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5.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谁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

谁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钱锡安

 

 

导语

一、心理健康与人格(即心理)障碍

二、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三、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和老师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四、面对“应激源”,一些学生采取的心理防御方法

五、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老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办?

六、未尽的余音

 

 

导语

一、心理健康与人格(即心理)障碍

(一)“心理健康”

(二)“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三)“应激源”

(四)“应激”和“心理防御机制”

二、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一)在这期间,生理发育与心理(即人格)成长之间的反差和冲突过大

(二)亲子从“包含关系”变成“交叉关系”时,形成“对立统一”的矛盾状态

(三)青春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方面较大“应激源”的强烈刺激

三、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和老师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一)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之一是社会环境

(二)“应激源”之二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

(三)之三是代表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老师

四、面对“应激源”,一些学生采取的心理防御方法

五、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老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办?

(一)关于教育制度、方针的正确实施和落实

(二)学校和老师方面

(三)家长方面

(四)学生方面

六、未尽的余音

(一)高考这一“指挥棒”,为什么能长时间存在并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

(二)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对同一的“应激源”,却有着不同的对待

(三)天下的事,都是双方的努力、互相的配合,方能达到和谐统一

(四)关于文中提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些负面

(五)关于“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六)说根源和责任其中在老师,是因为老师是“育人者”

(七)说根源和责任在家长,因为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的关系

 

 

日前,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制作了一个关于学生、家长和老师“心理沟通”的节目,说的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矛盾冲突的问题。一共是四期或叫四场。

第一期是单纯组织的学生。同学们个个单刀直入地控诉家长,委婉地责怨学校和老师。

第二期全是家长。家长个个悲伤、痛苦、气愤、无奈地有的甚至是流着眼泪抱怨孩子不听话,也稍不客气地责备了学校和老师在教书育人上一些不负责任及处理问题不公平的地方。

第三期全是老师。部分老师认为,既然是“教书育人者”,学生出了问题,自己就要负主要责任;也有不少的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怨气特别大,似乎在各种行当中只有教师的委屈最大,抱怨如今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怪世风日下污染了学生的心灵,怪家长同老师的配合不默契甚至想把“包袱”完全推卸给学校和老师。

这三期的气氛都有些紧张。看样子第四期没法在一起沟通。

第四期是让三方汇聚在一起。这时的气氛虽然不怎么紧张,但显得有些尴尬。一些学生的话锋语气缓和了许多,开始理解和体谅家长了,说实际上关系并没有像上一次说的那样严重,有的当场向家长致歉。一些家长被孩子的理解感动得直掉眼泪。而有的老师则主要说了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沟通”的活动就告一段落。

笔者认为,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者的矛盾冲突,但“沟通”的尝试,毕竟是一种良好的实验,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三方能都站在为“受教育者”负责的共同点上,首先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那末,也许这样的沟通效果还会理想一些;如果这样的“沟通”能从电视节目里走到现实的校园里,那效果也许更会实在许多。本演讲正是“孩子与家长学生与老师在‘心桥’上沟通”,旨在能产生较理想或实在的效果。

人生的青少年时期,是读书求知的阶段,所以本文称之为青少年学生,又主要是指读初中、高中的学生,还是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孩子。

   学生在读书阶段,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人格(即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在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于是,一些家长似乎不顾自己已“人在中年”(更容易产生心身疾病),面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得最着急、过于惊慌失措,一时又拿不出有效办法。

笔者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得出“心理障碍产生在学生身上,根源和责任又主要在家长和老师身上”的结论,从而改变过去主要“在学生身上做文章”的解决办法,以求得在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工程上有一个新突破。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说,家长和老师有共同之处,所以本文在找根源时虽都有罗列,但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时,则对老师只简单一提;想主要突出家长。老师的问题又涉及到学校和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若要具体展开,应该是在另外的讲座里表述,如《唤回彷徨在“十字路口”的失群“小鹿”》等篇

一、心理健康与人格(即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与人格障碍属于心理学中的一点基本知识。先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对下面引出的一些问题就好理解了。

(一)“心理健康”

是指个体的心理、生理同社会环境基本保持了动态的平衡、和谐的统一。

有如下一组参考性的测试指标——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自我意识客观。

4.个性结构完整。

5.人际关系协调。

6.社会适应良好。

7.人生态度积极。

8.行为表现规范。

9.社会活动“吻龄”。

这些,都反映在积极、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中。

(二)“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进行心理活动的时候,行为与人格偏离,对客观现实产生了不正常以至歪曲反映。

“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有轻重程度之分,轻的为“心理障碍”,中度为“神经症”,重者为“精神病”。

笔者把心理疾病整理在《心态心病心药》中。

1.“心理障碍”

又叫“人格障碍”、“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类病态人格”等。有14种类型的人格缺陷。

⑴“偏执型”( 又叫“妄想型”)。

⑵“分裂样型”(又叫“幻想型”)。

⑶“强迫型”。

⑷“癔病型”(又叫“表演型”、“寻求注意型”)。

⑸“自恋型”(有些表现与“癔病型”相似)。

⑹“依赖型”(又叫“衰弱型”)。

⑺“情感型”(包括“高涨型”和“低落型”)。

⑻“边缘型”(新近才认识、提出的)。

⑼“环性人格”。

“焦虑性人格”。

“回避型”。

“被动攻击型”(自罚)。

“冲动型”(也叫“爆发型”)。

“攻击型”。

“反社会型”(又叫“悖德型”、“精神病态人格”、“品行障碍”)

2.“神经症”

全名“神经官能综合症(征)”,有7种亚型。

“神经衰弱”。

“恐怖症”(全称叫“恐怖性神经症”,以下诸症同之)。

“强迫症”。

“焦虑症”。

“抑郁症”。

“疑病症”(又叫“恐病症”、“疾病臆想症”)。

“癔病”(最早叫“歇斯底里症”)。

3.“精神病”(狭义)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症”。

(三)“应激源”

是指社会文化诸因素对个体实施了紧张的刺激,使得个体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并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的改变。这种实施紧张刺激的因素,就是“应激源”(负性)

许多心理疾病是因外部的负性“应激源”引起。

(四)“应激”和“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应激源”,个体的生理、心理都要发生一些变化,这是在唤起和动员全身的机制与有害刺激作斗争,这个过程叫“应激”。

个体受挫与冲突,处于紧张情境,心理活动中,为达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情绪、恢复平衡稳定、适应外在环境的目的,所做出的一些表现和采取的一些手段、方法,就叫“心理防御机制”,又叫“心理防御方法”。

在应激过程中,当心理防御方法不足以战胜实施特别强烈、持续时间长久的“应激源”时,有机体的这种力量就衰竭了,肌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心理障碍也就产生了。

二、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与其他年龄段的共性的原因,这里不谈及。主要的原因有三:

(一)在这期间,生理发育与心理(即人格)成长之间的反差和冲突过大

一方面在生理上由少年向青年发育迅速,一方面心理成长滞后,时不时呈现少儿时的心态,如在学习与玩耍的关系上往往不能恰当对待,办事、处理问题,只考虑动机、需要,不考虑手段,也不考虑后果。

(二)亲子从“包含关系”变成“交叉关系”时,形成“对立统一”的矛盾状态

许多学生一方面认为我早就脱胎而出,是个独立的大丈夫了,对父母口口声声你不懂、不知道,不要管我的闲事,产生了“代沟”;但一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困难,就不知如何处理,还得回来叫父母代劳,特别是花钱问题,完全依靠父母。虽有初步的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但又处于上学读书的时期、经济不能独立的状态。所以这就同父母不即不离,在心理上时分时合,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三)青春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方面较大“应激源”的强烈刺激

在校学生,由于没有正式走上社会、人格未成熟、经济不独立,于是常常表现得情绪波动较大、社会适应性较差、举止行为欠规范、社会活动效能与年龄不相吻合,等等。

学生正处在人格成长的重要时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较大“应激源”的强烈刺激,一些学生心理防御失败。这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强烈刺激和防御失败的具体情况将在下面阐述。

三、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和老师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家长,是指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或其他监护人;老师,在这里是代表教育体制和方针、学校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以班主任为主的全体教职员工,这样的广义概念。

简单地说,是因为家长(直接的)、学校(通过老师)的一些指导思想、作法和行为,成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它对学生实施着强烈有的甚至是恶性的、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的刺激。不解决源头问题,不去治本,而光去把学生当作控制的客体、治疗的对象,是难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

家长和老师是学生的亲人、恩人,行为的动机和指导思想毋庸怀疑,怎么会是学生的“应激源”呢?这似乎不可思议。但,请看下面的事实。

(一)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之一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暗示”性的“应激源”。社会对学生的学业、升学、就业等表示世俗的“关注”。具体表现主要有——

1.攀比、议论。如说谁家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列为“差生”,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还是名牌大学,谁家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听说只差一分,云云。

2.大学毕业后,在白领层里找工作容易些,特别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去号着。

3.有一技之长但没有文凭的初高中或技校生,往往被社会轻视且工资待遇很难能上得去。

上述议论和现象,是无形压力。这些议论和现象通过父母和学校的“加工”,间接给学生造成负性刺激。

(二)“应激源”之二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

父母和孩子在血缘、经济、社会等关系上,是“包含”和“交叉”关系,虽然断了胎衣,但又有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拴在父母的心上,另一头拴在孩子的脖子上。对孩子一直呈“特别操心”状态,所以是微观的、直接的“应激源”。其主要表现——

1.家长心理动机和价值观

因为曾是“包含关系”,所以孩子是我私有的,我得监护他,就得我包办、说了算,为他负责。但责任心太过。

一切的抚育、培养、教育和经济付出,主要是为了溺爱和控制自己的孩子。

认为,“子不教”父母之过,“教不严”还是父母之过,严教出人才。这里的“严”是“严厉”而不是严格,“才”是“考高分”。

孩子从上小学到中学,一切都是为了上大学,而且一定得给我考上。父母是大学生的,说是要走父母的道路;父母不是大学生的,说是孩子得给父母圆这个“梦”。

⑸“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在中学要考到前5名,上大学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要分配到外资企业从事白领工作或政府机关从事公务员工作。望子成龙,不能成虫。

⑹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那就是“废人”一个。似乎人生只能过“独木桥”,不肯承认人生择业的道路千万条或就业以后也可以考大学。不去考虑考不上大学的因素很多。如,即使人人都考满分,但还是要按75%左右的比例录取,剩下那25%的学生考不上并不是因为分数不上线。——这是上面规定的“比例”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智力”的问题。

2.家长行为

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心目中这叫“告状”),往往听信老师一面之词,与老师搞成“统一战线”,特别是自己一旦受到老师的责备,回来就“迁怒”,火上浇油,不问青红皂白,审问孩子。

⑵在对孩子的问题上,父母虽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常因观点与方法有分歧难以搞成“统一战线”,在批评孩子的错误的时候,往往当着孩子的面就发生“战斗”。本来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结果引发出夫妻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老实的孩子无所适从,机灵的孩子则坐山观虎斗或溜走。

在父母观点、方法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往往又冒出爷爷、奶奶。他们过于溺爱孩子,当着孩子的面严厉指责孩子的父母。这就使处理孩子错误问题更加复杂化,并常因此引起家庭纠纷。

无辜怀疑、严厉打压训斥孩子,不听信孩子的解释和申辩,教子方法生硬、武断。

学生一回家,除了满足物质主要是吃饭的要求,再就是马上督促孩子做作业,与老师“配合默契”。

想直接辅导学生,但水平不够或与老师讲的不一样因而不能胜任。孩子要求出去找同学切磋,又往往得不到允许,认为这是想借故出去玩。

灌输“可以不参加劳动(主要是家务活),可以轻视副科课程”的思想,不惜花钱,重视在“孩子成才工程”上的投资。

⑻父母的或离异形成“单亲家庭”或其它一些品质德行(如自己招一帮子人吆五喝六地打麻将却要孩子专心“给我做作业”,一位有“第三者”被女儿发现了的父亲教训女儿“早恋”的危险性)离表率榜样很远等的原因,给家庭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给孩子的人格发育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前不久,笔者到某中专学校作心理咨询,了解到该校的两个班的学生,分别有50%和70%的家庭是父母离异。这给孩子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等等。

3.行为效果

难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般并不崇拜、信任自己的家长。这时家长的做法就“医不治己”、“自己的姑子不能跳自己的神”了;甚至有些做法还起反作用。

孩子现在考虑的是我们已经是“并列关系”,而家长却还在考虑曾经是的“包含关系”,这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长期学习负担加重,还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做作业,心理压力增大,终于给人格尚未成熟、意志脆弱的孩子造成“心理障碍”。

深层次说起来,家长本身也是受害者。笔者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并且90%的这样的父母同步互为因果地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75%的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实际上孩子无病是父母自己有病。

当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时,一般说来,家长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问题。有的家长的心理问题恐怕比孩子的还要严重,只是深深压抑下来而已。家长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是高考上大学这一“指挥棒”。对过高考这一“独木桥”,家长或认同,认为青少年似乎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或无奈,认为尽管自己的孩子智力不如人家,但还得和人家一样地过“独木桥”。结果是服从、照办。照办,就对孩子实施监控、增加压力,而且这种控制和压力,较之社会和老师,则是最大的。

(三)之三是代表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老师

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学生在校读书求知时,他们有很多的“交叉关系”。老师对教育又是“服从关系”,为了事业、职业或生计,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无条件地、积极主动地围绕着高考上大学这一“指挥棒”转。老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狭义地说是“考试成绩”,“十分关心”。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此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培养学生。所以老师也是微观、直接的“应激源”。其主要表现有——

1.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

教育体制导向和方针的贯彻,简单说就是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倾向性。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素质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是“政治教育”;现在虽然上面在喊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很大比重是“升学教育”。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那份高考的卷子。

在落实“升学教育”过程中,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是人生命运、前程的“分水岭”。

2.教学环境中的一些存在

⑴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评各级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

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⑸主要偏重于学科的考试,综合能力的测试少。

⑹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差生”的提法很伤人的自尊,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很不利于孩子的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撇开器质性的原因,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是“潜能生”。

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和做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老师有时对学生有人身体罚和人格上不尊重的地方,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不公平的时候,有“恨铁不成钢”锻打操之过急、过重的现象。

⑿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⒀“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给有来头、有权和钱的家长的孩子“吃小灶”。

认为严师能出高徒。“高”是考试分数高,“严”是严厉。

“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3.教学方法

近年多采取“多媒体”(如投影)手段和采用试验、讨论的方式上课,有的如政治课还实行开卷、讨论式考试;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揠苗助长、催化速成吃“夹生饭”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4.教师动机

恪守职业道德和职责,扮演好教师角色。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为自己评职称、长工资、拿奖金、分房子等,创造硬条件。

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5.教育在取得正面成果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⑴“马拉松”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身心疲惫。

⑵许多学生恐惧考试。

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而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⑺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理对学校、老师千恨万怨。

有些家长和学生称,甚至有的老师也承认,有些学校是“魔鬼学校”,老师则是“魔鬼训练者”。对接受或不得不受这种训练的心理脆弱的未成年人来说,能不得“心病”么?

有这么一种可怕的公式或现象至少是事实:“差生”—分数—命根儿—患“心病”以至自杀丧命。

20056月底,我省某地某中学就发生一件这样的丧命事件。

学校“动员”“差生”“自愿”放弃中考;初三年级学生16岁的李涛、李飞两“差生”在告别学校回家的路上,在水库里丧生。

背景材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从初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就“动员”“差生”写申请,“自愿”放弃中考。学校还请来“差生”的家长,要家长同意“差生”放弃中考,自愿回家。见《告家长通知书》:“我校初中毕业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你的孩子在我校修完初中开设的全部课程,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因为你的孩子自愿申请不参加今年的中考,从今天开始学校就将你的孩子交予你们管教。希望你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涛的遗物——写给学校的申请书:我申请不参加中考。原因很多。第一,我想我考不起,所以放弃中考了。第二,家中困难,我想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再说,我侥幸过关,如果考取了过不了半年,我也会回家的;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智商”低。所以我选择放弃中考。就请你批准我不参加中考了吧。谢谢你们,老师。

学校说:这是一起意外事件,我们没有责任。

群众说:该中学在全县考核连续6年都是第一名。学校对“差生”不给予考试,这样做已经好几年了。目的是保持较高的升学率,好拿高奖金。学校用考试成绩划分优、差生,这不公平。

记者点评:借用学校和孩子的话,我们的孩子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竟然成了一个“弱智”!无论如何不能说他们是在健康成长吧?更不要说他们会有信心“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笔者感叹:我们还用去机械地论证这两者到底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么?为了“教绩”(教师评职称、长工资的“硬指标”,通过学生考试的分数体现),现在的师生关系几乎就剩下“分数关系”了;就像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一样。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差生”没有了分数,也便等于没有了“命根儿”;他们,进,不能回到学校的同龄群体中;退,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好跳进水库丧命。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主要的原因,一是学习压力太大,二是某些教育方法不当,三是家庭、学校的一些环境堪忧。这就给稚嫩的心灵带来污染以至创伤。对于那些弱者,心理防御失败之后,产生心理障碍,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面对“应激源”,一些学生采取的心理防御方法

身心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青少年,背着来自社会、家长、老师三方面的重压,战战兢兢地过“独木桥”。

前些年是25~30、近年是60~70的学生过了“桥”,是胜者。胜利了,再筋疲力尽、心受重创,问题都不太大。因为进了这个“宝塔”、“保险箱”,可以在里面休养生息、恢复心力。

40~30的落榜者,可就不同了。据对一组“落榜者”的调查显示:

①其中60的打算明年再考,但能否考上,还得提心吊胆紧张一年(第二年复考失败,大多数的不再考了);

35的自谋职业;

5的在徘徊游荡,其中有一个参加违法犯罪的集团。

还是在这组落榜者中:

40的心态正常或基本正常;

40的轻微程度有心理问题;

15的有心理障碍;

5的患有“神经症”,其中有一人“轻生”。

这些弱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一些主要表现手段包括消极的心理防御方法是:

心理感到压抑,有莫名的痛苦;

退缩,封闭自己,睡大觉,不出门,似乎“名落孙山”就无颜见“江东父老”;

对人对事冷漠;

怨天尤人;

对父母逆反;

借酒浇愁;

借故发火,“迁怒”;

骂学校、老师;

感到无助,无望;

认为除了高考上大学,人生再没有第二条活路了。

这些同学产生不同亚种、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患病严重不能自拔者,有极少的还要“寻短见”。

五、产生了心理障碍,家长、老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办?

有了心理健康的家长,就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了心理健康的老师,就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

孩子们本来都有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可是家长和老师却要“只拘一格降人才”。这些呈弱势的个体,承受不了来自三个方面无形而坚挺的压力,就消极反抗;对大环境适应、改变不了,防御、反抗失败,又想不通,就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以“轻生”来反抗、警示这些方面的压力。

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这件事本身对家长和老师又是一种“应激源”,又给家长和老师加重了心理负担,甚至导致家长和老师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就成了消极、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要打破这种“怪圈”,首先和重要的是得从“应激源”方面考虑解决问题。

(一)关于教育制度、方针的正确实施和落实

简言之,教育制度和方针体现出的教育导向,过去基本是“素质教育”;现在实际落实成“应试教育”,这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现在叫“科学素养”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二)学校和老师方面

1.努力促成“素质教育”事实的形成。即使目前还得落实“应试教育”指令,但也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把教育仅仅理解是为了升学和就业。

这些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很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育成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教书”、“授业”、“解惑”是为了“成才”,那末“传道”、“育人”则是为了“成人”。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育人”就是让青少年在学校健康地发展人格,培养“情商”,使其成为健全的人——“成人”,而“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2.教育方式和目的,应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3.教学方式,宜多条腿走路,也是“因材施教”(“教”有几种含义)。

4.提倡“爱式”教育。在情感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人格独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5.不要轻易认定哪些学生有“多动症”。多动往往是猎奇,猎奇可以增长实践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一种病症。

6.除了先天性的“弱智”,也不要轻易认定哪些学生的脑子笨。再“笨”的学生总有他的专长、爱好。学习他的专长、爱好,往往就聪明起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学生的与高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长、爱好,不被重视或受到埋没。这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学生的结果。

7.开设“心理卫生”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或“心桥沟通”之类的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创造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定期给学生做群体心理咨询特别是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8.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前进目标;也要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9.不要搞竞技式教育,应该是普及中的提高。

10.有些学校可以修正教学宗旨:既然竞争不过重点学校的升学教育,何不直接公开申明自己的办学宗旨即素质教育、做人教育和技能教育。其实有许多家长和学生是向往这种学校的。——何必“麻雀跟着蝙蝠飞——熬眼遭罪”?

(三)家长方面

1.平日里

不要过于积极主动为落实那“独木桥”的模式去“添油加火”,不要过于一丝不苟地执行老师的命令,更不要借题发挥。

“扯不断,理还乱”。“千万不要管孩子”的观点未必可取;但也不要过于包办,不能还抱着18岁的孩子替他走路。孩子已经从母体脱胎,现在正在由“交叉”向“独立”、“并列”关系过渡。这是迟早的事,是规律,要想得通。每家的家长与孩子间都有这么一段矛盾冲突的过程,只是有时间长短、程度大小的区别而已。家长与孩子间的那根无形之“线”是存在,但扯得不要太紧。太紧了,孩子不便自由、独立,家长也会心痛得“心病”。

与孩子只能对话、沟通,不能教训、“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走出庐山看庐山,用指导、启发、良性暗示的方法教育孩子。

对孩子的任何支援、帮助包括经济上的付出,都不要带有控制性和要对方“感恩戴德”的动机。

当你对孩子长时间施行的某种教育方法特别是封建武断式的方法已明显起到副作用时,应赶快终止。换句话说,当目的达不到,就要终止或改变原来的手段。

⑹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客观,不能让孩子“背水一战”。要允许孩子失败,当然要引导孩子从失败中接受教训。

2.一旦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一定要认识和承认,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源和责任在自己身上。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调理自己的心理。甚至可以适度地向孩子检讨自己教育方法(!)有不当的地方。

但不要紧张、惊慌失措。宽慰自己,不是什么大了不得的事情,天不会塌下来。

冷静,冷静,再冷静;然后再安慰孩子不要自卑,鼓励孩子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的。

3.请求心理援助

但一些具体问题往往是“医不治己”。家长这时候的开导不会起多大效果,这就要由家长请心理咨询师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援助。

(四)学生方面

如果学生能接受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心理按摩”,愿意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调动自己的潜能,端正一些观点,改变对一些问题的认知;那末,一旦“心门”打开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种状态和局面。

1.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方针,它有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有个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贯彻、执行的问题。但只要目前它这么存在,那它就是合法、合理的。作为学生应该调理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接纳、适应它。作为个体,你不能去改变它,也不要去抵触它、烦它进而不去好好读书。并且要有勇气和信心,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能适应的,我也能做到和适应得了。

2.对社会的一些世俗的“关注”,不要去管它。“走自己的路,任他人去说吧。”

3.既要保持、发挥自己的个性,又要去接纳、适应社会现实,让两者相对和谐。

4.尽可能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要留下重大裂痕、创伤以至断层。否则,没有特殊机遇,将永远落伍。俗话说:“尿泡尿,赶一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青少年阶段就是要读书。真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应该学的东西,如果不学,中年以后很难再能补上。真的是“一步蹭,百步歪”,如果第一步蹭了还不纠正过来的话!要害是:高中是每个青少年前途、命运的“分水岭”。所以要理智、明智,不要非亲自“见棺材”和“撞南墙”不可。

5.搞好两个群体即班级群体、同龄群体的和谐和互补,不要离群、落伍,这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一环。

6.拿出“饥渴”的欲求来,尽量去喜爱所有的功课。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快乐,发自内心地去读书求知。

7.不要因为烦、恨老师就去恨他所任的课程,或反之。要做到学生、老师、功课三者和谐统一。

8.现在的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灵活多样,特别还提倡“特长生”,这就是重视你的一技之长,这样的教学环境是很宽松的了。中考、高考的出题也大有改进,量虽大但灵活,“偏题”、“怪题”已很少存在,整个试题既测试了“智商”,也体现了能力的挖掘和发挥。而且多数同学都能考上。也就是说你努力一下,跷起脚也就够着了。天上是不会掉下“万有引力定律”的,问题是你得跷起脚。

9.高考落榜者,要鼓起继续前进的风帆,接受教训,复习一年,明年再考。考不上的因素很多,除了有机遇和临场发挥的问题,应当承认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正因为有差异,所以都付出了努力,但考试下来,仍然会有很大的差距。只要努力了,考不上去,也就问心无愧了。实在考不上,也不是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不上大学并不等于不读书求知。何况,失败和教训也是一种磨练和积累,它能增强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商品经济的时代,谋生的道路万千条。没有大学的专业,总有自己的专长、爱好。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也可以再考大学,或上其它各类的专业培训学校。就某种意义上说,上大学也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寻找个“好工作”,收入可观。这是一种导向,但对某个个体,并不一定是这个现实。因为还有个社会接纳的问题。有些没上过大学的,他们确定好人生目标,抓住了机遇,“好工作”和收入可观的理想,照样可以实现。

10.“养儿方知父母恩”。青少年学生还没养儿,最好也要认知父母之恩。俗话说:“为儿脓,为儿熊,为儿不能当英雄。”作为孩子,你都不知道家长为了你的上学求知,在老师面前,都低三下四到什么程度;为了中考、高考能过线,你都不知道他们在菩萨面前为你祈祷过多少次。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孩子,要理解呀!

11.如果有同学的父母离异或没有给你树立个好榜样,那也不要把这样消极以至是恶性的“应激源”看得过重。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是“上帝”的人,是社会的人,只是借助这一对夫妻或自己的父母降临人世。当自己到了法定的年龄或学业有成之后,便会由自己的父母把自己交还给“上帝”或这个社会。父母离异或没有给树立个好榜样,可作为自己学业有成、大胆而积极走上社会的一种动力;而一定不要在心理上把它看成是“烂泥潭”并在实际当中陷进去不能自拔。

12.你听课老师就要讲课,你做作业老师就要批改。老师上课要讲那么多话,课外还要个别跟你们谈心,一天下来,也够他累的了。你放学回家要做作业,老师晚上也要给你们批改呀!大家不是都累、同累么?为的谁,为的什么?作为学生,要理解呀!

13.假如有哪位学生要“轻生”,奉劝他在“轻生”之前,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你应负的社会责任,二是亲人将如何永远背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而活着。

14.观点端正了,认知到位了,就要真地去做。一定要认识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在你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自觉努力、积极配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环境,包括接纳家长、老师、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等;如必要,再遵医嘱辅助少量的药品,进行心理治疗。那末,到那时,你眼前明亮了,你前面的道路也宽广了,你的心理障碍也就排除了。——哦,原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就是心理咨询和“心桥沟通”的作用。

六、未尽的余音

我们常说看问题不要“形而上学”,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本文所指社会、家长、老师是“应激源”这一现象,就是如此。有“应激源”,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对“应激源”的认同、心理承受和体验,这是学生必须要过的一关——“心理关”。

于是,这就吟出长长的尾声——

(一)高考这一“指挥棒”,为什么能长时间存在并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

就是因为这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把它当作是什么“应激源”;相反,却当作自己将来为社会服务、为自己谋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成为大多数学生不知疲倦地刻苦学习的憧憬和动力。再怎么搞普及总得有提高,再怎么搞“下里巴人”总得有“阳春白雪”,再怎么搞基础、素质教育总得有60~70比例的上大学。如果把大学搞成“大家都来学”,人人都不需用考试,那大学也便不是大学。只是说,我们的教育不但要考虑为大学输送人才,也要考虑10~20不能考上高中的初中学生和30~40不能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怎么办。我们不能因为它是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就去全盘否定它。“应试教育”的问题要改进和完善,那是上级的事。只要还没有改进和完善,作为学生就要去接纳和适应现实的它。

(二)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对同一的“应激源”,却有着不同的对待

高考“指挥棒”,有人认为是“应激源”,有人认为不是;有人感到刺激很轻,有人感到很重;有人感到是恶性刺激,于是采取的心理防御多是消极的方法和同社会环境作逆反的斗争;而有的却把它当作一种培养、磨练自己意志的良性方法和形式,把积极的“应激”当作展现自己才能的实战演习。因为,适当的或较大的一些刺激,的确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不经风雨还能存在的,那是温室内的花草。作为一个学生,将来总得走出温室走上社会吧?

(三)天下的事,都是双方的努力、互相的配合,方能达到和谐统一

学生的读书求知也是如此。作为学生个体,要努力地去适应现存的教育体制、教学环境等,而作为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则尽可能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对学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外部环境。

(四)关于文中提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些负面

这并不等于老师一无是处、家长一无对处;并不存在“因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这些学生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也是正确的”的逻辑推理。家长和老师欠妥、失误的主要是手段、方法;而犯错误的还是学生你自己。

(五)关于“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有许多学生虽然也认为这些外部环境是严重的“应激源”,但能及时、自觉、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去接纳、适应它,实现了“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这就既完成了学业,也不至于产生心理障碍。这才是做学生的“上策”!

(六)说根源和责任其中在老师,是因为老师是“育人者”

如果你的教育对象出了问题,你什么责任也没有,那说明你首先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说要接受咨询,并不等于老师一定有心理障碍了。但老师至少要检查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适合这些弱势学生的地方。咨询是询问、对话、商量、讨论的意思。通过咨询,如果在检查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之后,那就再看看自己的心理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又是什么问题。心理问题解决了,欠妥或失误的教育方法、手段就应改进。特别是应检查一下,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否不公平和其它失误的地方。这才是做老师的“上策”!

(七)说根源和责任在家长,因为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的关系

老师同学生是“一对众”,这很难能够对每一个学生都考虑周到。而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这就需要家长针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情况做客观分析、冷静处理,并且首先检点自己。这才是当家长的“上策”!

 

文中个案属实。观点为一家之言,仅供来访者、求助者参考,愿与同行商榷。文责自负。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2002-7-23~2003-1-10~2005-6-29

 

 

 

 

◆关于《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的问卷

如果你家的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

一、作为父母,你个人认为其程度

1.较轻(       

2.中度(      

3.较严重(       

4.严重(    

二、青少年易产生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三种,你认为孩子患的是哪一种哪一型?

1.“心理障碍”

⑴“偏执型”( 又叫“妄想型”)(  

⑵“分裂样型”(又叫“幻想型”)(  

⑶“强迫型”(  

⑷“癔病型”(又叫“表演型”、“寻求注意型”)(  

⑸“自恋型”(  

⑹“依赖型”(又叫“衰弱型”)(  

⑺“情感型”(包括“高涨型”和“低落型”)(  

⑻“边缘型”(新近才认识、提出的)(  

⑼“环性人格”(  

“焦虑性人格”(  

“回避型”(  

“被动攻击型”(自罚)(  

“冲动型”(也叫“爆发型”)(  

“攻击型”(  

“反社会型”(又叫“悖德型”、“品行障碍”)(  

2.“神经症”

“神经衰弱”(  

“恐怖症”(  

“强迫症”(  

“焦虑症”(  

“抑郁症”(  

“疑病症”(又叫“恐病症”、“疾病臆想症”)(  

“歇斯底里症”(又叫“癔病”)(  

3.“精神病”(狭义)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症”(  

三、你看到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前后的异常表现及采取的一些心理防御方法是

1.心理感到压抑,有莫名的痛苦(    

2.退缩,封闭自己,不出门,似乎“名落孙山”就无颜见“江东父老”(  

3.对人对事冷漠(    

4.怨天尤人(    

5.对父母逆反(    

6.借酒浇愁(    

7.借故发火,迁怒(    

8.骂学校、老师(    

9.感到无助、无望(    

10.认为除了高考上大学,人生再没有第二条活路了(    

11.产生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患病严重不能自拔(    

12.其它(                                 

四、家长是怎样对待的

1.不知所措(             

2.不闻不问(            

3.更加训斥(   

4.请心理咨询师援助(      

5.其它(                          

五、孩子目前的精神状况

1.心理障碍已排除(    

2.向恢复趋势发展(    

3.不见好转(    

4.向严重趋势发展(    

5.明显好转(    

6.其它(                                 

六、你对“高考指挥棒”的态度

1.非常拥护(  

2.拥护(  

3.基本拥护(  

4.不拥护(  

5.反对(  

6.其它(                           

七、请围绕此主题范畴,提一个问题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