然。

四、老师的职责范围、道德规范和教学能力到底应该有多大?

同样,老师的职责范围、道德规范和教学能力,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一)职责范围

职责是指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和应尽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或说是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老师的这些任务就够重的了,责任就够大的了,范围就够广的了。光说这“道”,就有大道、中道和小道之分。如果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和传大、中、小三道完全优秀,那就可成为事业的执着者了。但是,对于“大道”,须有一定地位或身份的人才适合传,这是因为还有个角色效应;而老师这一角色是有限的,社会也不要对老师求全,老师也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任何职业都有它的局限性,老师的局限性就是“坐而论道”、“纸上将兵”、“讲台显灵”。个体在履行职责时不能超出范围或叫“越权”,老师如果“越权”了,也便不是老师角色。仔细想想,现如今,市侩也罢,“有用即真理”也罢,如果老师离开学校,离开3尺讲台(可以呼风唤雨,这也是角色效应),离开了学生,社会认识你是谁,离校后的学生的家长认识你是谁?恐怕我们也就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和本领了。

(二)道德规范

老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诸职业道德之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育制度和一定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反映。其基本规范——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等。

无论你把教学当作事业、职业还是谋生手段,“师德”是这三者的统一规范,需要自己自觉遵守。“师德”——通过良心的驱使或鞭策,老师自己默默干好本职工作。有部电影叫《一个也不能少》,里边的女主人公就是这种典型。

“师德”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为人师表”。一方面,社会要求老师最好是十全十美,甚至是“神”,不能犯错误。——换句话说,别种职业的人犯某个错误可以,但老师不能犯,因为老师是“师表”。对社会的这种苛求,老师内心表示不满:“老师也是人!”

另一方面,虽说有“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的信条;但老师又可以因年龄大、已走上社会等理由,可以在学生目前搞“特权”,如抽烟、喝酒、谈恋爱、结婚、不睡集体宿舍等。

任何行业的人都可能要为职业角色做出牺牲:当兵的随时都有牺牲性命的可能,做生意的也有亏本甚至严重亏本估计永远偿还不起只好跳楼的可能,医护人员在这次与瘟疫“非典”作斗争中有的被传染上甚至有的因此而殉职,作为老师同样也要为教师角色问题做出一些牺牲。老师职业的牺牲,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每天工作往往要超过8小时,晚上要给学生批改作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废寝忘食,甚至还“种好了大田,荒了自己的自留地”;另外,当老师的钱可能比做生意的少,房子比当官的小。——但老师的“桃李收获”,是任何职业的人都享受不到的!

(三)教学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或任务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或任务效率的主观力量。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作为老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应试教育的“升学率”上、学生考试的分数上。如果升学率、考试分数都很高,还能送几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到清华、北大,又能管得住那么多在校学生不出事故,这便是老师最大的能力了。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奋斗目标,哪个老师也不敢拍着胸膛说保证能完成或实现。

首先,老师不是神。就是神,也只是某一路的即“术业有专攻”,不是“万金油”,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施教,做不到“包死包抬包埋”。

其次,请社会、家长和老师都来对比一组数据:我们老师的鼻祖孔子孔老师的3000个学生中,优秀生也不过72个,占2.4;而我们现在的毕业率占99,参加高考学生的录取率占93。——笔者认为,这足可以对得起孔老师、民办教育、学生及其家长了!

再次,作为老师不但要懂得《义务教育法》规定让适龄孩子读书的法律条款和理论根据;还要理解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动机。青少年在校读书的几个任务或原因:一是长身体即劳动力的成长即家长暂时把孩子寄存给你;二是人格的顺利成长;三是学习将来出社会为人做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老师应领悟第一点,顺利做好第二点,基本完成第三点。这样,我们老师就够伟大的了!

五、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要不要接受心理咨询?

    说到“心理咨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何谓“咨询”;因为目前社会对这一“常识”还有些误解。“咨询”是询问、对话、商量、讨论的意思。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关系:狭义的“心理咨询”是关于心理方面的询问、答释、商讨、交流;“治疗”则是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适应社会和生活,促进其人格向协调、健康方向发展。咨询,任何人包括正常人、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可以咨询,所以也就包括老师;治疗,则是对患者的治疗。有的咨询结果,证明需要治疗;而治疗也离不开咨询。

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首先要接受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说?有些老师说得客观:“谁叫我们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呢?”

老师,在这里是代表教育体制方针、学校、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全体教职员工又以班主任为主的一个广义概念。

简单地说,原因之一是因为学校(通过老师)的一些指导思想、作法和行为,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它对学生实施着特别强烈有的甚至是恶性的、持续时间长久达十几年的刺激。不解决源头问题,不去治本,而光去把学生当作控制的客体、治疗的对象,是难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

老师是学生的恩人,行为的动机和指导思想毋庸怀疑,怎么会是学生的“应激源”呢?这似乎不可思议。但请看看下面的事实!“应激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之一

是社会环境,这里从略。

(二)“应激源”之二

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这里从略。

(三)之三是代表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老师

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学生在校读书求知时,他们有很多的“交叉关系”。老师对教育又是“服从关系”,为了事业、职业或生计,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无条件地、积极主动地围绕着高考上大学这一“指挥棒”转。老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狭义地说是考试分数,十分关心。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此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培养学生。所以老师也是微观、直接的“应激源”。下面是笔者这些年来在一些普通中学做的调查——

1.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

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简单说就是教育性质的倾向。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素质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是“政治教育”;现在虽然上面在喊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很大比重是“升学教育”。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那份高考的卷子。

在落实“升学教育”过程中,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是人生命运的“分水岭”。

2.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⑴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评各级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

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⑸主要偏重于学科的考试,综合能力的测试少。

⑹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和做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升学率”,成了有些地方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老师有时对学生有人身体罚和人格上不尊重的地方,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不公平的时候,有“恨铁不成钢”锻打操之过急、过重的现象。——这一条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前面已有交代:学生要求民主、公平、平等和人格尊严。

⑿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⒀“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给有来头、有权或有钱的家长的孩子“吃小灶”。

认为“严师”能出高徒。“高”是考试分数高,“严”是严厉。

“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3.教学方法

近年多采取“多媒体”(投影)手段和采用试验、讨论的方式上课,有的如政治课还实行开卷、讨论式考试;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揠苗助长、催化速成吃“夹生饭”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4.教师动机

恪守职业道德和职责,扮演好教师角色;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为自己评职称、长工资、拿奖金、分房子等,创造硬条件;

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5.教育在取得正面成果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⑴马拉松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心身疲惫。

⑵许多学生厌恶学习,恐惧考试。

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就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⑺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理对学校、老师千怨万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学校方面主要的原因,一是学习压力太大,二是某些教育方法不当,三是学校的一些环境堪忧。社会上已有“公检法、国地税,医院、学校、黑社会”的顺口溜。人们把学校与“黑社会”列在一起、归在一类,虽有些偏激,但也不是纯属“子虚乌有”。这就给稚嫩的心灵带来污染以至创伤。对于那些弱者,防御失败之后,产生心理障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老师产生了心理压力以至心理障碍,应该反思些什么?

不要以为学校和老师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老师自己就不会产生心理障碍;相反,不但会,而且其“应激源”往往就是学生。因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这件事本身对老师又是一种“应激源”,又给老师加重了心理压力,甚至导致老师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就成了消极、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孩子们本来都有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可是老师却要“只拘一格降人才”。这些呈“弱势”的个体,承受不了来自学校等方面无形而坚挺的压力,就消极反抗;对大环境适应、改变不了,防御、反抗失败,又想不通,就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以“轻生”来反抗、警示学校等方面的压力。

不管老师产生没产生心理障碍,要打破这种“互为因果”关系的“怪圈”,首先和重要的是得从广义的老师方面这一“应激源”考虑解决问题,另外也建议狭义的个体老师不妨淡化一下在校学生的有些所谓“不良行为”问题。

(一)关于教育制度、方针的正确实施和落实

简言之,教育制度和方针体现出的教育导向,过去是“素质教育”;现在实际落实成“应试教育”,这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现在叫“科学素养”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在市场经济形成的时候,像贵校除了开设普高,为高考提供生源;还能开设计算机(操作型)、网络、旅游、财会、广告、装潢、幼师、法律、商贸、英语等诸多中专专业,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择业问题,这难能可贵。

(二)学校和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1.努力促成“素质教育”事实的形成。即使目前还得落实“应试教育”指令,但也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把教育仅仅理解是为了升学和就业。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教书”、“授业”、“解惑”是为了“成才”,那末“传道”、“育人”则是为了“成人”。“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2.教育方式和目的,应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培养出真正成为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可结果呢?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积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考试紧张综合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3.教学方式,宜多条腿走路,也是“因材施教”(“教”有几种含义)。

4.提倡“爱式”教育。在情感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人格独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5.不要轻易认定哪些学生有“多动症”。多动往往是猎奇,猎奇可以多长实践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一种病症。

6.除了先天性的“弱智”,也不要轻易认定哪些学生的脑子笨。再“笨”的学生总有他的专长、爱好。学习他的专长、爱好,往往就聪明起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学生的与高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长、爱好,不被重视或受到埋没。这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学生的结果。

7.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安排专职的心理老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或“心桥沟通”之类的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创造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定期给学生做“心检”、群体心理咨询特别是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8.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前进目标;也要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9.不要搞竞技式教育,应该是普及中的提高。

总之,不要叫学生围绕教育和教学转,而应让教育和教学围绕学生转;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三)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未必就是大不得了的问题 

笔者认为,很多的“不良行为”主要与时代没有关系,而是与生理发育和人格成长有关系,换句话说,是人生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一些心理现象和生理行为;所以,建议老师以冷静、“中性”的态度,淡化在校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问题,对某些“不良行为”,或疏导,或等待,或观察,或不加可否。

1.“贪玩”——“本我”。玩是动物包括人的天性,青少年玩起来更会忘记或不顾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在山野里有这样的画面:一边是老牛被拴在犁耙上,埋头地犁地;一边是小牛犊在犁地老牛的四周,忘情地撒欢儿。——这是小牛犊的本能。它不知道或不懂得一旦它长齐了牙齿,就会告别“忘情地撒欢儿”,就要像老牛一样,被拴在犁具上,埋头地犁地。从劳动力角度说,13~18岁的人正在向劳动力走来。贪玩也就是这么几年,一旦工作了,也就没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青少年就像小牛犊那样,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但这是这一年龄段的规律性行为。正好,又和学业碰到一起了。

既然是规律性的行为,那“堵”是不行的,只能疏导。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研究者应研究素质教育与玩耍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老师应动脑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玩耍调节紧张的学习,以及在玩耍中学习某些方面的知识。在“玩”的前面加一个“贪”字,这主要是“应试教育”给青少年加的罪名。总之,对于学生来说,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或正当的需要;老师在课外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朋友,还应该是与学生一起玩耍的“玩伴”(就怕当老师的做不到或不愿做),并在一起玩耍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控制着一个玩耍的“度”。

2.“粗野”——人格发育发展。粗野是动物包括人的本性,是人的潜意识里“本我”的表现。野生动物它们不读书学习,所以永远粗野。人因为是高级动物,高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读书学习;于是在“学龄期”就要进学校接受教化,否则,就是粗野的孩子。

教化,是帮助青少年人格顺利成长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青少年的粗野是客观的;一方面教化需要一个过程,教化的效果在每个青少年身上是不同的。如果你没有“立竿见影”的妙方(就没有这个妙方),作为教化者就要耐得住这个慢过程和接受效果不佳的现实。

3.“手淫”——属于隐私活动,但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手淫有害”不能成立。“精满自溢”。手淫和遗精,是自然、安全、合乎情理的缓解、宣泄性冲动的方式,是“青春期”性成熟的一种表现,是解除因性压力而引起心理不安、躁动的一种“自慰”的心理防御方式。

试问或试想,一个人从“青春期”14岁到“结婚期”25岁中间这11年的性欲,如果没有遗精,如果不手淫,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景况呢?

因此,老师把青少年“手淫”列为“不良行为”,是老师的认识落伍。

4.“早恋”——首先这个词就没有个科学的定义;然后,现实中主要是指老师和家长,对这个词的理解普遍偏激。

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到“青年期”,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四部曲”

第一乐章——疏远异性阶段,在课桌的中间有“三八线”,下课了,女的一群唧唧喳喳,男的一簇嬉戏打闹。

第二乐章——接近异性阶段,但不限于特定的目标,多是群体的异性交往。

第三乐章——迷茫的爱慕异性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偶像

第四乐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偶像从墙上下来,在现实中出现了具体的一个,即使不稳定

“恋爱”,按传统、现代的解释是指未婚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就婚姻与家庭来说,“恋爱”是重要以至是最重要的“手段”。“早婚”,这个词容易界定:是指未到生理和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可这人与人(这里指异性)的爱慕之情,能用年龄来界定么?谁能说出个具体数字?

当然还有“新潮”的恋爱:正因为在恋爱阶段也不排除性爱,所以当代一些“新潮”的人,有把“恋爱”只当作“目的”的。他们把恋爱的时间拖得很长或把恋爱的对象换得较频。也就是“光恋爱,不结婚”。“新潮”,实际上是在恋爱期间,性爱行为冲破了传统的道德或在性欲方面一个人的“本我”打败了“自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说,男女在儿童期是不忌性别、两小无猜;到了少年期,会有一段时间的“异性相斥”,这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到了青年期,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在传统的时代,其“相吸”是隐秘而含蓄的;可到了开放的今天,就变得公开和赤裸,甚至还要“趋众”、赶时髦—— 谁身边没有个异性朋友傍着,谁就是落伍者。所谓的“早恋”,就是青少年从“假象”走到“真相”初步的“相吸”行为。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相吸”不能叫“恋爱”,也不能等同于“新潮”;只是一种异性间本能的性吸引的暂时表现,性意识的萌动,盲目、好奇、懵懂、朦胧的“游戏”而已,是在幼稚地对成人进行“模仿”罢了,但对婚姻与家庭,他们还没有考虑到,甚至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感到迷茫,连自己都不知道或说不清楚,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

对待“早恋”,建议老师注意五点:

一是不要指责或斥责这是“早恋”;否则,就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这些学生的潜意识会说:“哇,这就是‘恋爱’呀?我也长大成人了!为什么光许你们,就不许我们?”

二是不要因担心万一有的“偷吃禁果”怀了孕,就对一万个人进行防范,一见有一男一女在一起走,就像盯“贼”一样。这会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倒引起学生的反感或逆反。

三是万一有的怀了孕,首先不要张扬,最好也不要开除;因为这样做,不是挽救学生的积极或最好的办法。在过去或正统的态度和办法是,一旦被发现,学校和老师便大会批小会斗,把当事人批倒批臭,使之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然后通知该生的家长,最后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还要证明老师没有责任或已尽到责任,就把当事人开除。20世纪60年代,笔者高中时的一对男女同学就是这样在毕业的前夕被开除的。结果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虽然他俩的学习非常优秀。他们因为“早恋”而遭到开除的处分,这种处分当然是不公平的、错误的;但就因“早恋”曝光进而因开除,而毁了个人的前程,并且事后两人也未成眷属,竟成为终身遗憾的事。极左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正统的东西在受着巨大的冲击,不要说“早恋”,就是怀了孕也不应当开除。对这种事“杀一儆百”,不但被杀的不服,就是那一百个也会声援那被杀的,矛盾反而会激化——当事人如果一时想不通,跳了盘龙江,恐怕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会更大。要“冷处理”,这是最现实的方法。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会帮助怀孕者刮宫并替其保密。怀孕、刮宫的“现身说法”,这就够当事人反思的了,这比张扬出去、开除要好得多。据最近有消息说,云南有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怀孕少女可拨打电话与该中心联系,接受医疗救助和心理咨询。

四是客观认知。判断是恋爱还是游戏,主要看是否有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客观认知包括——①初中以下,不是“早恋”;②高中阶段,校纪里不宜提“早恋”;③大学阶段,不但可能是恋爱,并且也可以结婚。

五是在客观“认知”的前提下正面辅导,包括有突破性地宣传、学习性的知识、心理动力“里比多”和性心理卫生常识,进行躲避刺激、意识控制、“自然脱敏”、排遣、升华和开展“转移”活动等;以便使一个人从青春期到结婚前这10多年,能顺利排解性冲动。

——其实,如果“早恋”是成立的话,那到了“青春期”,“早恋”比“恋母”或“恋父”情结要好得多。

5.“同性恋”——现在叫“同性爱”。“同性恋爱”是不是恋爱?从心理学角度,笔者认为,“同性恋”——“同性爱”是恋爱的一种特殊或畸形的“爱慕”行为和表现形式,这是当事人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也没有伤害别人、破坏社会。他们有的还要求组建“同性家庭”。当今在有的发达国家,法律已允许“同性爱”者组建“同性家庭”;而在中国还当作是“性心理疾病”,并且这些“性心理疾病”患者在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谴责以及在学校被当作违纪的事件来对待或处理。

就总体来说,笔者对现在有的学校出现的“同性恋”现象的看法有五点:

一是两个同性同学交往亲密,不能随便、轻易扣上“同性恋”的帽子。

二是有些女生睡在一个被窝里,甚至有肌肤之亲,这并不能证明是在搞“同性恋”。

三是“同性恋”在当今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从发展的眼光看,它不但不是“性心理疾病”,而且因为没有伤害别人、破坏社会所以也不违纪、违法。只是时下传统的道德在谴责他们,而对传统的道德是要有所突破的。

四是这样的“同性爱慕”,过了青春期大多数的会自然矫正过来。

五是不要列为校纪的一款。

——其实,对于传统的老师和家长来说,比较一下,“同性爱慕”比“早恋”,“安全”多了。

可参阅笔者的《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宣传教育提纲》。

6.抽烟、喝酒——青少年在长身体的时候也在长心理,就是人格的成长;但两者成长不同步,有的反差较大。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但心理发育并未跟上。模仿成人抽烟、喝酒就是要显示“成人气概”。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也想建立些人际关系,这烟、酒就成了一种社交的纽带和手段。平常学习紧张,周末要放松放松,课堂上须“夹着尾巴”,在宿舍里可以放肆一下,同学聚会,多喝了一点酒,来了激情,借此展示个性、张扬自己。

提起抽烟,这是个一贯性的问题。“严禁吸烟”可以作为校纪明文写上,但不要指望真的能全面杜绝。能保证在课堂上绝对不抽、校内基本不抽(宿舍、厕所除外),老师就算较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了。

7.沉溺“网吧”——“网吧”,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许多学生迷恋、沉溺到废寝忘食、耽误学业的地步,都是事实。

笔者做过问卷:10个家长、10个老师,就有20个主张“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而10个心理咨询师就有10个主张“不要禁止”。前者的“堵”,是怕影响学习;后者的“疏”,是避免孩子产生心理困惑。

少儿玩网络游戏有什么好处,或他们为什么要玩电脑游戏?

⑴孩子们自己总结出的好处和不可避免性:

◆独生子女的不可避免性。——我和你家长玩,你有时间么?

◆是时代的必然性。——时代发展到今天出现了电脑。

◆可以虚拟完美的自我。

◆通过玩打斗的游戏,负面情绪可以在这里得到宣泄。

◆真情、实话的表达,而在现实中往往不能。

◆性格内项者的一种社交手段。

◆一些自卑者可以在这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成熟感,而在现实中往往不行。

◆可放松自己。

◆一些学习困难者可以此回避学习的困难。

◆有利于满足视觉的需要。

◆对情节美好结局的追求。

◆得到学校和家长都不能给的种种快乐。

老师和家长也可以找出一大堆坏处。

笔者主张当“疏”而不是“堵”:

怎么办?学校和老师只能治标。而治标是不能根本扭转迷恋、沉溺不良局面的。我们国家在处理好多问题上,都是犯了“治标不治本”、“堵流不疏源”的毛病,对学生与“网吧”的问题也是这样。

首先允许上网。——要堵是堵不住的。

最好主要在家里上网。

家长也上网。然后一起交流网上的内容,寻找共同语言,化解紧张的亲子关系。这时父母才有发言权,向孩子提出更高级的操作,如查阅资料等。

亲子双方商定上网的时间和次数。

不要把“网络游戏”一定同“学习成绩”定性为必然的因果关系。

◆要学生不看网上的“不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内容,这首先要从源头即厂家、商家那里堵,禁止制作、推销这种“软盘”,但这不是学校的任务或责任。

◆凡事有利有弊,青少年也确实通过“上网”,练就了聪明的脑、灵巧的手,当然也满足了“本我”贪玩的欲求,回过头再来较安心地做功课。

“走火入魔”的现象任何时候都有,当今的网络游戏只是一种载体而已。二十世纪60年代有青年人看武侠小说,学着主人公飞檐走壁,从房檐上往下跳,摔死的、摔伤的也有人在。那时没有电脑。

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和方式的引诱源或叫“甜蜜的陷阱”。电脑的时代,就不可避免会发生“电脑问题”。成人照样也入迷上瘾。某单位现在实行“无纸化”办公,据调查,有80%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上网。一些成人在网上进行“QQ”交友,有个男人最后实地约会时,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的老婆。所以不要一味指责青少年。“上网”这一引诱源,并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的几大“不良行为”,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家长、老师对青少年的过激或偏激看法或担心。

对“青春期”,无论是“美喻”还是“问题”,都是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规律性的东西,是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同学个人如何自我调适和老师、家长如何积极引导。

(四)教与学、老师同学生应是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教与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老师与学生,老师是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这方面,好多老师在理论上知道,但在实际中疏忽了,或在实际中总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为学生服务。

1.天下的事,都是双方的努力、互相的配合,方能达到和谐统一。学生的读书求知也是如此。作为学生个体,要努力地去适应现存的教育体制、教学环境等;而作为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则尽可能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对学生“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展示个性、张扬自我”的外部环境。

2.说根源和责任其中在老师,是因为老师是“育人者”。如果老师的教育对象出了问题,还什么责任也没有,那说明老师首先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说要接受咨询,并不等于是老师一定有心理障碍了。但老师至少要检查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适合这些弱势学生的地方。通过咨询,如果在检查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之后,那就再看看自己的心理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又是什么问题。心理问题解决了,欠妥或失误的教育方法、手段就应改进。特别是应检查一下,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否不公平和其它失误的地方。这才是做老师的“上策”。

七、要求老师首先做好自我心理保健

记得笔者在刚步入中年的时候,一位朋友说出了一句名言送笔者共勉。他说:“人要是遇到烦恼,当然不排除在知心朋友面前倾诉;但最好的办法是修心养性,稳定情绪,自己安慰自己。”几年后我们见面,发现,笔者基本做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研究《心理学》),而他做得不够。但做到和做不到的人都承认这是真理,而且不需要再去论证了。为此,笔者把这句名言再转送给各位老师共勉。

(一)做自我心理保健师是人人的需要,尤其是老师的需要

因为老师是知书达理的人,是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人,所以在心理健康方面,笔者主张老师以自学为主。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要求,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当然包括老师这个群体,都要学会自助和助人。

作为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应懂得,救生存环境就是救人类自己,作到共同自觉保护社会公共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普及人类心身健康的大环境的良好的氛围。

作为每一个成员还要懂得,助人就是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每一个成员都应对群体中其他成员给以关爱。正常人和“咨客”之间都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组成自助、互助小组,经常沟通,作到互相疏泄、关心、鼓励。同时,每一个社会群体成员都应该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下,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净化心理环境,实现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保健师。而作为老师还要专门或单独懂得,我们的环境除了学校、领导和同事,还有最重要的一种环境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群人。

放学一出校门,建议马上给教师角色“卸妆”,现出自己原来自由人或自然人即“自我”的模样,以家庭成员的某个或某几个角色回家,并且一定不要把在学校不愉快的东西——“精神垃圾”带回来。有的老师带着“教师角色”或“职业病”回家,在吃饭的时候,出现了“角色效应”——端起碗,用筷子指着从托儿所回来的儿子:“上课了,别说话!”——你说这样的老师或说老师都这样了,累不累?

所以,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听话,可采取“中性”的态度,即不要真的跟学生们较真、生气。善于学会清理、腾空“心理垃圾站”。因为就像刚才说的,最重要的是每天要面对学生这一群人的大量的你认为是不良的言行,这些不良的言行就是老师的“心理污染源”。不断地被污染,又不断地通过自我调适心态,把“心理垃圾”清理出去;这样你就会感到轻松、精神多了,不管是为了事业、职业还是作为谋生手段,第二天都会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

(二)让学生与老师在“心桥”上沟通

老师这一角色的要求,需要首先做自我心理保健师;然后,学生与老师(主要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在“心桥”上沟通,让学生与老师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双赢”。

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可减轻任课老师的负担——思想工作的一部分,甚至班主任的一些共性工作,也可由心理咨询室的专职心理咨询师承担,帮助超负荷而长时间疲惫的班主任做一些解脱。通过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和聘请校外的心理咨询师,组织广大老师、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定期或不定期(如开学时、放假时、考试前)进行对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对群体、个体的“心检”、心理咨询,包括调节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三者的关系,实现“三赢”、“多赢”。

 

本演讲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各位老师和对此课题表示关注、感兴趣者参考,愿与心理学理论界、心理咨询师同行商榷。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2003-6-18~2004-12-8~2005-6-1

 

 

 

 

◆关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问卷

一、你从事人民教师的职业

1.已(      )年

2.最大的体会或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二、你认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最合适?

1.人民教师(  

2.思想政治工作者(  

3.企业心理管理者(  

4.心理咨询师(  

5.其他人(                              

三、你认为现在学生存在哪些心理不良倾向和生理不良行为令人烦恼?

1.早恋(     

2.同性恋(  

3.抽烟喝酒(  

4.逆反(   

5.厌学逃课(  

6.迷恋网吧(  

7.暴力行为(  

8.无理想大志(  

9.混日子(  

10.其它(                               

四、你把教学当作

1.职业(  

2.事业(  

3.谋生手段(  

4.其它(                 

五、你对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态度

1.执着(  

2.喜爱(  

3.不喜欢(  

4.服从安排(  

5.无奈(  

6.其它(                                

六、你对在校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顺利发展人格的信心程度

1.有信心(  

2.没信心(  

3.不知道(  

4.其它(                               

七、你感觉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或威信高低的程度

1.最高(   

2.很高(  

3.较高(  

4.一般(  

5.其它(                               

八、就你个人体验,教师在社会上的威信或地位高低的程度

1.最高(  

2.很高(  

3.较高(  

4.一般(  

5.其它(                                

九、你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首先应接受心理咨询”的观点

1.赞成(  

2.反对(  

3.不加可否(  

4.其它(                              

十、你对学生的有些“不良行为”未必就是大了不得的问题这一观点的看法

1.赞成(  

2.反对(  

3.不加可否(  

4.其它(                           

十一、你对老师应善于学会清理、腾空“心理垃圾站”这一提法的看法

1.赞成(  

2.反对(  

3.不加可否(  

4.其它(                      

十二、你对“眼镜蛇”这一社会舆论的看法

1.很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认为是对老师的污蔑(  

6.确实是一部分老师缺乏“师德”造成的(  

7.是现行教育体制和学校规定逼迫的,老师没有办法(  

十三、请围绕本讲座的话题,提出问题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