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6.家长和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家长和教师都应成为

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唤回彷徨在“十字路口”的失群“小鹿”

钱锡安

 

 

导语

2001~2003年间,笔者撰写了《昆明地区心理疾病现状调研及开展咨治工程可行性思考》。其中建议普及《心理学》教育,说“从各级普通中小学校到各类职业学校,都要把《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提到“各级普校”。

20036,笔者在《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讲座中的第四部分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学校参考。这几点建议:

一是学校课程设置,把“青春期心理卫生”作为教科书。

二是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但一定不要做成“花瓶”。把过去校长、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交给心理咨询师来做;把在校学生的心理测量工作即“心检档案”新建起来。

三是课外读物当有心理学类的内容,如笔者的心理健康系列丛书

四是提倡与校外心理咨询师交朋友,类似过去某个方面的校外辅导员。

五是通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人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体现“应用心理学”在学校青少年身上的应用作用。

2003~2004年间,笔者在《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何调适自己的灵魂?》中提出“要求老师首先做好自我心理保健”:

一是做自我心理保健师是人人的需要,尤其是老师的需要。

二是让学生与老师在“心桥”上沟通。

这还只是些简单的设想。

后来,笔者被聘为昆明某学校的校外“心理老师”。通过不断接触学生、老师和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思考,也参考了省外一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明显良性效果的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在以上设想的基础上,拟出了“学校‘心理老师’与‘心理教育’话题的提纲”并不断地填补着具体的内容。

日前,笔者参加了云南省心理学会2005年年会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几位资深的“心理老师”的实践成果,深受启发,并旁证了自己过去的一些设想和充实了自己雏形的提纲。这不但可以作为《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讲稿的补充及其讲座的拓展;进一步也酝酿出《唤回彷徨在“十字路口”的失群“小鹿”》讲稿的副标题《兼谈教师和家长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来。

现将这方面话题的具体内容归纳、整理、整合如下。

一、中学生为什么容易离家出走?

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人们时不时在严肃、认真地谈论某某学校某某中学生“出走”,还表现出十二分着急;却很少谈及“出走”的原因,闭口不谈家长、老师方面的原因,更是不肯或不愿承认家长、老师自己的责任。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不懂“青春期”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不明白“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一)少年儿童每个年龄段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有明显的表现及特征

1.人生可以划分为8个阶段,青少年及其以前就占了5个阶段。这还是简单划分。“成人期”、“中年(或壮年)期”和“老年期”从略。有人光是把婴幼儿期及其以前,就划分为“受精期”、“胚胎期”、“胎儿期”、“围产期”、“婴儿期”、幼儿期”等6个阶段。之所以分得这么细,说明个体生理和心理在这些时期的发育发展既快又有不同。

2.每个当父母的都会回忆起自己的孩子在少儿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一些突出表现及特征。

3.每个人都会回忆起4岁以后的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一些突出表现及特征。

4.少儿的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发展,笔者在《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中有表述,包括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的表述和笔者的整合。

5.这里不妨再归纳一些,旨在说明个体特别是在少儿期其心理发育发展和行为都有明显的表现及特征——

婴儿呱呱坠地,就会有哭、笑的情绪和惊恐的表情,有一些肢体语言的表示。

两个月的婴儿会看光亮,能看远一点的东西。

3个月喜欢吸吮自己的手指,能翻身,会“啊——个——”地说唱

4~5个月喜欢照镜子。

6个月会坐,照镜子时好奇地往镜子的后面去找“镜子里的人”

7个月长牙,眼睛能跟踪空中飞着的小虫子,感到身边的东西目不暇接。

7~8个月的时候喜欢咬妈妈的奶头,对好奇的东西喜欢动手去探索。

8个月会爬,能听懂父母的许多话包括表扬和责备的,只是不会说,会做出许多动作配合大人为他的服务,会做鬼脸儿吓唬人。

9个月后会产生分离焦虑,母亲一走会哭叫。

10~11个月能站立,会假装生气或哭,会给你一个假象,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会斜着眼瞅人表示生气,女婴会抱着枕头或玩具娃娃做拍哄孩子状。

11个月的孩子,排泄会产生困惑,不知道在哪儿和怎样大便,学着讲卫生。

1岁左右断奶,有“断乳焦虑”,能行走,会说话并能准确地叫“妈妈”,有了情感,会主动与父母亲嘴,“母爱”形成,有节奏感。

1岁半左右的时候变得勤快,如给自己梳头、擦鼻涕,也给大人梳头、擦鼻涕,帮助大人干活,会模仿大人做较复杂一点的动作,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能有机结合,会说耳语,喜欢找同龄小伙伴玩

2岁的孩子会思维,能歌唱,能看图说情节,能根据人的脸面叫出各种称呼,女孩子进一步对洋娃娃感兴趣,喜欢玩“过家家”。

2岁半的孩子会到处乱涂乱画,已能自己限制排便地点

3岁能认知,能把自己同自身以外的客体区分开来,掌握人称代词“我”,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思维还包括有想象力,如有的孩子指着水箱说:“这是水的家,一打开开关,水就跑出来了。”指着墙上的石灰水痕迹说:“墙哭了。”“人格”开始发育,总是喜欢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如有的孩子说:“我是我妈妈生的,我奶奶又给我找来了爸爸。”

3岁后的孩子具备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有了明显的喜、怒、哀、乐,有与妈妈爸爸分床的“分离焦虑”。

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3~4岁语言突飞猛进,说话有逻辑性,如“首先……然后”、“从前……后来”、“我是我妈生的,你打我就是打的我妈”、“可能”、“我认为”等等。

4岁明显有了记忆。

4~5岁的孩子会明显地表现出羞耻、忧虑、羡慕、失望、厌恶和希望等情绪,能回忆起夜间的梦境。

5岁的孩子开始会“说谎”——“隐瞒”。

说明:这是人格发育、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是在自我保护。不是要“变坏”,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变坏。问题往往是由于父母不恰当的要求或批评,造成或诱发了孩子的说谎;所以父母等监护人的正确、健康引导或疏导非常重要。

父母一方面教训孩子“不可说谎,诚实是好孩子,说实话不打你”;另一方面,孩子说了实话,却又立即遭受责罚甚至是毒打。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孩子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自卫”。善意的和自卫式的谎言,是孩子人格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谎言表示气愤。其实,一个充满宽松氛围的、没有责罚的家庭,孩子会知道自己实在没有说谎的必要。

6岁以前,不忌性别、“两小无猜”。

6~7岁,知羞耻,智力发展突飞猛进,知道这是上学求知的年龄。

7~12岁,出现一种“错觉”或“假象”,即异性间“相斥”,因而许多玩耍、游戏一般是男女分开的。

当然这些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与训练有关,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习得的东西也不同,“本能”越来越少,“本领”越来越多。

以上所归纳,为平均变数或规律性的东西。

(二)“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1.“青春期”的界定

“青春期”:12~14~16~18~23~ 25岁。女孩子在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子比女孩子迟两年。

“青年期”:18~35岁。

2.“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典型表现

“青春期”(即“生殖器期”):含苞待放,是豆蔻年华、花季、青苹果,是人的个性发展开始成熟的时期。14岁左右男的可以遗精、女的来了月经,“假象”消失,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

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到“青年初期”,可以看出,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三部曲”:第一乐章——疏远异性阶段,在课桌的中间有“三八线”,下课了,女的一群唧唧喳喳,男的一簇嬉戏打闹;第二乐章——接近异性阶段,但不限于特定的目标,多是群体的异性交往;第三乐章——迷茫的爱慕异性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青春期”的人格发展特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春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几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会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得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是否要破坏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这些心理与行为在其它年龄段是不显著甚至是没有的。如少女的“白日梦”、照镜子、无名烦恼、感到没意思、倦怠症状等等;少男的烦恼、沉默、想出家遁世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

“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中;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

“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

“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

⑥“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

①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

②有轻生的倾向及行为。多始于15岁,高发期在20岁。原因可能是: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的恐惧等,也有出自浪漫的想法;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于是以自杀的方式来“总体、彻底解决”。

③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心病的重要原因。

④可能产生“代沟”。孩子从开始步入“青春期”到满18岁或到完成学业、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以前,同母亲是“交叉关系”并向“并列关系”过渡。孩子一方面想摆脱母亲的控制,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成熟的原因而摆脱不了,从生理到心理都是既依赖又独立。而母亲一方面因为惯性想继续控制,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控制不了了。这属于成长过程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而已,不可逾越。一般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或参加了工作,有的最晚在结婚后,就渐渐缓解或消失了。但这段时期,如果亲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交叉的幅度越来越小,便是“代

较之初中阶段,高中生人格的发展明显成熟了许多。

到了高中阶段,是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如,高三毕业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就业?所以孩子一切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又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或结果。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向成熟方向发展。

大多数的孩子在大多数的时候基本上能够与父母和睦相处,反抗成分逐渐减少;开始对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尊敬之情和感谢之意。尽管如此,但“代沟”仍然存在。

“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的成长。

注意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积累,身上的“棱角”磨去了一些。

“自我评价”和“道德意识”都走向成熟,具有自我内化的特点,能够接受外界的劝导并进行理性分析,受外界的负面影响小了。

3.这时期孩子人际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喜欢六七个人在一起玩,是团伙的时代。虽然有了自己所喜爱的同龄朋友,但心理距离的排序仍是:自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

中学生表现出心理上的许多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因此,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喜欢一两个要好的同龄朋友在一起玩。心理距离的排序是:自己、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这时“朋友关系”比“亲子关系”还重要。

如女生问男生:“我胖不胖?”而不是问父母。

笔者有个案例:一初中生离家出走了!其原因,原来是父亲几次说儿子(该初中生)的头发太长了,催逼去理发。儿子理发回来,父亲说理和没理一样长并辱骂儿子是阿飞头。儿子一气之下,走了。——这个时期,孩子的头发多长合适?父母的标准不算数,需要同龄伙伴特别是异性伙伴的标准才算数。看来,看待问题上的差异,也可以成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4.这时期孩子择友的标准

进入中学后,将情感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

性格相近。

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

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得到帮助,对朋友应该坦诚、关心、通情达理、保守秘密。

5.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于是便产生了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反抗心理。

⑵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⑶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将父母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把老师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

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6.“青春期”既是孩子的“黄金期”,也是孩子的“危险期”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4岁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6~18岁的“第二反抗期”(即“心理危机期”)。

“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

3~7岁,孩子反抗,是要求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并进行“社会化”。“自我意识”是在适应自己;“社会化”是在适应社会,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不断在整合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包括挫折、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4岁左右“青春期”特征显露,如果过于莫名烦恼,那就是3~7岁以来的不适应心理的积累,至此集中暴发。所以,“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社会化”的发展最好是一起平行、同步、和谐、协调地进行。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及与异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追星,模仿成人,吻龄,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恼也一起分享。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

这时,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产生从对儿童(家庭的依附者)转变到对成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者)这样的显著变化。这些变更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来不及调适自我心理,进而诱发出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的变化,对其智能水平、人格模式和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

其实,“青春期”既是“危险期”,也是“黄金期”。特别是到了“青年初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有人顾此失彼;一旦处理不当、适应不良,会三败俱来。所以,一方面,孩子自己要有适应社会包括接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就看怎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

(三)哪些孩子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

从上面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的表述看,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

有一组调查数据:

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70的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

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抚养。

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四)中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的原因

1.“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某些表现及特征,如果不能善待,可能会导致或引发逃学或离家出走。

2.这里,主要从外部环境刺激,做如下的归纳,作为出走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

⑴有些学校对“差生”不负责任,把他们推给家长或社会。

学校老师对学生不公平的惩罚特别是侮辱人格的“心罚”,使心灵创伤严重。

⑶一些学生对学校“应试教育”中采取“魔鬼式训练”的恶劣环境产生适应不良。

“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容易被老师冷落甚至推出教室在门外罚站,这时容易出走。

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孩子感到难以承受。

父母把自己的生活标准或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难以接受。

父母辱骂、责打孩子,使孩子没有了面子或自尊。

家长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

⑼孩子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

或者在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恐惧等情况下。

社会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孩子出自一时浪漫的想法。

等等。

孩子到学校,应试教育、应赛教育是“魔鬼式的训练”,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回到家里,只有吃饭、做作业和睡觉,家长是“冰箱母亲”,是学校“统一战线”的盟员,对学校“魔鬼训练”助纣为虐。因此,学校使孩子恐惧、伤心,家庭使孩子失去信心、吸引力;孩子“心门”关闭了,心碎了,心飞了,飞到“理想”的世界,进而身走了,逃学,离家出走。

总之,老师冤枉了孩子,家长不容孩子申辩,孩子无路可走,这些,往往就是孩子离校或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

(五)“小鹿”在“十字路口”彷徨,是在向父母、老师示威和求救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既然向东南飞去,为什么还要一边飞一边徘徊?因为向东南飞去本是不愿意的事,实为被迫无奈。

不要把孩子的示威理解成是坚强或顽固不化,其实在潜意识里是一种脆弱,是一种自我防御方式,是暗示老师和父母:“请你们拦住我!”

除了“社会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孩子出自一时浪漫的想法”这一条;应该说孩子的出走实为被迫无奈,客观效果,是学校与家长所逼。正因为是被迫、所逼,所以不是义无返顾,而是一步一徘徊,走到“十字路口”又开始彷徨——回去吧,学校和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方向、目标地前进吧,举目无亲友,处处是陷阱。老师、父母、同学,你们救救我呀!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应该是活动在同龄的群体里,并受着学校和家长的呵护或庇护;现在他离开了群体,失去了呵护,没有了庇护,其危险性非常大,所以笔者比喻就像失群的“小鹿”。

所以说,出走、又在“十字路口”彷徨的本身,就是在向父母和老师求救;不过,这呼救的心声,父母、老师往往没有听见。父母、老师没有听见,可“土狗”、“黄鼠狼”却在垂涎三尺、狐(奸猾)视眈眈!

“群体”通常是指本校班级集体,也可以有选择地同校外最好是在一个住宅区的同龄小伙伴玩,识别并坚决躲避社会违法犯罪集团!——可是,稚弱心灵的孩子,怎能如此识别和抵抗社会上的陷阱?

(六)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如何面对出走的孩子?

1.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理防线”。

第一道是“情绪防线”:亲子或师生对话,首先不在于你说得、批评得对不对,而在于是否在平等(!)的前提下沟通。你居高临下,孩子就情绪抵触,不买你的账。

第二道是“事实防线”:如果说老师是因为要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时间、精力不允许,所以难免会“不问青红皂白”;那末,父母可是面对一个孩子呀,孩子回到家来要允许他辩解,不管是否有掩饰,都要把孩子的话听(!)完。

第三道是“理论防线”:家长、老师搞“训政”、讲大道理,是下(!)策。如讲“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孩子的应对马上就是:“扫大街就扫大街!难道扫大街不是人干的吗?”

第一道打不开,第二、三道就别想打开。

如果三道都打开了,把你当做是自己的好朋友,他心门开了,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

心里话则是:“你们不要搞魔鬼训练!期望值不要太高!再给我些玩的时间!逼得太甚就出走!”

关于“魔鬼训练”,笔者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某初中一个班49名同学,11人赞成或随便,38人抵触和反对;38人中30人和那11人一样积极完成作业,6人经常不做作业,2基本不做作业。

搞“魔鬼训练”,如对杂技、舞蹈、戏曲等有特殊能力并且立志将来从事这方面专业、专长工作的极少数人,可以甚至是必须从少小时学起,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特殊、专门、艰苦甚至是魔鬼般的训练,但在通常情况下,那本是将来走上社会对少数的特殊职业、工种或人来说的事;如果人人在少小时都要接受“魔鬼训练”,真担心会把人人都变成“魔鬼”。素质和义务教育本来的使命,不是一味追求考试分数;而是发现、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专长、特长,至少初中是这样,高中理应也是这样。

即使100个高中生都考满分、高分,也不能都进大学的门,假定75的录取了,还有25个落榜的;也不能都找到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率或就业率很不好统计,假定为70,这样,就业者为75×7053人;其中“好工作”的位子为整个编制的30,这30里面还包括一半的“黑箱”操作,这样,凭满分、高分找到“好工作”的为53×158人,加上“黑箱”操作找到“好工作”的共为8×215人,这些人是“成龙”、“精英”、“佼佼者”和“幸运儿”;这样下来,前后就有75×30+2547人得去“扫大街”,尽管当初他们也是满分、高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学的招生名额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编制问题,也是社会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或配备的问题。

且不提是孩子的天性,“玩”,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渠道或方式,是发现、培养、发展孩子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就看老师和家长怎么施用、如何引导,当然,如果“魔鬼训练”名正言顺了,那“玩”的孩子反倒成了“魔鬼”了!

——都“魔鬼”了,能不“出走”么?

2.出走的危害性,孩子是在事后才体验到的,而家长和老师在事前就应该意识到。

有的独自一人离家,有的集体结伴出走。不管以何种原因、形式出现,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异常危险的,其危害性更是家长和老师在事前就应该认识到的。孩子是想回避矛盾和逃避存在的现实问题,或想以此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结果却往往是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产生你无法承担的后果。真的是一走不能了之!

第一,孩子不辞而别,家长、老师惊恐和焦急,追悔不已,精神上受到折磨。

第二,出走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均受到损害。

第三,中学生没有成年,在出走途中若遇上坏人,很容易被威胁利诱,误入歧途;那时,才恍然大悟、如梦方醒,但往往是悔之晚矣。

孩子离家出走,当然有父母的原因或责任!有的家庭夫妻关系紧张,时常爆发“战争”,或处于“冷战”状态,但都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孩子苦闷、焦虑、孤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紧张;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甚至时常遭受打、骂、斥责。也有的家庭,父母管教孩子不得法,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放纵,使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这都给孩子埋下心理隐患,包括使他们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以至行动。

学校以分数“排座次”、“论英雄”,使一些学生产生不适应;而学校和老师却意识不到或不顾这种不适应。

从孩子来讲,有的个性存在缺陷,认知偏颇、情绪不良、无生活目标、焦躁、易冲动,有的孩子突然陷入某种危机,如弄坏了贵重物品,收到了不及格的成绩报告单,或把别的孩子打伤了,还有的孩子以“出走”作为威胁家长的手段,以恶作剧来迫使父母作出让步。

不管是哪种原因、责任在谁,离家出走都是一种偏激的行为,无助于解决问题或排除危机。

3.最好是让孩子不出走。

为了避免孩子出走,当就事论事,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不要带有负性、放大性的批评,能鼓励就不批评,实在要批评则宜批评与鼓励同步进行;不要忘记或疏忽表扬,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闪光点”或进步!

按规则办事,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不要带着负性的情绪离题地批评说:“你气死我了!”“我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了你?”这样双方会形成情绪的对抗,也背离了本来要解决的问题或主题。

杜绝“强制”!如对孩子进行人身体罚和人格侮辱,进行诅咒和威胁。

不能把对孩子的“爱”收回!如父母对孩子表示失望,不理睬,冷漠地拒绝,没收、剥夺权利,或有意孤立孩子。

不要在情感上抛弃犯错误的孩子,不能发动同学集体孤立某个学生。

因为这些负面的人和事都是激发、推动孩子出走的恶性刺激源!

激发、推动孩子出走的恶性刺激源,明显地表现在教育方法上。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主要有——

一是“武断式”(封建家长专制)。

二是“放任式”(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是“民主式”(讨论)。

四是“爱式”:爱学生,学生受到鼓励,其学习成绩就会上升。爱“病人”,“病人”就有了信心,其“病情”就会好得快。如果采用的是“爱式”教育,学生就不会出走;如果采用了“爱式”教育,即使出走了,“小鹿”也会主动回来。

这些方式当然是“民主式”、“爱式”的好。但也不是说好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得通。当学生觉悟低、不会自我鞭策的时候,你用“民主式”、“爱式”,学生还不理解。所以老师就采用“武断式”,简单粗暴。但有水平的老师懂得自己是教育者,所以是不断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觉悟,然后再用“民主式”、“爱式”的方法。这样,施用“民主式”、“爱式”的方法虽然进展艰难缓慢,但总是在前进;虽然考试成绩未必能明显提升,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发展。——假定有个排序,你首先要的是孩子的分数还是孩子的健康?

有一种理论叫“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员工人格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这样就会得出如下“领导效率模式”:①当员工人格成熟度很低时,可以采用高工作低关系的专制领导模式;②当员工人格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可以采用高关系高工作或高关系低工作的领导行为,通过说服教育或参与管理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③当员工人格成熟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可以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模式,通过充分授权、高度信任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这里,领导可比做是老师,员工可比做是学生。这一“效率模式”不也正适合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么?

4.对孩子管得太松,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监狱;管得太紧,可能会送到精神病院。

其实,我们在管教孩子时,孩子往往重视的不是事实问题,而是态度和方法问题。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不远不近实在是难把握。

目前家长最怕的是送进监狱,而忽略了精神病院。

或是送进监狱,或是送进精神病院,这都是比离家出走更可怕的“一步一徘徊”!

5.可以说,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没有不合格的孩子或学生,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和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或学生,只有监护方法不当的家长和教育方法不当的老师

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人格正在发展;而家长和老师是成年人,是教育者,人格基本成熟或成型。

因为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原因在于父母的遗传因素以及后天老师和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和手段诸多方面。避免孩子出走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或排除恶性刺激源,而上面归纳的“外部环境”刺激,作为出走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正是老师和父母的一些不讲究孩子心理卫生的行为。所以说,消灭或排除恶性刺激源,就是制止老师和父母的一些不讲究孩子心理卫生的行为,使其不做这样的刺激源

如果社会、学校、家长如此面对了、做到了;那末,从外部环境”角度说,孩子的“出走”也就不存在了。——“外部”没有问题了,那“内部”还能有什么呢?

6.父母和老师要及时唤回“小鹿”,应学会向孩子或学生承认错误,特别是父母还应该向孩子做一定程度的妥协。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打击、误解,陷入一时难以摆脱的困境,几乎是人人都要遇到的事。心理健康的人善于化解矛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或求助于有关单位和专业人员,去解决矛盾,或者善于和家人沟通,和朋友交流,使心理平衡。这样的青少年进入社会后,就会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人格发展健康、顺利的孩子,会主动同家长交流、沟通,善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可求同存异、暂停进行、再做商量。要学会忍耐父母对自己暂时的不理解。相反,以为离家出走是自己“意志坚强”的表现,却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懦弱无能”。

但是作为孩子的外部环境家庭——在家庭中树立民主作风,创造温馨气氛,这是避免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外件。所以作为具有成熟并健康人格的父母,在某些时候则应学会向孩子承认错误,即使不是父母的过错但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避免遭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父母还应该向孩子做一定程度的妥协,对再小一些的孩子还应学会跪着或蹲着跟他们交流,让孩子体验到“亲子关系”是平等的,有的是尊重和亲切,消除的是严厉和恐惧。

7.如果涉及到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当寻求法律等社会援助。

8.针对整个事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咨访沟通①、②

最近,有位老师与笔者“沟通”的话题是:我是小学的一名老师。我一直在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焦急,感到这些孩子是有“学习障碍”。你能通过你的心理咨询,治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叫他们的考试分数提升上去么?

②前不久,有位家长说:“想请你给做做咨询。”   

我是一名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他是不是有学习障碍?想请你给做做咨询,提高考试分数。

笔者的答释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或执行教育体制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身心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的分数提升。

咨访沟通③、④

有的家长来电话问:“我的孩子昨晚离家出走,你能不能帮我们找回来?”

或来信咨询:“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笔者的答释也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笔者认为,只是帮助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这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事,换言之,心理健康工作者如果这么做了,那他就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了。

其次,要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第一步要弄清楚孩子离家出走或不听话的原因,尤其是父母方面的原因;第二或第三步才是与孩子沟通交流。据笔者近年的调查问卷和个案咨询发现,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恶性刺激源,75%是来自“问题家庭”。

结论: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父母或监护人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对于咨访的双方或三方来说——ABCDEF现象:

来自父母方面负性的刺激(A)—→孩子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感到烦恼和困惑(B)—→对“扭蛋玩偶”倾诉,上网寻找知音,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发泄或宣泄(C)—→影响了学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下降(D)。

①父母方面只看到D并为之着急,进一步对孩子施加A;这种思路的结果可能使双方关系紧张、离心,形成控制与反抗局面,孩子离家出走(E),抑或可能由心理困惑上升到心理疾病(F)。

②孩子在父母仍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注重或进一步注重C;否则心理困惑会淤积成心理疾病(F)。

③而心理老师则顺着孩子的B,打开孩子的心门,看到不愿同父母交流的真正原因,证实来自父母方面的刺激确是负性刺激,找到孩子烦恼和困惑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进而辅导或治疗。通过辅导或治疗,消灭或排解了A,这样孩子就缓解或消除了B,避免了EF,进而孩子就不必一定去C,最终D的局面也就得到扭转。

(七)笔者没有做成功或没有做完的关于“出走”的案例

1.案例一:一个在“十字路口”彷徨在的“小鹿”——初二男生Hkl

⑴提出问题——

母亲诉说因为受到老师的“心罚”,孩子出走不回家,后来就经常不回家,母亲稍一批评或责备就出走。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厌学,逃课,经常不做作业。要求诊断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比如“多动症”?

⑵背景交代——

孩子的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孩子,母亲不准孩子去异地见父亲;母亲的工作很忙,很少有陪孩子的时间,就是有时间,也很少有母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因为是一个同舅舅、姨娘及其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大家庭;孩子已步入“青春期”,但身体瘦小虚弱。

咨访和诊断方法、过程——

从略。

⑷结论——

①孩子有心理困惑、多动行为、轻度的人格障碍和一般性的“应试教育”适应不良现象。

②倒是母亲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

剖析——

老师的“心罚”不过是导火索。

孩子对大家庭的环境不适应,对母亲的教养方式、“母爱”的残缺困惑不解;而不是至少首先不是学习方面的困惑或障碍。

根本或主要原因是因为父母的离异,是父母的婚姻有病,是问题或病态家庭导致孩子心理困惑并产生轻度的心理障碍,潜意识里通过“多动”、“尿床”和离家出走等行为引起母亲的关注—关爱。

④没有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器质病变。

⑤母亲离异后一直对孩子的父亲抱有怨恨,怨恨:对孩子的关爱6:4

⑥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催逼孩子做作业,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打骂孩子时把对丈夫的怨恨迁怒到孩子身上。

母亲认同笔者的判断或诊断。承认孩子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表示愿意首先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表示相信“母亲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就好办了”的原理。

⑧但是同时又表达出好多的“但是”,怨天尤人。

对母亲做“自信”、“毅力”和“意志”的测试,得到6.5分,这说明辅导或治疗会非常艰难。

辅导和治疗方法——

要辅导、疏导、引导孩子,要治疗孩子的心伤;首先或同步治疗母亲的偏执。

方法从略。

⑺布置作业——

①对孩子的从略。

②对母亲:

a.在恰当的时候,向孩子承认自己作为母亲角色伤害了孩子心灵的错误。

b.在一周内,同孩子一起到某地看望爸爸。至少满足孩子这一次的请求。

c.降低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值。终止原来的打骂方式。对不做作业、逃课、出走,持中性态度,沉默。

d.原则上不具体干预孩子的事情,除非孩子主动要求拿主意和寻求帮助。

e.特别是不催逼孩子做作业,不强调初中—→高中—→大学的设计方案。

f.根据“青春期”的心态,给孩子一次做主的机会/周。

g.留足时间、创造机会,让母子两人在一起吃饭、散步、聊天。

h.在原来一次的基础上,再给孩子增加两次玩电脑游戏/周。如果孩子愿意,母子可一起上网。

i.新增一次到校外或社会交友、郊游、游戏的机会/周,郊游、游戏可和母亲一起。

j.设置三个作业本,

一个只记孩子的优点、长处、闪光点、进步、新起色,记日期和事实;

一个记母亲打、骂、斥责孩子的日期和次数,记具体干预孩子的事情以及催逼孩子做作业的日期和次数;

一个记同孩子一起玩耍、郊游的日期和事实,记孩子与父母同时在一起的时间和事实。

k.牢记“皮格马利翁效应”。注意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l.每月检查一次作业并接受心理保健按摩。

m.平常可进入笔者网上的“心理减压训练场”,对自己进行一些“宣泄”活动。

这是当着孩子的面布置的作业并表的态。

检查效果——

事后不久,母亲反馈的电话说:当天孩子一回家又出走了;孩子来电话说:妈妈不守信用,她根本做不到,当时不过是在你面前演戏。

结果是十有七八没做得到。

无法进行跟踪。辅导和治疗夭折。

点评——

为什么母亲千呼万唤,出走的孩子就是不回家(即使“身”回来了,但“心”仍然没有回来)?

是母亲心不诚,私心重!她宁可发誓“为了孩子可终生不再嫁”,也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认因为自己离异而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也不肯降低对原丈夫的怨恨,更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体验。孩子说:“你当初忍一忍,不就过来了?”母亲说:“孩子,那时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呀!你那没有良心的父亲,他背叛了我!”——可是母亲却又背叛了孩子。离婚行为是一把无形的匕首,把孩子未成熟的心灵戳伤,而之后,谁也没有注意去包扎、抚舔、治疗那颗受伤的心。

现在,对于接受辅导或治疗,母亲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2.案例二:一个有可能离家出走的“小鹿”——六年级男生Xpf

Xpf一例的“提出问题”、“背景交代”、“咨访和诊断方法、过程”以及“结论”,与Hkl很相似。不同点是Xpf还在“潜伏期”;每当放假,他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地飞到X地爸爸的身边和他三年级以前让他玩耍得非常开心的X地的那些“老友”和旧景;但他有个外公,那外公就像妈妈的影子,催逼做作业,特别是一吃饭就唠叨做作业的话题和诉说孩子爸爸的坏话,使孩子产生厌食症状,这一点比起Hkl来,就惨得多了。

孩子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

大家庭生活的环境,没有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及缺少单独接受母亲情感呵护的机会。

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创伤一直未得到抚慰,缺乏完整、健康的“母爱”。

其它原因,从略。

大家庭和“冰箱母亲”这些环境的困扰—→孩子烦恼、困惑,既得不到妈妈的理解,爸爸又远离自己的身边—→于是到网上的虚拟世界发泄、倾诉(即ABCDEF现象)。

笔者对孩子的印象及分析——

显得既自卑,又藏着“打肿脸充胖子”的潜意识。——他的身后没有完整、坚实的“后盾”或“墙”,他要自我防御呀!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反差较大。身体羸弱,生理发展滞后,心理的某些发展超前。——“寄人篱下”,无可奈何呀!

用撒谎来周旋于怨恨着的父母之间。——虽然是小小的年纪,但“穷人”的孩子得早当家呀!

对母亲的测试及印象、结论——

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离异时间达7年之久,但还陷在恩怨之中,即对原丈夫的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6:4),把孩子当成一个“筹码”。

可贵之处: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前,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找心理老师援助。

对孩子的“客观环境”的评估:

a.“客观环境”=母亲+父亲+大家庭等。

b.主要因素:母亲。

c.给母亲打分:6.5分。

辅导困难:“偏执型”的人格障碍不易配合心理老师对孩子、对母亲本人的辅导和治疗。

孩子心愿的排序——

孩子当着笔者的面提出自己的想法、理想和愿望(能否实现,他深知自己不能做主),排序如下:

父母复婚已不可能,父亲已再婚,孩子的幻想破灭。

母亲能回X工作和生活,自己在X上学,可经常与父母分别在一起。

孩子转学自己回X,与父亲在一起。

孩子还留在K地,但与母亲离开大家庭,单独二人居住。

⑸心理师参与:父母双方评估、制定可行性方案——

母亲。对于第二条,母亲不答应,因为已经在K地扎根;对于第四条,母亲有难色,因为怕老人不同意。

父亲。对于第三条,父亲为难,一方面因为还有现在的妻子和孩子;另一方面父亲提出让法院重新把孩子断给自己,母亲坚决不干。

请父母亲一起商量,但他们不碰面。

让父母亲及孩子一起商量,也未实现。

⑹心理师扰动:约定只前进,不后退,若前进有阻或困难,可暂停——

父母双方分别认同孩子的困惑、烦恼是情感和环境问题造成的。

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

选定一个方案,前进。

……

布置对母亲的作业——

给自己疗伤的方法和步骤。从略。

引导孩子“潜伏期”→“青春期”。从略。

设置三个作业本。从略。

检查一次作业/月,同时接受“心理减压训练”。

与笔者的联系事宜:认为“药方”或“医嘱”不对,可通话交流或见面沟通。如果不按要求“吃药”,则不再回答问题。

平常自己可进行其它“宣泄”的活动。

预后——

①理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行为“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加强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好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现实:

母亲偏执、固执。对母亲的测试打分为6.5分。母亲目前是“壮年期”,后年就步入“更年期”。

Xpf明年要升初中,也同步步入“青春期”。

分析与预测:

母亲现在对“离异的怨恨”还耿耿于怀,下一步需防止“更年期综合症状”的出现。若“离异的怨恨”和“更年期综合症状”两者加在一起,可能会精神崩溃;若发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现在是“困惑”和“烦恼”的问题,下一步则很可能又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到那时,要唤回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小鹿”则非常困难。

所以笔者谓之“没有做成功或没有做完的关于‘出走’的案例”。

二、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问“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有点可笑?谁不知道呀!可是真的请你冷静、严肃地回答,你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一)也谈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方针

1.教育体制

建国后的一个时期,无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基本上是由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那个历史时期,它能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文化大革命”革了“教育”的命。

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二十世纪80年代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198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普及初等教育基本要求的暂行规定》,指出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普及初等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说:学校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法说: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教育法说: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结论:教育体制本身就有待完善,地方或基层遵守教育法更有偏轨越道的对策。

2.教育方针

即教育宗旨,包括教育的性质、目的及实现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我国的教育方针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建国后,毛主席于1957提出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3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思想的体现,可作为教育方针。

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江总书记指示要“进行教育创新”。说教育创新要大力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的知识创新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2002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扩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是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离经叛道现象,却令人担忧!

⑴笔者调查、问卷发现——

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

a.教育体制导向和方针的贯彻,简单说就是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倾向性。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素质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是“政治教育”;现在虽然上面在喊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很大比重是“升学教育”。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那份高考的卷子。

b.在落实“升学教育”过程中,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高考似乎成了人生命运、前程的“分水岭”。

教学环境中的一些存在。

a.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b.评各级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

c.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d.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e.主要偏重于学科的考试,综合能力的测试少。

f.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差生”的提法很伤人的自尊,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很不利于孩子的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撇开器质性的原因,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是“潜能生”。

g.“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h.老师有时对学生有人身体罚和人格上不尊重的地方,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不公平的时候,有“恨铁不成钢”锻打操之过急、过重的现象。

i.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j.“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k.给有来头、有权和钱的家长的孩子“吃小灶”。

l.认为严师能出高徒。“高”是考试分数高,“严”是严厉。

m.“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教学方法。

近年多采取“多媒体”(如投影)手段和采用试验、讨论的方式上课,有的如政治课还实行开卷、讨论式考试;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揠苗助长、催化速成吃“夹生饭”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教师动机。

a.恪守职业道德和职责,扮演好教师角色。

b.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c.为自己评职称、长工资、拿奖金、分房子等,创造硬条件。

d.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教育在取得正面成果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a.“马拉松”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心身疲惫。

b.许多学生恐惧考试。

c.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d.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而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e.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f.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g.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理对学校、老师千恨万怨。

2005年的教师节,有有识之士撰文慷慨陈词——

学生累,教师苦。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他说,面对教育界所发生的“反思思潮”,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负面问题多有暴露,让人对教育包括体制、管理部门乃至教师,都不能不有一种愤慨的心情。

他说,曾几何时,我国教育刮起了“产业化”之风,使多年形成的教育规律和社会准则被颠覆了,凡是与教育有关的词,都被“铜臭”严重污染了。

他说,当我们冷静下来后,觉得还是不能把更多的权力和职责给予基层管理部门和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事情,关键还是现行的教育体制使然。我们的教育,现在最高的目标就是“高分”,只要高分了,就是成就,管他是如何得来!至于思想品德、生存能力、劳动技能等都已经靠边站了。特别是在“产业化”口号下,教育的各个环节,无不打上“铜臭”的烙印,成了买卖行为。

他说,教育也是一种生产,是人才的生产。但教育实行“产业化”,这违背教育规律和社会准则。

归根到底,教育经费还是要靠政府财政拨款来解决。他说,也许这是消除“铜臭”的要害。

但国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于是有人请“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杨振宁说: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他说,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换一种说法,对天资高的人,美国教育会好一些,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讲,中国的教育哲学是比较好的。他说,我的结论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没有完全改变的必要。对于体制存在的缺点需要修正。对于上了大学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别聪明的学生要允许他、鼓励他跳跃式地发展。我想,让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也许是最合适的选择。

杨振宁说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而不是应试教育”“魔鬼训练”。

杨振宁很会整合、折中;就是国人的贯彻执行者不愿认可。

可见:是正经被和尚念歪。把“素质教育”念成“应试教育”。和尚为什么要念歪?因为是“铜臭”中毒。

(二)几种教育模式

1.教育模式

正经念歪,执行走样。

⑴“义务教育”。

⑵“基础教育”。

⑶“素质教育”。

⑷“兴趣教育”。

⑸“特长教育”。

以上5种模式,既符合“正经”,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有利于“青春期”人格的正常、健康、顺利发展。

“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

“升学教育”。

⑻“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应赛教育”。“魔鬼训练”是为了考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

⑼“择业教育”(改革开放的今天)。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2.教育、教学方法

从心理卫生角度说,一些教育和教学方法采用不当,才产生了那么多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

3.关于“因材施教”

谁、什么时候能真正读懂先师的“因材施教”?

……

(三)“应试教育”“魔鬼训练”下的“副产品”

1.避免“应试教育”产生重大的“副产品”——“应试教育并发症”。

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积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强迫症”、“抑郁症”和“考试紧张综合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笔者整合了青少年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20多种,发现儿童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学习能力障碍”、“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症”、“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和“抑郁症”9种病症或问题与应试教育”—“魔鬼训练”直接有或基本有关系,并且往往不是单病独行,而是多症并发;因此总称为“应试教育并发症”,轻者为“应试教育适应不良”。

——换言之,如果没有“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应赛教育”和“考试预后”的话,则学生不会或不能患此病。这是做家长和老师的“两难”,却孩子受过、受害。

2.“魔鬼训练”下的“出走”。

一个初中生的自白——

⑴我们学校搞的是“魔鬼训练”。

⑵我非常反对。

⑶但要适应它。

⑷目前仍不适应。

⑸如何适应?

⑹找不到适应的方法。

⑺心理困惑、烦恼。

逃避现实——“出走”。

(四)赛达斯“神童”的悲

有这样一个“人造天才”的故事——

美国“神童”赛达斯曾经扬名一时。赛达斯6个月会认英文字母,两岁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已发表了3篇解剖学论文,12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但14岁因患精神病进入医院,21岁则成为商店的一名普通职员。

为什么一个“超级神童”最终患上精神病而成为极普通的店员呢?

这得从赛达斯的父亲——原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说起。这位教授很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人脑和肌肉一样可以按计划试验变得发达。

赛达斯一出世,父亲就在他的小床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卡片,并不断在他身边发出字母的读音。随后,又用各类教科书取代了儿童玩具。这样以来,赛达斯从小就被各种几何图形、地球仪和多种外国语言包围着,整个婴幼儿期成了他苦读的时期。试验的初期结果确实令人吃惊,小赛达斯天资聪颖,知识面宽而深,甚至在不少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过度的教育使小赛达斯过早成熟,而且过多的压力使得他的神经系统开始失常。他经常在不该笑的时候咯咯傻笑,到14岁时不得不进入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后来尽管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但已讨厌这种“神童”的生活,他不仅对父亲的试验产生反感,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反感,而热切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不久,他离家出走,更名换姓而成了一名普通店员。一代“神童”就这样悄然消逝。

点评:赛达斯无疑是一个早聪、早熟的孩子,他的父亲如果对他进行一点超常教育是完全应该的。不应该的是,他的父亲希望孩子成熟得要早上加早,对他的教育——也仅仅是知识教育,不断超常规、超负荷,结果违背孩子的天性,终于使孩子不堪重负,酿成了悲剧。

重视早期教育,无疑是应该的;但不是“越早越好”、“越深越好”、“越多越好”。对个别成熟早的孩子,教育要跟上。智力上的早聪也有点像身体上的早熟,如个别的孩子七八岁就有七八十斤重,身高就长到一米四五,这样的孩子饭量自然比同龄的孩子、晚熟的孩子要大,倘若按照一般孩子的食量去限制他,孩子自然吃不饱,发育不良。同样的道理,有的孩子智力发育早,可以适当地比同龄孩子多学一些文化课,倘若学习的知识量不适应他智力发展的需要,他的智力,或者过剩而去学无用的东西,或者受到压抑引起逆反,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管怎么说,智力和身体明显早熟的孩子都属于特殊现象,凤毛麟角。硬要通过外界的努力、大人的教育,催促孩子早熟,这恰如揠苗助长。

可是当今有的“智力开发者”(倒不如称“智力开发商”恰当些)宣称:不需要任何的筛选,只要交钱,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既然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神童”,那还有什么可“神”的呢?连小学生都会觉得这话没有道理,可是一些大人却偏偏相信!

为此,敬告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赛达斯“神童”的悲剧就是最好的启示!

但是,笔者还是承认这样的温馨启示,每每抵挡不住“智力开发商”的承诺的诱惑!

赛达斯“神童”是外国人,“赛达斯悲剧”是国外的启示。可是,咱中国人、国内的启示也有哇!

揠苗助长的寓言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有些家长还是要揠苗,想造出一个“神童”来,结果只能是违背规律,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可见,教育应注意年龄特征和长效性、未来性,否则在今天看来有效,明天可能就导致青少年的异常。——这是“智力开发”或“应试教育”的“副产品”、“牺牲品”或“恶果”、“畸形儿”。

为此,有识之士撰文说——

孩子早聪、早熟,不能及时教育,对孩子是个损失。

孩子不早熟,本是个正常的聪明的孩子,可家长却希望他“不正常”,想方设法对他进行超负荷的知识填充,希望他早熟,对孩子同样是个损失。损失天性,损失玩乐,损失兴趣,损失童年应有的天真,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识之士说,在我国,对95%的孩子来说,提前上学,随便跳级,都弊大于利。因为中国学生负担本来就重,用原教育部长何东昌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高中一年级教材的难度就抵得上美国高三年级的教材了”!

这样比人家难两年的代价,就是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因为违反教学规律,能有多大的收获?正常入学,孩子已经够苦的了,再要提前入学,再要跳级,挤在比自己身高一截的哥哥、姐姐的行列里,再一块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孩子怎么能不苦呢?心身怎能不受到摧残呢?

有识之士说,每当我看到父母陪着两三岁的孩子识一大堆字,每当看到提前入学的五六岁的孩子瘦弱的肩上背着硕大的书包,每当看到父母在夜阑时还监督、催逼孩子做作业,每当看到孩子拿着分数不高的考试卷接受父母的责骂甚至罚打,每当听到有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的时候;我都感到深深的悲哀!

……

我真诚地奉劝这些家长别再人为地去制造什么“神童”了。

他最后告诉孩子的父母,正常的孩子按正常的程序去学习、成长,会比跳级、“智力开发”学得更快乐,更有效,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会发展得更好!在我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例子证明“人造神童”是失败的! 

(五)“心灵虐待”的种类及悲哀

1.心灵不可遭受虐待

案例: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多次不及格,一次因英语考试不及格被英语老师当众训斥,并罚抄正确答案10遍。该生本来性格就内向,平日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沉默寡言,这次事件之后更加精神压抑,离群寡欢,一上英语课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他恐惧英语课程—英语老师—教室,后来发展到一背上书包就心里发憷,一迈进学校的大门便浑身发抖。先是上英语课,后来几乎上所有的课,经常觉得头晕眼花,耳边总是回响着英语老师那尖刻的斥责声,竟听不进老师讲的什么内容,看不清课本上是什么字。最后,家长不得不叫他休学。

分析与点评:这是“心理虐待”的一个典型案例,也用不着去表明是极其个别的还是非常普遍的。即使就是极其个别的,也是极其不应该的!何况,在现实当中,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或一怒之下,或“迁怒”,开口便训斥、责骂,且言语刻薄,什么“偷懒”、“不努力”、“笨蛋”、“蠢货”、“没出息”、“扫大街的料”等等,顺嘴劈向孩子,这并非少见。从心理学角度说,这就是“心理虐待”,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大人们也不愿看到的。因为“心理虐待”虽不伤及皮肉,却戕害心灵,扼杀个性,个别受害者甚至会产生心理变态。岂不知躯体的伤害时间短、愈合快,但心灵的创伤治疗难、愈合慢。“心理虐待”是“无形的刀子”、“慢性的灾难”!

2.“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强迫型。根本不考虑孩子或学生的需要,而是强迫他们按家长或老师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久之,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以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冷漠型。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缺乏亲近和同情,成为“冰箱母亲”。对孩子的过失,不是诚心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使孩子苦闷、孤独、困惑、无奈。

贬低型。对孩子的进步,不要说是细小的,哪怕是明显的,也毫不重视,不给予表扬和鼓励,认为,出现成绩和进步那是应分的,甚至为了“严要求”,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贬低学习成绩,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无主见,不知所措。

抹煞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首先从整体上肯定他们,然后帮助其找出失误的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以偏概全,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往往会使孩子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和前景。

严厉型。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这容易使孩子产生仇恨、心理扭曲,下一步的人格发展有可能产生社会攻击性,以至违法犯罪。

3.“心罚”甚于“体罚”

“哀莫大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却绝不会比体罚小。“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遭受“心罚”的孩子,欢乐被践踏,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碎,智慧被扼杀,人格被扭曲。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气儿呵出来是暖的,吹出来是凉的。”家教成功的父母深悟“良言”、“呵气儿”的妙用和效能。他们善于观察、揣摩孩子的心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帮助他。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解围、下台阶的话;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鼓励的话;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儿;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同情、同感、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呵点气儿给他……这样,孩子打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良言”、“呵气儿”是家教的清风和春光,会迎来孩子心境和家庭氛围的青山绿水!

(六)经常挨责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责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注意。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

1.说谎。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瞒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全身紧张、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3.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显得比较压抑,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因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行为可能自我封闭。

4.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你有一句,孩子有十句在那儿等着你,存心让家长生气或表示自己的存在并胜利。有的孩子越挨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不考虑是非对错,变得越来越偏执,也不考虑后果,破罐子破摔。

5.粗暴。孩子模仿力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无缘无故打别的孩子或破坏公物等行为,心理学叫“社会攻击性”,如果“社会攻击性”得不到矫正,成人后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6.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虚心认错、接受教育了,其实是给家长自己顺梯子下台阶。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反抗和排他性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埋下心理隐患。孩子被打之后,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7.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随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方面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反倒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8.紧张与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责打一顿。这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令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受骂,异常紧张,焦虑不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结果,学习成绩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9.自卑。“自卑感”从何而来?一是来自童年的负面经历,比如父母的指责、贬低、否定。二是来自老师和父母过高期望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或标准,就会被界定为一个“无用的人”。他们不断地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使孩子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用。三是来自父母过分的保护,使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来对付、适应这个世界。他们常常逼着孩子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成绩、学历、成功之上,使孩子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不喜欢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

10.逃学与“逃夜”。逃学与“逃夜”的共同特点是没有任何形式的请假或打招呼,整天整夜逃离家庭和学校,逃学逃的是课程与学校,“逃夜”逃的是父母等监护人并且夜不归宿

11.离家出走。当儿童在家庭里受到太多的压力的时候,就会试图和家庭分离,这就是“情绪割除”,孩子会在情绪上同父母分离。一个“情绪隔离”或“情绪割除”的孩子会跑回自己的房间,他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躲避家庭矛盾包括父母的责打。如果他在自己的房间都不能得到安全,那就有可能“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去干什么?去寻找“亲生”的父母,去寻找他自己设计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离家出走也有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他想过自己的理想、浪漫生活。但是很多的时候他们又会选择或依附另外一个伙伴的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是不好的,并且里面往往有一个核心人物起到了像父母一样的作用,有很强的操纵性。这样,孩子就从一个被父母等监护人控制的环境又进入了另一个被其他人操纵的环境。

12.自杀自伤。有些青少年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事后说:我割手腕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到痛!看着自己的血一滴滴流下来的时候,觉得心理压力减轻了,自己的感觉回来了。

13.违法犯罪等。到了违法犯罪的地步,这已发生质变,因为这会危及社会、伤害他人。

“问题儿童”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笔者主张,如果家长长期习惯地运用一种教育方法如体罚或心罚而一直不见效果,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糟,孩子要么麻木不仁,要么“破罐子破摔”,以至“离家出走”;那末,就一定要终止这种方法,即使目前没有找到新的有效的方法,对待错误,当然不能表扬、鼓励,但可以改变过去的打骂的方法,而采取中性的态度、缄默的方法。

(七)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孤独—抑郁—自闭,有递进的关系。

1.“否定型”、“干涉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独。

2.所有的“问题父母”和“病态家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3.批评多于鼓励者。每个人,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我们成年人如果每天面对的总是批评,那就不仅会感到孤独、失落、失掉自信心,而且工作起来也没有劲头,对生活的体验都会与受表扬时截然不同。成人对自我的评价比起孩子来应该说是成熟的,尚且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对待未成年人呢?

4.训斥多于交流者。交流是双向的。采取“否定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的家庭,多是家长单向批评、训斥孩子,孩子只有听的份儿。这样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表达权利,进而孩子根本就没有了表达的欲望了。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会感到没有人可以分担自己的问题和恐惧,没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就会感到孤独。

5.限制多于信任者。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成年人对孩子成长过程所做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代替”。家长的责任在于不断地发现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主动。“否定型”和“限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限制,把孩子的行为决定权控制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决定,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强,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就会越来越感到茫然、孤独。

6.遭受“心灵虐待”的孩子。

7.经常挨责打的孩子。

(八)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成功的健康人。

成功,指健康、安全、快乐、心安理得的成功。健康,是身心的健康。

2.不成功的健康人。

3.成功的有病人。

4.不成功的有病人。

各位家长,假定让你在23条中选一条,那你选哪一条呢?

简言之,教育体制和方针体现出的教育导向,过去是“素质教育”;现在实际落实成“应试教育”,这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现在叫“科学素养”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所以学校和老师方面应当努力促成“素质教育”事实的形成。即使目前还得落实“应试教育”指令,但也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把教育仅仅理解是为了“升学”和“就业”。

这些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很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育成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教书”、“授业”、“解惑”是为了“成才”,那末“传道”、“育人”则是为了“成人”。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育人”就是让青少年在学校健康地发展人格,培养“情商”,使其成为健全的人——“成人”,而“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

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真正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这就是笔者主张或赞同的教育宗旨。如果实施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则会实现这样的教育宗旨。

 

 

(链接小鹿-2)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